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热爱的对话
在建筑行业混了十多年以后,静下心来,审视着自己的累累败绩、抚摸着一道道伤疤、出于良知基础而愧疚的人太多太多,反躬自省地看待自己的一路走来的现实教训和精神收获。越败越战,是我的心气儿。闲暇之余也在静下来的时候重拾着经典书籍、徜徉在那些故事里。念念不忘潸然泪下的总离不开《活着》、《妈妈,再爱我一次》等等原著和影视剧;为老舍原著改编的《茶馆》电影的台词而慨叹;为《我这一辈子》里主人翁没有勇气,恶性循环而徒叹;为阿Q正传里自欺欺人的现实,特别是在旧社会恶劣生存境遇里挥刀向更弱者的秉性,可又是符合生存的客观情况下而无奈、而悲悯;为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以及祥子身边的一些有良知的人,最终的结局却不那么好看带来过冲击,再联想到历史上那些战绩彪炳的大人物白起、蒙恬、岳飞、袁崇焕等等。这些封建旧社会的苦难,必须如那逝去的历史一样远离我们的国度,远离我们的当下和未来。为了这样的爱的念头和想法,我开始写,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我自己喜欢写,甚至于可以疯狂地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现状、看起来那么不负责任的忘记了现实的焦虑,更忘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和日常需要……
如今的时代,是很好的时代!我的感受是,在这个好的时代里,只要想写,就不会再像路遥、陈忠实、莫言、贾平凹等等前辈们那样,在煤油灯下追寻着理想,释放着热爱,如今的我们有了更加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也庆幸着,在当今的社会,只要遵循合理、合法的前提,就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东西,借助电脑的软件技术,互联网的各式平台,应用到了文字里、书面上,壮有所用,我给自个儿找了个平台,搭起了舞台,发挥我自己的想象,恣意妄为、心无旁骛地写有关于“爱”的表达和展现形式,我慢慢地学会了,也应用着,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了,毕竟不合群、不那么随波逐流,而自个儿的观点、思想也不那么主流,肯定会是这样的境遇和心情。但并不妨碍我继续地爱着家人、亲友,并愿意终其一生为之付出、持续行动着。
上周末,一个搞太阳能的老板来找我喝茶、聊天,我和他谈了我的观点,我说道“你慕名而来,就证明我还有有用的价值,被人利用是很好的事,对于你来说,证明我还有些许用处,完全批判了我老婆长期批评我说的那样,“你的那一套,有用吗?”。结合你的想法,一会儿旧城改造,一会儿光伏产业,在我看来,你这人思想混乱,进一步看就是立场不稳、没有坚定的目标或者说方向,说白了,就是打着各类项目的旗号,干着我要挣钱、赚钱的目标导向,只是为了满足你自己对于物质的期望,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不奇葩,很正常!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因为欲壑难填、贪心不足,才如此不守礼节到必须足够无耻,才能得到想要的!反过来说,礼节荣辱都是虚家伙,无形的思想、无用的价值观念,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惜在所不惜、不顾一切代价来实现物质的富足,等到我们富足的时候,我们再来知礼节荣辱这些虚的一套东西。过去先哲们定义了无恒产者无恒心,惟士为能,这对人的标准提高了一个层次,也对人的理解,进一步的做了升华。那是什么概念?正如那些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筚路蓝缕还坚定着要实现崇高理想,抱着拯救身处旧社会里中的四万万同胞的目的,到如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初创时期那就是一份对理想的坚定热爱,从而不断探索、追寻到得以实现,发展至今,更是需要重拾那份初衷或者说重拾理想。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精神的力量!爱,是精神、思想在某些方面的注解或者说体系之一。我正在从事的就是在找寻能够让我摒弃杂念、心无旁骛的去热爱的方向,或者说我的爱的应用场景,如果我找到了,又能够义无反顾的炙热、灼烈、执著地去变现、去落地、去应用,最终来反哺我的生活,我认为那是我苦苦追寻的一个方向、一个着力点、一个应用地,非要用名词定义的话,我认为我是在找寻我热爱的,热爱的人、热爱的事,大致是这样。回过头,之所以我那些年走了那么一段弯路,路上崎岖、布满荆棘、经历惨痛等等形容词概括的定义或者描述的场景,就是因为我没有方向、目标不清晰或者说载体不明确,经过那一段路以后,现在的我清晰了我想要的,既然有了我想要的,肯定也就会明白哪些是我不想要的,从而知道了我自己的走向在哪个地方,所谓路在何方,我知道了路在脚下。也正因为那段所谓的弯路、崎岖的路、曲折的路,走着走着,我才会明白,体会、领悟到路在脚下!正如鲁迅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正因为我所谓的弯路,走过了、痛过了、哭过了,幸好我还拥有自省、自责、自查、自纠的想法和能力,才会选择我认为正确的路,在正确的路上,重新地走着。我在找我爱的人和事,特别是事,没有爱,我怎么可能去坚持做呢?正因为心中有那份爱,所以我才会选择我爱做的事,我正在找,并愿意为之疯狂!一旦找到了,处于疯狂的爱的状态中,我就一定能够做好那个事。而爱的表达,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口头表态,那一定是必须要用行动来表示和展现,例如,我对待我的朋友,无论我有,或者说没有,特别是在没有的情况下,我表达了有的状态、有的转换物、有的形式,好好的招待着我的朋友,让我的朋友能够感受到我有的形式或者说场景、触摸到我有的转换物的时候,不在乎我的朋友怎么想,我就认为那是爱人的一种有形展现。如果说,我的朋友,能够得到共鸣、受到影响,他同样会用我的这种方式,去招待他的朋友,无形中,我们就有了爱的表现形式,并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念。而你的口中,来找我的目的,离不开的主旋律仅仅想的是利己,并不是利他,也就是说,你只有爱自己的概念,没有把爱输出的想法,我们的方向不一致,而你的目的性显而易见且极其直接,利己的技术含量不高。我很爱人,你来找我这一趟,也不容易,我只想告诉你,梳理你的思路,聚焦你的追求和目标,让自己坚定、懂得热爱,才有机会获取更多更大的力量,匹配更多更好的资源,来建立你爱的目标、爱的载体、爱的应用、爱的表现形式及你被爱着的现实场景和生活际遇。基于你的这种稀松平常的固有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我认为我很冷静,也很清醒地意识到你改变不了我,如你所述,按我所说,你也不会听,听了也不会做,做也做不好,做不好也不会来问,所以,我也改变不了你,我更没有了这个想法,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大概说的就是你和我。正如你的一会儿这,一会儿那,不如脱掉那些外套,就说我要挣钱,赚钱来更好地满足你自己,在我看来,还会高尚一些,至少光明磊落、耿直大方。遮遮掩掩有些时候还显得那么的猥琐和不地道。那一瞬间,我也明白了我的困境,首先是我要爱它,其次才有可能得到回应,获的收获。趋利避害,人之天性,我码着这些字,投射出我的思想,结合自身目前的境遇,反躬自身的反问着我自己。矛盾、求解、提炼、升华着,无形的运动。我仿佛记得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世上的事物,大致都有从无到有的这么一个过程”,我理解到,用无形的力量,通过爱的方法,一定会呈现出有形的载体,说句俗话,也是趋势和现实,我在慢慢变得富有!精神富有,物质才会更加富有。
我想起了我和爸爸、妈妈聊起的一些话题,挺有意思的。我和爸爸、妈妈聊着天。“你们的“为我好”,出发点是对的,但是,你们为什么不为“自己好”呢?打个比方,你们与我一见面,就说我的这些个缺点、那些个毛病、日常要注意的方式、方法等等标准规范、价值观念,是为了我好!对!我知道为我好!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这种“为你好”,为自己好呢?尝试着“为自己好!”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起镜子,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批评、指出自己的毛病、缺点,并强调自己迅速纠正缺点、改掉毛病,可以吗?这是为自己好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我们不愿意,那我们口口声声的“为你好”,是“为你好”吗?是错误的方式,还是正确的方式?如果是正确的,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拿起镜子对自己说“为你好”!如果是错误的,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拿起镜子对自己说“为你好”!”来以此佐证“为你好”是正确的呢?我又换了个话题,“培养孩子”,我们总是说“听话、乖、忍着、别犯傻”,难道说这就是培养吗?难道说这就是我们的精神内核吗?如果说要让孩子按照我们心中所想、所要的形态,来塑造我们的孩子们,“一代更比一代强”怎么能实现?无非就是又找了一个我自己的“复制品”,仅此而已,如果我又复制一个我,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做着和我同样的事、过着和类似我同样的生活、拥有我同样的思想和价值观的话,那如何体现“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思想追求和传统观念呢?那是不是矛盾的呢?特别是人性里的天性使然本应包含着的与生俱来的各种元素呢?在和父母聊天的情况下,我打开了电视机又看了一遍《霸王别姬》,旧社会里面的小豆子,长大后的程蝶衣,在经历了师父的你们赶上了好时光的思想灌输,再以棍棒教育、京剧的有板有眼规范的洗礼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功成名就后,又按照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模式,培养着自己的徒弟,最终迎来了一段时期,又被自己的徒弟推出前台来批判,时期过后,徒弟又被打倒,而程蝶衣再次复出,登台表演京剧,最终用霸王的剑抹了自己。
如果说那些极个别现象反映了我们某些方面的传统思想观,那试问,马斯克天马行空地想出移民火星这个想法,可以自由来回火星和地球之间,他的最初的想法,是不是在“犯傻”?他这样傻傻的爱,如果没有思想体系、人文环境的支撑,肯定是没有发挥的空间和可匹配的资源,更不可能让他恣意妄为地让猎鹰1、2、3、4号等上天、落地、启程、返航。如果说马斯克得到的教育里,没有爱,那试问他就是一个人过去火星上玩儿,一个人玩儿,不孤独吗?他回地球时,需不需要地球上的人来接?去了就不回来了?他高兴的时候,没人分享;他想聊天,没人陪伴;他想这、想那,没人帮助、支援,可能吗?他一定有一群“犯傻”的人,陪他疯、陪他玩儿、陪他去实现。如果说他一个人就可以实现,那他根本不需要聘请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画图人、搬运工、安装工、铁匠、焊工等等多领域、跨行业、大体量工种的组织结构,如果说他自个儿弄的出来,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来实现着自己的想法,那哪儿需要请这么多人呢?他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么多成果,难道不是源自于一个“想法”吗?我认为他很幸运,历经了那么多的变故,火箭试射的数次爆炸,一直坚定着那份热爱,幸运的实现了。如果说他也在“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价值体系下成长、成熟,在“黄金棍下出好人”的鞭挞下、规范化后变得不那么敢想,变得不那么敢干,变得那么的世故圆滑、中庸、灵活多变、见人说人话,说一套、做一套,两面人、墙头草,那他是马斯克吗?我们的文化、思想、价值观能够包容他吗?我看,一定有很多障碍、很多难关,一旦过不了关,一定会被摧残、蹂躏直至生命消亡,与程蝶衣的感受,大同小异一般。马斯克昨天的想法和今天的成就,我认为很契合《道德经》的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践之;中士闻道,则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马云,这位师范学院培养出来的企业精英,用现代语言重新演绎了一遍而让我们很多人印象深刻。“我们大体有三种人,一种人叫“因为相信,所以遇见”;一种人叫“看见了,才相信”;一种人叫“看见了,都不相信”。”反过来说,马斯克的“犯傻”一定是心中有爱,爱必然是有对象和主体的,不然“爱”是很苍白和无力的,更没有“爱”的表现形式和输出的环境。当然“爱”是需要人要有这个意识,形成这个意识后,才能形成思想体系,最终定型为价值观,再用这个价值观来以点带面的铺陈为文化思想,再由文化思想形成价值体系,再由价值体系形成社会体系,再由社会体系,孵化出技术手段,孵化出来的技术手段,再来反哺我们的生存、生活,最终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呈现、爱的表现形式、爱的技术手段、收获爱的环境,让我们越来越爱我们周边的人、爱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爱我们的国家。通过爱的力量、爱人的表达方式和行动姿态,来实现我们的人生意义,将这份爱铺陈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正如古文所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