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数学难”之“理不清”
有时,一道数学问题涉及了方方面面,十分复杂,使人顾此失彼,混淆概念,导致“理不清”的情况。
一种情况是,题目涉及了多方面的知识点,集中了各种难点。比如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本身学起来已经让人感到困难,加之同学们可能生活经验不足,“相向而行”这种语言表达也可能干扰大家对题目的理解,进而产生混淆。比如平行四边形的证明问题,其涉及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文字上看起来差不多,但它们是互逆的:一个是“已知平行四边形,推出对边相等的结果”,另一个是“从两组对边相等的条件,推出是平行四边形”。这里面有数学问题,也有语言问题和逻辑问题。再如在教科书上,数学归纳法一开始出现的例题常常是关于数列的,也容易让人糊涂。我们看一道例题。
例 1 求证:。
证明:假定 时等式成立,即
那么当 时,有的同学往往简单地代入等号左边的末项中,得
进一步解下去的时候,我们发现总有点儿别扭。其实当 时,不仅等号左边的末项发生了变化,连项数也变了:当 时,只有 项;当 时,有 项——多了一项!应有下式:
数学归纳法本身是一大难点,这次又遇到了数列的项数变化,难点混在一起了。
第二种情况是,我们遇到两个概念,它们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最容易混淆的。譬如,前面说到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分数问题中的“占”和“ 吨”,看着形式相似,其实意义大不一样。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看着相似,其实不同的概念:
- 极大值和最大值;
- 倒数和相反数;
- 幂函数和指数函数;
- 绝对不等式和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
- 相等、全等、恒等、等积;
- 整除和除尽;
- 质数、质因数和互质数;
- 两数和的平方与两数平方的和;
- 相交和两两相交;
- 交和交集;
- 项和因子;
- 抵消和约去;等等。
这中间,有的是词语的顺序不同,如“两数和的平方”“两数平方的和”;有的是数与量不同,如“相交”“两两相交”;有的是程度不同;有的是形式不同;有的是同一个大概念下的两个小概念;有的根本不在同一个大概念里;有的是本质上就不同,而仅仅是用词上相似,如“绝对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
第三种情况是知识和技能之间的互相干扰,导致产生混淆,这也是理不清的原因。譬如,大家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是先学了加减法,后学乘法——这一般都能过关。但在复习阶段,当回头再做有理数加减法的题目时,有的同学竟然把乘法的符号法则“负负得正”这种后面学到的知识,用到了加减法上。这是一种“负迁移”。
引入新知识后,你的思维还常常停留在原来的知识里吗?比如在学习字母代表数时,你会不会总以为字母是“正数”,总觉得 一定成立?到了复数阶段,你还认为。这就是把实数范围里的大小关系误用到复数范畴里去了。我把这类错误称为“停留性错误”(后文有专门的分析)。
第四种情况在心理学和脑科学上叫“注意力的分配水平不够”,说白了就是遇到的事情太多,顾了这个,丢了那个。有人看书,就听不见旁人的呼唤,这是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除了会“集中”之外,还有好多“品质”,“分配”就是一种。比如作为汽车驾驶员,你需要注意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前方、左右方向、速度……你必须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照顾到方方面面。在数学问题上,例如合并同类项问题,你既要注意字母,又要注意字母的幂次、项的系数以及系数的正负符号,有时题目中还有括号,大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
数学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条有理,有根有据,不重不漏。同学们应该学会在混乱中理出头绪。那么,怎么对待这类“理不清”的情况呢?
辨析
概念、法则之间有时会混淆,对此应进行辨析,对比异同。甲和乙两样东西,要进行辨析,就是要找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表面上的比较还算容易,比如分数和分式的对比,全等和相似的对比。
但深层次的比较就不容易了。譬如前面提到的“占”和“ 吨”,前者是分率(不名数),它没有单位;后者则是数,它是有单位的。前者具有相对性,一定要讲“谁的”,而后者是独立的。
再如,有的数学书会笼统地、并列地列出以下几个标题:子集、并集、交集、补集。这是表面上的比较和总结,这样一来总让人觉得,这几个概念似乎是在同一个大概念之下的。其实“子集”涉及的是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而“并集”“交集”“补集”涉及的是两个集合的运算。并且,有些同学会误认为只有互相交叉的两个集合才可以求交集。其实,两个集合如果没有公共元素,也可以求它们的交集,只不过这个交集是空集而已。
简单地说,集合间的关系(主要是从有没有公共元素的角度分析)是不产生后果的。子集这个概念反映了集合之间的关系,如果集合 的元素全都包含在集合 里,就说集合 是集合 的子集。这就像数之间的关系,如数 3 和 4,从大小角度来看,它们的关系是;从倍数关系的角度来看,4 不是 3 的倍数。
集合间的运算是会产生“后果”的,两个集合的交集就是求交运算的结果,这个结果也是一个集合,叫交集——既在这个集合里又在那个集合里的元素所构成的新集合。正如两个数做加法(运算),产生的结果就是新的数(和),如 等于一个新的数 7。
因此,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辨析清楚: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运算。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完整地讨论集合间的关系。两个集合间的关系如图 3.1 所示。
图3.1
可见,子集仅仅是包含关系中的一个名词,和运算无关。
在这样的辨析之后,你的头脑里就清清楚楚了。辨析清楚了,就不会产生混淆。但是,要辨析清楚可不太容易,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分解
假如一个问题里的难点很集中,那就宜将难点分解出来——有经验的老师通常都会这样做,这叫分解难点。即使老师讲解得很清晰,却没有明确分解难点,我们自己也要善于分解难点,搞清楚题目中一共遇到了几个难点,然后一一把它们想通。这时候,预习有一定的好处。
譬如无理方程也算是个不小的难点了,难在哪里?
- 首先是根式的意义。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讨论二次根式,所以你至少应该知道: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应该非负;二,“ 开两次方”和 的意义不同。
- 其次,解无理方程的基本方法是等式两边平方,但这一步不是同解变换,会产生增根,因此需要检验。这里考查了对增根的认识和处理。
- 最后,有时要应用“换元”等技巧。
这些知识点不是每一位同学从一开始就理解的,难点集中了,就形成困难了。这几个难点,有的应该在学无理方程之前就弄清楚,如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有的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弄清楚,如基本解法(两边平方)及增根的道理和做法。这就是分解难点。
抓住关键
牵牛要牵牛鼻子。有时候,问题看起来很杂乱,其实它常常有一个关键点,抓住关键,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种办法,难点就会顺利化解。
比如在初学几何时,不少同学不会画三角形的高,特别是钝角三角形的高。画钝角三角形的高为什么会比较难?首先,因为有些同学其实没明白“高”的定义:一是“从一个顶点出发”,二是“作对边的垂线”。他们往往只关注“垂线”,忽视了“从一个顶点出发”,于是就找不到相应的顶点和对边了。这让初学者感到很难,常常手忙脚乱,总是画不对。其次,有人能够画出处于水平的边上的高,却画不出斜置的边上的高,这就是图形的位置在干扰。最后,对于钝角三角形,往往需要作一条边的延长线段之后,才可以在延长线上画垂线,即“高在形外”,这种情况或许和同学们的固有想象不一致。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附中的童立贤老师教给学生们一句口诀:“一贴二靠。”第一步,用一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三角形顶点的对边;第二步,用另一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着第一把三角尺的上述直角边滑动,一直滑动到第二把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到达该顶点为止,该顶点对应的高马上就可以画出来。抓住了关键,难点迎刃而解。
再如,不少数学书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其实,关键是理清数量关系。在初中的应用题里,理清数量关系的最好方法是列表和线段图,数量关系弄清楚了,题目中必定还有一个条件(等量关系)没有用到过,就用它列出方程即可。
有序运算
计算中的粗心问题就像牛皮癣一样,死不了人,但让人十分难受,且难以根治。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粗心”的原因往往在于,大家在运算时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顾不过来,这就是注意力的分配水平不够。
比如,计算
我们要将 乘第一个括号里的 4 项,这时尤其是最后一项的 1 往往会被漏乘;之后要将 乘第二个括号里的各项,这时往往会疏忽 前面的负号;然后还要合并同类项,这时候又要顾及各项的符号、指数、系数……因此在运算时,如合并同类项时,我们要“强迫”自己按顺序做:先用下划线标出同类项,再各自合并。
如今,我们已经淡化了对数计算的要求。当年在我求学时,大家要运用对数表,一会儿确定首数,查表求尾数,一会儿运用反对数表,查有效数字,确定小数点位置……绝对能把你绕得晕头转向。然而,如果事先设计好步骤,要查表的时候一起查,要确定小数点位置的时候统一确定,这样有序化、算法化的做法,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我本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在该仔细的时候却不含糊。在一次对数计算的测验中,全班只有我一人得了全 5 分,直到今天,一个甲子过去了,我还感到有点儿自豪呢。
尽管现在不再有这样的题型,但这种思维方式和做题习惯仍然非常典型,我还是举个例子,给大家作为参考吧。
例 2 求。
分析:用对数进行乘除法计算的方法是,第一步取对数,把原先的乘除法转化为它们对数的加减;第二步,将这几个对数加减,得到一个对数;第三步,求这个对数的反对数,这就得到了 的值了。
解:设
则
这样,此式归结为三个对数式的加减。我们不妨设计一个竖式图,反映几个数的运算过程(但不管这些数等于几)。运算过程是:前两个数相加,得到的和去减第三个数,最后得到的还是一个对数式。
画好这个竖式图之后,接下来第一步求①②③的值,即求出对数。实际上这里面还有两个过程,先要确定对数的首数(不需要查对数表),再查表确定对数的尾数。具体操作时先根据规则确定全部数据的首数,然后再统一查表。第二步做加减法,①+②得,再-③得。第三步是由 求出反对数(需要查反对数表)。实际上这里面还有两个过程:先查反对数表,再确定有效数字(不需要查表)。这样 就得到了。烦不烦?查表的时候统一查表,计算的时候统一计算,这样就不易弄错。这就是有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