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方言》的书名、内容和体例

传本《方言》全称为《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所谓“轩”就是古代使臣所乘坐的轻便的车子。在汉末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轩之使,采异代方言。”也就是说在周秦时代,每年的特定时期,最高统治者就会派遣一些使者乘坐轻便的车子到各地采集诗歌、童谣和异语方言等,并以这些材料考查风俗民情,供执政者作参照。秦火之后,历代调查的方言资料基本散佚殆尽,扬雄年轻时从严君平那里得到千把字的残稿,还见过林闾翁孺整理的框架。扬雄到京城不久,争取到机会调查方言,就把旧材料和新资料加在一起编成了《方言》一书。

郭璞是第一个给《方言》作注的人,后来人见到的都是郭注本。今本《方言》分为十三卷,最后两卷除极少数条目载有方言词的分布区域以外,其他条目都仅有被释词和释义两项内容,一般认为这两卷是没有完成调查内容的方言调查提纲。从义类上来看,这十三卷的内容大体如下:《方言》的释词体例大致与《尔雅》相似,它虽然没有像《尔雅》那样明确地标明门类,但也基本上采用分类编次法。比如第八卷是诠释与动物有关的词:虎、獾、鸡、猪等等。第九卷是诠释与器物有关的词:戟、矛、箭、剑、盾等等。第十一卷也基本上是诠释与虫豸有关的词:蜻蛉、蝗螂、蚍蜉、蟒等等。

依照戴震的统计,今本《方言》共有675条,11900多字。根据《方言》中的用语,一般把《方言》中所注释的词语分成五类,即:(一)通语,又称四方之通语、凡语等。这是没有地域限制的词语。(二)某地某地之间通语。这是在区域较广的范围内通行的词语。相对于“通语”而言,它是方言;相对于通行范围内某个较小的方言区域而言,它是这个范围内的“通语”。(三)某地语,某地通语,某地某地之间语。这是在区域较小的范围内使用的词语,全书这类词语最多。(四)古今语,古雅之别语。这是从历史角度考察,是扬雄所指出的语言生灭之际的古语的残留,也就是所谓的“绝代语”。(五)转语,又称语之转、代语。“转语”是指兼包时间与空间两方面因声音转变或意义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五类事实上并不属于同一个层面:前三种都是共时的不同空间的描写;第四类则是历时的考察,但又给予了共时的说明;第五类则兼顾时、空两个方面。

《方言》的编写,采用的是所谓“标题罗话法”,标题的公式是:“A、B、C、D,X也。”罗话的公式是:“a地谓A为x,b地谓B为x,cd之间谓C为x,又e谓D为x。”《方言》一书中缺罗话的条目主要集中在卷十二、卷十三,前面说过这两卷可能是一个没有完成调查内容的方言调查提纲。那么在前11卷的范围内,完整按照“标题罗话法”编排的条目实际占到了80%以上,所以说“标题罗话法”应当能够被视作《方言》的基本编排体例。需要注意的是,《方言》一书条目中没有方言分布描写的情况大致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没有调查到相关词语的具体分布情况,二是可能还没来得及完成调查。前11卷属于前一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卷十二、卷十三属于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