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通向数字化共识之路
拜读郭朝晖博士的《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激发了我对以下问题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天人们对数字化议题缺乏共识?什么是信息、数据、知识、智慧?什么是信息化和数字化?什么是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中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有什么区别?元宇宙是趋势还是泡沫?对于新概念,有人兴奋,有人疑惑,有人迷茫,有人嗅到了商机,有人看到了炒作。人们关于一个新概念的争论还没结束,又被下一轮的新概念所淹没。这是一个充斥着“新概念雾霾”的时代,数字化的共识已成为昂贵的“奢侈品”。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通向数字化的共识之路?
该书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凝聚共识的新路,这条道路上有四个路标:真问题、元认知、秒懂力和知行合一。
一、真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数字化领域认知、理念、规律的讨论,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需要在解决真问题中迭代。
(一)认知的路径
人们对新概念的认知有两条路径:从概念出发和从实践出发。
长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一直走在前列,如今尴尬的现实是,如果抛开政策的话语体系,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关于数字化的认知体系是建立在舶来品概念基础之上的:从40年前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到15年前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CPS、数字孪生、新一代人工智能,再到10年前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以及今天热炒的元宇宙。人们热衷于分析舶来品概念的英文词根,追根溯源直到古希腊,这是必要的,但还远远不够。
这些概念或源自技术视角、商业视角,或源自经济视角、政策视角,乃至文学视角。人们研究新概念是因为担心错过了热点的当班车,也看到了资本市场上的追捧,以及学者、专家们的争论甚至诋毁,许多人充满了迷茫与困惑,共识成为“奢侈品”。
(二)共识的锚点
很多时候,人们对技术趋势和时代潮流的理解和洞察是从舶来品的概念出发,从各自知识背景和经验出发。人们不仅需要从概念出发,更需要从实践出发、从问题出发,把实践中的真问题作为理解新概念的锚点,从而透过“新概念雾霾”发现规律和本质。以真问题为锚点是化解重大分歧、找到共识之路的不二法门。
(三)变与不变
对于当下国内外关于数字化的理念、理论、方法、方案、模式,一个基本态度是,学习并理解,但不盲从。今天,每当业界对数字化新概念产生重大分歧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回到当下的中国,回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场景,回到中国面临的真问题。我们要不断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这一点上,郭朝晖博士思考问题的方式正是我所欣赏的。
面对众说纷纭的数字化趋势,需要把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案深深扎到我国最新的商业实践中,深到人潮涌动的商场、机器轰鸣的车间、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牧场。其他国家企业数字化的今天不一定意味着我国企业数字化的明天,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成本、质量、运营、效率等问题,找到应对需求巨变的方案,应对供给体系从规模化走向个性化、服务化、智能化的挑战,重构产品、研发、生产、物流及供应链体系和商业模式,构建企业新的竞争力,才能理解新概念的价值。该书反复强调的理念是要处理好技术必要性与经济可行性的关系,新概念需要放到这一场景下系统思考其内涵、外延、本质和价值。
二、元认知
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像数字技术这样,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如此多的对人类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的群体性、持续性、爆发性突破与应用让人们来不及思考技术、产业及经济社会转型的本质和底层逻辑,这是客观上造成“新概念雾霾”的重要原因。那么,共识缺失的主观原因又是什么?
理论是节约信息的工具。
跳出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是形成共识的基础,对数字化本质和规律的洞察是穿越“新概念雾霾”的利器。
郭朝晖博士在该书中对于底层逻辑和认识方法论的思考,可帮助我们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这种思考给我带来的启发是,共识需要建立在对事物本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找到从现象到一般的规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认识、理解数字化本质和规律的道路上,面对层出不穷、纷繁复杂的数字化概念、理念、观点、模式和案例,我们需要对认知体系和方法论进行反思和再认知,需要“元认知”的视角和方法论。该书对一些我们认为的“常识”进行了重新定义,如效率、质量、成本、创新等。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J. H.弗拉维尔提出的,指的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对认知活动刻意的、有意识的察觉和控制。
认知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判断、理解、选择和记忆,元认知是个体像旁观者一样对自己的认知世界的理性的、自觉的、独立的“认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认识现象开始的,在认识了现象之后,进一步把握事物的本质,明确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思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思考的方式对不对,思考的局限性是什么,等等。
在数字化的认知体系中,如何构建元认知?有三个核心关键词。
(一)自省
能够反思自己认知的基础是自省,是开放的心态。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人们常说互联网的未知远大于已知。面对数字技术革命,人们关于数字化认知的基本假设是,我的认知体系是片面的、有局限性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聚集到一个平台上,形成共同的认知。
20多年前互联网快速普及时,人们经常讲3C融合,即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的融合;讲三网融合,即广电网、通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10多年前工业互联网出现时,人们开始讨论IT与OT的融合,企业外网(互联网)与内网(工业以太网)的融合。今天,当讲到数字化转型时,它将IT技术、工业软件、自动化、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讨论需要形成共识的话题,这些人缺乏共同的知识背景、话语体系、业务场景和目的,共识成为一种“奢侈品”就在所难免。
在数字化认知的共识之路上,首先需要谦卑的心态——我只是一个拥有碎片知识的人。共识从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开始,我们对这个时代需要保持足够的敬畏,专家们也要相信那些对决策负责的企业家们的判断力。没有谦卑态度的专业知识是偏执的,没有专业知识的谦卑是矫揉造作的。
(二)三观
人们总在寻找和提取符合自己看法和假设的回忆,不自觉隐瞒或忽视相悖的信息,对不熟悉、不认同的观点有天然的抵触,容易支持自己偏好的观念、对应关系和虚假联系。
每个人都有信息茧房,它与学历、职位和经验无关。
突破认知的瓶颈,构建元认知需要有三观:历史观、全球观和全局观。
历史观就是把对新生事物理解的时间尺度拉长,从历史的纵深感中寻找事物的本质。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前瞻性的判断力来自长周期的规律中。60年来,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云计算、数据中台、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技术演进遵循的底层逻辑就是软硬解耦,能力复用。
全球观就是把新生事物认知的空间尺度拉宽,找到全球认知的坐标系。德国人的工业4.0,美国人的工业互联网,中国人的两化深度融合,本质上都是跨越集成应用的技术发展。
全局观就是把对新生事物认知的视野拉高,构建本质认知的穿透力。任何一个新概念都是在当前特定的技术和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并都要与时俱进。例如,2020年物美将自己的ERP系统升级成了多点系统。国内ERP厂商纷纷将ERP核心产品升级,基于云平台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理念和价值导向。
(三)方法
黑格尔曾说:“熟知非真知。”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认识现象开始的,在认识了现象之后,要进一步把握事物的本质,不能只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的熟知上。当我们意识到应该反思熟知与真知,对思维本身进行思考时,就会形成批判性思维。
熟知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人们感受器官的钝化、抑制与封闭,也因为“熟”,反复和单调的经验阻碍了人们对外界丰富新鲜信息的接收和反应。人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观念、心智模式和性格习惯,因为人们很容易把自己认知的尽头当作世界的尽头。
元认知需要科学的方法论,数字技术带给世界最重要的价值是,把一个个孤立的单元连接成一个复杂的类生物系统。数字时代的设备、产线、工厂、供应商、销售商、产品、客户等,都基于无所不在的感知和连接,物理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生物体。但许多人用机械论的方法认识世界,数字时代的物理世界并非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遵循一个不间断的因果链条,世界不是各个子要素的简单相加。
任何新的概念体系都要放到大系统的坐标系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人们需要抛弃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走向复杂的系统思维。对于数字技术的认知,需要抛弃“五官争功论”——总要争辩出眼睛、鼻子、耳朵哪个作用更大。今天的5G、物联网、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边缘计算、时间敏感网络等构成了智能技术群的“核聚变”,只有协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数字时代,不确定性是常态,应对不确定性是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对这一逻辑起点假设的不同是形成人们认知分歧的原点,近现代科学成就不断强化人们基于确定性逻辑规律的认知,大部分的现实问题要靠确定性的科学来解决。近代科学绝对化、简单化的思维框架已容不下不确定性,对于不确定性造成的不可预测性,坚持传统思维框架的人们耿耿于怀,总想找到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对不确定性的重新认识,是现代科学对于人类思想的重要贡献。数字化将人类带入一个深度感知、广泛连接、泛在智能的复杂巨系统,人类认知的世界观需要从“机械的、可预见的、静态的”逐步向“不断进化的、不可预见的、永远发展的”方向演进。
数字化驱动的复杂巨系统中,涌现是数字系统演进的基本动力,新技术在实践应用创新中加速新概念的迭代,理解和认识任何新概念都需要动态思维,对任何新概念的理解都应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多视角观察是数字时代认识方法论的基本要求,任何一个新概念都可以从技术、商业、管理、产业、治理等不同视角来观察。正如朝晖博士在该书中讲的,创新不是发明,任何创新都要从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的统一视角来观察。
最后,理性探讨问题的原则是对“动机论”“诛心论”保持足够的警惕。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人们在讨论新概念、新观点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热衷于批判动机、分析心态,把一切看不惯的言行上升到道德高度加以鞭笞谴责,自己感觉正义在胸、真理在握。动机看不见也百口难辩,诛心只有“大胆假设”,没有“小心求证”,讨论走进死胡同。“法不诛心,唯论言行。”
三、秒懂力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当数字化概念的认识门槛如此之高的时候,人们需要反思:语言是否能表达我们的思想?这引出两个基本思考:一是关于新概念本身,对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阐释是否触及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二是关于受众对新概念的接受,新概念的传播是否具备“秒懂力”。
郭朝晖博士的系列文章引发很多人的共鸣和讨论,这使我想起了几年前唐文等出版的《秒懂力》。我理解秒懂力就是以极低的理解成本,把任何复杂、晦涩的技术概念提炼、归纳和转化为可接受内容的能力。在对数字化理解的专业表达中,郭朝晖博士的思考和表达是具备“秒懂力”的,他能够把一种高度专业化、抽象化的技术体系,以更通俗的方式传递给受众。
在通向数字化概念共识的道路上,如何建立秒懂力?有三个视角。
(一)换位思考
当你能准确表达你所反对的观点,你们的分歧已减少了50%。
当我们反对一个观点时,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在反对什么,你所反对的是不是对方想表达的。
很多时候,人们的分歧并非观点的不同,而是基本概念、基本假设、约束条件、观察视角、价值导向等方面的认知差异。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一群人围绕某个议题或观点产生了争论,过了很久才发现,他们并不清楚到底在争论什么问题。
数字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人们不断赋予新概念以新的内涵、新的观点,人们达成共识的基础是能站在对方的视角清晰准确地表达对方的观点。
(二)故事思维
有效传递信息、理念、洞察的重要方式是故事。故事是人类最原始、最有效的理念传播方式。故事思维有四个要素——人物、情节、场景和意义,一个人在特定的场景中展示了一个有冲突张力的事件,并从这个事件中传递了理念和观点。郭朝晖博士是讲故事的高手,他在该书中给我们讲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所构建的秒懂力,可以实现数字化理念认知的破圈传播。
(三)启发大于共识
降低理解成本的另一个观察视角是,人们传播的理念和观点是否有启发性,能否引起共鸣。
新概念试图描述新现象,理解新规律,洞察新趋势。对新概念的研究、学习、讨论乃至争论的目的在于去伪存真并逼近真相,以此指导实践。认知是一个无限逼近真理的过程,共识是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形成的,认知的基本流程是新现象-新概念-新理论-再实践-新现象……,只有在实践与理论的无数闭环迭代中,才能找到真相。从这个意义上,对于新概念、新洞察,人们没有必要追求100%的认同与共识,共识的终极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有共识的认知可以指导实践,有争议的启发也可以指导实践。讨论交流的目的在于形成共识,但更重要的是在于启发,在于观念的碰撞中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工作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思考,并据此优化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学校教育凝聚了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关于认知的最大共识,而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启发。人们常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字化领域,在探寻规律、追求共识的道路上,启发比共识更重要,启发是通向新一轮共识的路标。
四、知行合一
思维创造世界。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哲学命题,也是现实问题。“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是物理世界在人的意识世界中规律化、体系化的呈现;“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从知先行后、知易行难到知行合一,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
《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的书名体现了郭朝晖博士一直以来对现实与理论的思考。面对数字化的美好蓝图,实践者总是寸步难行,往往不能沿着理论的方向直线式前进。面对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坚持一种什么样的理念、态度和方法?
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叫蛮干,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是空想。今天的数字化语境中,很多时候“行”比“知”更重要。
观念和思想是指导行为的工具,就像筷子和勺子是吃饭的工具一样,一种思想和理论是否为真理,在于它是否能指导人类的实践,并获得实效。
人们热衷于各种数字化新概念,本质上是试图洞察这个时代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并指导人们的实践行为。该书呈现的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是我所欣赏的。该书对于当前业界提出的CPS、数字孪生、人机关系、创新系统等的阐述,体现了作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迭代思维。该书一个重要观点是,做到知行合一就是要走一条渐进的道路,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从实际问题出发,从短板入手,尊重技术发展的规律。在我看来,进化的另一种表达是:Think big(大处着眼)、Start small(小处着手)、Scale fast(快速进化)。这是数字化时代业务迭代的基本模式。
二是工程思维。理念上的可行性在工程上是否可行?该书讲到了很多关于创新的认识,如何以工程的方法论降低创新的风险,如开放式创新,通过合作或收购实现创新,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方法,仿真方法,原型方法等。总之,就是要把研发的风险降下来。
三是市场思维。数字化技术要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快速响应”是连接两者的重要桥梁:通过数字化技术改变人机关系,提升快速响应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企业的管理者要把技术创新当作企业的风险投资,在管理过程中实现创新。
是为序。
安筱鹏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