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有德司契之道
这一命题揭示了为政者不能结怨于民,不能激化矛盾,不要用赋税去压榨民众,不要用刑罚去威吓民众。为政者要懂得“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行无为之治。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是大的怨恨虽然和解,但必然还有未解之怨,这怎么能算是完美呢?因此,圣人即使有讨债的契约,也不会以此强行索债。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而不索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如收取租税一样苛刻。天道没有偏爱,总是帮助有德之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源于“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因为圣人认识到“和大怨,必有余怨”。
“和大怨,必有余怨”,河上公注:“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以相和报。任刑者失人情,必有余怨及于良人也。”意思是杀人者要抵命,伤人者要受刑,使罪与罚相当。依赖刑罚的人没有人情,一定会有余怨波及普通百姓。王弼的观点与河上公有所不同,王弼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以和之,其伤不复,故必有余怨也。”意思是不懂得规律一味用赋税去榨取百姓,以致招致大的怨恨。为平复怨恨对百姓施之以德,虽然伤害没有了,但一定会有余怨。这就像钉了钉子的木头,即使钉子拔出了,钉眼也不能消失。相较而言,王弼之见更符合老子本意。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河上公注:“古者圣人执左契,合符信也。无文书法律,刻契合符以为信也。但刻契为信,不责人以他事也。”意思是古代圣人执左契符合凭据规则。没有法律文书时,用木板或竹板写清借债内容,然后一分为二,左契为债权人,右契为债务人。圣人虽有讨债凭据,但不会去强迫人。王弼注:“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这是说执左契要防止由此产生怨恨。也就是说虽有权力,但不能滥用。
据《孔子家语·致思》记载,孔子学生高柴在卫国担任狱官时,曾对一个人施以刖刑(断足)。后来卫国发生蒯聩之乱,高柴逃走。逃至城门,守门之人正是那个曾被他施以刖刑的人。这个人对高柴说:“那边墙有个缺口。”高柴说:“君子不逾墙。”这个人又说:“那边有个孔洞。”高柴说:“君子不钻洞。”这个人又说:“在这里有个屋子。”高柴便躲进了屋里。等到追兵过去之后,高柴问守门人:“我先前依国君之法,下令砍掉你的脚。我今天遇难,你却三次帮我逃脱,这是为什么呢?”守门人回答:“砍断我的脚,本是我罪有应得,无可奈何。当时您审案时,把我放在别人之后,就是想让我免受刑罚,这我是知道的。在案件审结,定罪量刑时,您露出忧郁之情。从您脸色看,您是不忍让我受刑的。难道是您偏袒我吗?不是,您是天生的君子,这样做完全发自内心本性。这就是我佩服您的原因。”孔子知道后,评价说:“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意思是高柴(字子羔)官做得好啊!执法如一,心怀仁慈就能树立恩德,严格暴虐就会树立仇怨。秉公执法,就是说高柴吧!高柴执法做到了和大怨而没有余怨,其根源在于治国理政过程中能够思仁恕以树德,虽执左契,但不苛责于人。
所以老子提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河上公注:“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无德之君,背其契信,司人所失。”意思是有德君主,只是察看契据而已。无德君主,背信弃义,寻找别人过失。王弼注:“有德之人念思其契,不令怨生而后责于人也。彻,司人之过也。”意思是有德之人想着契据,不会让怨恨产生再去苛责于人。彻,就是察人之过的意思。苏辙《老子解》云:“契之有左右,所以为信而息争也。圣人与人均有是性,人方以妄为常,驰骛于争夺之场,而不知性之未始少亡也。是以圣人以其性示人,使之除妄以复性。待其妄尽而性复,未有不廓然自得,如右契之合左,不待责之而官服也。然则虽有大怨恋,将涣然冰解,知其本非有矣,而安用和之?彼无德者,乃欲人人而通之,则亦劳而无功矣。彻,通也。”苏辙的观点是,契据是用来作为信物止息纷争的。圣人与常人都有诚信的本性,而人们却认为人的本性是相互欺诈,于是竞相奔走于争名夺利之场,却不知道其实诚信本性从未减少过。因此圣人以本性示人,就是使人们去除虚妄恢复本性。等到他们虚妄尽除、恢复本性,没有不豁然开朗的,就如契之左右相合,不用要求自然顺服于本性。即便有大怨让人念念不忘,但当它如冰融消散时,才知道大怨本来就没有,怎么还用“和大怨”呢?那些没有德行的人,想让所有人都去巴结他,也是徒劳无功的。
通过以上引述,“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是对君主的评价。有德君主会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也就是虽然持有生杀予夺之权,但不会轻易使用,不会苛责于人、不会难为百姓。而无德的君主则不然,他们会将手中的权力发挥到极致,能榨取百姓十分绝不会榨取九点九分,最终的结果就是天怒人怨。所以有德君主也是有智君主,会获得百姓的拥戴,遇到危难也会逢凶化吉。
《战国策·齐策》中有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冯谖很穷,求为孟尝君门客,被孟尝君勉强收下。孟尝君门下仆人瞧不起他,所以生活供给很差,冯谖用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等歌,告知孟尝君自己处境不好,孟尝君一一解决,并帮其奉养老母。后孟尝君欲收债于薛地,冯谖请缨,临行前问:“收完债,给您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们家缺什么你就买什么。”冯谖到了薛地,把百姓的契据收上来,核验完毕后,把债款悉数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高呼“万岁”。冯谖赶回齐都,马上见孟尝君。孟尝君对他办事如此迅速感到很奇怪,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孟尝君问:“买什么回来了?”冯谖回答:“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看了一下,您宫中什么也不缺,所缺的只有‘仁义’,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仁义怎么买?”冯谖道:“您现在拥有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薛邑,却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反而从他们身上图利。因此我改变了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来的仁义啊。”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但也没有发作:“嗯,就这样吧。”一年后,齐闵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邑。离薛邑还差近百里,就见老百姓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他的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对冯谖说道:“您为我买的‘义’,今天看到了。”在这里,冯谖为孟尝君做的就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这样的事,事实证明,这深得百姓的拥护。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是老子在“损有余而补不足”之后,对为政之德的继续阐述,他告诫为政者不能蓄怨于民,不要激化与民众之间的矛盾,积怨太深难以化解,榨取百姓就会让他们无以为生,刑罚严苛就会激起民变。所以,为政者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