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抽搐治疗原理与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电抽搐治疗的起源与发展

在人类史上使用电来治疗疾病始于罗马时代,当时人们是用电鳗鱼的尾部来治疗头痛,治疗时仅简单地将电鳗鱼放在痛点的旁边即可,这种治疗方法与我们所讨论的内容有所不同。而真正使用电抽搐治疗精神疾病却是后来的事,虽然在16世纪瑞士的内科医生Paracelus发明了利用口服樟脑酊产生抽搐治疗精神病,但未有文章报道(Mowbray,1959)。发表关于“利用口服樟脑酊每两小时1次产生抽搐来治疗躁狂发作”第一篇论文者是Leopola Von Auenberuger(Mowbray,1959),第二篇论文是由Oliver医生于1985年发表在《伦敦医学杂志》上(Kinowsky,1982),以后继续有这方面资料被披露或报道,先后几乎经历了两个世纪之久,而先前这些医生所用的药物抽搐治疗方法为后来的电抽搐治疗方法打下了临床应用基础。

现代运用电抽搐方法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创始人是匈牙利医生Ladislaus Von Meduna,他在1934年首先使用抽搐疗法治疗精神病病人。他使用这种疗法的依据是:患有癫痫并出现精神病症状的病人,在癫痫自发性发作之后,精神病症状明显好转;另外,患癫痫的病人,若出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其预后良好。Von Meduna认为,癫痫发作与精神病症状之间存在生物学拮抗作用,因此他利用樟脑注射的方法,使精神病病人出现癫痫发作。在他第一批治疗的26名病人当中,有13名病人的精神病症状出现部分或完全缓解,在这一批病人中他亦试用过溴剂注射引起抽搐的治疗方法。由于长期使用樟脑注射会产生不少副作用,所以他开始时使用损害较小的剂量诱导抽搐发作。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发现使用戊四氮注射的效果比樟脑要好,副作用亦相对少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注射戊四氮后病人出现濒死感,或出现心脏损害、血栓形成等。

1934年,Chiauzzi于动物的口腔和直肠之间放置相同的电极片,通过220V、50Hz的电流0.25s后,发现动物出现抽搐大发作。后来意大利医生Bini也做了相同的研究,并在瑞士Miinsingen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报告了他在动物研究上的结果,但这种电极的放置危险性较大,可能引起部分受试的动物死亡。Bini和他的同事Cerletti在猪的身上继续进行研究探索。他们发现,这些所谓头部受电击致“死”的活猪,事实上是电击猪的头部时活猪出现抽搐,随后昏迷时被人为地杀死,而流经猪大脑的电刺激并未真正电死活猪,先前把电极放在口腔及直肠的电刺激方法是由于电流直接通过心脏而致动物死亡。通过这一启发和摸索以及一系列动物实验成功后,Bini和Cerletti开始正式放置电极在病人的头部,通过电刺激引起抽搐的方法来治疗精神病病人。其中一例接受治疗的39岁男性病人,表现有幻觉、妄想、手势语言、木僵交替出现和语词新作等,临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先后经过11次的电抽搐治疗,病人终于获得康复。这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几经波折,但这一例电抽搐治疗成功的病例却为现代电抽搐治疗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1938年,Bini和Cerletti在意大利的杂志上正式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同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也第一次刊登他们的研究论文《电流产生癫痫发作的实验研究》。与以往药物抽搐治疗相比,该方法比较安全、可靠和简便,并于1940年由Lothar Kalinowsky引进美国。

开始使用电抽搐治疗精神病病人虽然疗效可靠,但临床上产生的副作用亦不容忽视,如心血管副作用、脑损害、自发性癫痫发作、骨折、脱臼和脊椎压缩性骨折,甚至死亡等都是较严重的副作用。其中骨折和脱臼是相对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这是电流直接通过整个躯体,出现癫痫样大发作,强直期引起肌肉强有力收缩的缘故。为了减少这些严重副作用,A.E.Beunett(1940)在治疗前肌注箭毒(Curare)以使肌肉松弛,减少骨折,但发现该药在使用过程中毒性较明显,如心脏毒性、呼吸骤停等,故Arnol等(1951)和Holmbery等(1952)在治疗前改用另一种肌松剂琥珀酰胆碱(Scoline)取代箭毒,但由于注射后病人出现全身松弛产生的窒息感而未推广应用。数年后,Saltman等(1955)改用在治疗前注射麻醉镇静剂和肌松剂的方法,即先使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麻醉镇静药物如巴比妥类,静注诱发病人入睡,再静注肌松剂,等肌肉松弛后才开始通电。这种改良的方法可以消除单用肌松剂所产生的窒息感,又可减少因肌肉突然强烈收缩而产生的骨折等并发症。该方法以后被大家逐步接受,它就是改良的电抽搐治疗方法(MECT)的早期阶段。以后又对所使用的药物进行改进,如初期使用的镇静剂巴比妥类后来被硫喷妥钠所取代,后期又用麻醉药得普利麻(Diprivan)取代硫喷妥钠。

电流的种类和电流量大小对取得疗效及减少认知功能的损害亦是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Abrams和Swarty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往的刺激电流是正弦波电流,这种电流的电量不易控制,电压恒定是其缺点,这种电流会影响疗效,使病人皮肤灼伤和治疗失败等。改进后所使用的电流是脉冲矩形波电流,其电流是突然上升和下降的,这种刺激电流可避免上述正弦波电流的缺陷,达到刺激引起癫痫发作的疗效作用。另外,对电量的大小及通电的时间亦作了一定控制,这对治疗的成功和脑功能的影响都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减少对意识和记忆的影响,有人对于电极的放置提出了非优势半球单侧电极电痉挛的治疗方法(Thenvn等,1956),但对于单侧电极与双侧电极治疗的利弊多年来仍存在着争论,且目前国际上仍是采用双侧电极放置的治疗方法。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易引起缺氧,为减少缺氧和副作用发生,在电抽搐治疗前给病人适当吸氧是必要的,吸氧一般使用面罩吸氧。

到了20世纪80年代,对电抽搐治疗技术的改良变得更为现代化,特别是在美国,更关注这方面的改进,为了做到安全有效,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配合使用多种监护仪器,如EEG、ECG等,有这些仪器的配合使用可以及时了解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癫痫样放电的情况,心脏是否有异常,以及肌肉收缩的状况等。现代科学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提出了检测临床疗效的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抽搐能量指数、抽搐后抑制指数和抽搐一致性指数等。另外,为了治疗的安全和防止意外发生以及便于抢救,还对电抽搐治疗的相关设施、急救物品及人员配置等作了一些规范。

总之,尽管电抽搐治疗问世已半个多世纪,并且进行了不断的改良和完善,但对其利弊的争议至今未止,也是由于这些争议,促进了对电抽搐治疗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使它在精神科的临床治疗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各国基本采用的治疗方法仍然是Cerltti和Bini传统的标准法(ECT)和麻醉剂与肌松剂相结合的无抽搐改良方法(MECT)。我们期望,电抽搐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一些物理治疗新技术的出现,如经颅磁刺激(rTMs)和迷走神经刺激(VNS)等,将为精神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手段,亦为今后对精神疾病发病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一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