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进餐方式在唐朝发生哪些转变?唐朝社会的会食风俗

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卢怀慎自认为才干不如另一位宰相姚崇,于是事事听从姚崇的决断(“每事推之”),时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讥讽他碌碌无为,只有陪伴姚崇“会食”的能力。事实上,史书中对卢怀慎的评价还是较为正面的,认为他是唐朝比较清廉的宰相。其中提到的会食,是唐人的一种饮食方式,对后世影响较大。唐朝是中国人从分餐制转变为聚集会餐的一个重要阶段。

那么,唐朝的会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能延续至今?

唐朝开启千年“会食”

在唐朝之前,人们分餐饮食,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食案,一人一案,食案上有餐具。到了唐朝,人们围桌就餐,但仍延续“分餐”的办法,各菜分到每个盘里,这是唐人的会食方式。宋朝以后,人们聚餐,无论在家中还是在餐馆,一般围桌就餐,一边谈论交流一边享受美食。这种在一个盘子中共餐的方式,成为中国的饮食传统。

唐人的会食方式或是从官场衍生出来的。《唐会要》记载:“贞观四年十二月,诏所司于外廊置食一顿。”外廊置食,被认为是食堂就餐的雏形,是唐朝的官场“会食”。还有记载称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勤勉,忙于政务,退朝时已到中午,由于那时官员们上朝太早,政务繁多,上班时间被拖长。就这样,大家误餐了。于是,李世民下令,官员们下朝后可享受一顿免费工作餐,这也是会食的由来。唐太宗时期,会食方式从中央推行到地方州县,演化为唐朝的食堂定制。这样有利于解决官员工作时用餐不便的问题,还有利于官员交流,借此议论非正式的话题。晚唐蔡词立的《虔州孔目院食堂记》记载:“京百司至于天下郡府,有曹署者,则有公厨。”从作者所在年代可见,从初唐到晚唐,官员食堂未曾荒废,并为此后的朝代提供了参考。

故可知,官场的“会食”是指官员在工作餐时间围在一起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讨论政务。“会食”既解决饿肚子问题,又成为工作的另外一种延伸。

甘肃敦煌473窟出土的墓室壁画《野宴图》该图描绘多人在一张长桌前准备进食的场面,每人面前都摆着匕和箸。

为什么会食能在唐朝开始流行?史料记载的李世民推行免费工作餐或是官场会食的一个由头,这具备一定的偶然性,而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餐桌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在分餐饮食方式中,人们使用低矮桌子就餐。唐朝出现了高足的长桌和长凳,这些家具的产生,冲击和改变了唐人的就餐方式。于是人们从跪姿、席地而坐的方式改为坐姿,从分散改为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会食的饮食方式。从出土的墓室壁画中可以发现,唐人围着一个长桌就餐,桌子两面各有一条长凳,人们一起坐在凳子上。从墓室的时间推断,最晚在唐朝中期,唐人已有人抛弃席地而坐的分餐方式,采用了壁画中所示的会食方式,这样的方式沿袭至今。从以上分析判断,餐饮家具的演变是会食习俗的重要推手。

不过,唐朝的会食与现在的聚餐仍有差异。唐人的就餐方式是大家在一张桌子上,或者距离靠近一点,但是保持一人一份食物的分餐习惯,即“会食为名,分餐为实”。在2020年疫情期间,就有专家呼吁恢复唐人的此种会食方式,既有卫生保障,也不影响人们的社交关系。如今很多城市提倡使用公筷夹菜到自己的餐具中,再使用自己的私筷就餐,就这样实现了社交和卫生的两全其美。

官员会食的功效

唐朝的官员在食堂会食中,除了进行日常交流,更重要的任务是讨论政务,“因食而集,评议公事”。食堂制度推广开以后,从中央机构到地方机关,都为官员们提供了非正式的评议公事的聚会场所。官员们在一起吃饭,同时也能在轻松氛围下讨论政事。

翻阅唐朝会食方面的记载,讨论的内容较为琐碎,讨论工作的偏多。他们会讨论有疑点的事情,也会讨论可能冤枉的官司,还讨论治下风俗未开化的事;当然,也会讨论存在弊病的官吏治理事宜,该表扬的、未表扬的人或事,或者没有处理掉的坏事,等等。对于官员们来说,会食之处实则另一处讨论政务的工作场所。

除了审议政务,在食堂吃饭也有礼仪教化的作用。唐朝的官场和民间,均非常重视吃穿住行等各方面的礼仪教化。正如柳宗元在《盩厔县新食堂记》中所言的,要求就餐过程中“升降坐起,以班先后,始正位秩之叙”,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不能乱坐,不能乱说话。从饮食方面判别一个人,在吃穿住行中教化人,吃列第一位。“由饮食以观礼,由礼以观祸福”,这就是唐人认为会食的礼仪教化作用。

当然,会食也有社交目的,职场上把这叫作“建立小圈子”。人们围坐在一起吃饭,轻松交流感情,有了同僚之乐,便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会食标准和资金来源

唐朝不同品级官员的会食待遇标准不一样,从高到低逐级下调。据《唐六典》记载,四品至五品的会食标准是菜肴七盘、细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瓜两颗;六至九品的会食标准是菜肴五盘、白米二升、面一升一合、油三勺等。数量多寡暂且不论,从白米和细米的差异就可以看出品级差异。按种类来分,会食餐大致分为宰相会食餐和普通官员餐两大类。

自唐朝开始,宰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参与决策,即所谓群相制,宰相会食人数也根据当时宰相人数确定,宰相们聚集在一起享受工作餐。很明显,按规定,宰相的堂食规格要远远高于普通公厨的饭食,于是,有的官员发起“议减其料”弹劾,认为宰相的会食奢侈,待遇偏高,须进行削减,但史料未见下调宰相待遇的文字。

宰相的会食规矩的确多。《新唐书》记载,“初,政事堂会食,有巨床”,宰相在政事堂等办公地点就餐,且须在全体宰相到齐后才能动筷,不应无故缺席;此外,百官在宰相会食期间不得谒见。而百官的会食,就如同大杂烩,会食地点基本集中在官府的公堂或者食堂,也没有那么多规矩。

那么,会食的费用来自哪里呢?据《唐六典》,百官会食的供应单位为光禄寺,食料全部由国家供给。平时每日三只羊,六参日唐朝制度规定,凡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天一次朝见皇帝,一月计六次,故称六参。加羊一只,每正冬寒食三节,皆给饼……柳宗元的《盩厔县新食堂记》就记录了一个新食堂建成用于会食的事情。唐中期前,朝廷拨款给地方作为会食的本钱叫作“食本”,可以理解为“吃饭的钱”。一般情况下,这“食本”会进入各地的“公厨”经营管理,由公厨负责部门自行放贷,由官府运营高利贷收取利息作为会食的成本。

官府放高利贷,有运营较好的,那么此地官员们的会食待遇标准可能会提升;也存在运营出现亏损的,这将影响此地官员餐饮质量。在亏损发生后,经州县向上申请,朝廷或能添加点“食本”弥补漏洞。

唐后期,战乱导致经济滑坡,国家财政无力额外补贴会食费用,地方官员的公厨费用由地方官府自行筹备,不再由朝廷拨款。这吃得好与坏,与当地的财政情况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