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前段时间,著名汉学家、加拿大的卜正民教授主编了一套《哈佛中国史》,在自序里,他写到自己曾因为不是一名中国人,无法做到像熟悉母文化一样去理解中国文化而感到迷茫与困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把自己的迷茫与困惑告诉了清史专家朱维铮教授。朱教授用一个比喻回答了他:“你想象中国是一个仅有一扇窗户的房间。我坐在房间里面,屋里的一切都在我的目光之中,而你在房间外头,只能透过窗户看见屋里的景象。我可以告诉你屋内的每个细节,但无法告诉你房间所处的位置。这一点只有你才能告诉我。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研究需要外国学者。”
这个富含深意的比喻也令我想起了自己20多年前的一个决定。我从小学习书法、绘画、篆刻,大学也是书画专业。但是,1996年9月,我毅然决定要暂时放下这些曾被视作生命的艺术,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熟悉我的人都对我的这个选择表现出极大的不解。他们的理由是,我一直以来都是学习书法篆刻艺术的,为何不在这方面专心做下去,而要跨行去学哲学呢?再者,感性的艺术和理性的哲学似乎相距“十万八千里”,这种转变到底行不行呢?
如今,重新审视当初的决定,我觉得还是非常正确的。也许当初的选择是懵懵懂懂的,我只是隐隐感觉到学习哲学能为我的艺术创作带来一番不一样的感受。但是,自从北大毕业后,我把研习的重心同时放在了书法艺术与哲学上,我就越来越清晰地体会到两者交融所带来的灵感与启发:当我进行哲学思考时,身上就会拥有一种富于艺术情思与意趣的独特视角,而当我进行艺术活动时,心里就会出现一种源于哲学智慧的强大自信和动力。这种自由徜徉在艺术与哲学之间、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美妙感觉,却是单纯从事艺术工作或哲学研究的人所难以体验到的。
结合卜教授与朱教授的观点以及我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经历,我十分希望所有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既能坐在房间里默下苦功,也能有机会走到房间外开阔视野。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想法,我从四年前开始举办“书法与国学”高研班。在这四年中,我的想法与做法得到了很多老师、同道以及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支持。在课程设置与题目拟定上,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目前,高研班已建立起非常丰富的课程体系,既有对儒释道三家重要经典的导读,也有政治、经济、外交、国际战略以及“互联网+”等时事性专题讲座,更有针对戏曲、绘画、篆刻、电影、诗词等相关艺术领域的讨论。我把这些课程称为“大国学”。只有在“大国学”的浸染下从事书法艺术创作,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书法的意蕴,写出来的字才会显得有内容,有分量,才有资格与古人相较一番。而所有被邀授课的老师,也都表现出了极强的专业精神与极高的品格修养,每一节课都让学生们终身受益。
四年,相当于一个大学本科的时间,这对于办学者和求学者来说都意义非凡。所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征得每位老师的同意,把四年来所有“大国学”的课程实录都整理成文稿,并集结成这一套丛书。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每篇讲义根据丛书编排的需要,适当做了调整,但书稿对讲课人的上课风貌与语言特征都做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以便还原当时讲课的场景与氛围。希望借助这套丛书,让每一位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朋友都能走进哲学的领域,走进“大国学”的课堂,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思考与提升自己作品的格局和意境。同时,我也希望这些散落在书斋里、课堂上的金玉良言,能变成全社会共同分享的资源,使更多的人能看到一些平常不曾留意却又非常值得用心去学的东西。
在本套丛书的编辑过程中,我的研究生张利国、常馨悦、马啸东、王树平、林丹慧、陈小鹏、雷茜之以及书院的陈涵女士等都做了大量的整理与校对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中浙
2018年5月17日于永临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