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流行语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流行语具有丰富的含义,系统地了解流行语,可以让人们在学习的同时提高交际的有效性,同时可以使人们的语言更加时尚、新潮、生动、有趣。近几年流行语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传播途径也在增加,影响日益扩大,透过对流行语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到在社会转型时期词汇系统的变化与发展,进而深入地了解当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它体现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与更新。因此可以说,对流行语的系统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一、学术意义和价值
(一)开拓了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威廉·布赖特(William Bright)在其《社会语言学》中最早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语言作为社会必要的存在条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方面对社会有绝对的依附性,另一方面对社会的发展有应变性。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其内部各种要素在使用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社会发生巨变时,这种变化更为明显。语言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时,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群中会生成盛行一时的包括词、短语、句子或是特定的句子模式等形式的流行语言。流行语作为流变着的语言符号象征,是对现实问题的最理性思考。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的综合产物,其之所以流行,就在于其蕴含一定的社会意义,在于其与社会共存的关系。
流行语由“流行”和“语”两大要素构成,这两大要素说的主要就是时间和语言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高科技的发展使语言学家有可能建立多维层面的语料库,由此提取的流行语可以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这些语词之所以被选为流行语,乃是因为词语背后的社会热点问题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语言学家把每年收集的全部语料汇入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DCC博士研究室的动态流通语料库,进行动态加工分析,最后向全社会展示当年的主流媒体流行语是什么。他们的侧重点是通过对流行语的考察去探寻哪些社会因素引起语言变化,哪些新词汇迅速流传,直至被收入语言词典。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流行语进行分析,揭示其产生的机制、语言变异的原因以及发展进化的规律,可为促进语言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拓宽了词汇研究的新领域
社会语言学把流行语看作一种词汇现象。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特别是其中的词汇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同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3]。在社会生活中,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一经出现便会首先反映到语言的词汇中来,结果就是新词、新语的大量产生。词汇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一般地说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当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化时,某些词汇的出现频率会大大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语用心理的作用,促使部分汉语词汇的使用频率急速升高,其中有些就成为当代汉语中的流行语。
流行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汉语流行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最鲜活、最新颖和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之一。相比于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流行语既“特殊”又“敏感”:从表现形式上讲,它以词和短语为主,也有一部分是以固定格式和句子的形式存在;从性质上讲,它是词汇中与时代接触、融合最密切、最具动态性和文化性的一部分;从生命周期上讲,它是发展演变过程最短、变化更新最快的语词。显著的时代特征使得流行语比普通词语更加直接敏锐地反映着当代社会生活,每个时期的流行语都能反映那个时期社会生活和行业的特点,如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方言流行语、大众传媒流行语、社会生活流行语等。
流行语作为词汇系统最活跃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断丰富与充实着汉语词汇语法体系。流行语的产生直接导致了一些外来词、方言词进入普通话,字母、数字化词语量增加,词缀、类词缀构词现象增多,词义范围扩大或缩小等,这些现象使得现代汉语部分语法特征发生变化。比如,现代汉语名词的语法特征之一是名词前面一般不能加副词,也就是说“特”、“非常”、“很”等副词一般不用来修饰名词。但是在当代流行语当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很man”、“很暴力”等。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研究流行语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探究其流行的社会动因。分析其语言内部因素,可以看到社会词汇系统的某些发展和变化,认识和了解某一时代的特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也可了解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和词汇的运用等。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对流行语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汉语教学以及词典的修正和编纂,帮助我们有效地预测流行语的出现,判断其生命力的长久与否,以此断定某一个流行语的最终归宿是融入词汇系统还是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另外,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从交际或语用学角度等动态性视角来阐释流行语,对这种现象进行全面分析、描述和研究,还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地使用流行语,纠正一些错误的用词、用语习惯,有利于规范现代汉语,有利于构建汉语词汇并揭示词语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语言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言语行为、净化语言环境,从而对社会语言学和词汇学的研究作出贡献。
(三)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流行语的产生和普及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息息相关。在流行语产生的过程中,不同认知域的跨域映射,同一认知域中的凸显性及在语言与客观事物的相似性基础上的心智体验,是流行语产生的认知基础。它的产生也是人类思维在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同时也体现了人类求新、寻简、标异的追求。如今很多流行语的构成方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构词法,不能用传统的方式来解释其意义。大量的流行语汇中都含有隐喻的认知因素,即通过熟悉的、旧的认知域向不熟悉的、新的认知域投射而形成流行语义。“井喷”本是一种地理方面的术语,指地层中地下水、天然气等由于压力的原因喷出地面的现象。但这个词如今不再局限于地理方面的含义,而投射到汽车、旅游、股市等行业,引申意义为“火爆、热门”,如“沪指井喷45点”。同样,在流行语的造词过程中,转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有大量的流行语是通过象似性造出来的,象似性词的创造体现了人的思维方式及认知模式。
流行语作为新词汇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时代特征的反映,体现了社会、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趋势。隐喻、转喻及象似性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与客观世界互动的思维模式及认识世界的方式。从认知的角度研究流行语的产生和认知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及流行语的产生,理解这一过程中人类思维的运作方式。对流行语的认知阐释,将丰富对人类认知模式的研究,拓宽对流行语的研究视角,深度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四)丰富了相关学科的新成果和理论基础
流行语是当前具有普遍价值的人文现象,它作为流行文化的符号,依靠自身意指结构的多重套叠,以巨大的意义空间容纳了人们的认知表达和情意诉求。民众通过流行语的话语实践,参与到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利的建构与变革中。语言学对流行语符号本质的认定和解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从研究的角度看,不仅是词汇的分类研究,还是集社会学、语言学及文学等学科理论与原理于一身的综合研究。流行语是当前具有普遍价值的人文现象,人文科学界不约而同地聚焦于这类特殊的语言事实。无论是其语言形式还是其流通过程,流行语都为各学科敞开着巨大的阐释空间。
社会学发展到今天,研究的问题从社会到个人、从宏观到微观,分类越来越细、门类越来越多。社会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认识、分析、解释文化现象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以往文化社会学家与文化人类学家的著作中已有体现。研究当代社会的流行语,对不同学科的发展和新分支学科的开拓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流行语有时政类、经济类、文化类、教育类、体育类、旅游类、演艺类、影视类、出版类、社会问题类等,与此相关的流行语现象几乎都能在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的理论著作中得到解释。借鉴符号互动论、模因理论、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理论研究流行语现象自不必说,新闻传播学、政治学、语言哲学、社会学——包括教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旅游社会学、文艺社会学、电影社会学、电视社会学等相关的学科和分支学科也为对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深入研究各种流行语现象,探究形成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将为已有的学科和相关分支学科增添新时期的新成果。
二、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
(一)扩大了研究和了解社会世情的范围
每个时代都会在社会世相中留下基本烙印,而流行语本身就是这一世相民情的真切反映。但凡流行的,总有当下社会人的心态折射,总是人间万象的整体呈现,是心理态势的映现。社会心态是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内,整个社会或群体的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以往,人们对于流行语的应用大都停留在口语的层面上,因它是非正式场合的交际用语,因其随意性和时效性而一直被看作是非主流的语言附属品。正式的报纸、杂志等因为语言使用规范的限制,并不会使用流行语来撰写文章。流行语尚不能“登堂入室”,大多数人对于流行语的认知还是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对某些特定行业领域和固定环境的流行语无暇顾及,使用也并不广泛。例如,校园流行语的含义大都只有学生才能理解,校外的人听起来就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大众流行语在传播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情形在近年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一是政治经济生活的催生,二是重大事件的促使,三是科学技术的引领,四是多元文化的诱发,五是人们追求语言的新鲜感和崇尚语言的时尚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日趋升高,流行语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流行语真实记录了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变幻万千的国内时政、跌宕起伏的经济、与时俱进的科技、震颤心灵的文化娱乐、盛事迭出的体育、多彩和谐的社会生活、世界瞩目的热点信息、立竿见影的房市调控、险象环生的突发事件以及纰漏“偶”出的社会问题等。流行语的产生与传播,折射了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它就像一面镜子,敏锐地反映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迁,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流行语是对社会生活的第一反映。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生活等各个领域的镜像,比别的语言更加敏锐、快速地感受到一个时代最微小的脉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观念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流行语。2010年的流行语“微博”异常火爆,这是这个时代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方式;网络流行语“围脖”越“织”越大,我们不知不觉地已经迈进“微时代”。2010年被称作“3D元年”,流行语“3D电影”随着电影《阿凡达》的热卖横扫全球,并推动了“3D技术”的向前发展。
从历史源流和性质来看,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的“时尚”,更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它既能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也能深刻地揭示当时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病症。流行语就像一块块鲜活的化石,忠实地记录着历史。每个流行语背后都有其独特的“爆红史”,从政治到经济,从社会到民生,从法律到道德,都印证着时代前行的脚步。把流行语串联起来则犹如一部简史,将历史事件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再现流行语,可以让我们重温历史、体味感慨。下面,我们借近几年的流行语来回忆一下发生的事情。
200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有 “北京奥运会”、“神七”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也有“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等充盈着整个中国;“山寨”文化日益为大众所知,引发了人们对品牌、诚信的思索。这一年的经济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由美国“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提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出台了“保障性住房”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小黄金周”的实施让国人树立了假期消费的观念;“京津城际铁路”的贯通和“公路养路费”的取消,让我们在出行时更加便利;2008年,世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以及“中国元素”。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落实科学发展观”设计着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公平的蓝图;一系列“被××”新词在媒体上流行,有人说我们进入了委屈无奈的“被”时代;一系列“楼AA”调侃在网络上流传,有人说我们进入了缺少质量保证的“楼”世界;当“蜗居”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有人说我们进入了一个卑微的“蚁族”时代;“纠结”传达了人们极度混乱的思绪和难以抉择的心态。然而,当人们质疑政府是否关注大众民生、关注世态万象的时候,我们更多地发现了社会生活中那些和谐的音符:“家电下乡” 顺应了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绩效工资”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全民健身日”宣扬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食品安全法”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2010年是“给力”的一年:在水上拉开序幕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军团创造了历史之最;“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显示着包容和热情的“海宝”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邀请,迎来了“世博园”的盛大开幕;时速486公里的记录证明了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嫦娥二号”的圆满升空让中国的探月工程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围观”让我们看到广州亚运会期间,从抵制番禺垃圾焚烧到呼吁改变地铁惠民方式的民意举动;“神马都是浮云”、“帝”是对网络词语的真实记录;“控”、“达人”是人们对外来词语的偏爱;“围脖”是人们对微博迷恋的见证,是网络大众化、便捷化的体现;“南非世界杯”上,有一种声音叫“呜呜祖拉”,震耳欲聋的响声成为南非赛场上最独特的标志。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金砖国家”见诸各媒体;“入世十年”,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进步与成长;“天宫一号”、“神州八号”先后升空并实现“交会对接”;“西湖申遗”终于成功;绿色“西安世园会”胜利召开;“最美妈妈”吴菊萍,用爱托起生命;淘宝体“亲”的简洁亲切预示着网络购物的平民化、大众化、普及化;“我反正信了”的流行提醒着我们温州特大交通事故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敷衍态度;“忐忑”是画在人类脸上的年度表情;“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明治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牵动了百姓脆弱的神经;“限购令”、“保障房”、“公租房”,政府出台多项措施调控房产。
2012年“十八大”胜利召开,“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成小康”、“美丽中国”等关键词描绘出中国发展的蓝图;流行语“正能量”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发现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和充满活力;一个“赞”字,包含了赞美、赞赏、赞叹、赞同、赞许等诸多情绪,显示出国人的爱憎分明、激浊扬清;“最美”称号不断涌现,如“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接地气”就是广泛接触民众,了解民众的苦与乐、民众的意愿和需求;“实体经济”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元素;“神九”飞天,与“天宫”完成“太空之吻”;“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下潜最大深度7 062米,刷新“中国深度”的纪录;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实现了中国航母零的突破……这一系列的进步与突破,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也把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了一大步。
流行语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符号元素,人们甚至开始通过流行语来认识社会、解释现象、表达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超越了原有的语言学范畴,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二)培育了文化现象研究新的生长点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是文化表达的重要工具。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生动而形象、时尚而鲜活,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是人们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的记录。根据流行语,我们可以把握经济发展的态势、生活变化的轨迹、文化潮流的走向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流行语是语言和文化现象的结合体,它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心理的表征,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社会风尚与道德评价的体现。2008年流行语“京剧进校园”表明我们的国粹文明将以更好的方式传承下去;2011年流行语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彰显首都软实力;2012年“文化强国”的流行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显著的时代特征使得流行语比普通词语更加直接敏锐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与心态,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创新。同时,它又追随时代的脚步,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文化精神活动。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般大众心理会有两种倾向:一是趋时求新,二是从众趋同。当社会处于变革转型时期,这种心理就更为突出。在快速转型过程中,人们对新体制日臻成熟的期待、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不断激发着对新突破、新变革和新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体现在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就是人们力图构筑新的文化语境和文化符号,来表达自身的全新诉求。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流行语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洞悉现实社会的百姓心理渴求,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面貌、生活图景、文化形式以及人们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在《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中把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现象比作文化树。这种认识文化的独特视角对社会学家分析流行语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很有启迪。我们可以借鉴林顿的思想,用观察法把流行语看作文化特质,即文化现象的点;用分类法把同质、同类的流行语整理为文化集丛,即文化现象的线和面;用分析法探索某类文化集丛中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影响、未来的走势、不同文化集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试图归纳概括出对社会成员价值观形成持续影响的文化模式,即文化现象的立体模块或文化系统。社会学家观察、类比、分析的方法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即用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视角认识流行语现象。这就好比把社会文化看作树,则流行语文化特质是叶和花,各种流行语文化集丛是树枝,相互交错、强大的文化集丛形成文化模式,即树的主干,叶、花、枝、干构成树的整体,即社会文化系统。
流行语的发展,无论是在来源上,还是内容上,抑或是生成方式上,都从单一走向多元,这对流行语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流行语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不仅反映了当代人的素质修养、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也体现了时代的特色与变化,更展示了当下人们对自身生活的主动思考和干预,流行语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真实地映射出民众的文化诉求和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