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灰釉出,原始瓷器现
在烧陶的过程当中,
燃烧材料树木枝干跟
干草产生的灰落在了
陶胚子的表面,
这就是自然落灰现象。
《墨子》载:“昔者夏后开[1]使蜚廉折金[2]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鼎成三足而方……以祭于昆仑之虚。[3]”在夏代,夏后启让蜚廉到山里去开采铜矿,在昆仑陶铸,鼎铸成后用它来祭祀神仙。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于省吾先生在 《双剑 诸子新证·墨子三》中释:“陶谓作范,铸谓 金。凡古代彝器,未有不用范者,近世所发现之商陶范,固所习见。”
陶铸的成功使用直接导致了青铜器在其后千余年的长足发展,在夏代,进入了我们常说的“中国青铜时代”,标志着人类的文明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包括了夏、商、西周、东周在内的历史时期,期间人们开始大量使用青铜制造兵器、礼器、炊器、食器、酒器、饮器、乐器……相比陶器,青铜器坚硬、耐用且不吸水,这种新型金属材料铸造工艺的兴起使得陶器的使用不断减少。青铜器的进步与更新,对其时制陶工业的不断完善亦有反哺作用。
甗,上甑下鬲的联体器,上部用以盛物,下部用以盛水,中间有箅可以通蒸汽。三联青铜甗是一灶数眼的炊具,可同时加工数种食物。
爵,斟酒器,有点公道杯的影子了。
觚,饮酒器。茶杯的先祖。
盉,盛酒器、盛水器。柄、足、流、盖俱全,执壶、紫砂壶的远祖。
据考古测定,早期陶器的烧结温度都在1000°C以下,所以有那么句话叫作“千度成陶”。随着陶窑结构的进步、烧造技术的发展,窑内的烧成温度逐步达到了1200°C,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创造出了原始的瓷器。[4]一般说来,瓷器区别于陶器的特征有四:其一,瓷原料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高,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低,所以瓷器的烧造耐得住高温,且胎质呈白色;其二,瓷器烧成温度至少在1200°C以上,这样的高温下,瓷体结构致密,不吸水分,不吸收气味,敲击其身有清脆的金石之音;其三,瓷器表面有釉,胎釉结合紧密;其四,瓷器胎骨有透光性,陶器无透光性。反观陶器,我们知道它的烧成温度在1000°C,它的胎质粗疏,无釉,吸水率高、易吸收气味,敲击其身发出哑然沉闷之声。
商代早期 陶镞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代 炊器 “妇好”三联青铜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二里头文化 青铜爵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代 青铜觚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 青铜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周穆王时期 原始瓷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豆,羹食器,盛放腌菜、肉酱等物的器皿。豆是后世盏的雏形。
釉的发明与使用是由陶器发展至原始瓷器的必备条件之一。那么,釉的发明与使用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釉的出现是在商代。那时候没有天然气和电,不像现在可以用气、电来烧窑,彼时陶器是用树枝或干草来燃火烧造的。在烧陶的过程当中,燃烧材料树木枝干跟干草产生的灰落在了陶胚子的表面,这就是自然落灰现象。然后经长时间烧造,融成了自然的草木灰釉而烧成了釉陶。研究表明这时候的釉多是石灰釉,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2%左右,氧化钙的含量在16%左右。器皿在氧化气氛中烧成,所以在商周时代原始瓷器的釉色基本上呈黄绿色或青灰色。这种原始青瓷此时还处于瓷器中比较低级的阶段,在烧成温度和某些工艺上比不上后世的成熟瓷器。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但不可小觑的是,它同时代表了中国陶瓷史上重大的技术进步。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看到这种覆盖过釉后,表面光滑、颜色漂亮且不吸水的器皿,一定是兴奋万分。于是他们仔细观察了其后的烧造过程,逐步掌握了釉的使用技术,之后开始主动地把草木灰涂抹在尚未烧造的陶器表面,于是从陶器到低温釉陶,再到1200°C高温下烧出的胎质更加细腻、色泽更加莹润的原始瓷器,制瓷技术在商代匠人那里不断改进。[5]
约公元前475—元前221年 原始瓷青釉戳印“S”纹提梁盉故宫博物院藏
周武王时期 “利”青铜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青铜时代,饮食器具的制作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那这个时期的茶又是什么情况呢?从文献资料上看,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里已经有了“武王伐纣,巴人献茶”的说法。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是商周历史的分水岭。长期以来,学界对牧野之战这个事件的时间点有很多争议,原因就是没有直接的出土文物作为时间证据。这个痛点直到1976年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利”簋的出土方得以解决。簋属于饭食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利”簋内里著有铭文四列三十二字,“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子阑师,赐右史利金,用作亶公宝尊彝。”武王伐纣,在甲子日的清晨时逢岁星(木星)当空,一日之间结束了灭商战役。胜利之后,一位名字叫“利”的大臣得到了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于是利就用其铸造了一件铜簋作为纪念。由于这件青铜簋是利所铸造,人们就把它称作“利”簋,后世也称其为“武王征商簋”。三十二字铭文的内容跟《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等古籍记载相吻合,解决了史学界的千古谜团,弥足珍贵。
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联合当时在四川巴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共同伐纣。《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周武王伐纣胜利后,分封诸侯,将其宗亲册封在巴地。巴地朝觐天子的贡品中就有茶,这也是我国古代贡茶制度的起源。《尔雅》,一说周公作,一说战国末年前成书,至少此书在战国时已经存在。晋代郭璞《尔雅注》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羹,《辞源》释义:“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汁的食物或汤。”西周以后的《晏子春秋》记载:“晏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在晏子的饭桌上,茶与蔬菜并列。晚唐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里写道:“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皮日休的观点是自周代至陆羽著述《茶经》前,人们对茶的饮食方法是把茶树的鲜叶或干叶“浑以烹之”,如同把蔬菜汤熬好食用。可见,青铜时代的茶还是食用与药用并存着。青铜时代是青铜器与陶器、原始釉陶、原始瓷器并存的时代,它们的型制大体相仿,当时的食器、酒器如盉、盘、壶、觚、杯等就是其时或盛或吃或饮茶的器具。
[1]夏后开:即夏启,汉代人避景帝(刘启)讳而改。
[2]折金:采金,指开发金属矿藏。
[3]虚:同“墟”。
[4]《中国陶瓷史》,中国硅盐学会编,文物出版社。
[5]《中国陶瓷史》,中国硅盐学会编,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