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采槟榔》这首歌曲大家耳熟能详,很多人误以为它是台湾民歌或者海南民歌,其实它是湖南湘潭人黎锦光创作的流行歌曲。黎先生基于湖南花鼓戏双川调和湘潭食槟榔习俗,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采槟榔》,这间接反映了食槟榔习俗在湘潭的传播历史与流行程度。
湘潭有嚼槟榔的习俗,我生长在湖南湘潭,因此从小就对槟榔很熟悉。我用“熟悉”这个词,是因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仅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槟榔定量供应。我小的时候,父亲想要过一把槟榔瘾,可是又买不到食用槟榔,就让我到中药铺去抓一些药用的槟榔片来解馋。那时候,很多湘潭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改革开放以后,槟榔供应才开始多起来。那时候我从广州放假回家,可以见到大街小巷遍布槟榔摊,满街的男女大都嚼着槟榔。那时,槟榔没有工业化生产,也没有真空包装,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制作的,大部分家庭也没有冰箱,因此,槟榔仅在湘潭及附近的县市流传。后来,有了真空包装和工业化生产,槟榔开始逐渐流传到全国。我大概是在槟榔货源有保障以后才开始养成嚼槟榔这种嗜好的。也因此,总有朋友问我,湘潭不产槟榔,为什么湘潭人会嚼槟榔?于是,我就开始关注起槟榔的研究来,前后发表了三篇与槟榔相关的文章:一篇全面讨论食槟榔习俗,包括食槟榔的历史及区域分布,湘潭人嚼槟榔的来源和流传;一篇论述湘潭槟榔从奢侈品到药品到成瘾性零食的形成过程,以及湘潭槟榔文化的形成;还有一篇分析湘潭人食槟榔的来源的故事与成因,以及与地方社会的关联。
曹雨博士毕业后,在我这里做完博士后,又做专职研究员,因此常常见到我嚼槟榔。他自己也尝试过,由此引发了他对槟榔研究的兴趣。曹雨,按现在的话来说是“学二代”,按过去的话来说是书香门第,其父母与我一样,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在大学教书。中国常有“富不过三代”之说,那是针对经商者的,而对读书人则没有这样的说法,反而是“耕读传家”经久不断的故事有很多。所以曹雨虽然读书读到博士,但并没有显出“专”和“傻”,反而展现出“博”和“灵”。他的英文很好,有扎实写作的基础,同时知识面广、思维敏捷。他在我的门下,开始一直苦于寻找合适的研究方向,他原来做国外的民族关系研究,话题有些敏感,文章不好发表;他一直想跟我去做田野调查,想学习用人类学的方法做研究,可是他经常需要照顾家庭,很难抽出较长一段时间出门做田野调查。我就跟他讲,寻找你喜欢的东西做研究,他说他喜欢吃,是地地道道的“吃货”。我就说,你可以做“饮食人类学”的研究啊!刚好我们系的特聘教授陈志明先生开设这门课,每年还举办国际饮食人类学的会议,一些国际的顶级人类学家也是会议的常客加“吃货”!他听了以后很感兴趣,真去参与了他们的活动。他做饮食研究,自从出版《中国食辣史》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一本研究辣椒的书,没有想到成了畅销书,他不仅赚到了稿费,还受邀到处去演讲,收获了不少书迷。他第二个题目是槟榔,这次更是轻车熟路,很快又交出了厚厚的一本书稿。
对于饮食的研究,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觉得没有什么价值。其实,对于研究者来说,没有什么题目是不可以做的,问题是怎么做,只要立意高、切入点好、方法得当即可。从事盐、糖、茶、咖啡、烟草相关研究的不乏各个学科的大师,比如常来我系参加饮食人类学研讨的西敏司,以写糖闻名全球;季羡林先生晚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糖史》;陆羽的《茶经》至今无人不晓。民以食为天,食品对于当代人的意义不言而喻,而有待深入研究的食品还有很多,这是一个大有前景的研究方向。首先祝贺曹雨选择了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我常说一个人的研究能与兴趣相结合是人生一大幸事,作为一名“吃货”,能把食品作为研究的对象绝对是一件幸事!同时祝贺曹雨的大作即将问世,也祝愿曹雨的饮食研究更上一层楼!
是为序。
周大鸣
2021-9-13于斯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