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积跬步以至千里

谈到数字化转型,人们经常陷于各种情绪的纠结中。

看到了机会,发现了价值,就会感到激动;想不清思路,找不到办法,就会感到焦虑;受到用户的批评,价值得不到体现,就会感到困惑。其实,矛盾的冲突往往体现在“时间”上:长期看(看未来),往往满怀希望;短期看(看眼前),往往充满困惑。长期看,数字化技术的价值往往被低估,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巨大;短期看,价值往往被高估,实际的意义不大。短期看,要防止过热就快不得,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长期看,要抓住机会就慢不得,需要只争朝夕。我们需要找到一条从当下开始并通往未来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逐步演进之路。

要理解未来,理解数字化转型的长期作用,可以沿着一条线索思考:从“人机关系”的改变到“人人关系”的改变。

数字化技术的直接作用是改变人机关系,提高自动化和机器决策的能力。但人机关系的改变会诱发人与人关系的改变。人人关系的改变往往表现为业务流程再造、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型企业的出现。这些改变会促进社会分工,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过来促进人机关系的进一步改变。数字化技术的作用,就是在人机关系和人人关系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不断演进,深刻地改变着工业技术、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要理解数字化转型当前的困难,就要理解技术的经济性。

理论家展望未来,似乎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而实践者要脚踏实地解决眼前的困难。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粒尘土,就可能成为挡在实践者面前的一座高山。所以,实践时常不能沿着理论的方向直线式前进。我们注意到,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现实困难,本质上是技术先进性与经济性的矛盾。也就是说,先进的技术未必带来经济效益。这就会阻碍数字化技术的推进。对企业来说,先进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是知行合一的基础。我们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如何实现并促进这种统一上。

演进策略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思路。企业采用演进策略时,应该放弃数字化转型一步到位的执念和奢望,每一步的行动都应结合具体的条件和现实的需求。这样,就可以把数字化转型中“登天的困难”化解成“登山的困难”,才能促成技术先进性与经济性的统一。通过长期的坚持,积跬步以至千里,就能够引发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质变和飞跃。逐步演进可以有效地化解创新中的风险,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让企业成为技术的“先驱”,而不是“先烈”。

坚持演进的道路并不容易。要只争朝夕,更要坚定不移。要看到方向,还要看到困难,更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困难的思路。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决心,也要有“知难而退”“知难而变”的智慧和眼光。既要有追求极致的精神,还要有舍弃理想主义的决断。既要善于解决具体问题,又不能止步于就事论事,要为长期的持续改进铺路。

走演进的道路,要继承现代工业的优秀基因,并让技术具备经济性。有些专家的学术地位很高,对数字化技术的话语权很大,如果他们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不熟悉现代工业的技术和管理的特点,对技术演进的规律理解不深,就容易对企业的数字化工作造成误导和干扰。对这种问题的担忧也是写作本书的动力之一。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帮助工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把数字化转型的思想和思路贯通起来,从不同层面全面地认识数字化转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现代工业和以此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全书总共分成六篇。

第一篇从企业的角度理解技术创新。企业的创新不同于学术研究,数字化转型是技术创新的过程,而技术创新是不断演进的过程。创新一般是由外部条件和需求变化引发的,技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创新时常发生在条件不太成熟,需求不太清晰的时候。创新者要学会顺应技术发展的规律,要善于把握条件变化的时机以及技术进步的分寸。

第二篇介绍现代工业的本质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工业的基因不同于实验室中的技术原理,是指现代工业技术和管理的特点和精髓。认识工业基因,是促成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可行性统一的基础。技术演进必须长期坚持,演进方向需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取得数字化技术的先机。

第三篇从人机关系的角度讨论数字化技术的演进。从人机关系出发,可以把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放到控制论的体系内,从而便于理解技术演进的逻辑。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都可以看作重构人机关系的方法。技术演进的推动力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决策具有巨大的潜力,相关技术发展的过程,是潜力释放的过程,也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的过程。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创新机会,往往来自新的应用场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其实是重构人机关系的过程。

第四篇从知识角度讨论数据技术与工业知识的相关问题。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众多的应用场景和机会,使得根因分析、数据建模、工业App的技术经济性发生了本质变化。工业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需要深刻认识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

第五篇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讨论数字化技术。走演进之路的目的,是促进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的统一。以快速响应为桥梁,可以把数字化的技术与价值创造联系起来。数字化技术提升了企业资源配置的能力,为快速响应奠定了基础。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组织流程和商业模式的改变,带来了创新创业的机会,最终会引发企业生态的改变。

本书的最后一篇对固有观念和工业文化进行了探讨。笔者发现,企业推进数字化技术的阻力和风险,大都与固有观念相关,它们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人们的思想却没有与时俱进,从而阻碍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先行者的实践往往是走在理论前面的。我们谈到的每一个概念和思想,都可以在过去的实践中找到对应的案例。理论的新颖性,更多体现在实践的延长线上。实践是丰富的,也是多维度的;理论的作用是把多个低维度实践整合为一个高维度的理论空间,帮助人们在实践中扩大视野。

本书的写作先后花了7年的时间,这期间有多次打算放弃,却觉得对不起过去花费的心血。所以,虽然本书有很多的毛病,但最终还是决定将其出版。写作本书时,笔者坚持一个原则:写出来的东西,必须能够说服自己。但自认为想明白的观点,却不一定是对的。在撰写本书的时候,笔者深深感觉到知识的不足、实践的局限、认知的不深,衷心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中,笔者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人生。在这50多年的时间里,我看到了理论的重要性,更能体会实践知识的价值。25年前,我博士毕业后直接到了宝钢工作,得到许许多多前辈的指导和朋友的帮助。

特别感谢任德祥先生。1997年,任先生筹建宝钢技术中心自动化所时,我有幸成为该研究所的“第一个兵”,开启了我在宝钢20多年的职业生涯。任先生不仅是我工作中的领导,更是我人生和职场的导师。任先生生前曾反复教导我要“读书、明理、做好人”,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特别感谢何麟生先生。何老是宝钢信息技术的奠基人,他的远见卓识是超越时代的。40多年前宝钢建设之初,何老就提出“数据不落地”“抓计算机就是抓知识”的思想。他清晰地意识到计算机能为企业和社会的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何老在世时曾多次嘱咐我,希望能把这些思想传承下去。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告慰两位前辈的在天之灵。

特别感谢我的师傅王洪水先生。王先生是宝钢多个信息系统的项目负责人。20世纪60年代,王先生于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来从事计算机工作,是典型的跨专业人才。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王先生一直教导我“需求驱动”“价值引领”“关注技术的条件”“关心企业最关心的事情”。这些教导让我终生难忘。

我刚到宝钢时,经常听到有人感谢领导,感谢同事,感谢合作者。当时的我还年轻,听到这种话的时候,总是有些不屑。20多年过去了,我意识到这些感谢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借此机会,我对各位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同事、朋友和学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樊志宏、李兆华、宁振波、赵敏、朱铎先、宋宇宾、王健、刘斌等多位前辈和朋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先生、宝钢集团原党委书记刘国胜先生为本书写了序言。工信部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首任专家组长王安耕先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先生、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先生、浙江中控创始人禇健先生、宝钢技术业务专家王洪水先生为本书写了推荐语。在此,对他们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