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现状的回顾
目前尚无专门以北美“留学生作家群”后期写作为对象的研究成果,与北美“留学生文学”“留学生作家(群)”有关的文献有如下几类:
一 文学史中的相关论述
白少帆主编的《现代台湾文学史》[28]、王晋民主编的《台湾当代文学史》[29]、古继堂主编的《简明台湾文学史》[30]、方忠的《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31]、陆卓宁主编的《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32]等台湾文学史都有涉及部分“留学生作家”的创作,然而没有以专门的篇幅将他们当作一个群体来进行系统的考察。对“留学生文学”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的是刘登翰、庄明萱主编的《台湾文学史》[33],该书指出六七十年代的台湾留学生与中国近现代时期的旅外作家的区别在于留学不再是一种手段、过程,“留学”本身成了目的,因为这批“自愿放逐”的作家是抱着一去不回的心态出走的,是为“留”而“学”,他们还必须面对升学、就业、婚恋乃至子女教育等压力,这跟近现代的作家们的留学经历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书中以於梨华、聂华苓作为“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家进行分析,并以张系国、丛甦等作家为代表分析后期的“留学生文学”,指出70年代后期“留学生文学”出现一些重要变化:一、价值尺度上由个人本位到民族本性的变化;二、思想内涵上由表层反映到深层观照的深入;三、感情上由无根失落到认同回归的发展。
对北美“留学生作家(群)”的考察,通常也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视域中。饶芃子、杨匡汉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34]在论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北美华文文学时提到,从中国台湾到北美留学的作家的“留学生题材”写作是这一时期北美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批作家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和人生感悟,以“融入的困难”为核心,以写实主义基础上的现代主义手法为基本形态,塑造了一批“流浪的中国人形象”,从中体现出他们作为中国人在世界格局中的自我定位和思考,并以吉铮、丛甦、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欧阳子为重点论述对象。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35]也在“美国华文文学”(上、中、下)三章中以宏观的视野论及了中国台湾旅美作家群的创作。公仲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概要》[36]、潘亚暾的《海外华文文学现状》[37]等具有文学史性质的著作,都有“美国华文文学”的相关论述,也都涉及部分中国台湾留学生作家,由于篇幅原因,这些论述通常较为简要。
二 “留学生作家群”研究
北美“留学生文学”作为中国台湾地区的新文学、美国华文文学的重要一支,许多的专著、论文都以“留学生文学”或“留学生作家群”为研究对象。
蔡雅薰的《从留学生到移民——台湾旅美作家之小说析论1960—1999》[38]分“留学生小说”和“移民小说”对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台湾旅美作家的创作做了全面的考察。该书指出留学美国者占了中国台湾出国留学生的大部分,而且当时的“留学生文学”主要指的是留美学生的小说创作,因此该书主要以留学美国的中国台湾作家小说为研究对象,(论著中“留学生文学”与“留学生小说”这两个名词所指称的对象是一致的,作者也常将两个概念替换使用,“移民文学”与“移民小说”这两个概念也是如此。)并将研究时间从传统“留学生文学”定义上的六七十年代延展至八九十年代。作者肯定了六七十年代“留学生文学”在中国台湾文学史上的意义,也指出要将对旅美作家创作的研究推及70年代以后的演变,做出对“留学生文学”总体性的考察,并研究其如何在80年代过渡为多元的“移民文学”,在90年代又是如何更加丰富地捕捉中国台湾的转型与美国的风貌,实现旅美作家小说的丰富性。作者认为,“移民文学”是“留学生文学”的延伸蜕变,“移民文学”的创作主体则更加多样,不仅仅是留学生群体,“移民文学”在小说主题、视野上也都更为宽广,跨越了地域、文化和政治。该书分析了60年代至90年代的台湾旅美作家的创作背景,并以人物论、主题论、书信体小说对“留学生小说”“移民小说”作了总体性分析,并在作家作品论方面分别从六七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两个时代的留学群体中选取代表作家进行论述。这本著作把“留学生作家群”的写作看作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认为要将对“留学生小说”的考察延续到90年代。然而,书中对八九十年代的旅美文学的论述都集中在“移民小说”上,在八九十年代的作家论方面,作者选取了陈若曦、周腓力、黄娟、章缘、张让、裴在美,对创作“留学生文学”的“留学生作家群”在这个时期的写作关注不多,没有体现这一个群体的写作及其嬗变所呈现出来的深层意义。朱芳玲的《流动的乡愁:从留学生文学到移民文学》[39]基本延续蔡雅薰的这一思路,并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六七十年代留学其他国家的中国台湾作家,论述对象兼具小说诗歌、散文,分章论述了每个年代的代表作家。
王云霞的《台湾留学生小说主题研究》[40]以於梨华、白先勇、聂华苓、张系国、丛甦、欧阳子等留学生作家在六七十年代创作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异乡人的生存窘境”(物质状况、精神状况、感情状况)、“边缘人的寻根情结”(无根之痛、寻根之苦)、“抽象性主题的具体化言说”(“死亡”意象、“香烟”意象群)为切入点,分析台湾留学生文学的小说主题。尹诗的《追寻与想象——台湾留学生文学的文化身份诉求》[41]从时代背景说起,描述这个群体的“二次漂泊”,以及追寻他们被迫“放逐”的原因。接着论文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在六七十年代“留学生文学”从前期到后期的发展,指出了从“无根的一代”到“寻根的一代”再到“客观冷静的沉思者”的转变,认为前期的作品主要表达了身份焦虑,包括生存状态(异乡挣扎)、故土乡愁(中国情结)、文化冲撞(他者形象)等;中期在精神依托和故国形象上表现出对母国文化的坚守;后期在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对双重文化的反思、对生存意义的思考等方面,呈现出他们超越性的文化认同。
帅震的《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留学生文学》[42]从沉郁悲凉的审美特色、无根的焦虑、乡愁情结方面简要概述了“留学生文学”的特色。刘登翰、刘小新的《论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及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43]指出“留学生文学”对世界华文文学影响重大:1.“留学生文学”形成了世界华文文学的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和范畴,既丰富了华文文学的文化形态和美学样式,也提供了一个考察和阐释20世纪汉语文学与西方文学互动关系的独特视角和重要概念;2.中国台湾以留学生身份移居海外的作家,构成这一时期美华作家的主干,他们丰富的创作成果是这一时期海外华文文学最重要的收获和代表;3.这一时期的留学生文学创造了“无根的一代”的文学范式和漂泊离散的美学形态。朱立立的《台湾旅美文群的认同问题探析》[44]对中国台湾旅美文群的论述基本上就是对“留学生文学”的论述,文章以白先勇、於梨华、丛甦等人的作品为例,分析了中国台湾旅美文群的身份认同问题。
三 “留学生作家群”及其他旅美作家群合论
“留学生作家群”是北美华文文学中重要的一支,研究者在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之时,这个群体的写作常常被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得到关注。“留学生作家群”及其他旅美作家群合论体现出较为宏观的视野。
李亚萍的《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45]以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为研究对象,以主题变迁为视角进行分析。论著总结出美国华文文学的几大主题:故国回望、生存困境、异族交往、同胞互看、重写移民历史。在“在家园外:美华作家的回望情结”一章中,作者将中国近现代时期的美国留学生、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台湾留学生以及新时期的美国新移民作家作为考察对象,探讨美华文学作家在不同阶段的姿态,同时指出了华人作家站在“他者”立场上对故国的反思精神。在其他章节中,作者主要以六七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以及新时期以来的大陆“新移民文学”中的小说文本为对象,研究上述的几大主题。书中部分内容涉及“留学生作家群”的后期写作,如在第五章“异族交往:对他者形象的差异性表述”中写道:“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许多作家纷纷回归祖国,在小说中也体现出了新的文化认同,中国身份的确认不再有任何怀疑,因此也更能从容应对异族,与美国社会的接触开始寻求沟通和理解。”[46]作者以陈若曦的《纸婚》以及聂华苓的《千山外,水长流》为例对此观点进行了分析。这些观点对本书“留学生作家群”后期写作的研究有着启发意义。
王亚丽的《边缘书写与文化认同——论北美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写作》[47]对自近代以来的北美华文文学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贯通性研究,将视角聚焦在四个阶段的作品:1.描述北美早期华工悲惨遭遇的创作;2.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域外题材创作;3.台湾60年代至70年代留学生作家群的创作;4.新时期以来的大陆新移民作家的创作。文章以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为支撑,考察这些创作中的跨界书写、离散心态、性别表述、城市意识等,探究其文化认同。该文的构架理念与《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同属于主题学研究,并在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文中的“性别表述与认同危机”“城市书写与文化认同”等篇章具有较大的创新性,为我们认识北美华文文学提供了多元视角。然而,尽管该书的设想是针对百年北美华文文学进行研究,实际上,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大多数以新时期由中国大陆去到北美的新移民作家、作品为分析对象,对前几个阶段的论述分析并不多。在“留学生文学”的研究方面,集中在白先勇的“纽约客”系列和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等为数不多的文本上,未能尽展“留学生文学”的全貌。
陈学芬的《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48]考察了美国华人文坛三大作家群:中国台湾旅美作家群、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群和美国华裔作家群,研究他们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文章分别以“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三个层面分别考察三个群体的中美形象书写,再通过对三个作家群体书写的比较,指出当代美华小说的中美形象的流变,并探析出其原因:1.时代大环境变迁;2.身份认同差异;3.写作语言与期待视野;4.作家个人原因。文章提到了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台湾作家群写作主题和美国形象的变化,对笔者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向忆秋的《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想象》[49]考察自19世纪末以来的旅美华人形象,其中分成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文学(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诗歌”、梁启超“美国游记”和伍廷芳“美国随笔”等)、30年代至40年代旅美华人文学(林太乙、艾山、唐德刚、林语堂、黎锦扬、董鼎山、黄运基的创作)、50年代至70年代旅美华人文学(於梨华、聂华苓、白先勇、陈若曦、孟丝、麦高、吴崇兰等作家的创作)、新时期旅美华人文学(严歌苓、少君、曾晓文、陈谦、曹桂林、周励等作家的创作)这四个部分来进行细致分析。文章认为旅美华人文学中每一个时期对美国形象的塑造,都是社会集体想象的一种呈现,给予后来的写作人一定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主体,在前人塑造并流传下来的集体想象中继续开拓和深化。因此,他们笔下的美国形象在不同的时期受到时代的影响显示出不同的特质。文中论述的台湾50年代至7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群的构成,基本上跟我们所谓的“留学生作家群”是重叠的,在论述这些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时,作者将视野拓展到白先勇、於梨华等作家80年代以后的写作,让我们得以粗略看到从“留学生文学”到后期写作中美国形象的变迁。
蔡晓惠的《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50]以空间理论来观照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偏重对来自中国台湾的留学生、大陆新移民、美国华裔等不同的作家群之间的共性研究。该文研究对象包括中、英文作品,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等“留学生作家”的作品都在其研究之列,分别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地志空间、人际交往空间、文化空间、语言空间、文体空间、叙事空间等多种形式的空间书写入手,从不同角度研究作家们的身份认同倾向,指出这些作家的写作具有霍米·巴巴提出的“第三空间”特质。该论文打破了语言的拘囿,将视野扩展到整个美国华人文学,具有创新性。
王少杰的《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的主要特征》[51]与黄万华的《20世纪美华文学的历史轮廓》[52]等文章也从整体上论述了旅外作家群的特征和发展脉络。
四 “留学生作家群”及其他旅美作家群的比较研究
来自中国台湾的“留学生作家群”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群同样有着中国背景和跨界经验,学界常常将两个群体进行对比。
解孝娟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53]将两个群体并置,主要探讨他们在现代主义小说实践、异域情境、怀想中国、女性言说等方面的异同和流变,认为中国台湾旅外作家的写作是对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的潜性互补,丰富了中国文学的格局。该文的研究重心是两个群体在书写主题上的不同特色以及两个群体之间隐性的承继关系,对“留学生作家群”的创作有深入的探讨,但其主要关注的是五六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阶段。
刘俊的《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两大作家群比较研究》[54]也是此类研究的代表性论文。作者在文中指出两大作家群的各自特征:(一)50年代至70年代台湾作家群:1.群体构成:留学生;2.创作题材:留学生题材;3.创作主题:融入(北美)的困难;4.写作形态:更多地是以“个人”为中心展开书写(即使“历史”也是“以个人展现历史”);5.艺术风格:追求现代主义。(二)新时期的大陆作家群:1.群体构成:成分多样;2.创作题材:题材多样,留学生题材并不占优势;3.创作主题:表现出对“融入”的冷漠和对大陆经验的难以忘怀;4.写作形态:更多地是以表现“历史”展开书写(写“个人”也是“历史中的个人”);5.艺术风格:以现实主义(灵活的、开放的、富有变化的现实主义)为主。钱虹的《从“放逐”到“融入”——美国华人文学的一个主题探究》[55]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作品进行剖析,从语言、主题、心态、风格等方面研究“留学生文学”和80年代以后来美的大陆作家创作的不同。方道文的《从“无根一代”的烦恼,到“大陆学子”的抗争——海峡两岸的留学生文学》[56]把台湾“留学生文学”与80年代以后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创作并置,将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等作家的作品与曹桂林、査建英、严力等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这两个不同背景的作家群体在美国书写的不同心态及其作品主题呈现的不同思想内涵。朱双一的《文化冲突:从伦理到政经——旅美华人“留学生文学”比较论》[57]将来自台湾的“留学生作家群”和大陆新移民留学作家群并置,研究旅外华人文学的演变,文中具有创建性地指出,旅外华人的“留学生文学”题材一步步从伦理、文化冲突转为政治、经济冲突的描写,文中还突出了这两个群体在相似的题材书写中聚焦点的不同,并分析其深层原因。这些文章为我们把握不同旅外群体的特点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论述中有以大陆的“留学生文学”这一概念来指代“新移民文学”的,但这些文章大部分发表较早。当前学界对大陆到北美留学的作家的创作的指称,已经极少再沿用“留学生文学”这一概念,而是将其归入“新移民文学”中。北美“留学生文学”这一概念成为六七十年代从中国台湾到北美的留学生的“专属”。
从以上几部分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虽然“留学生文学”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对这批作家的研究却大多停留在六七十年代,学界对80年代美国华文文学(或旅美华人文学)的关注点更多是在大陆的“新移民作家”群体上,即使关注台湾80年代以后的“旅美文学”,蔡雅薰、朱芳玲等学者也将关注点放在80年代以后留学或移民美国的中国台湾作家身上。六七十年代留学美国的作家在80年代以后的写作,在宏观的作家群研究中是被遮蔽的,只有在作为作家个案研究时,这些作品才“浮出历史地表”。
五 留学生作家个案研究
“留学生作家群”中的不少作家都已成为华文文学中的“大家”,像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陈若曦等前后期创作都比较丰富的作家,一直都是作家个案研究的热点。80年代之前创作较少,80年代之后创作较丰富的刘大任、郭松棻等作家也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
白先勇是这群作家中最受瞩目的。关于他的评论和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单是传记和评传就有多种,较具代表性的有刘俊的《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58]及王玲玲、徐浮明的《白先勇传——最后的贵族》[59]等。在硕博学位论文和单篇论文方面,则几乎面面俱到,有从研究综述、作品纵论、语言风格、现代主义、身份认同、文化乡愁、佛教意识、基督教意识、同性恋书写、人物形象、单篇作品评论等各方面切入的大量论文。对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作品的研究则多以女性意识、离散书写、身份认同、异族婚恋、艺术特色、单篇作品评论等方面切入,对刘大任、郭松棻的研究文章相对较少,一般从保钓运动书写或作家作品论展开。
有不少学者认识到“留学生作家群”在长期创作过程中的嬗变,不少论文对个别“留学生作家”前后期作品的分析,就呈现出对作家写作嬗变的关注。这些论文通常以作家的经历或者写作特色对其作品进行分期,归纳总结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写作特点。以於梨华研究为例,杨芝峰的《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心态与主题的嬗变》[60]和王茜的《论於梨华女性意识的嬗变》[61]等都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
个案研究无论是作家论还是作品论都成果丰富,其中的许多专著、文章的研究视野纳入了这些作家的后期作品,这成为笔者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然由于篇目众多,此处不列举具体的研究篇目。
学界的研究常常将作家群“定性”,将他们定义为或归入某一个文学流派/群体,他们早期创作的特色往往成为他们难以摆脱的“标签”。通过对“留学生作家群”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笔者发现於梨华、白先勇、张系国等作家的创作常常被笼统地归为“留学生文学”,实际上,他们的创作是丰富且多变的。特别是当他们拥有长年的美国生活经历之后,离散经验给予他们完全不一样的视角,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与“留学生文学”不一样的特质。学界对他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们“留学生文学”时期的作品,只有在当他们作为个案被研究的时候,他们的后期写作才被重视。无可否认作家的写作是个体性的,由于个人经历不同,每一位作家在写作中都会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与他人具有差异性,但有着类似生活经验的作家们的写作也必然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书将“留学生作家群”的后期写作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考察。以作家群体论来研究作家作品并不是一个可以面面俱到的方式,在文学创作中每个个体的主体性决定了每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写作内容有所差异,然而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存在,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人群必然会烙上不同的时代印记。具有相似经历的作家群在各异的书写中,共同的时代背景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让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某种相似之处。只有将“留学生作家群”的后期写作作为整体纳入文学史研究范围,对这一个群体的认识和评价才有可能是完整、公正的。
此外,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笔者发现学界对“留学生作家群”的关注较为集中在“留学生文学”时期就已大放异彩的白先勇、於梨华等人身上,与他们几乎同时期留学美国的作家刘大任、郭松棻等在80年代才达到创作巅峰的作家却被“遮蔽”了,他们的作品无论作为台湾文学还是海外华文文学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本书将挖掘这一批被“遗忘”的留学生作家及其作品,将他们与“留学生文学”时期的重要作家并置,呈现更全面的文学景观。
[1] 张错:《沧桑》,《漂泊者》,书林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11页。
[2] 相关数据可参见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6—82页。
[3] 王富仁:《影响21世纪中国文化的几个现实因素》,《王富仁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64页。
[4] 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09页。
[5]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5页。
[6] 对异域的书写不是这些作家创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但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相关研究可参见沈庆利《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这些异域书写,并未能直接构成“留学生文学”的现象,因为如郁达夫的《沉沦》等作品,关注点和出发点始终是中国。
[7] 赵淑侠:《从留学生文艺谈海外的知识分子》,《文讯月刊》1984年第8期(六十年代文学专号)。
[8] 参见黄万华《20世纪美华文学的历史轮廓》,《华文文学》2000年第4期。该文认为美华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是40年代中后期的华侨文艺。
[9] 陈骏涛:《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当代小说欧美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0] 赵毅衡:《为什么没有“新留学生文学”?》,《花城》1995年第2期。
[11] 潘亚暾:《台港文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页。
[12] 参见刘登翰、庄明萱主编《台湾文学史》,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17页。
[13] 陆卓宁主编:《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4] 蔡雅薰:《从留学生到移民——台湾旅美作家之小说析论1960—1999》,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35页。
[15] 蔡雅薰:《从留学生到移民——台湾旅美作家之小说析论1960—1999》,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39页。
[16] 张系国:《后记》,《地》,纯文学出版社1970年版,第252页。
[17] 齐邦媛:《留学“生”文学》,《千年之泪》,尔雅出版社1990年版,第160页。
[18] 朱立立:《台湾旅美文群的认同问题探析》,《华文文学》2006年第2期。
[19] 如蔡雅薰在《从留学生到移民——台湾旅美作家之小说析论1960—1999》中将80年代以后从中国台湾旅美、留学的作家指称为“移民作家”,他们创作的文学则是“移民文学”。
[20] 许燕:《论美华文学在大陆的传播过滤及其特征》,《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1] 朱立立:《美华文学与台湾作家群》,《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2] 为了行文的简洁,在后文的论述中,部分地方以“后期写作”来简称“‘留学生作家群’的后期写作”。
[23] 因北美“留学生文学”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本书的关注也限于定居美国的台湾留学生作家。
[24] 陈若曦:《我的海外文学生涯》,《文讯》2000年第2期。
[25] 朱敬才:《流散研究的兴起及其基本动向》,《社会》2012年第4期。
[26] 杨匡汉、庄伟杰:《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27] 最典型的是白先勇《芝加哥之死》中的吴汉魂在梦中将“母亲”推入棺材。
[28] 白少帆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9] 王晋民主编:《台湾当代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 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31] 方忠:《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2] 陆卓宁主编:《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33] 刘登翰、庄明萱主编:《台湾文学史》,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4] 饶芃子、杨匡汉主编:《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 陈贤茂主编:《海外华文文学史》,鹭江出版社1999年版。
[36] 公仲主编:《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 潘亚暾:《海外华文文学现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38] 蔡雅薰:《从留学生到移民——台湾旅美作家之小说析论1960—1999》,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39] 朱芳玲:《流动的乡愁:从留学生文学到移民文学》,台湾文学馆2013年版。
[40] 王云霞:《台湾留学生小说主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11年。
[41] 尹诗:《追寻与想象——台湾留学生文学的文化身份诉求》,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7年。
[42] 帅震:《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留学生文学》,《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43] 刘登翰、刘小新:《论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及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3期。
[44] 朱立立:《台湾旅美文群的认同问题探析》,《华文文学》2006年第2期。
[45] 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 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47] 王亚丽:《边缘书写与文化认同——论北美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写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48] 陈学芬:《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博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3年。
[49] 向忆秋:《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想象》,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50] 蔡晓惠:《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4年。
[51] 王少杰:《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的主要特征》,《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2] 黄万华:《20世纪美华文学的历史轮廓》,《华文文学》2000年第4期。
[53] 解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54] 刘俊:《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两大作家群比较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2期。
[55] 钱虹:《从“放逐”到“融入”——美国华人文学的一个主题探究》,《华文文学》2007年第4期。
[56] 方道文:《从“无根一代”的烦恼,到“大陆学子”的抗争——海峡两岸的留学生文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57] 朱双一:《文化冲突:从伦理到政经——旅美华人“留学生文学”比较论》,《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58] 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尔雅出版社1995年版。
[59] 王玲玲、徐浮明:《白先勇传——最后的贵族》,风云时代出版公司2004年版。
[60] 杨芝峰:《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心态与主题的嬗变》,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7年。
[61] 王茜:《论於梨华女性意识的嬗变》,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