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形式。氏族形成以后,人类不是从自身探寻自己的祖先,而是把某种与氏族生存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物当作自己的始祖加以崇拜。汉代嘉祥武梁祠石刻中,华夏远祖女娲的形象是人身蛇尾,显示出华夏先祖中的蛇图腾崇拜痕迹。半坡彩陶上的人面鱼纹表示了人与鱼的结合,表达了人鱼共祖的观念,很可能是一种鱼图腾。
巫术
巫术的起源很早,有了原始宗教活动,便有了巫师及巫术。原始社会末期,巫术普遍流行,人人祭神,家家有巫史。巫师通过念咒、跳舞、祭拜等手段上传人的愿望,下达神的旨意,为人消灾致福。最早的巫师是女性,后来才出现男性。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因其是释迦族人,所以取法号“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以“四姓平等”来反对娑罗门的神权统治和种姓制度。他为了摆脱生、死、病、老等诸多痛苦而寻求解脱之道,据传在29岁时出家修行。6年苦行中,他遍访名师,与社会各个阶层人民接触、交流,形成了一整套宗教哲理观点,最终修得正果,获得了解脱。80岁时,释迦牟尼在娑罗双树下逝世。
文殊、普贤
文殊和普贤为释迦牟尼的两尊侍佛。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语意思是“妙吉祥”、“妙德”。他位于释尊的左侧,是司智慧的菩萨。文殊菩萨的头发结为五束,象征五种智慧。文殊左手拿圣卷,右手持智慧剑,坐骑是百兽之王狮子,以示其智慧多如狮子的金毛。
普贤菩萨站在释迦牟尼的右侧。其塑像大多身骑白象。象是佛教中的八宝之一,是一种长寿的动物。普贤是司德行的菩萨,即“德周谓普,从善谓贤”。因普贤菩萨常被人们祈求延命,故又称他为“延命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是“归敬”、“归命”、“敬礼”的意思。佛教徒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字或经典名称之前,表示对佛的尊敬。“阿弥陀佛”的“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根据《阿弥陀经》称,信佛者只要一心常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临死之前佛即出现,接引他前往“极乐世界”。所以,佛教的信仰者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为表示尊敬,又加上“南无”二字。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来历和意思。
弥勒佛
即未来佛,按照佛经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中国寺庙中供奉的大肚弥勒,其实是五代时布袋和尚的塑像。布袋和尚世传为弥勒佛之应化身,心胸豁达,身体肥胖,言语随便,常常背着木棒,棒上吊一个口袋,在街市中行乞,面带喜容。后梁贞明二年(916),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如来
如来:梵语,“如”就是“真如”,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即“如实”。佛经对“如来”的解释为“乘真如之道而来”、“如实而来”。“如来”是“佛”的异名,同样是佛的通称。
轮回
轮回是意译词,原译为“僧娑洛”,是佛教教义之一。轮回是指众生在六道中循环不已,流转不尽。轮回的思想起源于《奥义书》。佛教对其进一步发展,认为轮回包括天上、人间、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和胎生、卵生、化生、湿生四生,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
三界
三界是佛教术语。“界”含有类别的意思,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教义认为,欲界包括财、色、名、食、睡五种,还包括畜生、饿鬼、地狱、人和六欲天五趣。色界在欲界上面,是离欲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色的意思是物质,色生出高大宫殿,色界由此而得。色界有四静虑十七天之说。色界上面就是无色界了,是无形色众生居住的地方,包括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空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种境界。世界即由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名词,原是古印度传说的一个广大范围的世界名称。据佛经记载:世界中央是须弥山,有七山八海环绕着,海中有四大洲,海外更有铁围山。同一日月所照耀的天下为一小世界,积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由于大千世界中有大、中、小三个千世界,又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又名清凉山。五台山因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峰顶平坦如平台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国最大的佛教建筑群,现存寺院100多处。
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的普陀县。北宋时,御赐的“宝陀观音寺”使其闻名。普济、法雨、慧济等寺院是普陀山上现存最完整的寺院。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明清建造的万年寺、报国寺、光相寺等是其保留至今最完整的建筑。
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南,山上现存寺院近80处,其中以护国肉身宝殿、园寺、百岁宫等最为著名。
四大菩萨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是智慧、辩才、威猛的象征。五台山是他的道场。
普贤菩萨:德行的代表,峨眉山是他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观音是观世音的略称。观音是大慈大悲的菩萨,普陀山是其显灵说法的道场。
地藏菩萨:是大愿菩萨,愿力深广,可为众生尽孝道,担苦难,除疾病,在中国下层社会中信徒最多,九华山是他的道场。
和尚的由来
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消除一切欲望,苦心修行,与世无争,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死后灵魂即可升入“天堂”。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和”即忍耐、服从,是佛教徒所崇尚并遵守修行的根本方法。以“和”为“尚”即是称佛教徒为“和尚”的缘由。另一种说法是,“和尚”是梵文的音译,梵文原意是“师”,最初译为鹘社、和社等,后来慢慢转为“和尚”。当佛教传入中原汉地以后,“和尚”就成为对佛教僧侣固定的称呼了。
佛徒称谓
僧:僧伽的简称,意为“大众”。僧伽是出家佛教徒的团体,至少4人才能组成僧伽。一个人不能称僧,只能称僧人。出家男女都称僧人,把“僧”和“尼”作为男女的区别,是错误的。
尼:“尼”在梵文中为“女性”之意。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中国汉族对出家女性俗称“尼姑”。
法师:是一种学位的称号。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兼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
活佛:蒙藏佛教将修行有成就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蒙语)或“呼毕勒罕”(蒙语)。意为“转世者”或“化身”。汉族人俗称“活佛”。
菩萨: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
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佛教中有十六罗汉,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驻人间,受世人供养而又济度众生。汉族佛寺中常常见到十八罗汉像,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尊。
喇嘛:藏语,“和尚”之意。
行者:佛教称出家而未经剃度的人为行者。
八戒
提到猪八戒,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很少有人去想它为什么叫“八戒”。其实,“八戒”是佛教名词,全称“八关斋戒”,指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个戒条:(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7)不打扮及观听歌舞;(8)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
三宝
“三宝”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殿”即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供奉佛祖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宝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这些殿房都是佛门重地,平常是不让人进去闲逛的。因此,人们便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比喻没有事情不找上门。
五百罗汉
一些著名的佛教古寺都有五百罗汉堂。在唐代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有关于五百罗汉的记载。
据传摩揭陀国有1000个佛僧,其中,500个是凡夫僧,500个是罗汉僧。国王无忧王对他们很敬仰,一视同仁。所谓罗汉僧,是指那些断除了贪、欲之念,已得正果,不受生死轮回的佛僧。这五百罗汉僧平时不露其相,连无忧王也不知道他们是罗汉僧。在五百凡夫僧中,有一个名叫摩诃提婆的,经常发表一些违背教规的言论,影响了一大批佛僧。无忧王很生气,想把1000佛僧全部淹死。这时五百罗汉僧各显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无忧王知道后,又悔恨又惧怕,亲自到罗汉僧隐居的地方向他们认错,并请他们回去。罗汉僧们不肯,无忧王便在国都建起一座寺庙,照五百罗汉僧的模样塑了五百尊像供奉起来。从此,五百罗汉像就流传下来,并在玄奘取经时,由西域传到了我国。
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本是佛教用语。佛教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认为六根与六尘相接,就会产生种种贪欲、烦恼乃至罪孽,因此主张六根清净,不与六尘相染。《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说:“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水浒传》第四回相关记载有:“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后来,人们常用六根不净来形容某些积习未改,老毛病常犯的人。
五欲与六欲
“五欲”和“六欲”都是佛教专用语。五欲即声欲、色欲、味欲、香欲、肉欲,也有的是指财欲、色欲、食欲、名誉欲、睡眠欲这五欲。六欲是与六尘接触而产生的,即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皮肤的嫩滑光洁欲、人相而引起的情欲。
汉明帝因梦求佛
相传,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十五这天夜里,汉明帝在南宫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神仙,身高六丈,通体金色,顶耀白光。汉明帝心里十分高兴做了这样的梦,第二天便召集群臣,询问所梦神仙是何人。有一个叫傅毅的大臣说:“臣听说西域得道的人,被称为佛。可以在空中飞行,身上有太阳光芒,陛下所梦大概是他的神力显现。”于是汉明帝信以为真,立即派蔡谙、秦景等十多人,出使西域拜佛求法。
汉使西行至大月氏国(今阿富汗一带),遇到了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并得到佛经和释迦牟尼像。永平十年(67),两位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两位高僧暂住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一年后,汉明帝专门在洛阳西雍门外修建僧院,为了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佛典《四十二章经》。白马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被佛教界称为“释源”、“祖庭”。
汉明帝梦佛的故事原来出于范晔《后汉书》。其实,佛教早在汉明帝之前就已在中原流传。《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记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庐《浮屠经》。这应该是佛教传入中国比较可靠的记载。
梁武帝尚佛
南朝历代皇帝都十分提倡佛教,梁武帝把佛教几乎要抬高到国教的地位。梁武帝原本信奉道教,在他即位三年后,即下诏皈依佛教,同时宣称佛教为正道,儒、道为邪道。他在宗教信仰领域提高佛教的地位,使得僧侣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梁武帝不仅请僧侣们讲经,甚至还亲自登台讲经,著书立说,宣扬佛理,围剿神灭论。梁武帝还广建佛寺,广造佛像。著名的寺院有智度寺、解脱寺、同泰寺等,每座寺院里都塑有不少佛像,像同泰寺就有十方金佛像和十方银佛像。梁武帝还四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都被群臣用重金赎回宫中。南朝的佛教在梁武帝时达到鼎盛,当时有寺院两千多所,僧尼八万多人。
二武灭佛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者的冲突不断。其中著名的灭佛事件是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北魏太武帝原本信奉佛教,但佛教势力的增长使得大量人力和财力流入寺院,严重影响朝廷的租调收入和对兵丁劳役的需求,加上道士寇谦之的游说,于是太武帝转而信道。后来,司徒崔浩又不断挑拨,使太武帝对佛教成见日深。一日,太武帝路过长安时,发现一寺院私藏武器,并有窝藏赃物的地下室,还与贵族私自联系。太武帝下定决心灭佛,下诏诛杀长安沙门,焚毁佛像。到了北周武帝时,佛教又兴盛起来了。周武帝在道士张宾的影响下对佛教产生了偏见。公元574年,周武帝下令强制灭佛,并毁掉全部齐地寺院,将4万所寺庙变为民宅,命僧尼近300万人“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和尚为什么要吃素
在佛教初创时期,并没有要求信徒一定要吃素。在律书《十诵律》里规定可以吃“三净肉”,即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己所杀的动物的肉都是可以食用的。
到了南朝梁武帝时期,僧人们才渐渐只吃素。梁武帝萧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认为食肉就是杀生,违背了佛教“不杀生”的戒条。他发誓断除酒肉,假如再喝酒吃荤,杀害生灵,甘愿受鬼神制裁,并将堕落到阿鼻地狱;他又规定宗庙祭祀用面粉替代牲畜。梁武帝严格遵守誓言。他头戴葛巾,身着布衣,脚穿草鞋,每天只吃豆羹粗饭。僧人们在梁武帝的带动下,也严格吃素食,并以素食招待客人。时间一长,吃素就成了僧人们的习惯,而且逐渐成了寺院里的一种必须遵守的戒律。
戒疤
一个人入佛门要剃光头并要用燃着的香火在光头上烧9个香疤,称为烧戒,以表明正式出家,苦修行开始。通常这一仪式由方丈来主持。
据说宋朝时,佛教有两大派,即密宗派与显宗派。由于皇帝特别优待密宗派(即喇嘛),总是给予丰厚的赏赐,这样使得显宗派和尚既羡慕又嫉妒,为此,他们从服饰到仪式极力模仿密宗派。一下子,全国的“喇嘛”就激增了几十万。皇帝得知后,大为恼怒,决定防止此事再发生,下令全国除喇嘛外,所有的和尚都必须在光头上烧疤,以示区别。从此,在头上烧疤便逐渐形成了和尚入佛门修行的一种制度。
袈裟
“袈裟”的梵文,意思是“不正色”。按佛的规矩,取得僧人资格要经历剃发、染衣、受戒等几道程序,染衣和剃发一样,是为了表示从此舍弃美好装饰,过简朴的生活。所以,僧服摒弃青、黄、黑、赤、白“五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而染成铜青色、泥褐色、木蓝色,才算“三如法色”。这样“袈裟”也就成了僧服的专用名词了。
僧人所着的袈裟,有三衣:一件是“五条衣”,即由5条布缝缀成的内衣;一件是“七条衣”,即由7条布缝缀成的上衣;一件是由9条至15条布缝缀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遇有礼仪或外出时穿着的。
玄奘西天取经
玄奘,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因精通佛教经、律、论而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俗称“唐三藏”或“唐僧”。玄奘13岁时父亲去世,为维持生计,他到洛阳净土寺出家,21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遍访名师。贞观三年(629),玄奘为消除佛法分歧,决定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从长安出发,历经数年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法,不久即名声大振。贞观十九年(645),玄奘结束了17年的学习生涯,携带657部梵本佛典及若干佛像、舍利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盛情迎接。后世长篇小说《西游记》便取材于此。玄奘回国后,在慈恩寺从事经书的翻译工作。在之后的19年时间里,玄奘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共1335卷。玄奘还把他西行的经历口述出来,由他的弟子编著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鉴真东渡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14岁时,他在大云寺出家为沙弥,22岁受具足戒。天宝元年(742),应日本僧人荣睿等的邀请,55岁的鉴真开始东渡日本讲授佛法,5次渡海失败都未能使他动摇。天宝十二年(753),已经双目失明的鉴真第6次东渡终于成功。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隆重的接待。第二年四月为圣武天皇等授戒。天宝十四年(755),又往东大寺坛院授具足戒。同年,日本建唐禅院,供鉴真居住。圣武天皇去世后,日本以御供大米、盐等供奉鉴真。代宗广德元年(763)五月,鉴真于招提寺圆寂。鉴真东渡是中日友好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不仅对日本佛教,而且对日本的医药、建筑、雕塑等众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宗
禅宗是高度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以“真证本心”为宗旨,又称“佛心宗”。它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在隋唐时期正式创立,至唐末五代时达到鼎盛。禅宗的始祖是菩提达摩,他于南朝梁时来到中国,传佛于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到五祖弘忍时,禅宗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广收弟子,门下大师辈出,尤以神秀和慧能为突出。弘忍晚年传法时,让弟子各出一偈语以证心意。神秀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表明其有渐悟的倾向;而慧能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而,弘忍认为慧能见解更深,于是传位给慧能。从此,禅宗分裂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慧能为首,北派以神秀为首。后来慧能主张“见性成佛”的法门,成为中国禅宗的真正源头。他所写的《六祖坛经》,也是中国僧人所撰中唯一可以称为“经”的著作。
班禅
班禅是简称,最初称“班禅博克多”,后又加封“额尔德尼”名号。其中“班”是梵语“班弟达”的简称,意为精通五明的学者;“禅”是藏语“大”的译音;“博克多”是蒙语,为智勇双全之意;“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班禅全称意为:智勇双全的珍贵的大学者。
庵
庵,现指尼姑居住的寺庙,然而最初却是无此意的。古时候,人们将圆形的草屋称为“庵”。后来,文人墨客谦称自己的住宅简陋,把屋舍称为“庐”,书斋称为“庵”。随着佛教的发展,为了区别于和尚居住的庙宇,便将尼姑居住的寺庙称为“庵”。
道教
道教发源于中国,它产生于东汉顺帝时期。经过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道教是由古代的巫术和战国、秦汉时的神仙方术发展而来的。道教教义将传统的“天人合一”、伦理纲常、儒、法、墨、名、易、阴阳五行说及少数民族的医药、巫术、养生、雕刻、绘画、冶炼、民间音乐等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道教发展到汉朝达到成熟,主要有天师道、五斗米道等,到唐朝正一道也形成了。今天的道教主要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教派。
太平道
太平道是由张角创立的宗教组织。
张角,东汉时冀州巨鹿(今河北省平乡)人。当时,社会上普遍信奉黄老道,也就是道教的雏形。它是黄老思想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纯民间信仰,没有系统的教义。后来经著名道士于吉整理加工成《太平经》一书,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太平道的理论来源就是《太平经》。张角祖上历代行医,于是张角便借行医之便,向百姓宣讲道教教义。汉灵帝熹平、光和年间,全国各地创立了许多道派。张角见时机成熟,于是正式建立太平道。太平道的名字直接来源于《太平经》,所谓太平道,其意就是“行太平之道”。张角创立太平道后,即在群众中开始布道,以符水、符咒为人治病,还广收弟子,并派弟子四处宣传行善避恶。经过十余年不懈的努力,太平道的教徒发展到了10万人以上。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成千上万的教徒聚集在太平道的旗帜下,张角振臂一挥,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一时间黄巾军声势浩大,天下大乱。一向信奉黄老道的汉灵帝如梦初醒,急忙调集军队进行镇压。由于经验不足,黄巾军连连失利,最终覆灭。在东汉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下,太平道也就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而终结。
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其创建者是张道陵。
张道陵,字辅汉,东汉时沛国(今江苏省丰县)人,本来是太学生,精通五经。东汉顺帝时入蜀,在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学道。公元141年,张道陵造作道书,说自己是“天人下降”,特地来给百姓们传授“正一盟威之道”,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开始传教。因为入道者必须缴纳五斗米作酬谢,所以称做“五斗米道”。
张道陵于公元143年到达青城山,在这里建立了二十四教区,并在各区设治头,张道陵自称天师,掌管全教事务。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巴蜀地区。张道陵死后,由其子张衡继续传道。张衡死后,五斗米道的领导权为张修所有,一时五斗米道声势甚大。黄巾起义失败后,张角被杀,张修躲藏起来,最后被张道陵之孙张鲁杀害。
张鲁在汉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道教政权,雄据巴汉近30年,五斗米道的势力在汉中达到鼎盛。至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攻打汉中,张鲁投降。五斗米道随之传往北方中原地区。晋统一后,它又传向东南沿海一带。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是道教至尊的天神,处在无极之上清微的玉清圣境,为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之首,生于太元之先。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也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道教神名。传说为上古时女神,人首鸟身,圣母元君的弟子,黄帝之师。传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玄女下降,以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授予黄帝,并制牛鼓80面,遂破蚩尤。
三官
“三官”指道教所信奉的天官、地官和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又以“三官”配“三元”,称“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道教四大名山
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观
观在古代原指宫阙两旁的望楼。西汉时,因道教为帝王所重,故将道教的庙宇尊称为“观”。东汉以后,道佛两教并盛于世,寺、观得以并称。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载:“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唐代康骈《剧谈录》载:“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
自汉以来,“观”成为道教士宣道之所,如紫阳观、太玄观、玄妙观等。至于道观中的偶像,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产物。一般说来,观中只挂神像(三清至尊之类的画像)。如今,如同“庵”为尼姑寺庙的专称一样,“观”也成为道教的象征性建筑。
武当派
武当派属道教教派,创始人是张三丰,他是元末明初人,精通经书,明初入武当山。明太祖、明成祖都曾派人寻访他而没有成功。武当派供奉的主神是道教尊奉的“玄天真武大帝”。武当派在修炼方法上强调修炼内丹。武当派在民间有很高的威望,以张三丰的名义传承的“武当内家拳”也流传至今。武当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湖北丹江口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自命为真武转世,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并大规模营造宫观,30万人用了11年时间修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工程之大,不亚于紫禁城的修建。
白莲教
白莲教是一个神秘的宗教结社,南宋初年已出现于江苏昆山。元、明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分成很多支派,分别称大乘、混元、收元等名目,成员十分广泛。白莲教教徒在日常只是烧香拜礼,或由教首讲解经卷、咒语、口诀、歌词,以虔修来世,并达到求福避祸的目的。
全真道
全真道初创于金,因其始祖王重阳自题所居为“全真庵”而得名。
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王重阳少年勤奋攻读儒家经典,企图科举入仕,但是兵荒马乱的世道让他的希望破灭。他又转而学武,虽考取功名,却不得重用,王重阳愤然辞官,在终南山出家当了道士。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提出了儒道释三教同源论,创立独具特色的全真教。王重阳从此开始广收弟子,致力于传教活动,其中最有名的是号称“北七真”的7位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全真道虽由王重阳创立,但是将其发扬光大者却是丘处机。
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19岁入道,20岁拜王重阳为师。1217年,元太祖成吉思汗遣使臣刘仲禄召请丘处机西上。丘处机审时度势,于1220年率领18名弟子从莱州出发,行程万余里,终于到达西域大雪山与成吉思汗会面。丘处机以“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劝告元太祖,说服大汗要克制各种欲望,禁止杀戮,并且结合中原情况,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治国安民的良策。丘处机受到元太祖礼遇,封爵大宗师。1223年,丘处机回到北京,住在白云观,开创传戒制度。后元统治者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免除道院和道士的一切赋税。丘处机借帝王的隆威,广度道徒,大建宫观,将全真教推向了鼎盛时期。
全真教在发展中,因不断侵占佛教寺院,引起僧人不满。在1258年的僧道辩论和1281年的再次辩论中,均以道教失败而告终。明朝建立以后,全真教受到冷遇,代之而起的是正一教。
清真
“清真”是我国回族经常用的一个词。回民信奉伊斯兰教,也称其为“清真教”。在伊斯兰教教义中,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奉的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把自己信奉的宗教称为清真教,称其寺院为清真寺。
最早的来华传教士
耶稣会教士最早于1508年来华。当时,有一些耶稣会教士来到澳门。以后陆续来中国的传教士有利玛窦、庞迪我、龙华民、熊三拔等人。意大利人利玛窦与西班牙人庞迪我,以各种手段接近我国官吏和士大夫,买通宦官马堂,于公元1601年朝见了明神宗,获准在北京购买土地,建立教堂。几年之内,他们就发展教徒200余人。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先后入教。以后又有意大利人熊三拔和德意志人汤若望到中国传教,传教士遍布十几省。
这些传教士除宣传宗教以外,还带来一些科学知识。有的传教士编写自然科学著作,有的同中国人一起翻译书籍,有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翻译外国书籍、编写自然科学的著作。如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李之藻译《圜容较义》,徐光启译《测量法义》,熊三拔著《泰西水法》,王徵与邓玉函合译《奇器图说》。同时传入的还有西方古典哲学及绘画、建筑艺术等。
《山海经》
《山海经》是保存上古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现在认为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巴蜀地方的人所作,西汉刘歆校书时合编。全书分5卷《山经》和13卷《海经》,共3万余字,讲述了将近100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追日”、“黄帝擒蚩尤”、“西王母蟠桃盛会”、“刑天舞干戚”等等。
女娲
女娲是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是开天辟地的神。关于女娲的说法很多:
(1)源于原始人对蛙的崇拜。女娲神话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以“蛙”为图腾的民族,“蛙”在当时被看成是生殖力旺盛的象征。
(2)源于原始人对水产物贝类的崇拜。
(3)源于原始人的石头崇拜。石为土精,蛇又是土地神秘的象征,因此,女娲也被描绘成人面蛇躯,具有抟黄土而造人的神奇本领。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的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所谓三皇,是指上古时期三位传说中的人物。所谓五帝,指的是原始社会后期五位部落联盟的领袖。三皇五帝所指为谁,古籍中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三皇指钻木取火的燧人、结网捕鱼的伏羲、尝草耕地的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西王母、东王公
西王母:又称“金母”或“王母娘娘”。在我国早期神话中,西王母是职掌瘟疫、刑罚的怪神,长相丑陋,家住昆仑山上。后世人将西王母的形象、职司作了较大的美化,成为容貌绝世的女神,掌管女仙名籍,还掌管着长生不老之药,故旧时民间又视西王母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东王公:又称“东王父”、“东木公”等。在早期神话中,东王公的形象很不雅观,据说他居住在“东荒”大山中的大石洞中,身长一丈,头发雪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背着一只黑熊,老爱左顾右盼。后经增饰为神仙领袖之一,分管男仙名籍。
佛教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
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持宝剑。
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绕一条龙。
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弄银鼠。
雷公
雷是最有威慑力的自然现象,因此,对雷公、雷神的崇拜,古已有之。但是,在神系中设置雷部,并由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主其事当是北宋末年的事。北宋时期,道教神霄、清微诸派,崇尚施行雷法。于是,雷公不仅掌管施雨,而且还“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八仙
“八仙”一词,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出现,只不过不是指铁拐李等八仙。现在公认的铁拐李等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神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
财神
我国民间所说的财神爷指赵公明元帅。赵公明又称“赵玄坛”,玄是黑的意思,坛就是神。道教传说中汉人张陵为了修炼仙丹,奏请玉皇派一名守护神。玉皇即派遣赵公明下凡,并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在《封神榜》中,赵公明原为峨眉山罗浮洞道人,因协助闻太师与姜子牙作战,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四个官员。这些官职都是掌管财经的实权派,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成了“财神爷”。
寿星
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寿星祠。唐代司马贞曾说:“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旧俗认为该神分管长寿,因而被画成老人模样:白发白须,拄着手杖,头大且额头鼓起。
四灵
龙、凤、麒麟、龟,合称为“四灵”,是我国古代吉祥的象征。
龙:四灵之首。中国古代一般都认为皇帝是龙的化身。传说中的“龙”为马首、蛇身、鹰爪、鹿角,系由我国远古时代各部族的动物图腾复合而成。
凤:它头顶华美的头冠,身披五彩斑斓的羽毛,由孔雀、雄雉等美丽的鸟类复合而成。传说中的“凤”还分雄雌,雄的叫凤,雌的称凰,“凤凰”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情。
麒麟:它遍体鳞甲,形态似鹿,长着翅膀。“麒麟送子图”即是人们祈望子孙繁荣、追求幸福的象征。
龟:四灵中唯一存在的生物。由于其寿命长,所以作为健康长寿的象征。
城隍
城隍是保护城市的神,在冥界中是一种基层神司。
早在周朝时,除夕要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水(即隍)庸(即城)神”。“城”是指城墙,“隍”是无水的城堑,城隍也就是守护城池的神。
隋唐以前,城隍神只有少数城池有,而且它们多无固定的庙宇,亦无具体的名字。唐代以后,百姓将一些开明人物称之为“民之父母”、“闾里屏障”。他们死后,百姓希望他们仍留在城中保护自己,于是就把他们抬出来当城隍,这样就有了有姓名的城隍爷。
钟馗
钟馗是一位驱妖降魔、铁面无私又心地善良的神。钟馗捉鬼、钟馗嫁妹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相传,钟馗是从古代“终葵”谐音而来的虚构人物。“终葵”原为古时一种家用器物,今称之棒槌。古时候家中若有人病了,便以为鬼在作祟,即用棒槌(终葵)去赶鬼。于是终葵便有了驱鬼避邪的作用。从南北朝开始,很多人都给孩子取名为“钟葵”,如北魏献文帝时的大将军杨钟葵、北魏孝文帝时的顿丘王李钟葵、北齐武成帝时的宦官钟葵以及后来隋炀帝时的乔钟葵等等,都为取治鬼邪、保平安的意思。
唐代以前,钟馗这个形象流传并不很广泛,但自从人们传说唐明皇梦见钟馗捉鬼一事后,钟馗打鬼之说开始普遍流行开来。据说在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染上了恶性疟疾,一个多月也不见好。一天夜里,他梦见有个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他的小玉笛,这时又赶来一个大鬼把它吃掉了。唐明皇问他是谁,回答说是终南山的进士钟馗,因应试武举不第,自己撞死于阶前,他对唐明皇说:“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病就好了。于是便命吴道子画出钟馗的像,印发给大臣们,要求在除夕的晚上悬挂在大门上以驱妖除邪。此法逐渐传入民间,钟馗便成为了各家各户的守门神。
济公
济公是在民间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爱的名僧。其实,济公并不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就是南宋时期杭州灵隐寺的和尚——道济禅师。
道济是宋代台州人,俗姓李,名心远。原出身显贵,为驸马之子。他出家于杭州灵隐寺,后常住净慈寺,是一个禅宗僧人,法名道济。他生活落拓,不拘礼法,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所以有人称他为“济癫”。相传净慈寺曾遭受火灾,他到浙江桐庐一带去募化以修新净慈。江浙一带的民间,至今仍有许多有关“济癫”(济公)的传说故事。
通俗小说《济公传》里的济公形象,是借真人夸张想象,另行创造的艺术形象,他被描写为爱喝老酒、吃狗肉、伏妖捉魔、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济公的特点又变了,他装疯卖傻,玩世不恭,爱济助弱小,不畏强暴,时常和达官贵人开玩笑,弄得对方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
苏州西园寺罗汉堂的济公佛像别开生面,在面部造型上突出了右侧眉梢的皱纹,看去是一脸愁气;中间当面看去,则似喜非喜,似愁非愁,人们称之为啼笑皆非。
阴曹地府
阴曹地府在封建社会里被认为是死人的去处、鬼神的世界。这是道教和迷信者想象出来的。
按照道教的解释,阴曹地府共有两处:一处叫“酆都城”,亦叫“平都山”。东晋葛洪《神仙传》载:东汉时代的阴长生、三国时代的王方平先后在平都山修炼成仙,后人把阴、王读为阴王,以讹传讹变成了“阴间之王”或“幽冥之王”。后逐渐演变,遂以酆都为“阴曹地府”。另一处叫“罗酆山”,据说在北方癸地,山高2600里,其上下并有鬼神宫室。
道教称“酆都大帝”是主宰幽冥地府之神。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称“酆都北阴大帝”,居神次之第七位,并说其为炎帝大庭氏,讳庆申,为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
牛头马面
“牛头马面”是迷信中地狱的公差,让人在阴曹地府受上刀山、下油锅等刑罚的差事都是他们去做。牛头最初源于佛教,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力大无比,能排山倒海。阿傍在世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头传入中国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讲对称、成双,于是配上了马面。
牛鬼蛇神
“牛鬼蛇神”原是佛经故事和佛教艺术中的鬼神形象,后在中国用来比喻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鬼”见于《妙法莲华经》:“复有诸鬼,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蛇神”出于密宗曼荼罗画,密宗经典《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载“曼荼罗画”的构图有“西面门南,西方水天神,被甲头上蛇头,手把龙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