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3.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①此章由顾远撰写,原为2017年GET教育科技大会上的演讲。

任何好的教育,不管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使用怎样的教育产品,都必须做到两点:帮助学习者明了自己为什么学习,并帮助他们学会学习。

我在教育创新领域工作,同时也是一个科幻迷,所以我会特别留心人们是如何想象未来的教育的。

图1-1是法国插画家让-马克·科泰(Jean-Marc Côté)在1900年前后绘制的未来教育场景:一个成年人把书本倒进一台机器里搅拌,知识就会化作电波直接传输到学生的头脑里。

图1-1 1900年的法国人想象的未来教育 此图出自《在1900畅想2000的世界》(Futuredays:a Nineteenth Century Vision of the Year 2000)一书。

这样的想象在今天看来可能很可笑。2017年的现代人也设计了一幅未来教育场景:幽蓝色的科技之光照耀着整间教室。这会不会更符合我们的想象呢?

现在主流的教育体系诞生于大工业时代,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这100多年来,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飞跃,脑科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的研究也有了丰硕成果,各种教育创新实践和产品层出不穷,但是整体而言,教育似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很多在今天看起来颇具创新的教育理念,其实100多年前,在约翰·杜威(John Dewey)、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和陶行知生活的年代就已经被提出并实践过了。而今天我们听到的很多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批判之词,在这100多年间也从未间断。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教育如此难以改变?

教育为何难以改变

教育难以改变,是因为教育的范式还没有发生改变。“范式”是一个领域里人们对现实的基本假设,这些假设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成了我们思考和行动的默认前提,并进而塑造着整个领域的基本形态,影响着它的发展方向。

范式就像计算机的底层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不改变、不升级,仅靠不断开发新的App并不能给系统的效能带来质的提升。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范式和大工业体系背后的运行逻辑高度拟合。它暗含了如下4个假设:

· 教育等于学校教育;

· 教育的目的是传递学科知识;

· 教育唯一正确的方式是作为知识权威的教师的灌输,以及学生大量的反复训练;

· 教育唯一正确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化的考试。

明晰了这些假设,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哈利·波特”系列作品里的霍格沃茨学校明明是一所魔法学校,它的教育方式看起来却和我们身边的学校没什么两样。

明晰了这些假设,我们就会明白,如果不改变教育的范式,即便教育技术再进步,我们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想象也不会比100年前的人高明多少。

有一家机构对未来的教育做出预测,他们预言250年后,知识能够通过植入大脑的生物芯片传递,人类再也不需要死记硬背了,受教育的时间将从十几年缩短为几周。我简直要怀疑做出这个预测的人是不是得到了1900年那位法国插画家的真传。

对教育的4个新认知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是不可能在产生这个问题的原有框架中被解决的。”人类在每一个领域的重大突破都源自对该领域原有范式的突破。要想改变教育,我们必须先明确教育的新范式。这个新范式包含以下4点对教育的新认知。

第一点,教育是一件错综复杂的事情。

如果教育就是传递信息这么简单,那么在谷登堡改进印刷术之后,教育这件事就可以终结了。影响教育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彼此会产生相互作用。指望某一类教育机构、某一种教育产品或者某一项教育技术系统性地解决教育问题,是一种理性的自负。人工智能也许已经可以准确判断一个孩子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很难判断这个孩子没有掌握好某个知识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因为被同学霸凌了,还是因为没有吃早饭导致完全没心思学习。

第二点,教和学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

过去,学习是纯粹的单向输入;现在,学习正逐渐变成一个“输入、创造、分享”的综合体验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简单的形式来实现,比如让学习者观看一段教学视频,然后针对这个学习素材进行评论、分享、做标签、评分,还可以让他和其他学习者一起讨论,或者去教别的学习者。

这个过程也可以更加复杂。比如由我联合创办的群岛教育社区的学习社群,这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是我和这些学习者共同设计、不断迭代的。在每次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都会相互交流各种问题,主动提供更多相关的学习资源;我们的学习成果公开发布后,会收到来自公众的反馈,所有这些内容又构成了未来新的学习社群的学习材料。这样一来,教和学就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了。

第三点,教学将以分布式的方式在不同场景下发生。

其实,让学习在学校发生不过是一种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考虑不得已而做出的选择,因为教师、教室、教具、实验室等学习资源由学校集中提供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但是教育太重要了,不能全部交给学校。新范式下,教育将在更广阔的场域里发生,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教育的场景不局限于学校课堂,也可以在家庭、剧院、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学习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有人曾问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您闲暇时间都做些什么?”德鲁克反问:“告诉我什么是闲暇时间?”也许未来我们也会同样反问:“告诉我什么是学习时间?”因为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变成一次学习的体验。

在未来的新范式下,学习不再只集中于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一段特定时间,如青少年时期的专职学习、中年时期在工作中的学习、老年时期退休享乐式的学习……学习将会是终身的。人类的教育职能也不再只集中于教师这一职业角色身上。很多人不是专职教师,但他们的经验、能力、热情都足以使他们在某个领域或某些方面承担起教育的职责,他们可以在合适的场景下,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之中。我把这些来自教育领域之外,却承担了教育职责的人称为“共享式教师”。简而言之,教育将变成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

第四点,好的教育是通向自由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激励学习的方式要么是利诱式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要么是恐吓式的:“不好好学习,工作就要被人工智能抢走了。”事实上,教育有且只有一个目的,即帮助人们获得自由。获得学习的自由,获得思想的自由,使人类从个人的本能中解放出来,从他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进而获得人生的自由。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首先,自由是一种能被自我感知的动力,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够被什么激发;其次,自由是一种权利,一种“我自己可以选择什么值得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如何去做”的权利;最后,自由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分辨、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并行使作为权利的自由,同时也在掌握和实践作为能力的自由。

任何好的教育,不管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使用怎样的教育产品,都必须做到两点:帮助学习者明了自己为什么学习,并帮助他们学会学习。

教育范式的转变

显然,范式的转变不会一蹴而就,教育从旧范式到新范式的过渡是逐渐进化的,如图1-2所示。图中的横坐标体现的是范式的逐渐转变,纵坐标体现的是基于不同范式的教育所呈现的不同形态。

图1-2 教育范式进化图谱

不同的教育机构和不同的教育产品所面对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因此它们所基于的范式在具体内容上也会有差异,比如教和学融合到了什么程度,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分布式的特点等。

教育1.0的形态是我们最熟悉的,如图1-3所示。在这种方式里,教师扮演的是全知全能的知识输出者,学生就像一个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主要的动作就是“接收、回应、反刍”。这是典型的旧范式下的知识教育形态。

图1-3 教育1.0形态

有意思的是,这种形态如今在一些教育科技产品的“加持”下变得颇具迷惑性。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用上了微信群、直播、多媒体等新手段,学生也可以在网上约课、约家教、找习题、找学习资料,但是教育的方式、教师扮演的角色以及教与学的二元对立关系都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教育2.0的形态是目前很多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所采用的教育形态,比如项目制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探究式学习、STEAM教育 STEA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的首字母缩写。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编者注的教学模式等,如图1-4所示。

图1-4 教育2.0形态

这种教育形态非常鼓励学习者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合作、探究,形成“学习社群”。同时,教学过程也更加开放,开始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像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教师来设定相应的学习框架、节奏和方向,并鼓励学习者彼此之间互动交流,从而增进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

在教育3.0的形态中,教师就像一个学习社群里的导游、导师或协作者。学习者自己就是学习网络的连接者、学习内容的创造者、学习体系的建构者,如图1-5所示。

图1-5 教育3.0形态

具体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自由地在社群中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和独特的学习节拍;同时,学习者又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和创造,来丰富和扩展所在的学习社群。这种形态的教育对教育者和学习者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也只有很少的教育机构在进行这种尝试。

图1-2中间的那条斜线体现的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社会化学习的充分程度。在新旧范式的转变过程中,学习将越来越明显地以“社会化学习”的形态出现。“社会化学习”可概括为以下三句话:

· 学习在窗外——打破学习时空场域的限制,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各种各样最适合的形式进行。

· 他人即老师——打破教与学的二元对立关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 世界是教材——学习的内容不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真实世界里的各种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素材和对象。过去,教材是我们的全部世界;今天,全世界都可以是我们的教材。

在不同的教育形态下,社会化学习都有可能发生。哪怕在教育1.0形态下,学校也可以请校外的某个名人来做讲座,教师也可以用某部电影来讲解某堂课的知识,但这些行为是偶发的、零星的、点缀式的。在教育2.0形态下,社会化学习会以更深入、更主动的方式发生。而到了教育3.0形态,社会化学习将是一种常态化的学习形式,社会资源参与教学将基于一种社会机构与学校的长期、稳定的关系。比如在芬兰,博物馆参与当地学校的课程开发实际上体现了博物馆与学校的一种有制度保障的稳定关系,而学校的音乐教育往往是由独立的第三方音乐教育机构提供的,经常在当地的音乐厅进行。

教育的最终目的、“社会化学习”的最终结果就指向了图1-2的右上角:一个学会学习、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者,一个自由的人。

图1-2完整而简约地展示了我想表达的教育理念,给我的教育创新实践提供了路线图,也在我观察和评估各种教育创新项目和产品时提供了坐标。

这几年我参与创办了群岛教育社区,支持了近百家教育创业团队。尽管他们所在的具体领域不同,在这张图谱上分布的位置也不同,但他们都在努力地探索新教育范式下的新教学形态。

从图1-2中不难看出,在新旧范式的转变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教育创新、创业的机会;反过来,这些教育创新、创业活动也会加速推动新旧范式的转变,推动教育的变革。

范式决定了一个领域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什么是被忽视的,以及什么会被视为麻烦的意外。

新旧范式的转变本质上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过程。在旧的范式里,很多教育创新的实践被看作只有少数人参与的例外,它们是“另类教育”或者“补充教育”。而在新的范式下,我们会发现,这些“例外”才是真正的教育。

随着教育范式的转变,这些真正的教育将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地发生,而我们也将迎来教育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