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何极简音乐剧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音乐剧的雏形

1)黑脸走唱秀(minstrelsy)

大家可能听说过“涂黑脸”(black-face)这个词语,它描述的是一种白人涂黑脸扮演黑人的表演方式,在当代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种族歧视。而这种表演恰恰就是第一个音乐剧的雏形黑脸走唱秀(minstrelsy)的主要形式。在这种表演里,白人会把自己的脸涂黑装作黑人,模仿一些白人眼里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来逗观众发笑。这种表演虽然显得很过时,但是在当时,它能把一些火热的种族矛盾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形式来表现,所以很受大众欢迎。

早期黑脸走唱秀的海报

黑脸走唱秀的主要表演形式包括歌唱、跳舞、乐队演奏,还有一些俗气的双关语笑话。综合这些形式进行的表演艺术其实在古希腊就有了,不过美国的这种和种族挂钩,通常会被单独分为一类。

黑脸走唱秀是美国历史上第一种在舞台上表现通俗音乐的表演形式,是日后所有的通俗音乐表演的祖师爷。大家可能听过一首美国的传统歌谣,叫《哦,苏珊娜》(Oh,Susanna)。这首歌最早就是为黑脸走唱秀创作的。

2)歌舞杂耍喜剧(vaudeville)

这是一种起源于法国的戏剧形式,这种形式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音乐剧的直系祖先。其结合了歌舞、带动物的马戏、杂技、哑剧,甚至一些严肃音乐片段的表演形式,有点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台“大乱炖”的综艺晚会。比起大部分都是独立小段子的黑脸走唱秀,这里面开始出现了有剧情的段落。虽然这些有剧情的段落长度都很短,类似我们见过的小品,但是里面会有歌唱的表现形式,甚至会用已有的流行歌曲填词,去讲一些讽刺幽默的故事,跟春晚上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有点像。

歌舞杂耍喜剧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接纳女性演出者的表演形式,也是第一个可以被称为戏剧的面向大众的带音乐的演出形式。它的音乐构成了美国当代流行音乐的重要基础。

歌舞杂耍喜剧的海报

3)滑稽歌舞剧(burlesque)

这是一种从英国引进的、恶搞已有戏剧的带有歌舞的舞台表演形式。你能想到的历史上每部有名的戏剧,基本都曾经遭受过滑稽歌舞剧的魔改和恶搞。比如把《哈姆雷特》(Hamlet)的奥菲利亚(Ophelia)恶搞成《哦!菲利亚!》(Oh! Phylia!),把原本的悲剧变成一部卡通喜剧。不过恶搞过的版本不会有原剧那么长,基本上是一个独幕剧或者更短的小品。

到了美国,因为这个形式广受大众欢迎,制作人开始往里面增加更多的元素来吸引观众,这样也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一个日后非常流行的追加元素就是性感的舞蹈。有一段时间,滑稽歌舞剧的舞蹈暴露到表演场所只允许男性进入,当时的妇女进入会被认为有伤风化。有一首歌叫《你这个浪荡男孩》(You Naughty,Naughty Man),它来自部分学界人士认为的世界上第一部音乐剧《驼背黑巫师》(The Black Crook),这部音乐剧就常被归入滑稽歌舞剧这个类型中。

在这种形式的后期,出现了一种叫作spectacular或者extravaganza的艺术形式,它在通常滑稽歌舞剧的基础上,还有舞台豪华、布景宏大、舞台机关复杂炫目的特点,非常夺人眼球。这类演出通常以童话、寓言和神话故事为脚本,著名的《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就曾经被改编成这种形式,在百老汇连演293场,大受欢迎。

4)综艺秀(revue)

Revue是一个法语词汇。在法国,它指的是一类由音乐、美丽的舞者和华丽布景构成的演出,一般含有对时事的讽刺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音乐、美丽的舞者和华丽的布景在前面的形式里都已经出现过了,而综艺秀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相比于前面形式中出现的松散的表演的组合,综艺秀是一种统一在一个主题或者动机下的演出。这个主题和动机可能是制作人的指示,可能是作曲家提供的音乐概念,但一旦确定,所有的设计都会围绕着它来进行。换句话说,它第一次拥有了整合(integrate)这个特性。

最有名的综艺秀莫过于百老汇的齐格飞富丽秀(Ziegfeld Follies),百老汇的第一名传奇制作人,佛罗伦兹·齐格飞(Florence Ziegfeld),就是以这些演出而青史留名的。从1907年开始,富丽秀每年都上演,每年都会翻新一个全新的版本,一直持续到了1931年。注意,1971年“音乐剧巨匠”史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的那部名字叫《富丽秀》(Follies)的音乐剧是以这些富丽秀为题材创作的另一部作品,不是同一个东西,不要搞混了。

5)轻歌剧(operetta)

刚才说的几种形式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演变过来。不过轻歌剧这种形式,可以说是和刚才的几种形式平行发展的,是从歌剧中延伸出来的一条较为通俗的分支。这个名词是到20世纪20年代才确定的,和刚才几个早期形成的概念比起来,会稍微晚一些。它与音乐剧这个概念并不能算是完全的承接关系,而是并行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即使是现在,也有标志为轻歌剧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

富丽秀中的女演员

轻歌剧巨匠维克多·赫伯特

轻歌剧比起严肃歌剧,它的特征主要就是:有对白、故事轻松诙谐、音乐也相对比较通俗。19世纪末,英语歌剧作家吉尔伯特与苏利文创作了一系列轻歌剧作品,很快风靡了整个英语世界。而在1907年,译配成英文的德语轻歌剧《风流寡妇》(The Merry Widow)在百老汇连演416场,激发了美国国内轻歌剧创作的热潮。美国本土轻歌剧创作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全盛,催生了西格蒙特·荣伯格(Sigmunt Romberg),维克多·赫伯特(Victor Herbert)等著名的作家。可是,在30年代末,美国本土的轻歌剧因为大萧条而不得不惨淡收场。

刚才我们梳理了五种音乐剧的雏形形式,可以看出,这几种形式随着时间的演变,慢慢从碎片化趋于整体化,从简单趋于复杂,从单一形式趋向多种形式结合。早期的音乐剧形式中,还常常使用当时的流行歌曲拼贴,歌也跟剧情没有什么关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唱到完全打断整个故事都没有关系,只要观众听着开心就好。台词也是偏向逗乐观众,只要能让观众笑怎么说都可以。这个跟现在歌、舞、戏紧密结合的音乐剧形式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同样是在这些早期形式中,也已经出现了一些现在音乐剧讲故事方法的影子。比如拼贴曲(pastiche)的形式,用不同的曲风来彰显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例如用美国南部的小调凸显这个角色是乡村出身,用进行曲节奏展示人物古板保守的内心……到了现在,这也是非常常见的音乐剧讲故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