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能召唤猛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雁门书院

“父亲暂且宽心,给祖君一点时间,我想他会明白您的苦心的。

对于祖君和蔡公,孩儿这里倒是有一些想法,却不知可不可行,故想询问一下父亲的意见。”

“我儿但说无妨,”张言点了点头说道。

“以孩儿之意,既然眼下祖君和蔡公都在广武隐居,我们不妨效仿慈明公等人,以祖君和蔡公为首,在此处开办一处书院。

我知祖君和蔡公的身份较为敏感,不宜大张旗鼓,如此我们可以在我高平张氏,安定张氏,以及与我们互为姻亲的高平王氏,还有雁门张氏等族内,遴选适龄儿童入学,教导。

以祖君和蔡公的威望,哪怕是两世三公的高平王氏,应该也愿意将族中部分子弟送到雁门来求学,不知父亲以为如何。”

安定张氏和张彦他们家所在的高平张氏一样,皆是传至西汉的常山景王张耳,是为两个不同的分支。

不过两家多年来一直联系颇为频繁,关系极为密切。

而安定张氏在日后还会出现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就是十六国之中前凉的开国君主,前凉太祖张轨。

高平王氏也可以称为山阳王氏,乃是山阳郡的郡望之家,两世三公,也是张彦的母亲王氏的娘家,和高平张氏多有姻亲。

“如此,或许可行,”张言略微沉吟了一下之后,点头道。

以张俭和蔡邕的名声,生源问题并不用太过担心,而他们两人的水平也完全是足够的,此举更能为他们和张氏积攒一定的声望。

甚至凭借着张俭和蔡邕两人的名望,等到他们在雁门办学的消息在这个小圈子里传递开来之后,没准儿都能吸引来一些想要和他们讨论经学的老师人选。

至于教导学生所必须要用到的书籍,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无论是张俭还是蔡邕,全都是藏书大户。

“不仅如此,像是与我们交好的太原两王氏,这些年来多有来往的无极甄氏等等,也可请人去私下询问一番,是否有适龄的儿童愿意送来雁门求学。

此外,还可大量招收那些出身于寒门和豪强之家的学子,从他们身上收取一定的学费支持学院的运作。

如此不仅可以大大充实我们所办的书院的学子规模,更能仔细观察,从中发掘出大量的人才和读书人为我们所用。毕竟在这并州边关之地,各种人才都实在是太稀少了。”

听到张彦的这番话语,张言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随后点了点头:“善。”

随后,张彦用一套提前准备好的说辞,先是去见了他的爷爷张俭,随后又亲自拜访了一番蔡邕。

这边张俭听到张彦说蔡邕想要创办一所学院之后,本就有些闲来无事的他并没有过多的犹豫,马上便答应了张彦的请求,表示愿意略尽绵薄之力,同蔡邕一起在学院里教导学生。

而另一边的蔡邕从张彦那里听到张俭准备创立一所学院,并邀请他一起在学院里教导学生之后,更是喜不自胜,感到了莫大的荣幸。

当场就答应了张彦的请求,并且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所有的藏书贡献了出来,准备充实学院的书库。

在前些年,虽然也对汉末这个残酷而又璀璨的时代产生过些许幻想,但张彦自家人知自家事,知道他和那些盖世枭雄和豪杰相比起来远远不如。

索性便熄灭了心里刚刚升起来的那丁点的争霸天下的想法,只想着今世能护住家小的平安,最后能够凭借着心中的远见富贵一生便好。

可此前突兀激活的最强争霸系统,以及自家老爹一直隐藏在心里从不与外人说道的那点阴暗心思,都让张彦原本已经熄灭了的争霸之心再次活泛了起来。

而争霸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而且相比于那些精彩艳艳的绝世之才,培养出足够的普通士子,满足基层官员的职位以保证政令通达,也是同样的重要。

而张彦在略微思索之后,就将目光瞅准了自己的爷爷张俭和整天与自己爷爷厮混在一起的蔡邕两人,和他们身上那庞大的声望。

等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与沉淀,雁门书院如果真的能慢慢走上正轨的话。

按照张彦心中的设想,雁门书院或许不会培养出什么大才,但却能够提供主大量满足基层需求的士子。

而雁门书院学生的来源,张彦暂时将目光放在了寒门,豪强之家,以及军中将校,基层官员,和部分立下军功的士卒的子女身上。

特别是军中士卒,如果在立下军功或者是牺牲之后,能够把将他们的后辈送入书院。

这对于士气的激励和提升是难以想象的,同时也能一举两得的收获一批先天性忠诚度就较高的学员。

兵贵神速,在从蔡邕和张俭那里收获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张俭没有丝毫的耽搁,马上就在张氏在阴馆城中的产业里,寻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点作为雁门书院的立足之地。

随后张俭和蔡邕两人一起忙活了好几天,从当时张俭留在雁门张家的几车书籍以及蔡邕收藏的那些书籍,挑选了部分适合的送到了雁门书院里收藏。

此外,在张彦的建议下,张俭和蔡邕两人还分别写信,各自叫来了自己的两位得意门生,辅助他们一起筹备雁门书院的建立事宜。

张言也亲自出马,亲自和雁门郡那些将门,豪强,寒门,以及屈指可数的几家勉强可称之为士族的家族进行交涉。

以张俭和蔡邕的名望作为敲门砖,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一定的资源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并且这些家族的后辈等到雁门书院正式开始授课之后,也会前往雁门书院就读。

雁门太守王柔和太原两王氏张言也没有放过,虽然以太原王氏的底蕴,族中真正的出色子弟,他们并不会马上送到雁门书院来教导。

但王言也从太原王氏那里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并且太原王氏也会将部分族中子弟和旁支送入雁门书院求学,以此来观望一下雁门书院的教学质量。

张彦则是每天不断的翻阅各种信息,从张俭的人脉网和张言这些年建立起来的关系网里寻找合适的目标,然后差人以张言或是张俭的名义与之联系。

像是本家高平张氏,关系较为亲密的高平王氏,安定张氏,这些年来合作极为密切的无极甄氏,陈留卫氏等,都已经言明会让几名族中子弟到雁门书院求学。

之前几年,张彦因为年龄太小的原因,对于家中的事物也插手不了太多,所以一直在安安心心的打磨自己的武艺,摄取这个时代的各种知识提高自己。

虽然从小表现出了异于常人般的妖孽智慧,但此前张言始终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最多在某些事情上不会刻意避着他,偶尔会听取一下他的意见而已。

但眼下随着张彦的年龄逐步增长,特别是此次出关的路上张彦那极其成熟而稳重的表现,让张言不得不开始重视起自己这个从小早慧的儿子。

等到返回广武县城之后,在张彦的请求下,张言开始带着张彦逐步熟悉府中的一些大小事物,各种明面上的人际关系等等。

同时一些隐藏在暗处,连妻子王氏都不曾知晓的隐秘布置和一些隐藏在暗处的关系网,张言也开始逐步的对张彦开放。

等到初步理清了这些事情,并大致了解了一番自己的父亲这些年来的布置之后,张彦这才开始准备对父亲的一些后手和没有看顾到的地方查缺补漏,使之变得更加完善。

而留下蔡邕,然后凭借着他和自己爷爷张俭的名望设立雁门书院。

并开始在属于清流名士的这个圈子里,小幅度的散播雁门书院的信息,吸引各种人才的到来,为以后的人才储备做准备。

就是张彦在得到了张言的认可,能够接触与调动张氏的资源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

不过张言只是准许张彦花费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的事务上,更多的还是以学业为重,不能因为其他的事情分散太多的精力。

当然,每隔一段时间他也会亲自指导张彦如何处理这方面的事情,教授张彦一些这方面的心得与经验。

不提张言的想法与打算,在这样的环境下,张彦开始了对知识的疯狂吸收。

不甘和野心再次被激活的张彦,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较为散漫和悠闲的生活,开始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的吸取着一切对他有用的东西。

原本这个时代那些在他看来犹如天书一般难以理解的先贤语录,各种名著典籍和卓绝的圣人思想,开始不断的被张彦理解,洞悉,并不断吸收其中的精华为自己所用。

如此,等到汉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春,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的雁门书院开始正式招收学子的时候,张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雁门书院的第一批学生。

同样,从去岁至关外返回直到入读雁门书院之前的这5个多月时间里,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吸收这个时代的各种知识与文化上面。

但这些时日以来在张言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之下,对于自家目前能够掌握在手里的所有力量,包括最上层在内所有的人脉关系等等在内的张言这些年来的布置,张彦基本都已经了然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