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孙丽红与王立国两位博士主编的《生了鼻咽癌,怎么吃》问世了,十分宽慰,欣然作序,并表祝贺。
(一)
该书主编之一的孙丽红教授,是笔者多年前指导的在职博士生。她原本是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已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与饮食健康相关的教学工作,却醉心于肿瘤与饮食关系的深入探究,欲进一步提升,所做的博士研究课题就是常见癌种与吃的关系。当时,对此类话题感兴趣者很少。读博期间,她开创性地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令人瞩目的结论,可指导芸芸众生从治疗走向康复。博士毕业后她便一直在从事营养学教研工作,同时在全国各地奔走、研究、讲学及科普饮食抗癌知识,希望通过饮食调控来帮助百姓防范肿瘤,远离癌症,更好地康复。她的实证研究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多年来一直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引领者及影响广泛的倡导者,特别是她还致力于现代媒体(包括各地电视台等)的科普宣传,让普罗大众知晓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使她成为了该领域的“网红”。
王立国博士也是我的博士研究生,他认真细腻且好钻研,特别执着于临床诊疗。毕业后曾经在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因为对临床的偏爱,坚决要求回归临诊,多年下来,临床经验丰富,在患者中口碑甚佳。他与师姐孙丽红博士合作,共同主编了《生了鼻咽癌,怎么吃》,可以说是营养学与临床医疗双界专家的珠联璧合,呼应匹配,确实可为诸多鼻咽癌患者提供明确的饮食及康复指导。
(二)
鼻咽癌是个临床并不少见的癌症。尽管我们的统计只有580多例,但实际上有很多早先的鼻咽癌患者没有统计在内(我们的临床统计始自2009年)。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此癌临床不少见,并因其多见于中国广东等沿海地区而被称之为中国癌,但关于鼻咽癌的发病原因,人们知之不多。普遍认为它和广东人喜吃腌鱼的习惯有关,与EB病毒感染有关,一定程度还与常见的早期鼻咽部感染、慢性炎症,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中耳炎等有关,其他因素便知之不多了。因此,对于此癌,现仍缺乏一些很好的防范办法。鼻咽癌的治疗都是以放疗为主的,放疗结束后患者痛苦不少。有些有淋巴转移的患者还需要化疗。
鼻咽癌本身很少进行手术,但许多患者鼻咽癌的病灶都深及鼻底部的颅骨,很容易转移到颅脑及脑内,临床上转移到脑的概率不小,治疗比较棘手。因此,鼻咽癌值得高度重视。
(三)
通过本书两位主编的努力,书中已揭示影响鼻咽癌中一些高发的人们常常忽略的因素——如可能与中国人某些人群中的基因表达有一定关系,且与诸多鼻咽、口腔、耳道等慢性炎症之间存在着错综的关联性;并介绍了如何鉴别防范鼻咽、口腔、耳道等部位慢性炎症的方法、技巧等,以免它发展成为鼻咽癌。这些,对人们防范鼻咽癌来说非常重要。书中还介绍了我的一些案例,提示某些EB病毒阳性患者可以通过中医药调理,加上体能锻炼等,帮助促使转阴;转阴后可大大减少鼻咽癌的发病率及复发率。由此说明了防范此癌应从控制炎症、EB病毒转阴做起。
就目前仅有的经验来看,鼻咽癌放疗、化疗的同时,加强饮食行为调整非常关键。对此,本书提供了充足的临床案例及实际操作方法,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因此,鼻咽癌的高危人群,包括福建及广东沿海鼻咽癌高发地区者,以及很多慢性鼻炎患者,欲防范此癌,本书的许多方法和措施,值得特别重视。
(四)
鉴于鼻咽癌病因的隐蔽性,故临床上凡新见鼻咽癌患者,尤其是非高发地区的鼻咽癌患者,笔者常会特别关注,仔细询问其发病前的情况。的确发现有不少此病患者在发病前曾有过严重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包括中耳炎等。因此,似乎可从现象学层面,揭示控制鼻咽、口腔、咽喉及耳道慢性炎症是防范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过敏性鼻炎及慢性鼻炎、副鼻窦炎等临床十分常见,不可小觑,需积极治疗防范。其实,像这些局部炎症的中医药调整,效果是不错的。笔者20多年前曾接受日本大学资助,进行过敏性鼻炎的国际合作研究(日本当时称过敏性鼻炎为“花粉症”,很是常见),得出一些结论。至少长期中医药治疗,并加强锻炼等,对改善其症状,控制炎症发展等是有好处的。控制了炎症,可阻断其向鼻咽癌发展。可惜这一步工作我们没有深入下去,仅仅是理论上推导。因为已有研究非常明确,持续的慢性炎症很多情况下是癌前病变。胃、肠、肝、肺等炎症皆是如此。
对鼻咽部、口腔及耳道的慢性炎症需积极治疗,可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现代医学对此类炎症缺乏有效手段),患者还需加强锻炼,包括有氧呼吸锻炼等都很重要。其中,有效措施包括游泳、走路、慢跑等,不能轻视这些措施。同时,对慢性鼻炎者,加强每天早晨冷热水交替洗鼻,刺激鼻腔,增强局部抵抗力,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这个措施虽很简单,但持之以恒,临床有改善作用。
(五)
我们还注意到一些鼻咽癌临床现象值得重视,如很多年轻的鼻咽癌患者中,存在着过食肥甘和长期吃烧烤等垃圾食品、致炎食品等的特点。
十多年前,笔者接受了一对夫妇的求助:他们的独生子20岁上下,却已是鼻咽癌晚期,全身转移。我觉得很纳闷,他们是宁波人,在家很少吃咸鱼,也没其他危险因素,宁波本不是本癌的高发区;我追根刨底后了解到(该男孩我自始至终没见过,因为已全身骨转移,都是其父母代诊的),该男孩家境优渥,从小受宠,从小在国内就是以肯德基、麦当劳、比萨为主餐;16岁去国外留学,仍然天天以这些为主餐,结果20岁前后出现鼻血,国外医院一查,鼻咽癌晚期,医生惊呆了,这年龄患鼻咽癌晚期,非常少见。之后送回国内救治,在笔者这里配合治疗了三四个月后失联了,应该是去世了。笔者没法确定就是肯德基、麦当劳惹的祸,但这些饮食习惯与她的鼻咽癌发生有因果关系。不久后,连续在常州、宁波等多地好几位年轻患者中发现类似情况,孩子都差不多大小,也就二十来岁,正餐就是肯德基、麦当劳。基于这些事实,笔者认为在鼻咽癌的年轻患者中,此类烧烤、油炸食品逃脱不了瓜葛。大家知道肯德基、麦当劳被海外称为垃圾食品,其实是致炎食品。可能这些患者本身就有局部炎症存在,而好吃且加有大量调味品,重油、重盐的肯德基、麦当劳、比萨等,又促使了炎症的加重及发展。我接触的年轻鼻咽癌患者中,有这类饮食史的,不下十例。因此,过食肥甘、长期吃烧烤等垃圾食品、致炎食品等也是值得重视的危险因素。
当然,抽烟也与鼻咽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对此,无须赘述。
(六)
长期临床中,我们注意到同系鳞癌为主的鼻咽癌和食管癌人群,个性特征差异非常明显。食管癌患者往往性急又焦躁;但鼻咽癌患者往往谨慎拘泥,生性胆小,特别敏感、细腻,两者有着典型的差异。笔者猜测可能是因为鼻咽癌患者本身就生性拘谨,生性拘谨的人更容易出现过敏现象。鼻咽癌和过敏性鼻炎间有着某种因果关联性,似可为证。此外,鼻咽癌患者以放疗为主,剂量常常较大,做完后往往脸部变形、变丑,且说话鼻音很重;食管癌患者尽管也常放疗,但平素外表看不出异常。因此,脸部有些丑态、说话鼻音重等也可能是导致鼻咽癌患者拘谨敏感的内在因素之一。当然,这些只是猜测。鼻咽癌患者往往存在着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临床现象,帮助他们疏解内心压力,调控情绪,指导他们学会释放十分重要。
(七)
作为难治性鳞癌,鼻咽癌的复发率很高。鼻咽癌复发后化疗效果不太好,只能再次放疗。一般来说,同一部位不可以做第二次放疗。故再次放疗后对鼻咽癌患者损伤更严重,后果非常可怕。笔者曾看过一位武汉患者,年龄和笔者相仿,他一看到笔者,就拉着笔者的手,眼角里吧嗒吧嗒直掉眼泪;他已不会说话了;他老婆在旁边说,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小勺(家庭用来勺味精、盐的小勺),一早起来给他喂食,一小勺,一小勺。那小勺最多几粒米。因此,他一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吃,因为无法张口,喝水也是这样子,导致整个脸部严重变形,痛苦不堪……因此,鼻咽癌患者一定要注意防范转移复发;且该癌症本身又非常容易转移到脑部。需强调第一时间彻底治疗;然后,坚决长时间坚持用中医药巩固,后者也非常关键。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复发的,并非少数。但坚持中医药学巩固,常常可以收获持久疗效。
笔者有个印象深刻的早年患者,姓言,当时也就四十多岁,是搞声乐的,长得挺漂亮、挺清秀的。她接连在笔者处看了五年多,几乎一次都不落下。五年后她出国去了加拿大,笔者也忘记了她。多年后的一天,突然有一位脸部变形十分严重的女子站在笔者诊桌旁,冲着笔者示意,笔者始终认不出她,因为她的脸部已严重变形。结果她写下了名字,言某!笔者才联想起她,见到此时的她不禁感慨万千。她非常后悔出国,因为出国前长期中医药调理,放疗的副作用并不明显。现完全“变脸”了!对爱美的女性来说,这打击该有多大啊!其实,放疗后局部组织瘢痕化,脸部肌肉不断坏死,无法再生,且不断收缩、萎缩,致使局部变形越来越严重。而中医药至少可以减缓变形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脸部肌肉的收缩等。因此,鼻咽癌患者须坚持长期治疗,既控制转移复发,又帮助减缓脸部变形。
除了中医药治疗外,鼻咽癌患者还须不时地上下叩齿,不时地咬动一下脸上的咀嚼肌,有意识地运动脸部肌肉,让肌肉尽可能地在活动中减缓萎缩退化程度。有时候,笔者还会主张经常嚼嚼口香糖,借此以运动脸部肌肉群。这是我们的经验之谈,仅供各位参考、效仿。
总之,孙丽红、王立国两位博士写的这本《生了鼻咽癌,怎么吃》介绍了很多值得鼻咽癌患者及家属们参考的技巧及康复方法等,大家可以参照选用,相信选用后一定会有体会,收获满满的。故此书对需要者来说,定是开卷有益。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裕民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前任会长 何裕民
中国健诺思医学研究院创始人 何裕民
2022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