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书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书同文的小篆

李斯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书同文”的国策,并且提出简化秦国文字,将复杂的大篆简化为小篆。“书同文”最早是孔子的理想,由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中记录下来。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记载:“秦始皇帝初定天下时,李斯上奏统一文字……”秦始皇非常欣赏李斯的字,就连和氏璧这种玉玺上的字都要让他写。

作为法家的实践者,为什么要实现孔子儒家的理想?

李斯作为上卿,每天要批阅大量全国各地公文,各地的竹简奏章堆积如山,同样一个字,有各自不同的写法,大大影响了效率,李斯愤然上奏:“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意思是废除那些跟秦国不一样的文字,统一到秦的规范上。始皇欣然准旨。

为什么要统一文字?

《说文解字·叙》中解释道,战国时诸侯国互相混战,不再听从周王朝,觉得周朝礼乐对自己是一种束缚,便去掉典籍,分裂为战国七雄,田亩面积大小不一,车和路的宽度各异,法律条文各异,服饰冠帽各异,语言语音各异,文字书写各异。李斯觉得这些很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治理和沟通,便下决心从文字开始统一。

李斯在文字的规范中,采用史籀(读音zhòu)大篆作为标准字的基础。周宣王的太史叫籀,他写的《史籀》有15篇,是周朝的儿童教材,全文采用大篆书写,也称籀书。

史籀书法

为什么选周宣王时的文字?

首先体现出秦国是周朝的正脉。五百多年前,周宣王提拔了秦仲,任命为大夫,领兵西征。秦仲在与西戎的战斗中战死,周宣王又任用秦仲的儿子秦庄公继续西征。结果秦庄公击败了西戎。周宣王命秦人世代镇守西垂,秦人因此有了领地,后来周平王承诺“所夺之地,尽归于秦”。用史籀大篆说明自己的合法性。

其次,周宣王是大周朝分裂前最后的高光时刻,是各国文字变形的起点,回到原始状态,各国文字统一起来容易一些,阻力会小一些。

仓颉书法

最后,周宣王时的文字古朴而庄严,到底什么样?去看看周宣王时传下来的《毛公鼎》就知道了。毛公鼎上的500字铭文,成为国家最早用字的书法规范。

李斯先写了《仓颉篇》七章,编出秦朝的文字教材,又让中车府令赵高写了《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写了《博学篇》,史称“秦三仓”,这三个人是当时的文化权威,他们都在大篆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简化。李斯把简化的文字拿给秦始皇看后,秦始皇非常满意,为区别甲骨文、区别金文等“大篆”,新的秦篆便取名为“小篆”。现在所见的篆书多为小篆或者在小篆基础上加以演进的。

有谁见过《仓颉篇》吗?古人记载是早就失传了,有人认为是隋唐,有人认为是宋代,反正宋代后就无人见过了。史书记载,汉代初期,有读书人把《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集在一起,把60个字分为一章,共分出55章,统称为《仓颉篇》。这部作品成了汉代文字整理的基础本。汉元帝时史游写《急就篇》,汉成帝时李长写的《元尚篇》都是从《仓颉篇》中取的正字。到了汉平帝时,征召天下的文字专家上百人,在未央宫书写文字,扬雄整理并规范了《仓颉篇》的文字后,写成《训纂篇》,共34章,2040个字。汉章帝时,班固又搞了一个780字的续篇。

1931年,英国人探险家斯坦因从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仓颉篇》残简,当时并不知道是《仓颉篇》。1993年,考古人员在尼雅遗址发现两枚均为残片的汉简。近年来,各处都发掘出一些汉简。北大藏简《仓颉篇》公布后,大家才能确认完整的汉简每枚共20字,四字一句,两句一押韵,这在当时是很流行的一种文体格式,汉赋就保留此种格式。最终确认,尼雅两枚汉简上的内容为亡佚已久的《仓颉篇》。

作为秦汉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小学教材,《仓颉篇》当时曾通行全国。同时作为字体、字形的标准和初学范本颁行全国,甚至用来培养官吏。

为什么后来又被废了呢?因为里面的古字较多,加之传抄中错别字增加,后来深奥到需要专门的学者才会读会讲,极度不适应作为小学课本推广。

专家们发现,《仓颉篇》排列时常将同义、近义或反义词组织在一起排列,以便对词义进行对比、辨析。有时一句之字皆同义,有时一句分为两组,各组内同义词并列,有时将义类相同或相近的排列形成事类,开部首之端,许慎把这种部首原则搬到《说文解字》中,并说这种依形求义的方法,是李斯创立的。

考古发现有一支简上有40字:“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勉力讽诵,昼夜勿置。苟务成史,计会辩治。超等轶群,出尤别异。”这是《仓颉篇》首章的前一部分,也就是李斯编撰的部分。

小篆主要改了什么地方呢?专家说主要是用形声字改造了旧有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假借字,或替换、调整早期形声字的意符或音符,促使原字表意明确化或提高原字的区别度,加强了体系的合理性。对汉字是一次全面的规范和定型,确立了部首的位置,统一了书写笔画,废除了大量的异体字。

李斯统一文字前文字到底有多大差异?新近出土的战国书法文献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所使用的字体都存在明显差异。目前战国文字的字形、字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各种文字编、字典辞书纷纷问世,基本上可以揭示战国早期至秦并六国的字体发展动向,能看出李斯书同文对中国文字标准化的贡献。

书同文之前,齐鲁古文的地位很高,传说孔子用的就是齐鲁古文,在许慎的书中留下了200多个齐鲁古文。

另一种地位高的文字是蝌蚪文。汉代人以为这种形如蝌蚪的文字是周朝的正宗文字,命名为蝌蚪文,认为孔子也用过。其实蝌蚪文是周朝人用漆书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因为漆聚在笔端,下笔时漆浓,笔画较粗,收笔时漆少,笔细,头粗尾细,状如蝌蚪。漆书并不是周朝的常用文字,毛笔蘸墨汁的墨书更为常见。

应该说,在中国文字标准化上,李斯立了大功,李斯还为我们呈现了文字的审美标准。规范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成为李斯对书法最为杰出的贡献。这种贡献的直接体现就是小篆字体系统的完善。

秦小篆基本摆脱了象形的束缚,用理性的抽象力,推动了汉字从“类物”向“符号”转化的进程,最终推动了字形内生式的审美。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所谓“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直到西周时期的铭文,才逐步抽象起来,开始规整成方字,有了装饰需求,使得象形的成分明显减少。

战国时期,文字完全自成体系,特别是六国晚期,各遵其意,以主公王者为尊。秦因延续了规范性的大篆,加上李斯的努力,从大篆脱颖而出了小篆,这是历史的进步。小篆基本上无法辨出原有的象形之形,只剩抽象的直与弧,以及这些笔画所分割出来的均等的空间。强化了笔画结构的审美形式,有了轻重提按和规整中的旁逸,强调了书写的节奏性和符号性,将“书写”转化为艺术性的“书法”。客观上对字形的约束成功转化为字义对字形的暗示,字形能够自我生长和丰富起来,按照形式感的审美路径自我发展。

随着秦亡汉启,小篆在汉代被再度改革,但并不能掩盖秦国小篆在中国文字书写史上的重要地位。

若没有才情,没有书同文的梦想和实践,李斯是很难将六国的古文统一并简化成小篆的。李斯留下的最著名的书法作品应该是《泰山刻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李斯曾多次陪同秦始皇出巡,每到一处,始皇便命李斯作铭书写刻石,留下的有《泰山》《琅琊台》《芝罘》《碣石》《会稽》(后人考证此篇是伪托)等。秦始皇登泰山封禅祭天,立三丈大石,命李斯撰文书写后刻于巨石。泰山刻石原来立于泰山顶峰,四面都是文字,共22行,每行12个字。清乾隆年间,泰山顶上发生火灾,混乱中这块珍贵的石头失踪了,70年后,有人把它从泰山的荆棘丛中找出时,上面只留存10个字了。现在,山东泰山岱庙还存有李斯篆书的秦二世诏书刻石的残片,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李斯亲书的琅琊刻石,这些刻石虽已严重残损,但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篆书刻石,实为稀世珍宝。因年代久远,此碑字迹漫漶,剩字又少(所传拓本有53字本、29字本等),但最能接近李斯书风的原貌。

李斯书写的《峄山碑》也是小篆的传世经典。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登高远望,感慨不已,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用小篆撰文,派人刻在峄山的石碑上。这就是著名的《峄山碑》。后世评论他的篆书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篆书的成就空前绝后。

可惜现在的《峄山碑》是宋初徐铉的摹品。《峄山碑》在北朝便遭损毁。北魏太武帝登泰山看到刻石,命人直接推倒。然而历代人都爱去摹拓,作为范本,县吏疲于拓碑,在石头周围烧柴,用野火烧残石碑。于是用残阙不能拓写为理由,请求上司不再拓碑,上司不许,县吏还得带着行李爬上山去拓残碑,更累了。有个聪明的县官找来旧文刻在石碑上,刻成几片,放在县衙廊中,有需求直接拓取。从此山下的人和县吏,可以稍得喘息。

看到有人把拓片刻在枣木上,杜甫还写过一首诗——《李潮八分小篆歌》:“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从书法角度看,《峄山碑》为小篆经典。首先,结构对称均衡,肃穆缜密,安稳端正,全篇几无表情变化,完全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每个字都是轴对称、美感匀称,左右笔画则向中靠拢以保持平衡。这种结构给了欣赏者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无论一个字的笔画是多是少,都力求均匀整齐,笔画空间大致等距,反映了对于规则的严格遵守。

不过,《峄山碑》结字并非机械组合,而是因字制宜,或延长垂脚,重心上移,成上密下疏;或上伸笔画,重心偏下,上疏下密。因此,笔画多者不嫌其密,笔画少不见其虚,显得造型隽美,井然有序。

其次,笔笔浑圆,堪称“玉筋”,上紧下松,弧线蜿蜒。峄山碑的笔画,如果细分,只有横、竖、斜、弧四种笔画。假如笔画粗细几乎完全一致,横竖交织便过于呆板,因此,弧形的处理和斜线的穿插,赋予了秦小篆独特的艺术魅力。筋,本来是有弹性有张力的,但这种“筋”竟然被命名为玉筋,真是佩服古人的“命名”。很细的笔画,自然分割营造出很大的空间留白,开阔宏大的气象跃然纸上,上紧下松的结构处理和尽力向下的舒展,直线相接之处的弧转,让紧张的气氛得以舒缓,体现出雍容大气的品格。由大篆演变为小篆,并开始走向规范和定型,这是我国汉字内在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文化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

可以想象,书写《峄山碑》时的李斯,气局开阔甚至有恃无恐,尽情表达了始皇帝昭告天下的尊严与旷达。

鲁迅曾称赞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则有殊勋”。他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可见对李斯书法的大赞。

从考古发掘看,李斯不但统一字形,还统一了词语。2021年长沙博物馆展出了湖南里耶出土的秦简,其中《更名诏书》木牍,就记录了秦朝建立后名物称呼全部统一的规定,如“王”称“皇帝”,“邦”改称“郡”,就连“猪”也必须改成秦人惯用的“彘”(读音zhì),诏书规定把地方方言统一为秦国的方言。里耶秦简成为秦朝“书同文”的有力佐证。

西汉以来,人们把隶书的创立归功于一个叫程邈的狱吏,说李斯发现了程邈的才华,支持他用十年时间造出了隶书,打破了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

然而,里耶秦简的发掘,改变了这个说法。里耶秦简以隶书为主,远远早于李斯和程邈的年代。睡虎地秦简、放马滩秦简也都是秦隶,秦隶的普遍流行应始于秦统一前数十年。文献证明,秦隶兴起于秦政权的低级文书工作中,主要使用者是徒隶,因文书繁多,写手为省简笔画而产生。马叙伦说,隶书出自诸隶之手,所以叫隶书。裘锡圭根据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耐史隶”的记载,指出秦隶兴起与秦代狱吏、书佐,与从事文书工作者相关。

睡虎地竹简的墓主,生活在战国,竹简多为古隶书,随意而快捷,有隶书的波磔(读音zhé,笔画中的捺笔)、挑法。证明隶书不是直接从小篆简化嬗变而来,而是与小篆并行或稍早的简捷文字。这就否定了“隶书脱胎于小篆”及“隶书为程邈首创”的传统说法。

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谷水注》提到隶书并非始创于秦朝,秦隶比小篆字体更早。

里耶秦简记录李斯在前222年的身份是典客。典客是国家负责外交和民族事务的官员。

秦统一后,篆书和隶书并行,区别在何处呢?正式场合与官方发布用小篆,比如记功刻石、兵符印信、权量诏书。日常公文、简牍和记事用隶书,易写易辨。

文字统一和简化后,送给秦始皇的文件也堆积如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载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意思是,天下事不分大小,都得听始皇定夺,秦始皇每次批阅的文书,是一石(一百二十斤)一石挑来给他看的,日夜不断,批不完不休息。

那么程邈是谁呢?唐朝的张彦远说是秦下邽(读音ɡuī)人,他创造了隶书。传说他的字为元岑,刚开始是狱吏,后来犯罪,被始皇关在云阳狱中,面壁十年,改动大、小篆的直线和曲线,造了隶书三千字……秦始皇时,程邈在狱中十年,把小篆化圆为方,改繁为简,初步形成隶书三千字。后渐普及,成为公认的隶书创始人。

西晋的卫恒说他在狱中改大篆,笔画少的添加,多的减少,方的改圆,圆的改方。奏报始皇,始皇赞许,封官为御史,让他来规范文字。后人说程邈规范的就是隶书。

元代的吾丘衍说,秦隶是简化小篆为便用之法。便于佐隶,故称隶书。

这让汉朝以后的人误认为隶书的产生晚于小篆,如果没有发现先秦简帛的出土,我们依然不知道小篆要晚于隶书的历史真相。

程邈,可能是秦统一后对隶书进行规范化系统化整理的那个人。

李斯提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前两项知道的人很多,指车轮宽度统一,文字统一,后一项指什么人应该遵守什么规矩,不能乱来。

李斯在行同伦上栽了跟斗。秦始皇后期,李斯已经声名赫赫,出行的车马前呼后拥。有一次,秦始皇看见了李斯的车队,小声说,怎么这么多车马?嬴政身边的人悄悄告诉了李斯,李斯外出便开始轻车简从。数月后,嬴政发现李斯的车队太过寒酸,怀疑身边有人传了话,便将那日身边随行的人杀了。

李斯的儿子后来做了洛阳的太守,回家探亲时,来李斯家的车马成百上千,百官到场,李斯突然想到老师荀子说过的一句话——物禁大盛,意思是物极必反。李斯开始感到人生的寒意。后来他被定罪时,没有一个大臣为他说话。李斯去世后第二年,赵高在胡亥面前让大臣们指鹿为马,说真话的都被下了狱。这一年,赵高作乱,杀了胡亥,然后被扶持的傀儡子婴杀死,大秦灭亡。

李斯,从立志做一个仓鼠开始,实现了书同文的梦想,变成大秦的丞相,临刑前,无限怀念在上蔡小城外,牵着黄犬去打猎的自由时光。他的人生是个悲剧,但经他整理简化后的小篆至今仍在使用,他的小篆已成为后世认可的范本和高峰。他是第一个被历史记住的书法家,是当之无愧的书法鼻祖,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