1.1.4 中国模式惠及全球网民,以共建共享释放“新红利”
1.超七成国民参与互联网共建共享
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超七成国民成为互联网网民。近年来,在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移动上网设备迅速普及、网络应用日益丰富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均保持稳步增长。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由 6.18 亿人扩大至 9.89 亿人,超过欧盟和美国网民规模的总和,约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0%以上;互联网普及率由45.8%提高到70.4%(如图1-9所示),比全球互联网平均普及率高13个百分点以上[32];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便利的生活服务,参与网络社会建设,共享美好发展成果。但也应注意,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与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平均普及率(约86.6%)相比存在一定差距[33],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图1-9 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
移动智能终端迅速普及,手机网民成增长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国家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各界力量,不断扩大3G/4G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加大对移动用网的政策扶持和资金优惠力度,为广大网民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手机终端和移动应用,手机上网门槛稳步降低,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由5.00亿人增长至9.86亿人,高于总体网民增长速度;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81.0%增长至99.7%[34](如图1-10所示),同时我国有三成以上的网民仅使用手机上网,体现出移动终端普及对网民增长的显著贡献。与此同时,网民中使用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12月的29.8%下降为2020年12月的22.9%,下降趋势明显;而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已然兴起,促使移动智能终端行业格局发生新变化。
图1-10 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占比
2.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逐渐缩小
网络扶贫纵深推进,城乡、东西部差距逐渐缩小。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由1.77亿人增长至3.09亿人,增幅达74.6%[35]。其中,移动手机普及对农村网民规模增长发挥了关键驱动作用。近年来,中央网信办统筹协调有关政府机构和企业,扎实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等网络扶贫重点工程,形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在此背景下,便利、优惠、低门槛的移动互联网在农村迅速普及,城市优质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加快向农村贫困及边远地区延伸,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极大改善,农村地区生产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促进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此外,从地区差异来看,中部地区网民规模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次之,均高于网民总体增长速度,由此推动区域互联网普及率差距逐渐缩小。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信息的快速流通,为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提供了平台。
互联网向不同背景群体加速渗透,极大地促进社会公平。一是未成年及银发网民[36]群体占比提高。截至2020年12月,18岁以下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3 755万人;50岁以上银发网民规模达 25 452 万人;未成年及银发网民占本年龄段人口的比重较 2013年12月均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女性网民群体占比提高。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中女性网民规模由2.72亿人增长至4.85亿人,增幅达78.3%,高于总体网民增幅(60.1%);女性网民占网民总体的比重从44.0%提升至49.0%,越来越接近总人口中女性人口所占比重(49.8%)。三是初中以下学历网民群体占比提高,由2013年12月的47.9%提升至2020年12月的59.6%。由此可见,年龄、性别、学历不再是人们接触新事物、拓展新视野的阻碍因素。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创造了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和方式,提供了低成本、低门槛的创业平台,释放出草根创新活力,全面、深刻影响我国就业格局,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更为公平的发展机会。
3.互联网“中国热”渗透海外网民
我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方式不断升级,促使全球互联网行业刮起“中国风”。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企业完成从模仿者到创造者的蜕变,加快出海发展、加深全球化进程,将成熟的技术、商业模式、发展经验带到海外,为海外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产品及服务。例如,在娱乐方面,202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首次超过千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37];多款游戏在Google Play免费榜、iOS免费榜和畅销榜上排名前列,我国网络游戏行业已实现从引进到反哺的转变。在远程医疗方面,通过打造云端医院集群网络格局,我国实现优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成功输出,促进我国与周边及沿线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