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仁政学说

孟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以他的性善论为前提的。正因为人有“不忍人之心”,所以才能行“不忍人之政”。他把道德仁义推行到社会、国家的治理之中。他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的推恩原则,“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尽心下》),“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梁惠王上》)。如此,治天下“可运于掌上”(《梁惠王上》)。他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反对以暴力和强制对待百姓,而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爱护百姓,指出只有不喜欢杀人的人才能统一天下。

仁政学说的目的是为民。因此,仁政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在先儒养民、富民,安顿百姓的生命与生活的基础上,孟子首次明确提出为民制产,认为人民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才不会胡作非为,并接受教化。他说: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

他说,仁政应从划分田界开始。人民有土地宅园,有桑麻、家禽、家畜,无冻馁之虞,有丝衣,有肉食,是行仁政的结果。在战乱频仍之际,孟子反对不顾人民的死活,驱民耕战来满足人君的私欲。他反对暴政,反对滥杀无辜,主张轻刑薄税。“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尽心上》)如此,天下之民才能引领而望,归服仁君。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庶、富、教”和“富而后教”的思想,提出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良好的教育,使人们心悦诚服,以改革其心;而良好的政治手段,用以防止于外,达不到征服人心、使百姓衷心拥戴的效果。他又说:“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离娄上》)如果在上位的人没有礼义,在下位的人没有受教育,违法乱纪的人都出来了,国家的灭亡也就不远了。

教育可以造就德才兼备的人从政。“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公孙丑上》)教育可以调治人心,和谐社会关系,安定社会秩序。所以孟子主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教育可以使人“明人伦”,造成“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上》)的社会风气。所谓“明人伦”,就是教民懂得并实践社会生活的准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即掌握了仁义道德,好像居住在“仁”里,行走在“义”的路上。

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德治”“重民”思想的发展。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著名思想。他很看重民心的向背,认为民心的向背是政治上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离娄上》)他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在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的问题上,老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政权是次要的,国君是更次要的。孟子有“不召之臣”(《公孙丑下》)的说法,甚至还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君有过错,臣可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则可推翻他。残暴的君主是独夫民贼,人民可以起来诛杀他。这是孟子思想中可贵的民主性精华。孟子的民本思想对历代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影响很大,成为中国乃至东亚重要的政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