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大历史:农耕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农耕的起源

比起“农耕”,我们更习惯使用“农事”或“农业”等说法。“农事”是指播撒谷物或水果的种子,或者种植幼苗,进行栽培和收获。“农业”是将上述农事划分为一个行业的用语。大历史为什么没有选择众所周知的农事或农业,而偏偏选用“农耕”这一说法呢?因为与农事、农业相比,农耕确实包含不同的意义。

“农耕”可以解释为“耕田种地”。按照这一定义,农事与农耕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英语词典里,“农耕”的含义有所不同,它被定义为“栽培和照料农作物或动物的方法”。这个概念与我们所了解的农事存在区别。维基百科也将农耕定义为“为了维持并改善人类的生活,饲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和菌类等行为”。

由此可见,农耕的含义比我们已知的范围大得多。简单来说,“农耕”这一用语大致可以扩展为以下几种含义。听到“农耕”这个词时,首先想到的是栽培农作物的行为。不过,在大历史中,农耕除了栽培农作物之外,还包含饲养动物的行为,以及培育农作物和动物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那么,在大历史中,我们应该怎样定义农耕呢?我们没有选择使用常见的“农事”或“农业”,而选择使用“农耕”的原因在前文中已做详述,这其实是以其他方式对农耕进行定义和说明。在本书中,我们将农耕定义为“人类在周边的动植物之中选择满足特别喜好的特定种类的动植物,为增加其产量进行的多种技术进步和变革”。这个概念看起来虽然有点难,但是仔细解读会发现其实非常简单明了。所谓农耕,除了我们已知的农事之外,还包括饲养家畜,以及为了获得更多产品而进行的各种技术开发。

大历史之所以将农耕定义得如此宽泛,是因为人类通过农耕开始人为地改良动植物种类、提高生产效率,这就是所谓的“驯化”。驯化是非常初级的基因工程。我们经常通过新闻获悉,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良出了新的动植物种类。因此,提到基因工程,总会让人误以为是最近出现的事物。其实,基因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农耕的时代。

进一步来说,驯化并不单纯意味着某一物种将另一物种视为食物进行榨取,造成作为食物的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的现象。如果某一物种过度榨取作为食物的另一物种,该物种自身也有可能灭绝,因此反而会出现保护其他物种并共同生存的现象。例如,蚂蚁将蚜虫分泌的液汁作为食物,为了获得更多的液汁,它们会在自己的巢穴中保护蚜虫卵。这种互助生存方式就是互利共生。驯化是共生的一种形态。

人类慎重地考察周边环境,选择对自身有用的物种,尝试能够使其更好生长的各种改良方式,并进行长期驯化。这样一来,不仅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人类也会受到来自周边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考察广义的农耕,不仅对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的种植作物、饲养家畜的行为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对考察人类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而言也至关重要。开始农耕之后,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狩猎—采集时代截然不同。为了正确地理解其复杂性、多样性、关联性,应以平衡人类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视角和观点进行思考。因此,对农耕的认识不应局限于人类种植喜欢的植物、饲养喜欢的动物,而应该理解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相互作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