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量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量植物

一、株

(一)《说文·木部》:“株,木根也。”徐锴《系传》:“入土曰根,在土上者曰株。”《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是指露出地面上的树桩。此外也可泛指草木,如汉焦赣《易林·观之巽》:“泽枯无鱼,山童无株。”

(二)“株”自南北朝始用为量词,草木皆有根株,故以部分量整体,称量树木与草本植物,前者之例如《世说新语·言语》:“斋前种一株松。”后者之例如《宋书·符瑞志》:“山中生紫芝一株。”刘世儒(1965:97—98)认为这个量词的用法“始终没有超出‘植物’这个范围而向外扩展一步;在南北朝是如此,在后来仍然是如此……”这未免武断了,在南北朝确是如此,后来不全如此,看下文4、5两类例句,起码在唐诗中就曾超出植物的范围,这或与诗歌的语言特点有关。

(三)本期量草木仍是“株”的主要功能,但不限于此。

1. 量树木,此类最多。

(1)九十九,临崖摧残一株柳。(敦辞1325)

(2)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祖123)

(3)房前大桐四株,五月繁茂,一朝凋尽。(同上84)

(4)其时园内,新果万株,含青吐绿……(游仙窟,近代19)

(5)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杨炯诗,612)

(6)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李白诗,1675)

(7)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同上,1772)

(8)更有阮郎迷路处,万株红树一溪深。(卢纶诗,3142)

(9)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白居易诗,4658)

(10)桂林须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日开。(曹邺诗,6880)

(11)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大愚诗,9297)

(12)异木几十株,林条冒檐楹。(元结诗,2714)

(13)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柳宗元诗,3939)

(14)仁杰淫祠废欲无,枯枫老栎两三株。(熊孺登诗,5420)

(15)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大唐56)

(16)仆虽不佞,亦相公一株桃李也。(摭68)

(17)至寺北百余步,有葡萄一株。(宣63)

(18)井东北数十步有楚昭王庙,有旧时高木万株……(韩集685)

其中例(16)以桃李喻学生,但表层意义仍量树木。

2. 量花及草本植物。

(19)庭前一株花,芬芳独自好。(敦辞1679)

(20)师入园中,见一株菜……(祖394)

(21)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杜甫诗,2381)

(22)倾摧千仞壁,枯歇一株兰。(贯休诗,9365)

(23)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韩愈诗,3791)

(24)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张祜诗,5849)

3. 量竹。

(25)一畦云薤三株竹,席上先生未是贫。(徐夤诗,8188)

4. 除量植物,“株”还有一些特殊用法。或许因犀角形似竹笋,或许因犀角细长,形似树根,就使株与犀联系起来了。

(26)尚食为盘三百面,引行先托一株犀。(敦辞718)

(27)迸出班犀数十株,更添幽景向蓬壶。(徐光溥《同刘侍郎咏笋》诗,8638)

(28)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陆龟蒙诗,7209)

例(26、27)是以“犀”喻竹,例(28)则因犀甲可以为铠甲,犀牛又极凶悍,故以之喻兵。“生犀一万株”,乃一万劲兵之意。还有一例以“株”量线香可能亦因其形状细长之故:

(29)重一箧,香十株,赤金瓜子兼杂麸。(李贺诗,4438)

这样的搭配历代均很罕见。不过李贺的语言本就新奇独特,只能视为一个特例。

5. 更进一步,本期还有一种新的搭配,即以“株”量玉、石。

(30)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元稹诗,4568)

(31)巉岩玉九株,秀湿掩苍梧。(贯休诗,9340)

(32)曲江晴影石千株,吾子思归梦断初。(齐己诗,9542)

(33)思量江令意,爱石甚悠悠……两株荒草里,千古暮江头。(同上,9477)

例(30)的“千株玉”比喻落满晶莹白雪的石峰,这是此前的语料中未曾见到的。

6. 最后一类是“株”与形容词搭配。

(34)豪少居连鳷鹊东,千金使买一株红。(刘言史诗,5323)

(35)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方干诗,7466)

(36)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徐凝诗,5376)

(37)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李绅诗,5484)

“株”与形容词搭配也属于“非典型数量名结构”,实际它所称量的是花树。这时若数词为“一”,“一株”即“满株”,如“一株红”就是一棵开满红花的树,带有夸张的意味。这在第九章里还会谈到。

“株”与量词“根、树”用法互有异同,详细比较见下文“三、树”。

(四)唐五代是量词“株”用法最丰富的时期,这或与唐诗语言运用有关。此后,它的功能一直比较单一,只量树木、花草。宋诗偶见以之量石,如苏轼《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现代量植物较多见于书面语,口语虽可用,但不及本期以后产生的“棵”普遍。

二、根

(一)《说文》:“根,木株也。”本为名词,指草木的根,《左传·隐公八年》:“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因植物有根而以“根”量之,始见于南北朝。首先称量生长着的植物,如《水经注·沁水》:“庙侧有攒柏数百根。”《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一亩,二千一百六十根,三十亩,六万四千八百根。”后延伸量无根之木,如《魏书·崔亮列传》:“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另外还可称量其他带根之物,如须毛,《十六国春秋·前赵录》:“须髯不过百余根。”(参见刘世儒1965:95—96)

(二)本期语料中量词“根”不是一个高频词,敦煌变文偶见,《全唐诗》连重出者仅近10例。所量亦未出前代范围。

1. 量成株的植物。

(1)白怀洛负左憧熹枣树壹根。(吐鲁番文书,洪书A265)

(2)陶(萄)内有枣树大小拾根。(同上)

(3)路隐千根树,门开万仞峰。(刘得仁诗,6299)

(4)千根池里藕,一朵火中花。(贾岛诗,6675)

(5)闻听说五岳,穷遍一根莲。(李洞诗,8284)

(6)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杜甫诗,2448)

(7)老力安可夸,秋海萍一根。(孟郊诗,4266)

(8)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独君井上有一根。始觉人间众芳异。(皎然诗,9264)

(9)斫石种松子,数根(一作株)侵杳冥。(许浑诗,6061)

2. 量木、木棒。

(10)人执一根车辐棒,打着从头面掩沙。(敦校130)

(11)檑木伍拾壹根,胡篱贰拾面……(吐鲁番文书,洪书A265)

(12)禅师造寺,诸方施木数千根,卧在谷口。(朝40)

3. 量毛发。

(13)……鸡鸣惊觉,自是生须数十根。(酉84)

(14)(菆鹰)其背毛、并两翅大翎覆翮、及尾毛十二根等并拔之,两翅大毛合四十四枝、覆翮翎亦四十四枝。(同上193)

“根”与量词“株、树”用法互有异同,详细比较见下文“三、树”。

(三)这一量词后世变化不太大,但近现代一般不再用于整株的树木,只能说“一根木棍、两根竹子”,更常见的是用于纤细的物品。《红楼梦》44回:“(凤姐)说着,回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66回:“(柳湘莲)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只是每一条骨髓中,每一根血管里……都燃烧着一个原始的单纯念头:我要活下去。”

三、树

(一)《说文·木部》:“树,生植之总名。”是木本植物的总称,在先秦与“木”为同义词,如《左传·昭公二年》:“有嘉树焉,宣子誉之。”但据汪维辉(2000:81—83)研究,先秦表“树木”的概念以用“木”为常,而“树”则更多用为动词,如在《尚书》《易经》《论语》《孟子》里均为动词。至《史记》表“树木”虽仍以“木”为常,不过“树”做名词已大为增多,其中动、名二义出现次数之比为30∶22。

(二)汉代开始有了量词“树”,称量各种不同的树木,如《史记·货殖列传》:“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荻……”16刘世儒说量词“树”与“株、根”功能相同,《魏书·食货志》中曾有“桑五十树,枣五株,榆三根”这样并列的用法,所以他认为“树”在南北朝就开始衰退,有渐被“株、根”取代之势。(参见刘世儒1965:158—159)

(三)然而考察本期材料,量词“树”并未被取代,请看实例:

1. 做个体量词,量各种树木。

(1)一树涧生松,迥向长林起。(敦辞397)

(2)一百终,坟前几树凌霜松。(同上1332)

(3)霜中千树橘,月下五湖人。(陈羽诗,3890)

(4)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张谓诗,2022)

(5)无端千树柳,更拂一条溪。(杜牧诗,5970)

(6)官罢得丝发,好买百树桑。(同上,5942)

(7)南馆西轩两树樱,春条长足夏阴成。(白居易诗,4960)

(8)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同上,4786)

(9)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刘禹锡诗,4120)

(10)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王梵志诗,唐外351)

以上例句半数出自敦煌歌辞及白居易、王梵志等以口语入诗的作品,杜牧、刘禹锡等人诗作也比较通俗,应能代表当时的口语,不会都是仿古或书面语成分。所以本期的个体量词“树”尚未被取代,仅《全唐诗》就有30多例。

2. 做临时量词。

A. 量树上的花、鸟、虫等。

(11)千树夜(野)花光灿烂,一溪流水渌潺潺。(敦校513)

(12)千山白雪分明在,万树红花暗欲开。(同上531)

(13)无端略入后园看,羞煞庭中数树花。(敦辞267)

(14)几树晴葩映水开,乱红狼籍点苍苔。(何希尧诗,5746)

(15)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曹唐诗,7351)

(16)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刘禹锡诗,4119)

(17)残花半树悄无语,细雨满天风似愁。(崔橹诗,9995)

(18)衡阳旧寺秋归去,门锁寒潭几树蝉。(周贺诗,5731)

(19)绕殿流莺凡几树,当蹊乱蝶许多丛。(张说诗,960)

B. 因修辞关系形成的与风、烟、霜、雪、姿、色等搭配。

(20)琴尊剑鹤谁将去,惟锁山斋一树风。(方干诗,7501)

(21)经年荒草侵幽迳,几树西风锁敝卢。(黄滔诗,8114)

(22)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雍裕之诗,5349)

(23)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杜牧诗,6004)

(24)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韩愈诗,3842)

(25)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李商隐诗,6184)

(26)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白居易诗,4946)

(27)驱使鬼神功,攒栽万树红。(章孝标诗,5759)

(28)一溪寒色渔收网,半树斜阳鸟傍巢。(杜荀鹤诗,7958)

例(28)中的“斜阳”系指代“夕阳的余光”。

(四)“树”与“株、根”之比较。

“树”既然未被“株、根”取代,三者有何异同呢?

相同之处是它们都经常称量各种名目的树木,尤其是“树”与“株”称量松、柏、桑、柳、梅、樱、桃、杏、橘之例都很常见。

不同之处是:首先,“株、根”除量大树还可量花草,又因它们本义都是植物的根部,在形态上与条形物相关,所以“株”可量细长的石、玉乃至线香,“根”可量木棒、毛发,这是量词“树”不具备的功能。这一点很易区分和理解。难点在于“株”和“树”在看似称量相同的对象时,如“数株花”和“一树花”,二者有何不同。

从整个词汇体系来看,至晚从东汉起,名词的“树”已取代“木”成为表示“木本植物”这一概念的最常用基本词,此后至今两千年来树木统称为“树”的格局迄未改变。(汪维辉2000:81—86)隋唐五代也不例外,具体用例非常普遍,唐诗中就可随意举出“鸟宿池中树”(贾岛)、“万壑树参天”(王维)等。因此“树”做量词使用,有时会受其名词性的干扰,形成临时量词的功能。如例(11—17)各句所量均为开在树上成丛成堆的花(包括晴葩、山榴),“一树花”是满树的花,而不是一朵花,“残花半树”是历经风雨后剩下的花,更不会是半棵树。这些例中的“树”词汇意义很强,只能是临时量词。相比之下,“株”的词汇意义较窄,应用也不那么普遍,使它得以专一地充当个体量词。如《全唐诗》以“株”量花者仅两见:“数株花下逢珠翠”(章碣,7650)、“爱此山花四五株”(张祜,5849),前句的“花下”指树下,说的是满头珠翠的妇人站在大树下面;后句诗题为《樱桃》,“山花”实指开着花的樱桃树。两例中的“株”仍是量树的个体量词。同时由于“株”还可量草本植物,“一株花”可指一棵小草花儿,如果用这个结构指整株树上开着的花,就会发生混淆。至少在唐诗里未见充当临时量词的“株”。再有上文“树”的第3类用法,即跟“风、烟”等结合更是“株”所不具备的。

(五)量词“树”本期之后没有大的变化,唯个体量词的用法日渐书面化。至现代口语很少再有“几树桑、千树柳”之类的说法,而代之以“株”和后来产生的“棵”。剩下的只是临时量词功能,如“一树桃花、满树红枣”等。

四、本

(一)《说文》:“本,木下曰本。”义指草木的根,《诗·大雅·荡》:“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或指草茎、树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

(二)“本”成为量词与“株”一样,都是以部分量整体。这在先秦就已现端倪,如《荀子·富国篇》:“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王先谦谓“一本,一株也”17。当然王是从语义上解释的,句法上“瓜桃枣李”与“一本”并不是“名词+数量词”的关系;但“本”与数词连用并代替各种树木,为以后发展为量词准备了条件。至汉代就有了成熟的量词“本”,如《汉书·循吏传·龚遂》:“(遂)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本”作为量词有几种不同功能:1. 量植物。刘世儒据当时语料指出它偏于量草本,少用于木本,如《十六国春秋》:“每日必于牧暇,采樵二束、菜二本。”汪维辉(2007:127)更明确指出它在《齐民要术》中均量草本植物,有薤、葱、冬瓜等。2. 量书本。古人传书各有所本,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叙》谓《论语》遭秦火后的传承“遂有三本:一曰古论,二曰齐论,三曰鲁论”。在此“本”是“以……为本源、根据”之义。既言《论语》有“三本”,量书本的用法由此而生,如《魏书·崔光列传》:“今缮写一本,敢以仰呈。”但“一本书”这样的用法还未见到。3. 量衣服。此类古今罕见,例如《南齐书·武帝纪》:“唯装复夹衣各一本。”(参见刘世儒1965:96—97)

(四)本期的量词“本”主要有两类功能。

1. 量植物。用例多出自文人诗文,敦煌文书及《祖堂集》未见。与此前不同的是,它量草、树之例都很常见,并不偏于量草。

A. 量草本植物。

(1)百本败荷鱼不动,一枝寒菊蝶空迷。(张贲诗,7236)

(2)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姚合诗,5706)

(3)投以小石,当有水芝一本自出。(集25)

(4)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一本有直数万者。(国史45)

(5)去宅一里所,但见人参一本,枝叶峻茂。(《隋书·五行志下》)

B. 量木、竹。

(6)有木名杜梨……四旁五六本,枝叶相交错。(白居易诗,4686)

(7)二京曾见画图中,数本芳菲色不同。(郑谷《荔枝树》诗,7738)

(8)一架三百本,绿沉森冥冥。(皮日休《新竹》诗,7032)

(9)有松一本立于庭……(独17)

(10)其理无刑名桎梏之具,犯罪者以竹五十本束之……(《旧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骠国》)

(11)植松杉楠柽桧一万本。(白集1460)

2. 量文书、书本。此类在变文、《祖堂集》及各类诗文中均不罕见:

(12)(前文述《大云经》)崔子玉遂依帝命取纸,一依前功德数抄写一本……(敦校322)

(13)业官启言大王:“青提夫人〔亡来〕已经三载,配罪案总在天曹录事司太山都尉一本。”(同上1027)

(14)(草堂和尚)制数本大乘经论《疏钞》、《禅诠》百卷、《礼忏》等,见传域内。(祖169)

(15)大师问:“见说座主讲得六十本经论,是不?”(同上360)

(16)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王建诗,3434)

(17)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李商隐《韩碑》诗,6154)

(18)以下一本俱作于邺诗。(于武陵诗《感怀》题注,6895)

(19)三年一造户籍。……天下籍始造四本,京师及东京尚书省、户部各贮一本……(《旧唐书·食货志上》)

(20)既盟则贰之。贰之者,写两本盟书:一埋盟处,一藏盟府也。(《左传·襄公十一年》孔疏,十三经1951)

(21)历城县魏明寺中有韩公碑……魏公曾令人遍录州界石碑,言此碑词义最善,常藏一本于枕中,故家人名此枕为麒麟函。(酉112)

(22)就求第一本视之,笔迹宛有书石之态。(集8)

细考本期用例,可以看出“本”之所量,着重在书籍流传的版本、存本,而不是具体书本的数量。今天说“桌上堆着几十本书”,可能是同一种教材,准备发给每个学生的。当时在这个意义上的计量多用“轴”,参见本章第十节“轴”条。此外本期“数+本+名”格式见于各种不同文献,如“一本杏殇诗、六十本经论、两本盟书”,说明个体量词“本”较前更为成熟。

(五)此后,“本”仍可量植物,如《元史·世祖纪》有“济南路邹平县进芝草一本”的记述,《红楼梦》也有“数本芭蕉”之说(17—18回);但这个词越来越偏重于量书本,并逐渐取代了“轴”,且不再着重称量版本。后又发展出量戏曲的段落,“一本”犹一出、一折,例均多见,不赘举。现代口语则不再用于草木,只用于书本及戏曲,由后者引申量一定长度的影片,如“这部电影有15本”。

五、科

(一)《说文》:“科,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本义品类、等级。《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

(二)魏晋南北朝时,从此义发展出近乎量词的用法,表示类别,如“孔子门徒三千,而唯有此以下十人名为四科……此第一科也”(《论语·先进》皇侃疏),“分大辟为二科”(《魏书·刑罚志》)。刘世儒(1965:146)说这种量词是不易同名词截然分开的。

此外《广雅·释诂》曰:“树、茎、干……科,本也。”同书《释言》:“科,藂也。”“藂”即“丛”的俗体,从后来的实际用例看,它做量词所称量的大多是成丛的植物。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种谷》即有以之量谷苗之例:“凡五谷唯小锄为良,良田,率一尺留一科。”这就已是个体量词了。18

(三)本期的量词“科”。

1. 量植物,如:

(1)润息村田更不过,无论夏麦与秋禾。三升今岁垄三亩,一粒来年收一科。(敦校933)

(2)昔日万乘坟,今成一科蓬。(李白诗,1742)

(3)高添雅兴松千尺,暗养清音竹数科。(谭用之诗,8673)

(4)瑞麦五科。(白集1207)

这种用法与量词“窠”相同,二者之比较详见下文“六、”。

2. 表示类别,应视为准量词,如:

(5)四科弟子称文学,五马诸侯是绣衣。(清江诗,9147)

(6)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刘复诗,3470)

(7)颜子将才应四科,料量时辈更谁过。(李涉诗,5437)

(8)惆怅八科残四在,两人荣闹两人闲。(白居易诗,5077)

这里所指的不是一般的类别,而是科举考试中分科取士的“科”,且作为量词它是不自由的,多数只出现在“数+科”中,更接近名词;只有第(5)例的“四科弟子”似乎像“数量名”结构,但仔细分析,其实是指“四科中的弟子”,“科”并不能称量各种人物。总之,第2类的“科”与刘书所举《魏书》等例一脉相承,属于准量词。

(四)量词“科”此后仍沿用,如宋陈与义《秋雨》诗“菜圃已添三万科”,元曾瑞《端正好·自序》“黄菊东篱栽数科”,清章炳麟在《新方言·释植物》中仍称“今人谓一本树,或曰一株,或曰一科”。但大约从明代开始出现了新生量词“棵”,它专用于量个体的草木,在近代白话中渐渐代替了“科、窠”乃至“树”。《西游记》同时有“科”和“棵”,第2回:“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科松树。”19回:“掣钉钯,把一棵九叉树钯倒。”至《红楼梦》“科”却只用于“前科的探花”(第2回)、“乙卯科进士”(13回)等,不再做量词,量草木皆用“棵”。现代的“科”也不再量植物,只做准量词,多用于学科门类,如“大学分文理医农几科”。也用于生物学分类,同一目下分若干科,如松柏目有松、杉、柏诸科。

六、窠

(一)《说文》:“窠,空也。穴中曰窠,树上曰巢。”本义鸟窝,左思《蜀都赋》:“穴宅奇兽,窠宿异禽。”也可为其他动物的窝。作为量词最早见于南北朝,量同穴生长的成丛植物,《齐民要术·安石榴》:“栽石榴法……八九枝共为一窠,烧下头二寸。”

(二)本期的“窠”。

1. 量植物。

用于植物时,“窠”所量多为丛生的灌木,如上引《齐民要术》所谓“八九枝共为一窠”者,即一株,故仍系个体量词。《王力古汉语字典》对“窠”的解释为:“通‘棵’。量词。植物一株。”所举之例同例(6)。

(1)牡丹昨日吐深红,移向新城殿院中。欲得且留颜色好,每窠皆着碧纱笼。(敦辞717)

(2)大仪前日暖房来,嘱向朝阳乞药栽。敕赐一窠红踟蹰,谢恩未了奏花开。(花蕊夫人诗,8980)

(3)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陈标诗,5771)

(4)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李煜词,10043)

(5)至汾州众香寺,得白牡丹一窠……(酉185)19

(6)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著花一千二百朵。(同上186)

(7)……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同上288)

2. 量印章及印记。

(8)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黄滔诗,8121)

(9)衲补云千片,香烧印(一作焚篆)一窠。(唐求诗,8306)

(10)(石柜)每面各有朱记七窠,文若谬篆,而又屈曲勾连,不可知识。(集34)

(11)仍以紫印九窠,回旋印之。(同上)

《汉语大词典》“窠”字条谓此类用同“颗”,但我们所见材料只量印章,未见用于其他颗粒状物。

3. 量成群的动物,只得一例:

(12)忽见一窠蚁子,壤壤遍地而行,莫知其数。(敦校558)

“一窠蚁子”显系多数,“窠”似为集合量词,因材料少,对其量动物的情况不能做更多分析。

(三)“窠”与“科”的异同。

“科、窠”上古同属歌部,中古同为平声戈韵溪母,苦禾切,做量词常通用,都可量植物。区别是“科”可表科举的“科,窠”可量一窝动物及印章,这时两者不能互换。

(四)本期之后,“窠”量动植物的功能都还存在,宋代“窠”量植物与本期相同,如苏轼诗《答子勉》“欲舞腰身柳一窠”,明陶宗仪《辍耕录》卷23“(扬州白菜)有膂力人所负才四五窠耳”,这都相当于后起的个体量词“棵”。量动物时皆为集合量词,如《平妖传》第7回:“这窠鸡卵都没用了……”到了现代,量动、植物的功能已分别由“窝、棵”承担,量词“窠”基本不再使用。20

七、茎

(一)《说文》:“茎,枝柱也。”本义指草木的主干,如《楚辞·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至于其量词功能,刘世儒认为汉代尚未产生,他举“胥宫园中枣树生十余茎,茎正赤”(《汉书·广陵厉王传》)等例,证明当时“茎”即使与数词连用,也还不具备量词的性质(刘世儒1965:100)。但此说不确,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通脉四逆汤方》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之说,又有《居延汉简》“木二茎”之例(《居延汉简甲乙编》),还有更接近口语的例子,如三国时代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与五茎华,自留二枚。”所以用于草木的量词“茎”在后汉确已出现了。(参见洪艺芳2000:267)

(二)至魏晋南北朝,“茎”仍量草木,如江淹《草木颂》:“所爱两株树、十茎草之间耳。”此外又可量人身上生的毛,如《魏书·灵微志》:“右手大拇甲下生毛九茎。”(参见刘世儒1965:100—101)

(三)本期“茎”基本保持了前期的性质,主要可分以下几类。

1. 量花草及树木枝条。

(1)贤劫初时,香水弥满,中有千茎大莲华。(祖15)

(2)师云:“你若随我,衔一茎草来。”(同上405)

(3)欲种数茎苇,出门来往频。(姚合诗,5706)

(4)何处邈将归画府,数茎红蓼一渔船。(谭用之诗,8670)

(5)学咬两茎菜,言与祖师齐。(拾得诗,9108)

(6)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刘禹锡诗,4071)

(7)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居易诗,4671)

(8)况此风中柳,枝条千万茎。(元稹诗,4482)

(9)成都百姓郭远,因樵获瑞木一茎。(酉173)

(10)采得前件(引者按:指娑罗树)树枝二百茎……(同上174)

(11)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明53)

有时“茎”看似量词,如段成式诗“九茎仙草真难得”(6769),但此句是说一棵生有九枝茎的草很难得,“茎”是名词,不是量词。古今兼具量、名两种词性的词比比皆是。

2. 量竹。与前期相比,本期“茎”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在所量植物中竹占了很大的比例,这可能跟众多诗人喜欢咏竹有关,例如:

(12)无妨数茎竹,时有萧萧声。(施肩吾诗,5588)

(13)点检生涯与官职,一茎野竹在身边。(朱庆余诗,5893)

(14)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齐己诗,9561)

(15)静扫空房唯独坐,千茎秋竹在檐前。(张籍诗,4359)

(16)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白居易诗,4994)

(17)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同上《画竹歌》,4816)

(18)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刘兼诗,8695)

(19)檐下疏篁十二茎,襄阳从事寄幽情。(柳宗元诗,3934)

(20)一茎青竹以为杖,数颗仙桃仍未餐。(护国诗,9139)

(21)养一箔蚕供钓线,种千茎竹作渔竿。(杜荀鹤诗,7968)

量竹还包括枝及笋:

(22)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元稹诗,4574)

(23)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李贺诗《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之三》,4409)

3. 量手杖、钓竿、撑篙等,这些大都以竹为之,例(20、21、24、25)就清楚反映了这种关系。

(24)六尺白藤床,一茎青竹杖。(白居易诗,5126)

(25)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同上,5015)

在《全唐诗》中,以上各类“数词+茎”结构共40例,其中量草木仅7例,量竹、竹枝、竹笋28例,另有量竹杖、竹篙者5例,可见以“茎”量竹类的比例是很高的。

4. 量毛发、髭须等。

(26)若无人道,老僧不惜两茎眉毛道去也。(祖201)

(27)侍者便问:“如何是这里佛法?”师抽一茎布毛示,侍者便悟。(同上86)

(28)今日一茎新白发,懒骑官马到幽州。(窦巩诗,3052)

(29)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方干诗,7444)

(30)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韩偓诗,7805)

(31)六岁蜀城守,千茎蓬鬓丝。(武元衡诗,3549)

(32)一卷素书消永日,数茎斑发对秋风。(刘禹锡诗,4054)

(33)往绪心千结,新丝鬓百茎。(元稹诗,4514)

(34)年来白发两三茎,忆别君时髭未生。(白居易诗,4844)

(35)鬓发茎茎白,光阴寸寸流。(同上,4932)

(36)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徐凝诗,5380)

(37)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诗,8212)

(38)若见儒公凭寄语,数茎霜鬓已惊秋。(薛逢诗,6331)

(39)项有一丛白毛,数之得四十九茎。(独41)

量毛发的例子很多,仅《全唐诗》即有68例,其中也有以霜、雪来指代白发:

(40)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杜牧诗,6029)

(41)衰鬓千茎雪,他乡一树花。(司空曙诗,3333)

毛发与植株同是细长的,故可以“茎”量之,这时的量词“茎”距名词本义更远,也是更为成熟的量词。

(四)本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茎”依旧量植物及毛发,《水浒传》105回:“宋军不曾烧毁半茎柴草……”《儒林外史》27回:“他当日来的时候,只得头上几茎黄毛……”此后口语中渐被“根”取代,与《儒林外史》几乎同时的《红楼梦》66回:“(柳湘莲)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此书对话里就没有量词“茎”,“根并荷花一茎香”(第5回)是诗,也不属典型的量词。现代仍限于书面语,如谌容《人到中年》:“‘一茎瘦草!’望着奄奄一息的陆文婷,一种怜悯之情,从他心中油然而生。”《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指出“茎”与“根”都计量细长有根的东西,但“语体色彩不同,‘茎’用于书面语,较文雅;‘根’书面语、口语均可用,较为通俗、浅白”。

八、竿

(一)《说文》:“竿,竹梃也。”其本义指竹的主干,亦可指竹制之钓竿、旗竿等,如《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贾谊《新书·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名词“竿”的语义、用法一直比较单纯,使用率也不太高。21

(二)以“竿”量物始见于魏晋南北朝,只用于竹,如《搜神记》卷5“俄而被风飐竹数竿……”,庾信《小园赋》“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三)本期的量词“竿”。

1. 主要仍用于竹及其别称,且多见于诗歌中。

(1)千枝与万枝,不如一竿竹。(卢士衡诗,8408)

(2)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杜甫诗,2332)

(3)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白居易诗,4979)

(4)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李洞诗,8272)

(5)老鹤两三只,新篁千万竿。(同上,5153)

(6)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韦应物诗,1913)

(7)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罗隐诗,7531)

(8)不日即登坛,枪旗一万竿。(贾岛诗,6673)

例(7)表面量“竹”,实指钓竿;例(8)直接与“枪旗”搭配,而上引贾谊文就有“揭竿为旗”之说。

散文中的同类用例所见不多:

(9)沔初入水,若有人授竹一竿,随波出没。(酉269)

此例所授之竹应是充作救生器具的粗大竹竿。

2. 在诗歌中与“竿”组合的还有一些特殊的对象,如:

(10)即问渔翁何所有?一壶清酒一竿风。(敦辞601)

(11)空持一竿饵,有意渔鲸鱼。(陆龟蒙诗,7118)

(12)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李煜词,10043)

风本无形,随竿而动,例(10)以此表现渔翁一无所有;例(11)以“竿”称饵,意指一只钓钩上所有的钓饵,“竿”似乎是容器量词;这些搭配口语里是没有的。例(12)形式上量身,“一竿身”可理解为一个持竿独钓之人,也可说是孤身一人,犹如今天所谓的“光杆儿一人”。参见第九章第九节。

3. “竿”还有一种非标准计量单位词的用法,常用于表示人所看到的日出或日落时距地面的高度,如:

(13)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刘禹锡诗,395)

(14)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李郢诗,6855)

(15)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杜牧诗,5966)

(16)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吴融诗,7878)

(四)此后,量词“竿”的用法没有大的变化,既可量竹,如《儒林外史》49回:“屏后有竹子百十竿。”也可约计太阳距地面的高度,如宋杨万里《驾幸聚景晚归有旨次日歇泊》诗:“赐休又得明朝睡,不问三竿与两竿。”现代量竹一般用“根、棵”,“竿”则多用于文学语言,陈毅《由北京到广州》诗:“清水池塘傍茅舍,鸢飞鱼跃竹万竿。”至于表示日出日落的高度,往往出现在惯用的格式里,如“日上三竿”。

九、枝

(一)《说文》:“枝,木别生条也。”本义树的枝条,《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引申为分支、歧出的、旁系的,《吕氏春秋·慎行》:“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枝属。”《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枝”跟数词连用的较早之例如《吕氏春秋·求人》:“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这里的“枝”仍是名词。

(二)量词“枝”量树枝之类最为合理,量其他事物当由此引申、类推而来。不过目前我们看到的汉代个别用例却均量他物,如《居延汉简》:“所作笔一枝。”(转引自黄盛璋1961:21)量植物的并未见到,故其在魏晋之前的发展脉络不甚清晰。刘世儒(1965:104—105)说它作为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已不简单,可量植物,如《高僧传·神异篇》“杨柳一枝”;扩展为量条状物,如陆云《与兄平原书》“琉璃笔一枝”、《洛阳伽蓝记》卷5“戟二枝”。那时还可量灯、灯光,以至因修辞手法而量“春”,如陆凯《赠范晔》诗的“聊赠一枝春”,这类用法是在唐代诗歌中大量出现的。

(三)本期的量词“枝”。

1. 量花、叶、树枝、草木等。

(1)化出白象之王……口有六牙,每牙吐七枝莲花。(敦校565)

(2)一炷名香充供养,百枝花蕊表殷勤。(同上864)

(3)天花落一枝两枝,甘露洒十点五点。(同上861)

(4)一枝花,一盏酒……(敦辞331)

(5)金钗头上缀芳菲。海棠花一枝。(同上610)

(6)沩山把一枝木吹两三下,过与师。(祖370)

《全唐诗》中“数词+枝”结构共406例(含个别重出),少数“枝”属名词,属量词者多用于植物,如:

(7)盘石垂萝即是家,回头犹看五枝花。(秦系诗,2901)

(8)暮景数枝叶,天风吹汝寒。(杜甫诗,2422)

(9)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罗隐诗,7603)

(10)可怜夜久月明中,唯有坛边一枝竹。(杨衡诗,5289)

(11)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李白诗,1860)

(12)闻道旧溪茅屋畔,春风新上数枝藤。(姚合诗,5662)

(13)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崔涂诗,7775)

(14)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黄滔诗,8127)

(15)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施肩吾诗,5595)

以下为笔记小说之例:

(16)暮将回,草中见百合苗一枝。(集64)

(17)有枯紫荆数枝蠹折,因伐之,余尺许。(酉187)

(18)合浦有鹿,额上戴科藤一枝,四条直上,各一丈。(同上160)

唐诗里还有量“桂、仙桂”的用例,系用蟾宫折桂之典,以喻金榜题名的人,但表层含义仍量树木。此类不胜枚举,如:

(19)分明一枝桂,堪动楚江滨。(裴说诗,8268)

(20)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罗隐诗,7605)

2. 量竿、杖等由竹、藤制成的条状物。

(21)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贾岛诗,6675)

(22)飘飖戟带俨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温庭筠诗,6695)

(23)自有闲行伴,青藤杖一枝。(唐求,8306)

3. 进而可称量某些硬而直的其他东西,较多的有蜡烛及烛的喻体。

(24)数枝红蜡啼香泪,两面青娥拆瑞莲。(黄滔诗,8115)

(25)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皮日休诗,7095)

(26)嫋嫋香英三四枝,亭亭红艳照阶墀。(刘兼《玉烛花》诗,8698)

还有“玉、琼、戟、犀、角”:

(27)九陌华轩争道路,一枝寒玉任烟霜。(杨巨源《奉寄通州元九侍御》诗,3728)

(28)数枝琼玉无由见,空掩柴扉度岁华。(武元衡《春暮寄杜嘉兴昆弟》诗,3574)

(29)阆阙一枝琼,边楼数声笛。(陆龟蒙诗,7132)

(30)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罗隐诗,7548)

(31)不独邯郸新嫁女,四枝鬟上插通犀。(段成式诗,6770)

(32)陇树塞风吹,辽城角几枝。(周朴诗,7697)

“玉、琼”具备硬而直的特性,故例(27)是以“玉”比喻品德高洁的元稹,例(28)以“琼玉”喻杜氏昆弟,例(29)句前有注曰“爱树亭有故太尉房公诗”,“琼”用以喻房琯之诗。“枝”甚至可以量炭,或因其由树木烧成,也是条形:

(33)……魏末有人掘井五丈,得一石函,函中得一龟,大如马蹄,积炭五枝于函旁。(酉131)

下例描写丑女,故意用“驴尾一枝枝”来形容她的乱发,但不能因此认定“枝”在日常口语里可量驴尾或头发:

(34)双脚跟头皴又僻,发如驴尾一枝枝。(敦校1103)

4. 量事物的分支。

“枝”又有“分支、歧出的”意思,故还可称量分支、支派,如:

(35)莫是师脚下横出一枝佛法不?(祖82)

(36)艮地生玄旨,(艮地者,东北也。神秀和尚从五祖下,传一枝法在北,自为立宗旨也。)通尊媚亦尊。(同上60)

(37)曹溪一枝,始芳宇宙。(同上92)

(38)路上逢僧礼,脚下六枝分。(……六枝者,牛头融禅师等六祖。)(同上59)

刘世儒(1965:105)称“枝”以量“物”为限,不能量“事”,但本期《祖堂集》的用法突破了这个界限,例(35、36)的“佛法、法”是抽象的“事”,不是具体的“物”。例(37、38)的“一枝”和“六枝”指的是禅宗里的宗派,也与“物”有别。此外,山、水、路等也可有分支:

(39)一枝曲水,千树山家。(王起诗,5272)

(40)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陈陶《巫山高》诗,8475)

(41)门前数枝路,路路车马鸣。(贯休诗,9310)

与“枝”一样具有量事物分支功能的量词还有“支”,见本章二十三节。

5. 因修辞形成的量名搭配。

由于诗歌里的修辞作用,出现一些特殊搭配,形成非典型数量名结构。以上有些例句如(25—29)也是由修辞形成的。下面再集中介绍几种:

A. 跟季节搭配,如:

(42)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袁皓诗,6942)

(43)经启楼台千叶曙,锡含风雨一枝秋。(赵嘏诗,6349)

B. 跟风雪、烟雨、云露等自然现象搭配,如:

(44)客吟孤峤月,蝉躁数枝风。(冷朝阳诗,3471)

(45)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温庭筠词,10061)

(46)将谓岑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成彦雄《松》诗,8627)

(47)孤棹今来巴徼外,一枝烟雨思无穷。(郑谷诗,7738)

(48)万枝朝露学潇湘,杳蔼孤亭白石凉。(陈陶诗,8489)

C. 跟形容词搭配。

(49)佳人自折一枝红,把唱新词曲未终。(司空图诗,7264)

(50)一夜秋声入井桐,数枝危绿怕西风。(陆龟蒙诗,7172)

(51)气度风标合出尘,桂宫何负一枝新。(韦庄诗,8012)

(52)凝情不语一枝芳,独映画帘闲立,绣衣香。(毛熙震词,10117)

(四)此后的量词“枝”功能一直比较单纯,多用于量草木的分枝及细长而坚硬的东西。《水浒传》第5回:“鬓旁边插一枝罗皂像生花……”19回:“随即取出一张皮靶弓来,搭上一枝响箭……”《红楼梦》31回:“他们那边有棵石榴,接连四五枝……”19回:“ (老耗子)乃拔令箭一枝,遣一能干的小耗前去打听。”至现代,它跟另一同音义近的量词“支”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多称量植物的枝杈,有时也量杆状物,如枪、箭,但不再称量抽象事物的分支。

十、朵

(一)《说文》:“朵,树木垂朵朵也。”徐锴《说文系传》:“今谓花为一朵,亦取其下垂也。”段注:“凡枝叶华实之垂者皆曰朵朵,今人但以一华为一朵。”此字《十三经》仅一见,即《易·颐》之“观我朵颐”,但在此“朵”是“鼓动(腮颊)”义,而非《说文》所载本义。较早的文献里很少有“朵”,更未见用于枝叶华实。名词如北周庾信《春赋》“钗朵多而讶重”,这是借花朵喻钗;杜甫《题新津北桥楼》诗“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这才是实指花朵。

(二)量词“朵”始兴于南北朝,但使用频率很低,如“龙眼……一朵五六十颗,作穗如莆萄”(《南方草木状》卷下),“其花深红……日开数百朵”(同前,卷中)。前一例量龙眼果实的“穗”,尚与“下垂”本义相近;后例量花,是传至今日的主要用法。(参见刘世儒1965:188—189)

(三)有人说,“朵”用来称量“花”且用在名词之前最早见于宋代(董志翘2011:103),这不符合事实。与南北朝时期相比,量词“朵”在本期不但用例大增,仅《全唐诗》就有85例,下面例中居于“数量名”结构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时称量对象也扩大了许多。

1. 量花。

(1)池内有两朵莲花,母子各座(坐)一朵。(敦校440)

(2)一个轮王出世来,一朵优昙花始发。(同上711)

(3)玉貌细看花一朵,蝉鬓窈窕似神仙。(同上1106)

(4)十年五岁相看过,为道木兰花一朵。(敦辞537)

(5)古人为什摩道枯木上生一朵花?(祖257)

(6)独折南园一朵梅,重寻幽坎已生苔。(杜牧诗,5974)

(7)千朵嫩桃迎晓日,万株垂柳逐和风。(卢真诗,5265)

(8)千根池里藕,一朵火中花。(贾岛诗,6675)

(9)一番春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崔橹诗,6569)

(10)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元稹诗,4638)

(11)最忆楼花千万朵,偏怜堤柳两三株。(白居易诗,5177)

(12)风切切,深秋月,十朵芙蓉繁艳歇。(尹鹗词,10112)

(13)瘴川花,差类海榴,五朵簇生,叶狭长重沓……(酉281)

(14)……因折牡丹十许朵。(摭40—41)

2. 量云、烟。

(15)陵母从楚营内,乘一朵黑云,空中惭谢皇帝。(敦校71)

(16)后又世尊更令上足弟子大目乾连,脚踏一朵紫色祥云,直诣王宫……(敦煌文书A292)

(17)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皎然诗,9256)

(18)平阳池馆枕秦川,门锁南山一朵烟。(王建诗,3414)

(19)天花数朵风吹绽,对舞轻盈瑞香散。(王毂诗,7986)

这种源于比喻的用法直至现代都延续了下来,成为量词“朵”的一项正式功能。

3. 量山。

(20)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杜荀鹤诗,7973)

(21)他时忆著堪图画,一朵云山二水中。(曹松诗,8243)

(22)万畦香稻蓬葱绿,九朵奇峰扑亚青。(殷文圭诗,8137)

(23)一朵蓬莱在世间,梵王宫阙翠云间。(鲍溶诗,5533)

(24)翠拔千寻直,青危一朵秾。(刘得仁《监试莲花峰》诗,6299)

量山同样源于比喻。例(23)诗题《望江中金山寺》,诗人所见是寺也是山,而以“朵”量之有美化之意。

4. 量妇人妆后的脸颊。

(25)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白居易诗,4707)

(26)攲枕残妆一朵,卧枝花。(冯延巳词,10150)

(27)绛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轻。(洛下女郎诗,9824)

5. 有时,“朵”与“红、绿、金、银”或季节“春”搭配,实际仍是量花,这种情况跟量词“枝”相似。

(28)灼灼百朵红,笺笺五束素。(白居易诗,4676)

(29)数朵殷红似春在,春愁特此系人肠。(吴融诗,7872)

(30)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徐夤诗,8152)

(31)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元稹诗,4568)

(32)一架长条万朵春,嫩红深绿小窠匀。(裴说诗,8269)

3、4、5三类都出自诗词,带有明显的修辞色彩。

(四)本期形成的用法后世仍沿用,除量花常见外,量云亦不少,《水浒传》67回有“似北方一朵乌云”,现代依然。个别作家有些独特的搭配,如郭沫若《星空·海上》:“西方的那朵木星哟,又巨,又朗。”这也是文学创作里别出心裁的现象吧。

十一、叶

(一)《说文·艸部》:“叶,草木之叶也。”本义植物的叶子。《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又喻亲族,《左传·文公七年》:“公族,公室之枝叶也。”此词在先秦使用频率不高,亦未见与数词连用。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当是可见的“数+叶”较早用例,但这时“叶”并非量词。

(二)“叶”做量词始见于南北朝,量轻薄的片状物,如《齐民要术》卷8“作酱等法”:“生姜五合,橘皮两叶……”(转引自亓文香2006)或用于植物,但不多见,如《玉台新咏》卷10:“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

(三)在本期,“叶”量植物仍不多见。《全唐诗》共有“数+叶”的组合226例,但多数不是数量结构:一类用例较多,指叶子、叶片,如王建诗“绕树三两叶”(3422)、梁锽诗“敛形藏一叶”(2115)(指小鸟藏身的一片叶子)。又如“千房万叶”(4815)、“千条万叶”(9974)、“千枝万叶”(305)、“万叶千花”(8731)等四字格。另一类少一些,指花瓣,如罗隐诗“夏窗七叶连阴暗”(7624)22,韩愈诗“百叶双桃晚更红”(3846),皮日休诗“千叶莲花旧有香”(7100)等,百叶桃、千叶莲均言其花瓣之繁复。以上诸例的“叶”均应视为名词。以下举例说明具有量词资格的“叶”的各种功能:

1. 量植物或其花、叶。

(1)今则四五叶之尧蓂,含烟袅娜;百千藂之金菊,惹露芬芳。(敦校623)

尧蓂是传说生于帝尧阶前的瑞草,每月朔日起日生一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四五叶之尧蓂应指四五株这种植物。

(2)新花叶壹伯陆拾柒叶,又旧花柒拾玖叶。(敦煌文书B164)

此句系敦煌文书中之账目,新花、旧花疑为首饰或其他工艺品,但这也表明了以“叶”量花的事实,同时诗歌里亦有量花及浮萍之例:

(3)有时市鄽并屠肆,一叶莲花火上生。(一钵和尚诗,唐外633)

(4)青菰八九枝,圆荷四五叶。(钱徽诗,唐补1029)

(5)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白居易诗,4903)

(6)孤舟萍一叶,双鬓雪千茎。(同上,4913)

无论是量整株植物,还是量花、叶实际用例都不多。这可能因为以“叶”量叶很难跟名词区分,量植物及花朵理据又不太充分,因为“叶”很难概括花及整株植物。

2. 量如树叶般的片状物。

(7)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皮日休诗,7069)

(8)岂如全质挂青松,数叶残云一片峰。(卢纶诗,3149)

(9)十六叶中侵素光,寒玲震月杂佩珰。23(李沇诗,7909)

(10)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杜牧诗,6030)

(11)骑者即数其幡,凡十八叶,每叶有光如电起。(酉82)

3. 量舟船。

(12)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韩愈诗,3840)

(13)千花高下塔,一叶往来舟。(白居易诗,5139)

(14)暮烟羃羃锁村坞,一叶扁舟横野渡。(徐光溥诗,8637)

(15)宛转数声花外鸟,往来几叶渡头船。(牟融诗,5317)

(16)忽见画船一叶,渺自天末来。(龙城录,大观140)

因船在水上漂浮形态犹如叶片,故以“叶”量舟船,诗歌中很常见,晋干宝《搜神记》已有“又拽一叶舟来”,但不多见。本期则甚多,《全唐诗》里仅“一叶舟”和“一叶+定语+舟”这两种格式就有20余例。另外中心语“舟”或“船”省略、隐藏的用例也有很多:

(17)激箭溪湍势莫凭,飘然一叶若为乘。(方干诗,7466)

(18)三老航一叶,百丈空千尺。(王周诗,8683)

(19)何人垂白发,一叶钓残阳。(司马扎诗,6906)

(20)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杜荀鹤诗,7941)

“叶”量舟船的时候,前面的数词除个别用例为“几”,绝大多数均为“一”,未见其他数字。这说明它的计量功能较弱,常带有浓重的修辞色彩。但因历代用例极多,也就成为固定的搭配了。

4. 量什物。

据洪艺芳(2004:120)研究,“叶”到五代时用法扩大,搭配对象一般化,可称量床、箱等,如:

(21)箱壹叶,在柜。(敦煌文书B120)

(22)踏床两叶……(同上)

(23)新造鍮石莲花贰和并座具全,计大小捌拾肆叶。(同上)

(24)……骨如意杖壹。踏床两叶,内壹在索僧正。排参面见在。枪壹根。钾壹领。通计陆伯肆拾玖叶。(同上)

从例(23、24)看,“叶”更有了通计各类物品的功能,故洪艺芳说它的用法相当于“件”和“个”。这是历代文献中罕有的现象。

5. 做准量词量世代。

“叶”自古还有世代、时期义,如《诗·商颂·长发》:“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它与数词结合成准量词也有较早的用例,如《后汉书·郭躬列传》“三叶皆为司隶”。本期之例如:

(25)一如我皇帝圣枝万叶,皇祚千人……(敦校620)

(26)九年少室,六叶宗师。(祖66)

(27)汉家五叶24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李峤诗,689)

(28)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李白诗,1737)

(29)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高皇旧臣多富贵。(高适诗,2218)

(30)唐兴十叶岁二百,介公酅公世为客。(白居易诗,4691)

(31)神珠无纇玉无瑕,七叶簪貂汉相家。(殷文圭诗,8137)

(32)金貂传几叶,玉树长新枝。(韦应物诗,1953)

(33)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杜甫诗,2380)

(34)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叶孙?(韩愈诗,3857)

(四)本期之后量词“叶”常见用于量舟,如柳永《迷神引》词“一叶扁舟轻帆卷”,又量形略似叶的东西,如张耒《风流子》词“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在现代汉语中只见于文学语言,且不能量整株植物及什物,有时可用于树叶,如“一叶红枫、几叶黄栌”;量舟船亦带文学色彩,常说“一叶扁舟、几叶画舫”,很少跟确切的数字连用。口语中船论“条、只、艘”,不论“叶”。至于量世代今用“世”或“代”,也不用“叶”,如“四世同堂、孔子第七十六世(代)孙”。

十二、梃(挺、铤、廷)(附“锭”)

(一)《说文》:“梃,一枚也。”为什么径直释“梃”为“一枚”?王筠《说文句读》:“谓一枚曰一梃也。下文‘材,木梃也’,竹部‘竿,竹梃也’,但指其干,不兼枝叶而言。”段注则认为“一枚疑为木枚”。总之“梃”就是植物的干或类似树干、竹竿的棍状物,从语法意义来看,本身未必同时包含数与量。《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在此义的基础上发展出用于成株植物及棍状物的量词。不过,目前见到最早的量词用例却写作提手旁的“挺”:“荐脯五挺,横祭于其上。”(《仪礼·乡饮酒礼》)后世更有作“铤、廷”者,详见下文。

(二)魏晋南北朝时这个量词已广泛使用,最常见的是量甘蔗,如《宋书·张邵列传》:“孝武遣送……甘蔗百挺。”引申用于坚硬挺直的蜡烛,如《魏书·李孝伯列传》:“义恭献蜡烛十梃。”刘世儒以为“挺”应作“梃”才算正规。(刘世儒1965:99)

(三)本期的“梃” (挺、铤、廷)

关于这个词的写法,不但刘世儒持上述主张,洪艺芳(2000:414)也认为除“梃”外都是别字。其实混用是普遍现象,如敦煌文书里“挺、梃、铤、廷”四种字形都有,《酉阳杂俎》一书也兼用“挺”和“铤”。其原因是“梃、挺”以及“铤”声韵相同,均为徒鼎切,上声迥韵定母,古音属耕部,应系同源字,都有直及条状之义。稍晚南宋戴侗撰《六书故·地理一》说:“铤,五金锻为条朴者,金曰铤,木曰梃,竹曰筳,皆取其长。”也有学者认为古代量词多无定字,具体说“挺、铤”等在唐代尚无定字,变文中甚至有写作“廷”的,但“廷”为平声,可能是误录的别字。(参见敦校112页注〔一七三〕、151页注〔二〇五〕)下面我们将这几个字一起讨论,例句依原文用字照录,不做区分。

1. 量植物。

(1)玉封千挺藕,霜闭一筒柑。(陆龟蒙诗,7167)

(2)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韩集90)

2. 量墨、剑、蜡烛。

(3)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苏颋诗,815)

(4)向者入门来,案后惟见一梃墨。(梁宝诗,9844)

(5)常送墨一铤与飞卿。(五代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

(6)蜡烛一挺,以照七尺之尸。(《南史·隐逸列传·赵僧岩》)

(7)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李白诗,1793)

3. 量虾。

(8)又献海虾子三十梃,梃长一尺,阔一寸,厚一寸许,甚精美。(《太平广记》卷234引《大业拾遗记》)

4. 量金银。

以上1—3类都是个体量词,第4类应属计量单位词,用于金银。

(9)直饶堕却千金赏,遮莫高堆万挺银。(敦校94)

(10)敕赐赤斗钱二万贯,紫磨黄金一万廷。(同上132)

(11)……宜赐黄金百梃,乱采(彩)千段,暂放归,奉谢尊堂。(同上234)

(12)赎香钱减两三文,买笑银潘七八挺。(同上762)

(13)当时便欲酬倍价,每束黄金三铤强。(同上359)

(14)世宗于是亲征,既至而克,赏元康金百铤。(《北齐书·陈元康列传》)

(15)今赐卿黄金四十铤,以酬雅意。(《旧唐书·薛收列传》)

(16)遂摸靴中,得金一挺授曰:“薄贶,乞密前事。”(酉141)

(17)此人惟念经题,忽见金一铤放光,止于前。(同上267)

(18)时公以故相镇淮南,敕邸吏日以银一铤资覃醵罚,而覃所费往往数倍。(摭38)

(19)(隐者)仍将黄金两挺,正二百两,谓女父曰:“此金直七百贯,今亦不论。”……父母将还,隐者以五色箱,盛黄金五挺赠送……(广10—11)

(四)此后的近代作品里,这个量词还时有所见。量植物之例如宋欧阳修《归田录》卷2:“淮南人藏盐酒蟹,凡一器数十蟹,以皂荚半挺置其中,则可藏经岁不沙。”明方孝孺《借竹轩记》:“草户之外,有竹数挺。”量墨之例如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3:“某曾失墨两挺……”清周亮工《与倪闇公书》:“今赠君自制笔一床,小华墨一铤。”量金银例如《旧五代史·陈保极列传》:“及卒,室无妻儿,唯囊中贮白金十铤。”《宋史·洪湛列传》:“署纸许银七铤……”《聊斋志异·聂小倩》:“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不过以上都是文言作品,《水浒传》《红楼梦》均无此量词,恐当时口语已很少用。在现代汉语中,“铤、梃”都退出了量词之列,唯余“挺”,在普通话里也只有称量机枪这一种功能了。

附:锭

“锭”与“铤”有些纠葛,又不在量植物之列,故附于此处。

《说文》:“锭,镫也。”即油灯。此义与量词无关。“锭”又为金银币的单位,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19:“古人称金银曰铤,今用锭字。……元时行钞法,以一贯为定,后移其名于银,又加金旁。”依钱说,“定”加金旁作“锭”当在元之后,其实不然。请看变文之例:

(1)当时便欲酬倍价,每束黄金三锭强。(变文234)

此句在《敦煌变文校注》中“锭”字作“铤”,见上文例(13)。如果说对这个字的写法或有异议(参见敦校365页注〔九七〕及112页注〔一七三〕),那么出土文物上的刻字则是准确无误的。以下3例中“锭”虽未与数词连用,但可以看出它是用以计量作为货币的银子的。

(2)天宝十三载丁课银匹锭五十两。(唐代丁课银锭刻辞)25

(3)杨国忠进信安边郡税山银锭。(天宝十载铸造之器物名称)26

(4)杨国忠进宣城郡和市银锭。(同上)

“锭”只做计量单位词,因与“铤”互相纠缠,附此一并叙述。

十三、蔕(蒂)

《说文》:“蔕,瓜当也。”指瓜果或花朵与枝茎相连的部分。宋玉《高唐赋》:“绿叶紫裹,丹茎白蔕。”现代通用的“蒂”为后起字,唐诗已见使用。“蔕”做量词此前未见,本期有多例用于量有蒂的瓜果,皆出自《酉阳杂俎》:

(1)是岁自京至河中所过路,瓜尽死,一蔕不获。(酉184)

(2)有桃数百株……论与僧各食一蔕,腹果然矣。(同上22)

(3)忽一日,妻得林檎一蔕,戏与己子……(同上147)

(4)茄……今呼伽,未知所自。成式因就节下食伽子数蔕……(同上186)

此外,张籍诗有“甘瓜生场圃,一蒂实连中”(4301)之句,其中“蒂”非典型量词。故据我们掌握的材料,本期的量词“蔕”只见于书面语体的笔记《酉阳杂俎》,不过其量词的性质却是无可否认的。

此外,用于称量植物的量词还有“”(量荷叶等,见本章第二十四节)、“”(见本章第三节)、“”(量丛生的花朵或果实,见第三章第二节)、“”(量花、木、苔、林、树等,见本章第二十二节)、“”(量花、叶、枝、树、藓、竹节,见本章第二十四节)、“”(量植物枝条,见本章第十八节)、“”(量植物的果实、籽粒,个别用例同“株”,见本章第十九节)、“”(量竹、草、木之节,见本章第二十三节)、“”(量花,功能同“枝”,见本章第二十三节)、“”(量成双的瓜、树等,见第三章第一节)、“”(量聚集成片的树、竹等植物,见第三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