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筑艺术
建筑文明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进入新石器时代,中国传统建筑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先民们认识和顺应自然,进而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产物。中国古代非常重视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在过去几千年的建筑历史上,“风水”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看待、认知周围世界的方法。古人有关建筑艺术的科学与迷信就包含在“风水”之类学问中,追溯其起源,这种整体的宇宙意识显然出自远古先民与自然和谐共处后形成的原始思维。当山顶洞人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一带的洞穴中建立临时居所时(图1-3),他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狩猎,从考古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到,即使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山顶洞人已注意选择依山傍水、面南向阳的山洞作为栖息之地。
图1-3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当人类开始农耕定居生活,随之而来的是建筑文明的发展。此时北方黄河流域的先民,因天气寒冷干燥,开始利用“洞穴居”室的优点,把地基建在深挖的土中,再用柱支撑梁架和棚顶。房屋朝南开门,棚顶用草席等依人字形两面披落,使建筑物尽可能少暴露在寒风冰雪中,这样的结构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暖作用。
在长江流域下游文化遗址中,出现了最早的榫卯结构的实物遗存。有别于黄河流域干燥寒冷的气候,长江流域下游气候湿润多雨,地势低洼,依山傍海,出现了“干栏式”建筑。此建筑用木料筑成围栏,再在上面构搭房屋,以便和潮湿的地面隔开距离。在盛夏时节,干栏式木结构能够使住房通风凉快,同时也可以避免蛇虫和野兽的侵扰。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时的人类已经能选取结实的木料并且将榫卯结构很好地运用在建筑中,使建筑可以承受较大的重量,而后来中国的建筑体系便发端于此。
在新石器时代,几大流域的文化中都出现了大型公用建筑,成为以后后世宫殿建筑和宗庙建筑的雏形。黄河中上游的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的大房子即为典型的实例。中国古典建筑物的三大组成部分(台基、墙柱和屋面)开始出现。每一间屋由立柱分开若干开间,每一组为最小的建筑单位。这一形制是中国古代建筑物所恪守的规范,与木结构体系相始终。除大房子之类的公用建筑外,在辽宁喀左牛河梁红山文化中发现了“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其中有女神头像及身躯残片,动物雕像和玉雕猪龙,呈现了氏族宗教活动场所的宏大规模以及陈设内容的丰富。宗庙建筑遗址的发现,对认识新石器时期各类美术品的用途提供了真实的历史溯源,帮助人们构想当时的社会情境,便于理解原始宗教活动对美术活动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