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然环境

文化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基础,它包括“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2]。黑格尔亦将地理环境视为民族精神“进行表演的场地”[3]。20世纪初我国也有学者指出:“人本为境遇所支配之动物,外界之状态,其有力于人性之养成,匪浅鲜矣,故国土之地形,往往影响于民族特性之发达。”[4]中华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孕育中华传统文化的外部条件,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产生了重要影响。

孕育中华传统文化的自然环境有三个突出特点:其一,中华大地是一个四周具有天然阻隔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它的西北是帕米尔高原,西南有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北方多草原和沙漠,东北部和东南部濒临大海。这种地理特点形成了天然的“围墙”,使“周边少数民族向内地发展比向外发展要容易得多,因而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内向性”[5]。而且,相对来说,内陆地区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自然条件更为优越,生产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深深的吸引力。上述因素,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内向性,这种自然的内向性成为维系中华民族间联系的纽带,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对形成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增强各民族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这种地理特点还在中华先民的心目中,植下了“中国是天下中心”的深刻信念。这种信念以现代观点来看,当然包含着固守传统、盲目自大的成分,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种优越感却激发出中华民族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其二,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大地从地势上来看,自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从气候上来看,由东到西降水量逐渐减少,由南向北气温逐步降低。辽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华大地的农作物品种繁多,各种资源丰富。古代中国基本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地大物博培养了中华民族仁爱、宽厚、爱好和平的精神,使中国在举手投足间彰显出大国风范。其三,古代中国基本上属于一个内陆国家。中国虽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总体来看,中国内陆地区的面积要远远大于沿海地区,加之当时的技术水平低下,向内陆发展农业耕作比向海洋扩张的基础更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华民族并没有向海洋发展。陆地生活比海上生活要相对平稳和安全,这使得和谐安定既成为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又成为古代中国人对理想人生的一种追求。这种精神气质亦沉淀于传统文化之中。

自然环境的上述特点为塑造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提供了客观条件。当然,自然环境因素只是影响中华文化精神风貌的一个因素,正如黑格尔所说:“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界估量得太高或者太低:爱奥尼亚的明媚的天空固然大有助于荷马诗篇之美,但这个明媚的天空决不能单独产生荷马。而且事实上,它也并未尝继续产生多数的荷马;在土耳其政府之下,就没有出过行吟诗人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