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桓温怒,腥风起(一)
说话间,司马昱涕泗横流,悲不自胜,像是在向天上的列祖列宗告诉一般。
桓温见了,不禁眉头紧锁,却也没有出声打扰。
百官见了,亦深受触动,暗自表着忠心。
良久,司马昱才轻轻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泪痕,从礼官手中接过了皇帝玺绶。
桓温见状,连忙跨步出列,顿首拜道:“臣桓温,恭拜皇帝陛下。”
群臣闻言,也一同顿首,齐声高呼:“臣等恭拜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群臣山呼万岁,司马昱的精神又为之一振,他知道现在晋室的国运如何,就指望着他了。
他尽量表现得沉着冷静,高声道:“众卿平身。”
群臣闻言起身,桓温上前道:“陛下新登大宝,当革故鼎新,使万民有所瞻仰。”
“大司马所言甚是,然今日事急,我尚恍然,罔知攸济,当待群情晏然,再施新政,与民更始。”司马昱正色道。
新旧迭代,按照惯例,是要进行一番封赏,再大赦天下,出台一系列新政,用来安抚躁动的“民心”。
但当此非常时刻,桓温提出这样的要求,司马昱却拿不准桓温要的究竟是什么了。
是对桓温加官进爵,还是再将朝廷掌握的仅剩军权一并交给他。
一时之间,如果轻易下令,不论如何选择,对司马昱来说,其危害都可能是极大的。
甚至一着不慎,就有可能触怒桓温,掀起更大的风浪。
所以,他只能拿自己经历了如此大的变故,思绪还很混乱,暂时不知该做如何的抉择来搪塞桓温了。
桓温闻言,正要说话,王彪之忽然近前一步,拱手拜道:“臣以为,大司马所言革故鼎新,实乃当务之急。废帝无德,流言四起,百姓疑惧,今陛下登极,当诏告改元,使百姓知元首更替,天下已安。”
听到前半句的时候,桓温还有些疑惑,暗忖:“他竟会帮我说话?”
可当听到后半句的时候,他才恍然明白过来王彪之真正的意图,不由得眉头一皱,心中暗骂:“老奸巨猾!”
司马昱看到王彪之站出来为他解难,心里的信心又增添了不少,正色道:“王仆射所言甚是,百官可详议新元,以安百姓。”
此言一出,群臣不禁面面相觑,眉头微皱,开始在脑海里思考该取个什么年号为好。
唯独桓温的思绪并不在这里,他开始暗地里酝酿另一场风暴。
过了一阵,王坦之手执笏板站了出来,拱手拜道:“陛下心系黎民,欲安群情,实乃圣德,臣议以咸安为新元年号,请陛下裁之。”
司马昱闻言,看了看略显出神的桓温,略作思索,正色道:“咸安者,万民皆安也!卿真不愧是江东独步,才思敏捷!”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王坦之有些不好意思地拱手道。
司马昱也不与他多言,看向桓温道:“大司马意下如何?”
“嗯?”桓温像是才反应过来,转向司马昱道:“新元年号,臣无异议,请陛下圣裁。”
闻言,司马昱忽然站起身,高声道:“那就诏告天下,改元咸安。”
说罢,他又道:“大司马劳心朝廷之事,身有足疾而不辞劳苦,不可无所褒奖,自今以后,大司马入朝,可坐乘舆进殿。”
话音刚落,桓温连忙拜道:“臣拜谢陛下体恤。”
按照以往的惯例,他应当推辞一二,等到皇帝再三下旨之后,才会勉强接受。
但今天,他却连迟疑片刻都没有,直接接受了这一可称得上是殊礼的褒奖。
群臣见了,刚刚好转的心情,又蒙上了一层灰雾。
而对主动提出这一赏赐的司马昱来说,他却并不在意,形式上的赏赐,总比再交出些实权要好得多。
他又高声道:“今日朝议,到此为止,众卿各回官署理事,我将往见太后,请教政事。”
说罢,他不待群臣说话,就自顾自走下了御台,来到桓温身边,拉着他的手,正色道:“我尚惶惑,公勿以为嫌!”
“臣不敢。”桓温连忙低首道。
司马昱见状,不再多言,提步走出了太极殿,坐上乘舆,直往崇德殿而去。
而朝堂上的百官这个时候却也不敢随意离去,他们一一上前拜别桓温,才离开太极殿,回到各自衙署理事。
等到百官散去,桓温才缓缓走出太极殿。
不过他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朝殿外等候的桓秘问道:“宫中禁卫,可都已更换了?”
“兄长放心,现在皇宫内外,全是咱们的人,只要兄长一声令下,就……”
桓秘神情激动地向桓温做着汇报,可是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桓温厉声打断道:“要你多言了吗!”
桓秘见状,暗自纳闷,连忙噤声,候立在一旁。
桓温见状,心中暗叹:“到底还是不成器啊。”
他又道:“命人把中堂给收拾出来,今夜我住那里。”
“是!”
桓秘心情激动地答应一声,快步跑开了。
桓温缓步往前,站在丹陛之上,忽然抬头望向阴云密布的天空,皱起了眉头。
“咸安……狗屁的咸安!拿个乘舆上殿就想安抚我,司马昱,你也太小看我桓温了!”
“既然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如此不识天数,那我就让你们知道,和我作对,会是个什么下场!”
“如此大好阴云,若不生出一场暴风雨,岂不有违天意?”
随着心头闪过些许思绪,桓温的脑海里已经酝酿出一个狠辣的清除异己计划。
这一次,他决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来掩盖今天举动失措带给他的尴尬,真正震慑朝中百官和新登基的司马昱,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当今天下,到底是谁说了算!
……
而另一边,司马昱在崇德殿以新帝的身份,见到了太后褚蒜子。
司马昱无比怅然地道:“家国之事,遂至于此,昱虽百死,难赎其罪,将来魂归地下,亦无面目见历代先帝!今日特来请罪!”
桓温的做大,与他的一手支持是离不开的,如果没有他一次次力排众议,桓温怎么可能一步一步掌握江东几乎全部的军权,又怎么会变得如此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