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数智重塑乡村服务方式
随着移动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和利用农业信息的渠道逐步打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等服务模式逐步推广,农民盼望已久的信息社会将深入民生领域,并在乡村就业、社保、文化、旅游、社会治安等领域广泛应用。纵向联结从省到村,横向覆盖政府、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企业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成效更加显著,供销合作系统的惠农服务网点更加密集,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人们获取信息服务的障碍逐步消失。综合来看,数智技术可以增强乡村各项服务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如图1-17所示。
图1-17 数智技术增强乡村各项服务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
“天空地一体化”服务在智慧绿色乡村建设工作的实施,将促使乡村山水林田湖草数智化监管成为现实,数智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支撑更加有力,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成效得到显现,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服务持续发力。乡村信息服务供给侧不断丰富,并充分利用信息开放共享、自动信息感知及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加强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创新,面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数智化培训更加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将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应用更加广泛,有力地支撑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信息需求,显著地缓解各类群体信息需求与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矛盾。
基于数智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补齐文化素养、信息素养低,获取信息服务能力弱,以及农业信息供给、传播与互动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乡村网络文化管理与创作加速优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网络化加速,金融支农信息服务更加深入,公共法律线上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村落保护实现全景网络漫游,乡村就业、社保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乡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我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乡村信息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在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城乡数字鸿沟逐步填平。推动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本章小结】
本章从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在我国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新历史起点下乡村振兴的新机遇。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的乡村振兴重要驱动力,总结出数智技术将从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治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对乡村进行重塑。
(1)我国乡村在生产效率、生产方式、生产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发展的突出差距;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堵点;我国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新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
(2)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时期,城镇化也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成为重要特征,未来城乡将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协调推进。在新历史起点,我国逐步崛起的新消费群体及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未来,我国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将呈现“繁荣的农村”和“繁华的城市”交相辉映的景象。
(3)新技术浪潮已经从信息化向数字化再向智能化演进。数智化就是“数字化+智能化”,是以连接、计算、协同、数据、智能为核心能力组成要素,体现为万物互联、数据驱动、智能使然的发展形态。随着数智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和应用,乡村也将加速拥抱数智化,实现要素市场重组、产业发展重构和乡村治理重塑。“天空地一体化”的数智体系建立和应用,将促使乡村生产、乡村经营、乡村治理、乡村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乡村发展方式将加速从依赖自然资源向依赖知识资源和数智资源的绿色方式转变。
[1] 许益静.中美经济比较与问题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8):145-146
[2] 李实.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问题、挑战和建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7-46.
[3] 杜鹏,王永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机遇、挑战及应对[J].河北学刊(石家庄),2019(4):172-178.
[4] 李实.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问题、挑战和建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7-46.
[5] 方晋,赵晨,曹艳,张晓姗,等.中西部8省中小学在线学习调研看城乡教育差距[EB/OL].2020-05-19.
[6] 赵春江.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42(06):1-7.
[7] 程明月.中美农业发展差异及其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9):38-39.
[8] 程明月.中美农业发展差异及其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9):38-39.
[9] 罗锡文.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19(02):4-7.
[10] 王亚华.立足国情农情走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 (09):1-8.
[11] 赵春江,李瑾,冯献.面向2035年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04):1-9.
[12] 茶洪旺,明崧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启示[J].中州学刊,2012 (06):30-35.
[13] 袁金旺,董雪.韩国和日本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验及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2):23-25.
[14] 袁金旺,董雪.韩国和日本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验及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2):23-25.
[15] 刘守英.乡村体面城乡平等,才是真正的现代化[EB/OL].维普网,2019.
[16] 杨述明.论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理论逻辑[J].社会科学动态,2021(10):11-17.
[17] 赵璐,李振国.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经济社会发展范式的新跃进[N].科技日报,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