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孔子三岁丧父,少时“贫且贱”。长大后,曾当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等小官,颇有实际才能。他学无常师,努力掌握三代文化,特别是周代的礼乐。三十岁左右,他开始兴办私学,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声。五十岁时,他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中都是鲁国的公邑,邑宰的职位并不高。孔子在此任职一年,政绩颇佳,“四方皆则之”。第二年,孔子升任鲁国的“小司空”,是掌管土木的副官。后升任“大司寇”,是负责国家司法、刑狱和治安的最高长官,爵位为大夫。孔子以司寇之职摄行相事,即代理鲁国最高行政事务。齐鲁夹谷之会,孔子以智谋使鲁国取得外交与军事胜利。不久因政局动荡、齐人离间,孔子不得已率弟子离开鲁国,奔走于卫、宋、陈、蔡、齐、楚等国,度过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的道德理想主义的政治主张不为各国执政者所采纳,栖栖惶惶,找不到一个容身之所,在陈蔡竟陷于绝粮的窘境。但他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持守道义,席不暇暖,不畏辛劳,乐以忘忧,在困厄中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重返鲁国时,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他在生命的最后五年,专力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删修“六经”。“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史记·儒林列传》)“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对《诗》《书》的内容加以取舍和编排,又对《礼》《乐》作加工整理使之重新恢复。孔子晚年喜读《周易》,乃至“韦编三绝”,并亲自为《周易》作《传》,后人称之为《易传》。他又依据鲁国史官所记的《鲁春秋》改写成《春秋》,以褒贬是非善恶,史称“春秋笔法”。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性地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要了解孔子,《论语》是重要的资料,该书搜集了孔子与门人及当时人的一些对话,平易亲切,耐人寻味,反复诵读,加上自己的生命体验,甚有裨益。要研究孔子,光靠《论语》是不够的,大小戴《礼记》(《礼记》,又称《小礼记》,是解释《礼经》的书籍。西汉时,传习《礼经》的有十三家,只有戴德、戴圣叔侄所传之礼行于世。戴德传《记》85篇,称为《大戴礼》;戴圣传《礼》[《礼经》]49篇,称为《小戴礼》,即习称的《礼记》)及汉代人编撰的一些书、出土简帛中都保留了不少七十子后学传述孔子思想的资料,应予以充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