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重建:从我不配到我值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
我们生来就具备自尊感

严艺家

严艺家:心理咨询师,伦敦大学学院(UCL)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候选人,UCL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土,出版心理学译著及原创心理学作品超百万字,全网粉丝超百万的心理科普博主,一个在持续重建自尊的人。

你喜欢自己吗?

你觉得自己足够好吗?

你能安然享受赞美与成功吗?

你可以不仰赖于他人的目光与评价吗?

如果你对上述这四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是”,也许本书对你而言并非“必需”。不过,基于我过去14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观察,以及作为芸芸众生中一员的体验,我认为需要本书的人要远远多于不需要本书的人。

《自尊的重建:从我不配到我值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书名,因为这个书名中蕴含了一个假设:人生来就具备自尊感。从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自尊感的确始于人之初的体验:仔细观察绝大多数婴儿,你会发现他们天然有“为自己骄傲”的能力,比如:

两三个月的宝宝清晨醒来时会咿咿呀呀地微笑,他们似乎对自己“存在于地球上”这个事实本身就感到极其满足;

一岁以内的宝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为自己感到骄傲: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坐、站、走,第一次拿勺子,第一次品尝某种食物……一个身心发展良好的孩子会在做到这些事情时表现出“嘚瑟”的状态,他/她可能会在周围人的惊叹中绽放笑容,也可能会在掌握某项技能时迫不及待地邀请他人观看;

当一岁左右的宝宝在镜子里面见到自己,并且开始意识到“那是我”时,他们几乎不会表现出对自己的挑剔,而是会津津有味地欣赏自己的形象,仿佛面对着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

以上这些在婴儿的世界里再寻常不过的状态倘若能够“平移”到成年人的世界中,简直就是一个自尊感爆棚的状态:

早上醒来会因为“活着”本身而感到幸福,不会忧虑过去与未来,只是享受当下的美妙;

无论实现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觉得自己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既能够享受周围人的称赞,又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拒绝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对自己有天然的好奇与喜欢,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质需要“被修改”。

……

奇怪的是,几乎每一个“低自尊”或需要重建自尊的人,可能都难以想象有健康自尊的体验究竟是怎样的,“自尊”二字似乎带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神秘主义色彩,看不见摸不着。也有不少人在亲密关系、职场学业、人际交往、自我发展等议题上长期面临各种阻碍与困难,却从未把那些问题与“自尊”联系到一起去思考。相比“抑郁、焦虑、愤怒、委屈”之类更容易被描述的体验,“自尊”与“低自尊”的含义在心理学科普的传播语境中却长期模糊不清。

作者在本书第一部分中用生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缺乏自尊与自爱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相信很多读者可以从中看见自己或他人的身影,把这些内心冲突“具象化”是在为心智成长拓展出全新的升级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用温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些看似自信、实则低自尊的群体——这类人会让我想到欧洲神话里的“无足鸟”,他们一生的宿命似乎就是飞往更远的地方,仿佛停歇就意味着死亡。他们看起来走得远、爬得高,但内在的动力并非热情,而是“恐惧”。更大的成就给低自尊人群带来了表面的荣耀,但他们却无法真正地对自己感到满意,周围的掌声越响亮,他们内在的恐惧与冲突就越强烈,无法享受自己通过努力奋斗而达到的状态。这类“隐形低自尊”群体可以在本书中体验到不少“被温柔看见”的感觉。

既然是“重建”,就必然涉及一个追问:“自尊到底是如何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坍塌的?”本书第二部分详尽探讨了这个议题。结合自己多年稳扎稳打的心理咨询经验,作者整合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及精神分析人格发展理论,提炼出了四个反思“自尊受损”的角度,分别是:童年创伤、自我认同、羞耻感、完美主义。尤其是书中与“羞耻感”有关的阐述,会让人一边阅读一边产生内心某个角落突然有束光照射进去的感觉。在一个人心理成长的过程中,“羞耻感”是最为隐秘的心理绊脚石之一,这种隐形的“疼痛感”如果不加观察与审视,会时刻在无意识层面左右着一个人的言行。作者对于“羞耻感”的见地是温暖、深刻与节制的,一如其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风格。

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为理解“为什么”提供了许多灵感来源,却很少提及“怎么做”。所幸作者扎根于精神分析但并不囿于其中。本书第三部分为需要重建自尊的读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建议,这些日常小练习几乎人人都能做到。除了帮助自己在一次次有意识的觉察与练习中获得成长之外,这些“怎么做”也可以帮助读者去支持周围有自尊困扰的挚爱亲朋。无论家长、老师、社工还是心理咨询师,这部分内容都可以为己所用,去支持到更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如果把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比作一栋大楼,那么自尊就如同这栋大楼的地基。地基不稳固,楼就建不高,即使建得高了,也很容易坍塌。成年人无法穿越回童年去改写“心灵地基”被毁坏的历史,但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觉察来逐步重建脆弱的“心灵地基”。相信阅读完本书,大部分读者也许会和我一样眼前出现这样一片意象:我们的“存在”本身如同一棵千姿百态的树,而让自尊重新获得滋养的体验,就像是树根朝着大地扎得更深了一些。

我与作者作为同行及好友相识多年,她的“存在”本身就像是那棵稳稳的大树,让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伙伴们很享受时不时在这棵稳定而繁茂的大树下憩息的感觉。她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热爱与投入,展现了健康自尊带给我们的礼物:在日益精进的道路上,原来可以那么“愉悦”与“自在”。

相比自尊从未破损过的幸运儿,能把自尊重建起来的体验也是极其宝贵的,“失而复得”的体验会带来更多慈悲与通透,愿更多伙伴们能经由本书而实现心灵与外部世界的“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