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越多,概率越小
今天,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个,抖音和快手的网红、B站的UP主加在一起超过1亿,MCN机构十几万家(数据来源:新榜),好内容是多了还是少了?
随着认知能力、策划水平和技术手段的提升,含金量高的内容多了10倍,而混淆视听、粗制滥造的内容却多了100倍。
今天,你微信通讯录里躺着几百位好友,你身边靠谱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
信息通道变短,有的人吸收营养,取长补短,变得越来越靠谱。相应地,急功近利、志大才疏的人触碰你也更容易了,你遇到不靠谱的人和事反而更多了。
关于选择,另一位社会学家戴维·迈尔斯做了一个测试。
在一个密闭的袋子里放100个乒乓球,让玩家抽取,其中10个黄球,90个白球,抽到黄球可以得到50美元的奖励,抽到白球需要接受10美元的惩罚。
最幸运的人在前3个就抽中了黄球,本以为他们会就此收手,带着胜利筹码愉快地离开,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抽,直到把之前赢来的消耗光,最终的结果是500名玩家里仅有20位盈亏持平。
游戏重启,球数增多,1000个球里有100个黄球。结果只有一位收支平衡,其余全部亏得底儿掉。
如果把这个游戏放大到社会维度:随着信息轰炸,市场上财富猛涨数倍的机会到处都是,知识付费、盲盒、跨境电商、数字货币……风口一个接着一个。
对于富裕生活的向往,你急于翻本儿过上理想的生活,不假思索下手抽球,一旦抽中了黄球,你就会习惯这种获利方式,一直抽下去,更多的白球在前面等待着你,总有一天会全部输光——信息变多带来了照明弹,但也带来了更多烟幕弹。
人生不同于测试,你用几分钟就能抽光所有乒乓球,可生命有限,如果你每件事都要去亲自试错,选错一次,可能要用几年时间“回血”。兜兜转转几次,最好的年华也就这么过去了,连续的风雨飘摇,终究是错付了青春。
今天的世界,选择变多,成功概率却在变小。面对时代的选题,低分考生选择题海战术,尖子生反而只做少量习题。
唐彬森刚刚创立元气森林时,抛出过一个概念:资源诅咒。意思是大公司虽然资源多,但如果每个人都过分依赖平台,反而会抑制增长。
资源丰富的另一层含义是“机会稀缺”,当社会信息足以覆盖所有个体时,“找好事做”远比“把事做好”更重要——读书、行路、阅人、刻意训练已经不是重点,关键是读什么书?走哪条路?结识哪类人?修炼哪种能力?抓住哪个机会?
现代人是一台由选择和执行组装而成的精密机器——绝大多数人的执行能力相当:世界500强的高管和社区维修工在执行层面的投入没有太大差别;真正决定杰出或平庸的,是看谁在决策层面投入了更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