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教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孩子为何无理取闹?看懂哭闹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

最早提出“依附理论”的学者约翰·鲍比将孩子跟父母的关系分为“安全依附”和“不安全依附”。“安全依附”的孩子,能确切地预测出父母接下来的反应,所以容易正确推断父母目前的状态,加上父母可能会“透露”或“说明”,让孩子对接下来被对待的方式有预期,故形成“安全依附”。

当父母的回应无法预测,孩子无法推断出自己和主要照顾者互动的模式,就容易产生“不安全依附”,包括焦虑型依附、逃避型依附和混乱型依附,这三种依附模式,也正是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的生存策略。

建立安全感的七大密码

延伸这套依附理论,在孩子与父母互动的一来一往间,会慢慢建立依附需求。而依附需求的彼此满足,就是父母与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密码。

*回忆一下,每次你和孩子起冲突时,各自最介意的是什么呢?

当父母想要孩子听话的时候,也是基于这些需求的满足与否,来决定焦躁的程度。仅仅是第三点就足以让孩子和父母怄气或产生争执。

例如,孩子想要你陪他睡觉,但是这时候你只想先把手边的碗洗好,结果引来孩子抱怨“你都没陪我”,你会不会因此感到委屈、伤感而愤怒,觉得脾气就要飙涨上来了呢?如果你已经忙了一整天,当下也十分疲倦,觉得孩子在乱发脾气,情绪就更容易失控了。

其实我们每次对孩子的控诉,都是因为你把所有的爱给了他,却感到不被珍惜,进而也把孩子无意识的“抱怨”放大了,内心失去了平衡,只觉得牺牲得不值得,此时也代表你必须停下来留一些爱给自己,因为唯有“找到对自己的爱,我们才有力气爱孩子”。

每个心情都是通往“内在”的入口

人在压力环境下,容易只剩下三种应对模式:逃避、奋力反击、逃走。所以,我们在回应之前,得先承认自己的压力状态是“孩子的哭闹让我压力很大”“孩子的情绪化,让我感到害怕”等,当我们承认有压力这件事,才能对下一步保持觉察,知道自己正在选择哪一种方式应对!

你认为一个家庭当中,父母的表达能力比较好,还是孩子的表达能力比较好呢?大多数的答案都是父母。但是,在父母有生理需求时,也可能做出令人后悔的回应。例如,当妈妈很想睡觉,她的需求跟孩子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她不想陪孩子睡觉了呢?原因就在于,此时父母的能量也很低,当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感到委屈、不公平时,就容易跟孩子赌气。

这样一来,孩子说出的话即便是“中性刺激”,都容易引发另一个人未被满足的需求。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彼此给予的言语刺激都是中性的。但是当我们有压力、被生活琐事压得喘不过气,再加上依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引爆情绪。

一句再平凡不过的“该睡觉了”,也可能引发亲子战争。追本溯源,我们先来拆解内心的压力,理解自己今天真的好辛苦,才有机会跟孩子分享你目前的处境和担忧,寻求孩子的合作和理解。

拆解压力毛线球

我们来仔细回顾一下刚刚的场景,通过图示可以看出行为背后,孩子和妈妈所展现出来的需求。

晚上九点多,爸妈已经疲惫得说不出话了,加上工作尚未完成,原本应该在九点前上床睡觉的孩子还在蹦蹦跳跳,爸妈叮咛一句:“该睡觉了!”这本来是一句很中性的话语,却引发了冲突。

这时候如果孩子不肯配合、想继续玩,甚至哭闹时,父母内心的空间会瞬间被压缩,我们来看一下内心可能有哪些压力:

压力1:孩子该睡觉了,但讲了几百次还是不听。

压力2:一整天工作疲惫不堪。

压力3:看到家里乱七八糟。

压力4:明天还要面对难搞的老板。

如果你心中的底线是“耐着性子讲完三遍”,当孩子还是不听话时,就很想大声训斥“我已经跟你讲了很多次,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这类的话,换来的结果是孩子感到莫名其妙,觉得爸妈突然凶他,接着就会大哭起来,他的感觉是:“妈妈很凶,我好害怕!”

注:觉得有压力就可以列入。

所以,当我们骂孩子的时候,心中早已埋藏着许多压力,看似张牙舞爪的背后,实则充满无助和难受,感觉自己被逼到墙角,无处可去,然而当我们越凶,我们的无助和恐惧就越多,最后反倒让你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唯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当下的状态,在教养的过程中,才能够还原原本的诉求。而这些压力的来源,有些来自现实的焦虑,有些来自过往的心结。假如我们将过去和现在绑在一起,就更难聆听到别人的需求,反而将自己捆绑在过去的时空。

现在,请你也试着做一下“拆解毛线球”的练习:

当我们感到不耐烦、心里有压力、有烦恼,都需要停下来“被聆听”和“被了解”。如此一来,亲子关系就不会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彼此“纠缠”。每个心情都是通往“内在”的入口,正视自己的需要,才能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