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历程及成就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总体呈现出增长态势。就贸易总量而言,1978年我国外贸总量只有210.85亿美元,截至2004年11月20日,我国外贸进出口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5.55亿美元,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里程碑。2016年,我国出口额达20976.32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份额的13%。2017年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了41052.18亿美元。就贸易差额而言,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对外贸易常呈现贸易顺差态势。1978—1993年,共有11个年份出现贸易逆差;1994年之后出口贸易额大于总进口额,而且净出口额不断增长。在1994年,我国贸易顺差额仅为53.91亿美元,2015年贸易顺差额达到历史新高,为5939.02亿美元,累计增长了110多倍。201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总额高达4.62万亿美元,以人民币计超过30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见表3-1)。2019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15446亿元,比上年下降0.97%。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及比重见图3-1。
表3-1 1978—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1978—2019年统计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网站;2018年、2019年统计数据来自海关总署。
图3-1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及比重(1978—2018年)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的探索尝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第二阶段为1993—2001年的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第三阶段为2002—2007年的纵深发展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第四阶段为2008—2011年的危机应对阶段;第五阶段为2012年至今的对外贸易发展新时期。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78—1992年的探索尝试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积累以及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此阶段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此阶段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点是扩大出口。1978—1992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从极端的进口替代型贸易战略逐渐转向扩大出口的倾斜战略。在这一阶段,基于国内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集中对出口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为了鼓励出口,中国先后实施了贸易补贴、减免关税、出口退税、外汇留存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表现出如下特征:
(1)实行相对开放和优惠的经济贸易政策鼓励出口。
(2)采取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汇率政策方式鼓励出口。
(3)产业政策上向出口行业倾斜。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同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构建出口生产体系,限制外资企业商品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并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国内大部分资源流向出口行业,如机电、纺织、服装等行业。
(4)限制进口。对于进口仍采取相对严格的审批措施,同时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经过这一阶段的改革,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1978年,我国出口总额仅为99.5亿美元,贸易逆差11.7亿美元,1992年出口总额增长至849.4亿美元,贸易顺差43.55亿美元。1978年中国外贸总额在全球排名仅为第24位,而到了1992年则提升至全球第12位,中国的贸易份额占全球的贸易份额也由1978年的1.65%上升到了1992年的4.29%。
尽管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经济长期封闭运行,难以迅速与世界接轨,出口商品匮乏;其次,开放意识不足,许多制度推行中遇到较大阻碍;最后,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投资环境对外资的吸引力较低。因此,对外贸易改革必须继续持续和深入。
(二)第二阶段:1993—2001年的全面发展阶段
1992年到加入WTO之前,中国对外贸易在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上均有较大改善。1993年到2001年中国的外贸总额由1957.03亿美元增长到了5096.51亿美元,国际排名从第11位上升至第6位。而中国的贸易份额占全球贸易份额也由1993年的5.09%上升到了2001年的8.05%。在进口产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据主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也从轻纺产品逐渐向机电产品转变。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也在逐渐深化,1994年1月,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手段调控外贸运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快下放外贸经营权,主要举措有: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降低关税总水平;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并实行股份制改革;对具备条件的国有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科研单位等各类经济实体赋予外贸经营权,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完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外贸体制框架。在此阶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出口产业升级。
随着国家对贸易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开放市场也势在必行,这也让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对进口的控制强度逐渐减弱,这是市场化取向和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价格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中国出口不再以创造更多外汇为首要目的,而开始注重提高国内比较优势。
这一时期中国的进口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进口不再单纯围绕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展开,而逐渐由“调剂型”向“发展型”转变,即从进口那些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供应的“调剂型”,向进口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以提高国内技术和产业水平,保证和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发展型”转变。具体而言,这一阶段进口政策的重大调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更加强调进口是为出口服务的理念,为出口而进口的物资更加针对有出口潜力的产品;二是进口更强调先进技术的引进而不是成套设备的引进;三是进口的重点虽然仍是围绕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展开,但对一般商品,特别是消费品的进口已不再采取严格控制的态度。
这一时期国家对出口贸易的认识也有了较大转变,出口不再以创汇为目的,而逐渐转向提高国内比较优势。提高国内比较优势需要加强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出口政策的重点就放在了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制定有利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相关优惠政策上。
这一阶段的外贸体制改革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但对外贸易仍然在本国的规则和制度下进行,尚未与国际接轨,这种情况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也限制了经济开放的程度。
(三)第三阶段:2002—2007年的纵深发展阶段
2002年到2007年中国的外贸总额由6207.66亿美元增长到了21765.72亿美元,增速达到了278%,2002年中国外贸总额在全球排名为第6位,而到了2007年则提升至全球第3位,而中国的贸易份额占全球贸易份额也由2002年的9.39%上升到了2007年的15.32%。
在此阶段,中国的对外贸易首先经历了快速的增长,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加入了WTO,各国关税水平降低,使得中国的进出口更具有优势,在此阶段中国对外贸易的鲜明特点就在于中国融入全球贸易。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出口导向战略,从先前的绝对奉行变为后来的选择性调整。从贸易政策的导向性这一角度考虑,中国这一阶段实施的是融入全球贸易的战略,与上一阶段相比,此阶段的贸易发展战略在内涵和特征上出现了新的调整。
(1)在出口产品的结构方面,提倡“科教兴贸”战略,鼓励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加入WTO以后,中国高新技术机电产品的出口明显上升。200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为1655.35亿美元,而到了2007年出口额上升至3478.25亿美元,增长率达到了110%(见表3-2)。
表3-2 2004—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2)在出口市场结构方面,积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降低对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削弱外来风险对中国经济的冲击。2002—2007年中国出口情况[分国别(地区)]见表3-3。
表3-3 2002—2007年中国出口情况[分国别(地区)] 单位:亿美元
续表
注:东盟∗: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1996年后增加越南,1998年后增加老挝和缅甸,2000年后增加柬埔寨。
欧盟∗∗:1994年前称欧共体,包括比利时、丹麦、英国、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1995年后增加奥地利、芬兰、瑞典。自2004年5月起,统计范围增加塞浦路斯、匈牙利、马耳他、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自2007年1月起,增加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数据来源:历年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3)顺应国际分工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新变化,加入了全球产品制造的产业链,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从先前的成品出口转向零部件出口,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额大幅度上升,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其出口额和进口额占比分别为58.3%和58.7%。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并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产品主要集中在机电、纺织、服装等行业。受制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萎靡不振,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放缓;与此同时,中国出口还是依赖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以及品牌附加值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出口产品结构有待优化提升。整体而言,中国的出口产品显示出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见表3-4)。
表3-4 2002—2007年中国出口情况(分贸易方式)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这一阶段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在开放共赢的理念下,中国对外贸易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外资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加入WTO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拓宽了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也相对变大。
(四)第四阶段:2008—2011年的危机应对阶段
2008—2011年中国的外贸总额由25632.6亿美元增长到了36418.65亿美元,增长率达到了42.07%,2008年中国外贸总额在全球排名第3位,而到了2011年则提升至全球第2位。而中国的贸易份额占全球的贸易份额也由2008年的15.63%上升到了2011年的19.7%。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国际贸易领域表现尤为直接和明显。由于许多国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持续减少,我国出口自2008年11月起,连续7个月大幅缩减,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滑坡。11月开始,中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前10个月的增长转为下降,降幅分别为4.8%和9.5%,12月降幅分别扩大到8.2%和15.8%。11月、12月当月加工贸易出口分别下降10.8%和15.7%。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为应对金融危机对贸易的冲击,我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缓解出口压力,稳定外需、保持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系列措施:增加居民收入,转变消费观念;大力扶持企业“走出去”,进行资金支持,改善融资环境,解决外贸企业融资困难;进行政策支持,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和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2009年第一季度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外需严重萎缩,中国进出口也大幅下降;第三季度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措施开始逐步见效,世界经济开始企稳复苏,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稳,加上国内稳外需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中国进出口形势逐步好转并在11月转降为升(见图3-2)。第一、第二、第三季度进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24.9%、22.1%和16.7%,第四季度进出口同比由负转正,实现了9.2%的增长。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的8.9%提高到9.6%,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10年,中国外贸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次贷危机前的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为“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的胜利完成画上圆满句号。2012年全年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贸易大国地位巩固,外贸市场、产品、主体和区域结构优化,贸易顺差继续收窄,外贸发展质量效益提高。2003—2012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结构见表3-5、表3-6。
图3-2 2009年中国外贸月度进出口增长情况
表3-5 2003—2012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表3-6 2003—2012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五)第五阶段:2012年至今的对外贸易发展新时期
2012—2017年中国的外贸总额由3.87万亿美元增长至4.11万亿美元,增速达到19.46%,2012年中国外贸总额在全球排名第2位,到2017年提升至全球第1位。中国贸易份额在全球贸易份额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20.7%上升到了2017年的22.9%。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4.6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为23.65%。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4.58万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为24%。
2012年以来,中国外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外贸发展面临外需低迷、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和压力,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针对不利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外贸增速企稳回升,进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发展质量稳步提高。2013年,政府及时出台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推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份额提升、结构优化,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4年以来,在国际市场不景气、世界贸易深度下滑的背景下,中国外贸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结构继续优化,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一,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继续提高。2016年进出口降幅收窄,2017年和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仍居世界第一,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继续提升,动力转换不断加快。2019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保护主义威胁全球贸易稳定增长,但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面良好,政策环境不断改善,蕴含着新的发展潜力。应该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落实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外贸政策,减轻进出口企业负担,同时加快贸易强国建设进程,推进“五个优化”“三项建设”,努力保持外贸平稳发展、质量提升。2020年在世界经济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1—11月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9.0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16.13万亿元人民币,进口12.91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3.22万亿元人民币。11月当月,我国出口1.8万亿元人民币,进口1.29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5071亿元人民币。可见,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世界各国经济之时,由于国内防控工作创造的良好环境,中国外贸及经济复苏动力十足,这也反映出中国对外贸易具有独特发展优势。一方面,中国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使得生产不至于中断;另一方面,中国拥有较强的经济应变能力,能够及时抵御外界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从11月的外贸数据来看,不仅口罩等纺织品、塑料制品、家具、玩具增长幅度较大,农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更是表现优异,环比增幅分别为14.2%、15.2%、18.8%。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明显,这是提升应变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
这一新时期,中国外贸既存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有望保持复苏势头,国际市场需求总体继续增长,但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威胁全球贸易增长。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使中国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2012—2019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见表3-7。
表3-7 2012—2019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历年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国际社会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涵盖亚、欧、非三个大洲65个国家,是世界上地理跨度最大的经济通道。2013—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规模基本保持在1万亿美元左右水平,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年均增速。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13年的25%提升到了2017年的26.5%。中国已经成为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3—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均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一般贸易出口总额占比均超过60%,进口总额占比均超过55%;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则保持在20%左右。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10.8%,高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7.4个百分点。同时,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重要新生力量,“丝路电商”正在将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市场串联起来。
这一期间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由小到大、稳步发展。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出口额达9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14.1%,比2016年提高1.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服务贸易伙伴,西亚北非地区国家与中国服务贸易往来发展势头强劲。分领域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合作以旅行、运输和建筑三大传统服务贸易为主,2017年上述领域贸易额占中国与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总额的75.5%。但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正在成为双边服务贸易的重要增长点。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服务进出口额达到1217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15.4%。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发展的成就
(一)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的水平。扣除价格因素,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这其中,对外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210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4.6万亿美元,增长了219倍,年均增长13.52%。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测算结果看,中国每千美元货物出口可以拉动国内增加值621美元,其中一般贸易每千美元出口可以拉动国内增加值792美元,加工贸易每千美元出口可以拉动国内增加值386美元。
在对外贸易规模的排名中,中国贸易规模从2001年的世界第六位上升至2016年的世界第一位,2017—2019年持续保持贸易规模世界第一。2019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15446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172298亿元,增长5.0%,进口143148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为29150亿元。中国的贸易伙伴近200个国家,贸易市场越来越多元化,中国正在加强与一些新兴国家的贸易合作。现阶段,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党的十九大上也提出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因此不断加大对外贸易规模、提高对外贸易活动质量,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根据2006年、2011年和2016年各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流量占全球的比重,得到世界前五位经济体数据见表3-8。
表3-8 进出口货物贸易流量占全球比重
续表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BM.GSR.MRCH.CD。
(二)对外贸易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8年秋季)》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贸易伙伴已由1978年的几十个发展到目前的200多个。中国出口超过60%面向发达国家市场,适用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生产环保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普遍比国内严格,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在出口竞争中能够立足的企业,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往往处于领先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方向。中国引进ISO 9000等国际质量标准,就是率先从出口企业开始的。中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不少支柱企业,就是从出口起步并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很多外贸企业主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对外贸易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保障
对外贸易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数据显示,中国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高达1.8亿,每4个就业人口中就有1个从事与外贸相关的工作。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测算结果看,中国每百万美元货物出口对中国就业的拉动为59.0人次,其中,每百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能带来82.7人次的就业,每百万美元加工贸易出口能带来26.5人次的就业。
(四)对外贸易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对外贸易为中国获取外汇、充实外汇储备做出巨大贡献。中国货物出口从1978年的99.5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2.4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3.16万亿美元,对于抵御国际金融风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对外贸易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中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凸显。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也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中国从国际贸易的积极参与者,逐渐向着规则制定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