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律读本:育人三十六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循循善诱

Provide guidance systematically and methodically.

“循循善诱”,源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48

循循然:循序渐进的样子;诱:诱导,引导。宋代朱熹《论语集注》对此解释:“循循,有次序貌。诱,引进也。博文约礼,教之序也。言夫子道虽高妙,而教人有序也。”“卓,立貌。末,无也。此颜子自言其学之所至也。盖悦之深而力之尽,所见益亲,而又无所用其力也。”49《论语·子罕》这段话的意思是:(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指导我,用文章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用尽全力学习,但它似乎仍然矗立在我面前。我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无路可上。这是孔子弟子颜渊对老师学问的由衷赞叹,也形象地刻画了孔子善于启发引导的高超育人能力。成语“循循善诱”源自于此,喻指善于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别人学习。

孔子是循循善诱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指出,教导学生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0(《论语·述而》)。他又提出,“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51(《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52(《论语·季氏》)。这些都是孔子循循善诱教育实践的生动写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注意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适时施教。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载:“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53在这段有趣的对话中,孔子与子路同样以竹子设喻,但孔子的喻教更胜一筹,充分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

“循循善诱”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礼记·学记》总结了启发教学三项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54汉代郑玄指出孔子把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思考积极结合起来,“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55宋代张载也提出,“言及而言亦是时,言及而言,非谓答问也,亦有不待问而告之,当其可告而告之也,如天之雨,岂待望而后雨?但时可雨而雨。”56(《张子语录》)这些经验总结,可以说是对循循善诱教育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厦门大学 薛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