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于道,游于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神
陈中浙:今天上午我们刚刚举行了永临书院第二期“书法与国学”高研班的开学典礼,举办这个高研班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通过书法去体悟中国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内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书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理念的影响,加上社会中出现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风气,人们对书法的看法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很多人都不太讲究书写性,也不太重视书法家的文化修养,而是过分地突出了书法技艺的一面。我希望大家更加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渐渐影响和改变书法界的风气。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堂课,我特地邀请到我的导师——北京大学国学院楼宇烈教授。楼老师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而且在书法、古琴、昆曲等传统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所以请他为大家讲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是再合适不过的。希望大家收摄心神,全神贯注地听讲,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各位都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的,对这个问题一定有很多体会。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曾经有人讲“中国的文化是一种艺术的文化”,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仅仅指传统文化中具有艺术样式的那种文化,而是指我们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一种艺术的精神。艺术的精神需要通过艺术作品来体现,但它并不等同于一些艺术作品外在表现出来的形式性的东西,而是贯穿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
所谓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我们中国人如何为人处世等一些根本的理念和行为中。因为艺术是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那么怎样来处理各种关系,就需要一种智慧。既不伤原则,又能灵活地应对和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这就是一种艺术。我们常常把这个艺术应用在为人处世中,比如说一个政治家,他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政务关系时,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能够用很灵活的智慧去处理好,这就被称为政治艺术;如果一个军事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战事关系,我们就把它称为军事艺术。所以,艺术不仅体现在艺术品上,它的精神还贯穿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一个人能把复杂的事情处理得很好,达到一个圆满的、和谐的结果,这就是一门艺术。一个政治家处理好政治事件,也就是交了一份政治艺术的作品;一个军事家能够很好地处理复杂的军事问题,那就等于交了一份很好的军事艺术的作品。所以,我们讲的艺术精神不局限在艺术作品中,而是体现在整个人生中。人生就是一个艺术的人生,很多人处理不好人生的问题,也可以说成是缺乏艺术性。而我们在学习种种艺术作品时,如果能够把处理艺术作品的那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人生中去,就可以学会人生的艺术。所以,我曾经说过,我们要过艺术的人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艺术。在这个艺术的人生之中,我们来学会人生的艺术。
中国文化非常注重艺术,我们平时也会讲到,中国是强调人文教化的国度,人文教化主要就是礼乐,即礼和乐的教化,其中礼更侧重于伦理道德。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以礼教为主的,于是很多人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的文化,重视伦理教育。其实,中国文化不仅重视伦理,同时也很注重艺术,那就是乐。所以,礼教和乐教是并重的。
礼是来给每个社会成员一个定位,让每个成员都有一个自己的身份,或者叫作名称、名分,即你是父母,我是子女,他是老师,我是学生。有了定位以后大家就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明白了一生应该尽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我们在社会层面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有序,就会和谐;如果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不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做该做的事情,那么这个社会肯定就会矛盾重重,充满了冲突,在古代就叫礼崩,即礼崩溃了,这个社会的秩序就会遭到破坏。乐是用来让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能够融洽地在一起相处,使社会成员之间在情感层面有一个更好的交流。礼比较严肃,乐比较活泼,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礼乐不可分的,礼乐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互配合。从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可以看到,他非常重视诗教,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诗教也是乐教的一种,乐教从广义上来看,就是一种艺术教育,也就是一种美的教育。
礼和乐是人生修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所以我们传统文化中,对这种艺术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中国文化中的艺术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注重的是通过这些艺术来生活,要从中去体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上。艺术主要传达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根本品德。
所以,我们从事艺术并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在中国文化里,礼和乐都有一个根本的精神,就是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尊重每个事物自然的本性。在中国,礼的身份主要是根据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来确定的。可以说,中国整个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是有关系的。中国人的观念中认为生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是天地和气生出了万物,所以生命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生命的延续又是前后相继的,这种生命观跟西方文化中的生命观有很大差异。西方文化中的生命观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由一个造物者创造出来的。以宗教为例,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人也是上帝创造的,所以每个物都是独立的个体,物与物之间都是外在的联系,每个物都有它自己的独立性,所以它注重人与人之间外在的关系。而我们认为物与物之间,实际上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联系,生命和生命之间有相互的内在联系,是代代相传的,所以中国文化就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内在的联系,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自然而然的关系、天生的关系。
我们讲到伦常关系时会用到一个词,叫作天伦,天就是自然,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天然形成的。伦理中最重要的是五伦,最基础的也是五伦,也就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五伦关系中,父与子是一种自然的关系,一种内在的血缘联系。夫妇呢,男女阴阳的结合称夫妇,它也是一种自然的关系。长幼也是一种自然关系,他先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后面来到这个世界上,先来到的就是长,后来到的就是幼,也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关系,不是人为给它分开的。朋友也是一种自然的关系,在群体中生活都需要有朋友,这种关系也是很自然的。人们常说五伦中只有君臣是人为分割开来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到有组织群体的社会中间去看,这个社会里面是不可能没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这种分工的。但是比起前几种关系来讲,它似乎是一种外在的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君臣这一层关系被努力地内在化,被诠释成一种自然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要让君确实像父一样,臣确实像子一样,所以有这样一个称呼“君父臣子”。把它运用到社会管理上来讲官员和百姓,于是我们在传统文化里也要把它诠释成父子关系或家庭关系,所以叫作“父母官”。在中国文化中,身份的关系也是从自然关系入手来认识它的。那么同样,乐也重视用一种自然的关系构成艺术作品,即崇尚自然,而不是强调人为。中国文化中认为,人再怎么样有能力,也超不过自然。
《韩非子》中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能工巧匠,花了三年时间用翡翠雕成了一片树叶,然后将它挂到树上,大家都没有看出来这是一个人工的树叶,当得知真相后大家惊赞:真是巧夺天工。但是这时,韩非子又评论说:“这个人是了不得,但是他没有自然伟大,如果我们的天也是跟他一样,三年才能造一片叶子的话,那树上的叶子就很少了。”所以我们的伦理关系、艺术乐教中都崇尚天然。
我很喜欢古人的两句话“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即青山不是画出来的,流水发出来的声音是一把万古的琴,确实如此。我也在这两句话后面续了两句话:“活色生香笔难到”,即我们用一支笔来画画,但是永远达不到自然的青山画,因为这幅画是活色生香,颜色是活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一样,早晨、中午、晚上不一样。另外,它还可以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气味、香味,所以说“活色生香笔难到”。另外一句是“自成天籁手何能”,即这个绿水发出来的琴声,是自成的天籁,我们这一双弹琴的手是做不到的。所以大自然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是我们艺术的源泉。我讲中国的艺术就是告诉大家要不断地向大自然学习,要把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境界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去。而要把自然的这种境界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就必须用心去体悟,而不是简单地描摹。
我非常认同《画论》里张璪的一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的一个根本精神。对外来讲我们要师法造化,造化者就是大自然,万物都是这个造化所生,都是这个造化所养,造化变化无穷、变幻莫测,所以我们要认真地向它学习;同时要中得心源,要把心中领悟的东西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去。这是一个内外的结合,所以中国的艺术非常重视体悟。关于体悟,有人说是不可言传的,需要心领神会,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谓体悟就是通过实践来领悟,它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也就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庄子》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天齐桓公坐在庭殿里看书,庭殿里有一个木匠在做轮子,这个木匠做着做着,听见齐桓公在那儿念书念得津津有味。木匠就问:“您在念什么书?”齐桓公说:“我在念古人的书。”这个木匠就说:“您能得到古人的精华吗?您读的这些书都是古人的糟粕,有什么用呢?没有用。”齐桓公就生气了,他说:“我在读书学习,你一个做轮子的木匠竟然这么来跟我讲道理,为什么我读的是糟粕?你要说得出来倒是罢了,你要是说不出来就得受死。”做轮子的木匠就说:“我完全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来讲,您看有没有道理。我做轮子做了几十年了,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我还在做。我是完全根据我心中的体悟,知道了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就把它合在一起了、这个轮子就成功了。我把这个经验告诉我的儿子,结果怎么说也不行,他还是做不出来。所以这个东西只能他自己去琢磨,也就是只有他自己去悟才行。你看的书,讲得再仔细明白,如果没有心得、体悟的话,那么这些东西对你来说还是没有用,所以我说你读的是糟粕。”这也就是成语“得心应手”的来源。
所以,有很多东西,不是语言文字所能传达的,必须要自己去体悟,中国的艺术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悟”。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不是读书能读出来的。死读书,读死书,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读书死。死读书就是拼命地埋头读书,读死书就是只是读那些文字上的东西,最后一定会读书死。那么应该怎么读呢?应该活读书,读活书,这样才能够读书活。活读书就是我们不要让书本上的东西把我们束缚住了,要透过文字语言去体悟它中间所包含的精神,即所谓的“意”“神”。读活书就是要跳出书本,回到生活中间去,书本是一种死书,生活是一种活书。所以既要活读书还要读活书,不能够离开生活,这样才能够读书活,读了书才有意义,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这都是中国文化中艺术精神的体现,艺术是活泼的、生动的,尤其是中国的艺术,不要停留在形象上,而是要透过形象得它的意。从先秦开始就强调要“得意忘言”,读任何一个东西都不能够停留在言上。
汉代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董仲舒就讲“诗无达诂”,“诗”就是诗句,“诂”就是意义解释,是说我们读的《诗经》并没有一个通达的解释,没有一个大家能共同接受的完全一样的解释。对于同一首诗,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不仅仅是言词上面可能出现不同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些言词所要传达的意思、意境,更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所以,同样是《诗经》的第一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人认为这就是通过那个河边的鸟的鸣叫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此情如此景,这样来解释完全是合理的。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即把它解释成后妃之德,所谓后妃,就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女子。因为这个里面表述的是淑女和君子,君子爱淑女,因为她是淑女,所以是君子的好伴侣,他们是相匹配的,淑女就是女性中的君子,君子是引领社会风气的人,所以《论语》里面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即君子的品德就像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一个方向刮,那么草就往哪一边倒,这是在赞扬君子的德行可以成为社会上人们仰慕、学习的榜样,大家都会跟着这个风去走。淑女是女性中的君子,所以她的品德也是如此高尚,是值得人们来仰慕和学习的。这个解释也没有错,所以“诗无达诂”。一件艺术作品里,既有作者的寄托,来表达他希望传达的精神境界;同时也给予欣赏者一种发挥的空间,让欣赏者从中体会到一种意境,所以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实质。
到了王弼,他对《周易》里面的言、象、意的关系有深入的分析。言就是卦辞、爻辞,象就是卦象,通过卦象、卦辞、爻辞来研究卦意,就是我们通过言和象来把握它的意。同时要得意忘象,说明了象已出言、言已出意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象,也不能停留在言,而是要借助于象和言来得这个意。王弼的分析对后来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艺术方面。比如宋代,宋代是一个在绘画、书法各个方面都有突破的新阶段,这个阶段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艺术是来求意境、求神韵的。所以北宋的欧阳修讲“古画画意不画形”,苏轼也讲“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都强调我们要跳出具体的形、象、言去把握它内在的精神和意境。
以上更多的是从艺术欣赏者的角度来讲的,那么从艺术创造者的角度来讲,也是一样的。北宋的周敦颐讲“文所以载道也”,即文是用来载道的,所有的文章其实都是用来传达一种道,传达一种根本的做人的精神。也就是说中国的艺术强调的不是一个外在的形式的东西,更主要的是内在的东西。而这些道、这种意境,其实都是在对天地万物的学习中提炼出来的。所以,中国人所有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人为规范出来的,而是向自然、天地万物学习来的。所以,中国艺术的一种根本的精神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们通过观察、学习天地万物,看它们是怎么生存的,它们展现出一些什么样的精神,然后向它们学习。
天地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天在上、地在下,天在上面覆盖,地在下面承载,万物都在天地之中生生不息,所以我们常常讲“天覆地载”。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在生长,天地从来没有分别,我载着你、我不载着它,我覆着你、我不覆着它,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日月的普照,没有说我不喜欢你就不照你,我喜欢你就给你多照一会儿,没有的。所以,天地日月这种广大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包容的状态都是值得人们去学习的。万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我们最应该学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老子讲的“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是应当像水一样,最高的德行就是水。水有什么善值得我们学习的呢?我们看老子里面讲了很多,水永远是往下流的,谦和、谦虚,水润万物却从来不求回报,水从来不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形状,然后要求来跟它一样,来迁就、服从它。相反,水流到什么形状的器皿里,它就变成什么形状,不是自己先造出一个器形让大家跟着学,或者用这样一种器形来要求别人。《道德经》里就讲到君子要像水一样,要向水学习,所以就是“君子不器”。水是最柔弱的,可是它又能够把最坚硬的石头都滴穿,这又体现出一种什么精神呢?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人们要像水学习。不仅《老子》里面讲“上善若水”,水有一种不争的品德;孔子也一样,很多书里面也讲到,孔子遇水必观,即看到水一定要站起来看一看,要向水来学习,学习它的品德。
我们从万物的生存状态中可以学习到它们的精神,有一首诗中国人都会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棵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人难道不应该向小草学习吗?我们很多人教育孩子常常用两个例子,一个是“乌鸦反哺”,一个是“羔羊跪乳”,这两个都是讲动物的故事。乌鸦生了小乌鸦以后要喂养它,把它养活成能够独立活动的乌鸦,那么乌鸦老了,这个小乌鸦就会找食物来喂养老乌鸦,这叫乌鸦反哺。动物都有这样一种感恩的心,我们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我们看小羊吃母亲奶的时候都会跪在那儿吃,这说明动物都懂得报恩,懂得孝顺,这也是人要学习的。所以我们总会拿这些故事来教育子女,让他们懂得爱和感恩,懂得礼仪。我们看竹子,竹子有什么样的特性呢?有一首歌颂竹子的诗:“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从形态来讲描述得非常准确,竹子还没有冒出头来的时候,扒开土看看都是一个一个的竹节子,但当它长得很高,哪怕要够到云彩了,中间还是空的。那么竹子的这种状态也值得我们学习,就是当你还默默无闻、没有成名成家的时候,要像竹子那样保持一种气节;当你飞黄腾达以后,及凌云处还必须虚心、要懂得谦让。所以,通过这样的艺术的教育、艺术作品的形象化展示,来让我们学到做人最根本的德行。
中国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天人合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天人合德”。我们如果读过《中庸》的话,大家应该都记得《中庸》里面有一句话:“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说按照诚的要求去做就是人道,所以诚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德行。如果我们要修身养性的话,第一个就应该养这个诚,只有志诚才有可能生生不息。对于《中庸》里的这句话,《周易》观卦的彖辞讲得很好。所谓彖辞就是对卦做的断定性解释。《周易》观卦的彖辞讲:“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神道”就是变化之道,万物变化定为神,所以中国人心中的“神”就是指变化,所以观天之神道。我们观察天的变化之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特点呢?“四时不忒”,忒就是差错,不忒就是没有差错,就是说春夏秋冬四时没有差错,永远是这样。去年是这样,今年是这样,明年还会是这样。而且,也只有四时不忒、四时有序,万物才能够成长。所以《论语》里面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就是说天没有在那儿发号施令,但是百物在那儿成长,为什么呢?因为“四时行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这种四时不忒是体现了天之神。观卦后面那句话讲:“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即圣人以四时不忒的神道来教化民众,天下就安定了。所以大家想一想,这句话是不是对《中庸》里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最好的说明呢?“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也就是天人在德行上面的一致,所以我们称它为“天人合德”。
《中庸》里面强调做人所有的德行都是从天地万物中学来的,圣人的德行一定是跟天地一样广大无私。我们到孔庙里面去看,有两块匾是颂扬孔子的,一块匾叫作“万世师表”,即孔子是千秋万代老师的表率,这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还有一块匾也是来颂扬孔子的,这个匾叫作“德配天地”,意思就是孔子的德行可以跟天地相匹配。所以,在中国文化中,无论礼也好,乐也好,伦理教育也好,艺术教育也好,都要求大家尊重自然。要敬天,天就是大自然,尊敬大自然的万物,也是指万物的那种本性。人为的一切可能在局部能够跟天地一样,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永远也超不过天地万物,达不到自然的本色。所以,我们要敬天,要向天地学习。只有尊重了天,敬畏了天,向天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你的艺术水平才能够提高,你的艺术境界也才能得到提升。
中国文化中这种艺术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为人处世上,体现在一个人整体的素养上,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当然,不通过技术很难传达这种精神,但仅通过技术可能就掩盖了艺术对人生的根本意义。艺术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的感官欲求,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水平。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艺术家就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觉得作为艺术家要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宣传唯美主义,这些对于艺术的创造来讲似乎有它的道理,但是这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忘掉了艺术是会对人、社会起作用的,忘掉了艺术对于人心的影响是很大的。《礼记·乐记》里讲到音乐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的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它能直接进入人心。我们看演唱会就知道,歌唱家在台上唱,台下的听众就在那儿喝彩,这种影响力是非常生动的。艺术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会起很大的作用,艺术作品对于人心灵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所以,一个艺术家创作一个作品,是会给社会带来影响的。用什么样的精神去引导社会风气,去引导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是个重要的问题。现在有很多的艺术作品,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很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公共媒体、网络如此泛滥,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一定要关注艺术在社会教化中的作用,这不是主观的要不要讲的问题,而是一个客观的实实在在地存在的事实。艺术作品拿到社会上就会给社会造成一种影响,它会影响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所以,艺术家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样艺术才能给社会带来良好的风气。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开始异化了,现在很多艺术都成为一种教育的资本,变成了竞赛的工具,从根本上来讲这是艺术的自我异化。这样一种异化,我们现在也不可能完全把它扭转过来,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艺术本质上是陶冶人们性情、提升人们境界、丰富人们生活的东西,而不是那种作为商品交换的东西。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艺术,才能够让我们的艺术精神得以发展,让它在我们人生的修养和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作用。社会风气是非常重要的,艺术作品是引导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不要以为人读的书越多德行就越好,人的德行跟人的知识不是成正比的。过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不识字的,他们没有读书的机会,但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有很好的家风传承。这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怎么去获得这些做人的道理?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风俗?其实,这些还是要靠艺术去影响。我们民间的许多年画、春联,都是在告诉人们怎样做人,怎样传家的。例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门口挂上这样的对联就知道要忠厚、要读书。很多年画里面讲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也能让老百姓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事。此外,还有更重要的高台教化。什么叫高台教化?就是在台上唱戏、说故事,老百姓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这些唱戏、说书的感染力比我们干巴巴地讲道理要大得多。总之,艺术在建构社会良好风俗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的最终目的,除了个人的修身养性之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化民成俗”,构建起整个社会的一种风气,这样教育才达到了最终的目的。大家都知道做人应该怎样做,做事应该怎样做,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种习俗的养成,是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教育不仅仅是让人会读点书,让人掌握一点知识,让人掌握点技能,更重要的是只有一个拥有好习俗的社会才能够让人安心。
家风家教很重要,我们不要把它仅局限在一个小家庭上。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种经验,如果看到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年纪稍长的人,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吐出来一句话来:“这个人缺乏家教”。如果把家的范畴一点点扩大,那么从两代人的家到三代人的家,再到大家族,都是家。家乡是一个家,国家也是一个家。家有家风,乡有乡风,国有国风,乡风、国风也是家风。家的概念是什么?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家就是安乐屋,就是让大家在这个家里面能够安心,能够平安,能够快乐。安心是最重要的,安心才能快乐,心不安就没办法快乐,“安”是第一位的。如果有很好的习俗,整个社会就建构起了很好的风气。三百年前欧洲的一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是我们公认的所谓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者,他曾讲过一句话:“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确实如此,如果我们大家做人做事都讲诚信,不去造假售假的话,我们还制定出那么多法律干什么?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面是注重个人生命的提升、修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化民成俗。个人修养的提升、生命的提升,可以通过多读书来解决。可是整个社会良好风俗的形成,艺术的影响力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艺术家为什么要有社会责任感。
从某个角度来讲,我们创作艺术的人就是社会习俗的引领者,所以自己首先要把人做好。一个艺术作品的流传,就拿书法来讲,一件书法作品要流传下去,跟书法作者的人品是有直接关系的。一方面字如其人,另一方面论字必论人,只有人品好的人,他的作品才能流传下去,其实这里面也贯穿着艺术的形成。人们来学的不是这件艺术品,而是这个艺术品创作者的人品。创作艺术品的人,他要有艺术的精神。艺术的精神贯穿在整个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的体现。我们不仅是通过读书来铸造国民的品格,更多的是通过艺术来提升国民的品格,而国民的品格是一个社会发展和强大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三百多年前欧洲宗教改革的一位学者讲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决定于这个国家的国库有多殷实”,也就是不决定于它的财富有多少,“也不在于这个国家的城池有多坚固”,也就是不在于它有多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不在于这个国家的公共设施有多华丽”,公共设施如漂亮的街道、建筑等。那在于什么呢?在于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民众的理想和品格。所以,真正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强大和前途的,并不是它有多少财富、多么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多么华丽的公共设施,而是全民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里除了知识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获得的那种文化的素养和修养,这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我们来学习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到中国文化中艺术贯穿于整个社会和人生的这样一种艺术的精神。
陈中浙:楼先生的身体非常棒,他今年82岁了,但仍被请到很多地方去讲课,我请楼先生是三个月前才定的。我是1995年考进北京大学的,到今年正好是二十年,这二十年中我每一次听楼老师上课都有不同的感悟。虽然有一些问题讲的一样,但是听在我耳朵里却完全不一样。我也是学书法艺术的,我对艺术的理解就是,要书以载道,通过形式表达一定的道理。楼老师刚才讲了,要向天学,向大自然学,这个道才可以真正获得。我们一般讲的学书画,其实都是小道,真正要学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大道,这个非常重要。刚才楼老师一直在强调,最重要的是人本身,最终还是为了人,为人服务的,如果离开了这个宗旨,纯粹地把艺术抽离出来也不对。艺术家要有一种责任感,作为一个艺术家,社会给你一定的名分,你就要尽到一份责任。我自己也是从事书画行业的,总想让自己承担起一份传承大道的责任来,所以我今天特意请楼老师过来讲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这一主题。机会难得,请大家抓紧时间提问,不仅仅是艺术,人生、家庭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楼老师提问。
提问:楼老师,很多人都在学国学和传统文化,大家往往把传统文化和国学混淆在一起,那么传统文化和国学是不是一样的?两者有什么区别?
楼宇烈:很多人困惑于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其实在20世纪当国学这个概念刚出现的时候,就有很多的争议,都在讨论什么叫国学。最简单地讲,当时之所以提出国学这个概念就是为了把它跟其他的文化加以区别,国学就是本国的学问。我们看20世纪,凡是本国文化的东西我们往往都加一个“国”字与外来的文化区别开来,中国传统的绘画称为国画,传统的武术称为国术,传统的语言称为国语,文学称为国文,中国的医学称为国医。不像现在中学生念的是语文课本,叫语文,我那个时候念的叫国语或者叫国文,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文学都可以称为语文,所以加一个“国”字以示区别。
近两年来我一直在呼吁,把中医改回叫国医。国医这个词比较简单,就是本国的医,不是西方的医。中医这个概念就把我们历史上的中医的含义去掉了,这是重大的损失。国医的内核就是中医,而现在却把中医简化为跟其他医学不同的,仅仅是以中国地域为界定的医学。真正的中医蕴含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含义,很可惜现代人淡化了这个根本内涵。但是现在也很难纠正过来了,不过有一些地方是可以用的,现在我们评了很多国医大师,没有叫中医大师,这就用国医了。我们中国历史在那个时候也叫国史,著名学者钱穆先生的代表作就是《国史大纲》。所以“国”本来就有一个区分的作用。因此,国学这个概念就包罗万象,确实可以说把所有传统文化的东西都包括在里面了。
也有一些人讲,是不是应该给它做一些狭义的定义,就像科学这个概念,狭义上讲,是指那些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或者是社会制度的学说,就是物理、化学、数学、地理,或者再加上一些智慧科学如政治、经济、法律等。科学的最早的概念也不是指自然科学,而是指分科的学问,也是很广的一个概念,后来慢慢缩小成了专门指自然科学的概念,现在我们更多程度上是在自然科学意义上用科学这个概念。当时也有人认为国学应该狭义地讲,包括的内容少一点。胡适先生他们提出,国学就要改成国粹,指中国文化中的精髓。也有人提出国学就应该只包括学术思想,不能够把国术、国画这些东西都弄进去,主要还是指一个学术史,国学就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有的讲国学应该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最基础的学问,像张岱年先生就讲“国学就是小学”,这个小学不等于我们以前上小学、中学、大学的小学,这个小学是讲学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学问,最基础的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这三门学问。文字就指识字,音韵指读法,训诂指解释意义。所以文字、音韵、训诂,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讲的中国汉字的特征,即形、音、意。如果连汉字的形、音、意都搞不明白,怎么传承文化呢?所以,张岱年认为国学应该是指学习传统文化所需的基础知识。当然,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再扩大一点,也是基础,即目录、版本、校勘。目录就是古书的目录,各个史记里面有艺文志,艺文志里面有目录的问题。还有很多的目录,要搞清楚哪些文献流传下来。版本是指哪一个版本刻得好,哪一个版本刻得不好,版本之间有什么差异,否则读半天可能就读了一个不好的版本。还有校勘,因为传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错误,不同的版本上面文字差异很大。不经过校勘得不到一个好的版本,校勘又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叫法,所以张岱年先生就主张国学应该是读传统文化典籍的基础知识,是小学。
国学这个概念可以说没有一个定论,我们也只能泛泛地讲,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我们都可以把它称为国学。你可以侧重这个方面,他可以侧重那个方面。当然,因为文化本身就有思想层次,也有具体的操作层次,那么国学是不是应该比较注重于思想层面、理论层面?可以这样来讲,但也不能绝对。比如我们在这儿学的书法也是国学的内容,这也是中国文字最重要的特征,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有书法这个国学。再如文字,许多国家的文字都是字母,没有中国汉字形、音、意这么丰富的内容。所以,只要我们心里清楚就行了,不要去纠缠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大家永远讨论不清楚,永远会有不同的意见。所以,自从20世纪80年代国学热又开始升温的时候,我们也看到全国有很多大学成立了国学院,有一些学校建议把国学也定为一个学科,然后授予这个学科学位。前几年还有六个大学的校长联名上书,要把国学列为一个学科,目前也没有实现。但国学怎么定义?刚才我们讲国学不只包括文、史、哲,国学还有很多自然科学的东西。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习惯分科的一种样式了,而国学学的又什么都有,文、史、哲、政、法、农都有。所以,怎么来定位还是一个难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又在酝酿,但这个结果究竟会怎么样,我们现在也没有把握。
我觉得要把国学里面的内容贯通起来,但是不一定要把它设成一个独立的学位。就像北京大学,现在有一个国学研究院,我也在国学研究院带博士。我们国学院是文、史、哲、考古、文物几个系的联合体,学生学习细分学科的课程,而学生之间也由于他们不同的方向,可以相互交流、增加见识、开阔视野,这很好。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跟随的导师的情况,授予他们相应的学位。所以,我的学生毕业时,获得的是哲学博士学位,其他中文系老师的学生将来得到的是文学博士学位,这有什么不可以呢?没有必要把国学也设计成学科,因为国学本来就是传统的,而传统文化本来就是综合性的。那么,我们用这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用那种形式来授予学位也是可以的。所以笼统地讲,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
提问:楼老师,您今天下午讲的传统文化也好,国学也好,如何才能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家庭中?如何才能应用到孩子的教育中去?我有两个女儿,大的十三岁,小的十岁,现在我发现她们喜欢吃的饭菜都有一些西化了。我们如何给她们讲我们的这些理念,用什么方式来引导她们?
楼宇烈: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也就是我刚才讲的整个社会风气、社会习俗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在发生变化,这些东西是阻挡不了的,但是我想,现在我们要提倡学习传统文化,它是带有某种回馈性的。我常常讲,要让我们重新做一个中国人,并不是一切都要回到过去。衣、食、住、行在变化,但是我们不要忘掉,即使处在变化中,我们在形式上是不是还可以保留一些传统呢?其实传统跟现代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放眼去看,亚洲不管是东北亚的日本、韩国,还是东南亚的泰国、老挝、柬埔寨等,还有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他们在衣食住行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过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他们至少在一点上还让你有一个民族的认同感,那就是传统服装。我觉得我们在这一方面应该思考,但目前在广大汉族地区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我们没有这种习俗,没有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服装。当然因为中国的历史变化很大,汉服跟清朝的服装之间的变化太大了,传统的服装到底选择哪种也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些都是小问题,大家可以商量,大家也可以不完全统一,但是在传统的节日或传统仪式里,我们穿一下传统服装,这个意义还是很大的。汉族现在没有这个风俗,但一些少数民族还一直传承着。所以,整个社会的风气变了以后,很多习俗变了,很多衣食住行的具体形式变了,这个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我希望保留一些标志性的东西,让大家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我想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理念,把中国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
我们现在丢失的是我们礼仪之邦的礼乐文化,我们要知道礼乐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在我看来,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的东西是建立在“家”这个概念上的。现在有多少人对于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什么叫作“家”?许多人未必能够说得出来。对于现代中国人而言,可以认同一个二人世界的“家”都已经不错了,让人们认同一个三代同堂的“家”更不容易。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愿意跟父母在一起住,结婚以后有的不愿意生孩子,叫作丁克族。再扩大一点,要有一个家族的认同,现在也在恢复,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恢复祠堂这些事情也在做,但是它的内涵已经不太多了。至于再扩大来认同家乡的“家”、国家的“家”就更难了,那是更大的家。而且我们把历史搞混淆了,中国古代是一种世袭的制度,我们总批评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代国的,家国的这种“家”的概念认同就更少了。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首先要恢复对“家”的认同,因为我们有了对于“小家”的认同,才会有对“大家”的认同。
“家”的概念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因为有了家以后才会提倡孝,百行孝为先。孝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品德,这样的道德品德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魏晋哲学家王弼讲了一句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他说“自然情爱为孝”,孝是一种自然的情爱,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这就是一种自然的情爱。我刚才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文化,因为它是从这个理论角度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这种自然关系的。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强调人要向自然学习,这里面就包含了中国人的一个生命观。中国人的生命观非常重要,这是认同中国文化的一个基础。我们现代人其实都在认同西方的生命观、宗教的生命观,也就是个体。世界上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命观,所谓的生命观包含了生命是怎么来的、生命是怎么延续的、生命的意义又在何处等这样一些问题。
全世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的生命观有三种。一种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文化,它的生命观是一切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也就是神创造的。神创造意味着他是有目的的,他创造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与个体之间没有内在的关系,都是神单独造出来的。所以,包括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只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大家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实际上这种生命观在整个西方文化中几乎是一个有基础共识性的东西。每个个体都强调它的独立性、个体性,所以生命跟生命之间没有内在的关系,这个生命死了,那个生命没有了,怎么办呢?上帝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又是一个新的个体,生命就是这么延续的,而且他的生命价值在于听从上帝的意志、祈求自己灵魂的解脱。
第二类比较有代表性的生命观是印度文化生命观。印度文化生命观有跟西方相同的地方,就是生命也都是由神创造的,每一个生命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它与基督教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神不是至高无上的唯一存在,生命是由很多不同的神创造的,个体也不是只有一次生命。西方文化的个体生命只有一次,死了以后灵魂求得解脱,新的生命是再造的,而印度文化中的个体可以有多次生命,一次生命结束之后可以有另一次新的生命,是轮回的生命观。所以,生命的延续方式是轮回,轮回不仅是人类层面的轮回,还有生命和生命之间的轮回,即我们常讲的六道轮回——你这辈子是人,下辈子可能就变成其他动物了。但是总的来讲,生命是可以再来的,每个个体生命都可以再来。所以,生命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怎么改变下一个生命的命运。
第三类是中国文化的生命观。中国文化的生命观强调生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任何神造的,因此生命是一个连续的生命,相互之间都有关系,都是自然造出来的,正所谓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天地和气万物就自生了,夫妇和气子女就生了,所以父母和子女之间就是一个气血相连的关系,这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所以,中国文化的生命观是任何一个个体都是生命,但是这个群体的生命是延续的,一代一代相连的。我的生命是我父母遗留下来的,我是我父母生命的延续,我的子女又是我生命的延续,这就是中国人讲的香火延续,香火就是血脉,这是一个内在的联系。中国文化强调这种内在的、自然的联系,不是造出来的外在联系,这是中国人最根本的生命观。生命是一代一代的延续,因此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要对得起你的祖宗,也要对得起你的子孙,如果再往上追溯还要对得起老天爷。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源,所以西方人都要感恩上帝,上帝给了他生命,上帝让他能够生存,上帝最后又会拯救他的灵魂,他能不感恩上帝、报答上帝、敬畏上帝吗?中国人认同一种自然的关系,老天爷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信仰,所以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懂不懂得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懂不懂得我们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是靠什么?懂不懂得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如果这些都不懂的话,那他们怎么能够理解中国文化中人生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现在非常迫切的一件事是要让人们懂得生命是怎么来的,中国人为什么要把家看成一个最基础的社会细胞。中国人为什么要强调孝?先强调这种自然关系,这种自然关系中就应该父慈子孝,这些道理都要让大家知道。我刚才讲了礼是定位,你是父母、他是子女,父母要尽什么责任呢?最基本的是生儿要养,养儿要教。《三字经》讲“养不教,父之过”。所以,父母要担当的就是生、养、教。那子女呢?子女也要担当相应的义务,那就是养、敬、顺,我们一讲到孝就是孝养、孝敬、孝顺。父母和子女之间有这样内在自然的关系,这不是任何外力强迫他们去做的,而是根据自然亲爱的关系,父母应该尽这样的责,子女应该尽那样的责。现在这些东西我们都不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命观应该说基本上已经是西方化的生命观了,强调个体,父母不能妨碍我,我的人格是独立的。但是,你应该知道你跟父母的这种内在的血缘关系。生活样式的变化,如吃一点肯德基、麦当劳都是小事,而文化的内在精神要让我们每个人了解,中国文化是从家和孝开始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生命的认同、对生命的认识。中国这一百多年来所做的事情把中国传统文化给割裂了。
我们现在很自豪地讲,中国文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五千年文明,其他世界的文明都出现过中断,唯独中国没有。这个话不能很简单地讲,一百多年以前,或者鸦片战争之前,我们说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还可以,鸦片战争以后我们简单地说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就困难了。从表面上看,可能也有一些地方似乎给我们的印象是没有中断,但实际上是中断了。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正面地否定我们的传统,说“打倒孔家店”、吃人的礼教、中国没有宗教文化、中国没有哲学、中国根本没有科学,这是正面的冲击和否定。另一方面,也是更严重的一点就是,我们用西方的文化理念和理论来解构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但这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是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丢失得最厉害的方法,就是在西方文化的理念下慢慢地把我们的东西消除掉了。
我举个大家都能够明白的例子,在座的诸位都看过中医吗?不要说经常去,偶尔去一次也算。我们看看现在我们的中医院是怎么来诊病的?你能感受到它跟西医医院有什么差别吗?大概没什么差别,也一样是开化验单、检验单,你去透视、验血、验大便或者做CT,这都是西医诊断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从瑞士来中国学中医的留学生,有一天跑到我们那里去,说他到中国中医药大学学中医,是想听听怎样用中国文化的理论来讲中医,但是来了一年,发现他们基本是在用西方的医学理念来解释中国中医里面的东西。他感觉很失望,他说他知道中医的很多理论,跟中国哲学是完全一样的,甚至在很多方面它是中国哲学理论在医学方面具体的应用。我说:“你这个认识很到位。”于是他问我能否到我们这儿来听听我们的中国哲学课程。我说:“欢迎,但是你也不要有太高的期望,我们现在讲中国哲学也都是用西方哲学的理念去讲中国哲学,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讲的中国哲学已经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哲学了,是被西化了的中国哲学。”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受西方哲学理念指导来讲中国哲学,首先我们讲哲学是什么,什么叫哲学史。哲学史又是一个什么理论呢?苏联的哲学史定义对我们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必须遵循的“法律”。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是唯物主义不断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个理念去讲中国哲学史。于是,首先就要站队,中国历史上的这些哲学家,哪些哲学家是唯物主义的,哪些哲学家是唯心主义的,然后描述唯物主义跟唯心主义怎么斗争,唯物主义怎么战胜唯心主义,我们就是这样讲中国哲学史的。但这样讲中国哲学史,能是中国哲学史的本来面貌吗?所以我跟他讲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我们现在讲中国哲学也是用西方哲学的理念和理论来讲的。我们要讲哲学家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就是根据西方哲学的标准来的。重视物质的理论那就是唯物主义,重视心的理论就是唯心主义,把哲学家根本的精神都抛掉了。我们讲的法律更是那样了,结果弄得中国历史上似乎从来不讲法,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刑德并用的,哪有只讲理不讲法的?我们讲历史也是,按照西方社会发展史的理论,人类先是原始社会,然后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是封建社会,这个说得很顺畅,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去想,封建这个概念用在秦始皇以后合不合适。夏、商的实质可能是奴隶制,但是它的名称是封建社会。秦始皇以后根本不用封建了,是中央集权郡县制。
仅从这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到这一百年来,由于用了西方的理念,把西方文化封为至高无上的标准,用这些东西来研究中国,潜移默化地就把中国的历史、中国的问题解构掉了,中医不“中”了,中国哲学不“中”了。尤其是后一个,我们日用而不知,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都已经是西化的了,尤其是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根本不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强调二元对立而统一,彼此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凡物必有和,有前就一定有后,有上就一定有下,有左就一定有右,有内就一定有外,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才成为一个事物,不可能只有内没有外,只有前没有后。既然是相反相成的,那就是说这相反的两个方面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有你才有我、有我才有你。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在条件变化上,它又能够变化,能够往相反的方面转化。我面对大家,这个是右,这个是左;可是在你们看来,这是左,这是右;我转过身背对你们,这个左右又变化了。阴阳两个东西,阴走到了极点,就会往阳的方面转换,阳走到极点就会往阴的方面转换,所以中国式的思维是这样一种思维,而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思维。
《礼记》里面有一句话,大家要好好思考一下,因为我们平时总是说要爱憎分明,善恶分清,而书中的原话是:“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这就告诉我们爱憎不是那么分明的,善恶也不是那么绝对的。所以,现在很多东西确实是要正本清源了。当然我们这样讲,是希望大家从这种机械的、对立的思维方式,逐步认识到这个世界原来不是这样的。现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以前,我们看问题基本上是非此即彼的,那么20世纪20年代以后,我们逐步地认识到事物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从这个角度看它是这种东西,从那个角度看它就是那个东西了,就是所谓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出来以后更说明了事物的区别都是在不同的条件中来界定的,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能量,其实也不是两个东西。现在科学的发展已经回归到了很多传统的思维方式,可是我们现在的任务,一方面是要把自己很多传统的东西正本清源,另一方面也需要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现代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所以,现在西医开始“羡慕”中医了,可是我们还跟在人家西医的后面拼命转。人家把要淘汰的东西拼命地往中国送,如现在西方很少打抗生素,我们这儿却拼命地在用。人家越来越重视西方的自然主义,其中的很多原则都跟中医的原则是一样的,即能不吃药尽量不吃药,能不动手术尽量不动手术,充分地调动人自身的修复能力。而我们现在却是让大家越来越依赖于药物,依赖于外在的东西,不尊重自然。每一个生命体都有相当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比如一棵树你给它拉一道口子,它自己慢慢就会痊愈,这个大家也可以体会到;再如我这里不小心被划破了,不一会儿血液就会凝聚起来,慢慢就会恢复。每个生命都有这种能力,可是我们现代人看不到这个,有点问题就要去找外力。必要的外力是需要的,辅助也是需要的,但最根本的是你得调动自身的能力,也就是尊重自然。很多东西我们已经被西方蒙住了眼睛,割断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这一百年来,我们正面的否定以及这种潜移默化的解构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一点。现在来说,要恢复不是那么容易,要让大家理解不是那么容易,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依赖电脑,越来越提笔忘字,越来越写不好字。刚才您特别提到家长怎么办,家教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我觉得不是说要去督促孩子读点什么东西,而是要以我们自身的行为来影响他们。所以,家教最根本的是父母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我们过去一个家族里要有德高望重的人当族长,他也是以他的身教在教育族人。我们一个国家也一样,领导者自身也在做。社会也是一个大家,社会教育中其实各种媒体都是人们的教师。是教师就是家长,中国古代书院的传统就是要求学生以书院为家庭,以老师为父母,我们现在的学校也一样。我们要求孩子们能够以学校为家,以老师为父母,营造出家的氛围,我们的老师要像父母一样以身作则。学校的教育也一样,不能把学校看成单纯的知识传授的地方,学校恰恰是一个更大的家庭的家教。我们的老师现在能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呢?老师有老师的模范,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个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说你的学问要达到能够做老师的要求,行为要能够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和典范。汉代的杨雄讲过“务学不如务求师,求师者学正道也”,就是说努力去学,不如努力去寻找一位老师。你求的这个老师是为了学习一个正道而不是邪道。他接着讲“师者,人之模范也”,即老师是人们学习的模范和榜样。所以,我们培养老师就是示范,师范学校的学生首先应该能够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所以也是以身教为先。我们社会现在的媒体都是老师,媒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教育着我们的子女。
至于家教问题,我认为要先从我们的小家管起,先从我们父母的示范做起,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但是,现在由于信息传播已经跟古代的家教不能相比,古代的家教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当时的信息传播没那么快,所以父母之言,子女听的还是比较多的,父母的身教子女看的也还是比较多的。但现在的子女有时候根本不看父母,而去崇拜明星,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身教还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至少我们家长要付出爱心,能够真正关心子女,担当起生而养、养而教的职责。最近我听到贵州四个亲兄妹自杀的事件,很痛心,但是我更痛心的是我们只看到学校的老师、校长,没有去谴责这对父母,这就是本末颠倒。前天有个网站采访我,说现在政府非常关心怎样帮助留守儿童,当然也就顺带提到怎样关怀空巢老人。我们以为把各种管理社会化就是这个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的政府出面来帮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就觉得是我们社会的进步。我认为社会不是那么进步的。根据中国的文化,我们的政府要管理、帮助鳏寡孤独,那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可如果是有子女的父母和有父母的子女,就应该教育这些父母和子女,子女不能够抛下父母让父母成为空巢老人,父母不应该抛下子女让子女成为留守儿童,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如果把这孩子抛在那儿,自己到外面去,政府如果要帮助也应该去教育这些父母不应该抛下子女。相应地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大家都能在父母、子女的身边谋生养家,社会应该创造这个条件、想这个办法。而不是说父母走了,留守儿童谁也照顾不过来,那政府应该来养着。所以,我们没有抓到根本,父母生了子女就要养他们,你不养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养了又不教也是父母的责任。子女也一样,你不能为了自己,让父母变成空巢老人,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所以这个里面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我刚才讲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孝顺父母、养育子女,这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自然亲爱的表现,父母要关怀子女,子女要关怀父母。所以我曾经讲,当年说要让全国老人都有社会保险金,要都给他们发养老金,我说这根本就不完全对,你把那些鳏寡孤独养起来是对的,而且应该做,没有做到是失责,可有儿女的老人你应该鼓励子女去养育自己的老人。有困难我们来帮助,让你能够通过工作来养活你的父母,帮你去找这样的工作、创造这样的条件。 我们应该把由子女养的这笔资金拿下来,去做一些鼓励的工作。鼓励子女养老,这是一个文化理念问题。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认为我们社会公共福利的提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而把我们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生而要养、养而要孝的传统抛掉了。该网站的记者听了以后说我的这个回答涉及很多领域的问题,不光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观念在很多方面出了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治标不治本。以反贪为例,我们要从根本上制止这件事的发生,就要制止我们的贪心。贪心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我们不满足于当下已有的。《淮南子》里面有一段话说得非常清楚:“至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仅此而已。圣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肚子来吃的,吃饱了就行了,也不一定去追求吃什么好的,度形而衣就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来穿衣服。食是果腹的,衣是蔽体的,所以吃饱了、穿暖了就够了,仅此而已,合适自己就行了。有这样一种认识,贪污的心是不会产生的,所以它接下来就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可是现在要讲究这个营养、那个不营养,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坏的,这个可口、那个不可口。如果自己的能力达不到,就想各种办法,于是各种行为甚至贪污也就跟着来了。所以,贪污就是不知足,就是人的愿望没有节制。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必须要重视平时的素质教育,这是最根本的。
中医始终强调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是看到发生了事情,赶紧去解决它。比如我们身体有病,高血压是病吗?高血压不是病,高血压是一个症状,所以你吃降压药,那是不治病的,它只能降你的压。从现象上看似乎血压降下去了,但是从根本上看,就没有治好它的根源,只是暂时压住它了。如果一旦压不住呢?一旦压制失效了呢?时间长了,对这个降压药有了抗性,就像抗生素一样,吃什么抗生素也解决不了又该怎么办?所以高血压并不是吃降压药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找它的根源,去治它的根才行。刚才讲到家庭子女的问题,我想强迫他是不行的,你就通过自己身体力行慢慢地去影响他,有一些可能还要通过他自身的一些经历才能够使他反过头来,重新认识他现在的一些观念和习惯,所以恐怕急不得,这是很难的事情。
陈中浙:我们经常会问从古人的书中到底要得到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在今天的这堂课上有了很好的答案。从楼老师身上,我们学到了一个读书人怎样读好书的精神,那就是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否则就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楼老师肯定没有讲完,他今年八十多岁了,已经讲了三个多小时,我建议大家如果有其他问题的话,下次请楼老师来上课的时候再提问。谢谢大家!
地点:永临书院
时间:2015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