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重建:从我不配到我值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追求“更好”的原动力在哪儿

斯坦福大学的企业管理教授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曾在《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一书中写道:“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源自人类的一种深沉的冲动,一种探索、创造、发现、成功、改变和改善的冲动。追求进步的驱动力不是枯燥的理性认识,而是深入内心、具强迫性、几乎与生俱来的原动力。”

既然我们天生拥有学习与成长的原动力,为什么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却令一些人不堪重负呢?到底是什么夺走了他们本应在自我成长中获得的乐趣?

心理学中有个理论叫“自我决定理论”,它认为人类天生拥有独立、自主、寻求归属感的内在动机。当此动机被满足时,我们就能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生活得更充实。

举个例子,明浩十分爱读书。父母发现了这一点,并认为读书是个好习惯,想鼓励他继续这个爱好。于是,每当明浩阅读了30分钟时,他们就会给他一些零花钱作为奖励,并且夸他是个“好孩子”。根据自我决定理论,来自父母的外在良好意愿可能会强化明浩的阅读行为,但实际上削弱了他的阅读愿望。

为什么呢?因为当父母的愿望超过了明浩自己的愿望时,明浩心里可能会产生疑惑:爱读书这件事到底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还是由于父母的金钱奖励和他们的期待。

虽然明浩本可以在父母的金钱奖励下继续阅读,但他不会感到自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自主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父母忽视了他原本就喜欢读书且会自发读书这一事实,他们企图用自己的力量“改造”他。这使明浩的自主需要受到了抑制。而一个人的自主需要被尊重是他/她的“真实的渴望”(真自体)获得发展的前提,只有自主需要得到满足,他/她才会拥有“我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感觉。

假如某天明浩因为疲惫没有读书,不仅没有得到父母的奖励,还被批评和质疑了,他可能会体验到,仅仅是自然而然地爱读书还不足够,还不能得到来自父母(外在重要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他需要更努力,需要变得“更好”。

慢慢地,明浩内在的爱读书的“真实渴望”逐渐失去了活力与生命力,取而代之的则是尽可能按照父母的愿望去塑造和强化自己的行为,以此保证和巩固父母对自己的“好”评价和爱,同时,他会感到紧张和压力,感到真实的自己一点一点被封锁起来。

按照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在特定条件下,正向的反馈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并帮助他/她产生更强烈的内在动机。然而,仅有正向的反馈还不够。这种正向反馈还必须让人感到是纯粹的(而非控制的),并且,它绝不能取代我们作为一个人的自主感(真实的渴望)。这种自主感和一个人的内在价值感有着紧密的联系。

让我们再回到明浩的故事。如果明浩的父母仅仅是因为他对阅读感兴趣而表达对他的欣赏,并且他感到这种欣赏是纯粹的、非控制的,他就会形成一种内在自信。

“纯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令明浩相信,他得到了来自父母的关注、认可和情感支持,而且,父母的欣赏是以保持他个体自主性的方式来呈现的(如你是一个很会阅读的孩子),而不是让他感受到了条件性夸奖的控制(如你是一个很会阅读的孩子,像我们希望你成为的那样)。从某种意义上讲,明浩得到的欣赏是无条件的,它并不会引发明浩的恐惧:如果他明天不读书,就得不到父母的欣赏了。

这种“无条件”的关爱,让一个人体验到与他人的情感联结,这种体验能够培养人们的内在渴望及内在动机。

换句话说,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追求“更好”如果引发了我们强烈的焦虑感,就难以转化为动力。“真实”和“更好”这两个维度需要统一、整合起来,真实本身就是好的,并不需要区分好坏,只有真实的渴望、与生俱来的天性被允许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我们才能够激活原动力,让主动学习、成长、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动力绽放于世。

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我们同时也在做“真实的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表扬、赞赏和认可是纯粹的、整合的。简单来说,我们爱真实的自己,也爱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