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集(全8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解题

这本书是我的新诗旧诗合集,题名《挂剑空垄》,也可以说是“和过去对话”,但不如用这个名字好,因为其中有两个老故事,意义层次就比较多了。

一个是古老的传说。《史记·吴泰伯世家》里记载:春秋时代,吴国的贵族季札出访各国,先到了淮河流域的徐国,受到国君的招待。徐国本来强大,此时已很弱小,再过三十年就被吴国吞并了,不在访问之列,只是路过。过了几年,季札周游列国回来,又到徐国。国君已经去世。季札便到他的墓前,仿佛对故友告别,离开时解下佩剑挂在坟边树上。随从问,这是什么意思。季札回答:“我上次路过时,看到徐君很喜欢我的佩剑,但是他没有开口要。我心里想,现在我出国访问,不能没有佩剑,等我办完公事回来,一定送给你。现在他虽然去世,我还是不能失信,仍然把佩剑留下送他。”这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信守诺言的典型或样板。实际上两人说话都没有提到佩剑,只是以心传心,最后用挂剑行为做符号表达出来。这可以说是无言对话,以佩剑为中介符号。至于佩剑最后归谁,那就不在话下了。意义不在佩剑本身。佩剑好像是一首诗。

另一件事发生在这以后将近一千年。南朝齐、梁时的刘峻(刘孝标)遭遇坎坷,作了一篇《辨命论》,认为凡事由命不由人。刘沼不同意,写信去反驳他。他回信坚持己见。双方在书信文章中反复论辩。刘沼的最后一信由于刘峻家有丧事没有送去。后来刘沼死了,才有人发现这信送给刘峻。他照旧答复。现在留存在《文选》里的这篇短文名为回信,好像只是信或文的引子,虽然很短,却是非常感人,流传千古决非偶然。这封给死人的信的最后一句是:“但悬剑空垄,有恨如何!”正用了季札挂剑的典故。可见生死问答,或说是现在和过去对话,古人认为平常,现代也不是没有。读书,特别是读诗,就是现在对过去的以心传心的无言对话。挽联、悼诗、悼词都是这一类。不过诗书是过去先说话,送别是现在先说话。

我把自己的新诗旧诗合集题做“挂剑空垄”,不过是因为我的诗无论新旧都是对过去的人和事和时代说话的,而别人读我的诗也是现在读过去。我和读者同是在做现在和过去的对话,和当年季札、刘峻,还有不少古人的“挂剑空垄”是一类。

这诗集的第一句是:“梧桐一叶落。”这是现成的古话,隐去的下句是“天下知秋。”诗集的末句是:“何须更说前朝事,待唱新词对晚秋。”开头是初秋,末尾是晚秋。这可能使人联想到宋玉的《九辩》第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以及辛弃疾的“却道天凉好个秋。”我写这“解题”时又正是秋天。只恐怕诗中的秋气会引人联想鲁迅的诗句:“曾经秋肃临天下。”好在我的诗和人都属于过去了,但愿这诗集出版时不要对我自己也成了“挂剑空垄”。

一九九八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