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赞玄第十四
河上公将这一章称作“赞玄”,是对“道”的赞叹。前面几章(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中,老子陆续讲了道的内涵,它既是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又是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的。在本章,老子则述道“体”,讲述道的性质,运用道的规律。道有其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掌握了这种规律,也就能够弄通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本。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形曰微。三者,谓夷、希、微也。不可致诘者,夫无色、无声、无形,口不能言,书不能传,当受之以静,求之以神,不可诘问而得之。混,合也。故合于三名之而为一。”这是说,无色、无声、无形是不能言喻的,是不能诘问而得的,三者合而为一,就是道。王弼注:“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体不知为名,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也。”意思是道无形状、无声响,所以能无不畅通、无不到达,不能够感知,硬要以耳目来体察它的名是不能够实现的,所以不能够诘问而得,三者合而为一。苏辙《老子解》云:“所谓一者,性也。三者,性之用也。人始有性而已,及其与物构,然后分裂四出,为视为听为触,日用而不知反其本,非复混而为一,则日远矣。”苏辙是说,一就是本性,视、听、搏三者就是本性的功用。人最初只有本性,等到与万物结合,就分裂为多端,包括视、听、触。百姓每天都在使用本性但却不知回归本性,就不能够回归于道,并且一天天远离。通过三者解释,我们可以明了夷、希、微是什么,它们与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河上公与王弼单就夷、希、微本身做解释,而苏辙是以人性释之,人性为一,以视、听、搏与万物接触,触万物后当返归本真,也就是人性,但很多人却走上歧途。苏辙这种认知是极其深刻的,更能让我们从感性方面去理解河、王解释,进而读懂老子之道。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河上公注:“言一在天上,不皦皦光明;言一在天下,不昧昧有所暗冥。绳绳者,动行无穷级也。不可名者,非一色也,不可以青黄白黑别;非一声也,不可以宫商角征羽听;非一形也,不可以长短大小度之也。物,质也。复当归之于无质。”大意是说,道在天之上,我们不见其光明;道在天之下,我们不觉其暗昧。大道动行无极,既非一色,又非一声,也非一形,故不可名状,最终回归于无质的状态。苏辙《老子解》云:“物之有形者,皆丽于阴阳,故上皦下昧,不可逃也。道虽在上而不皦,虽在下而不昧,不可以形数推也。绳绳,运而不绝也。人见其运而不绝,则以为有物矣,不知其卒归于无也。”这是说万物之所以有形,是因为它们都依附于阴阳,因此上面光明而下面暗昧,这是无法逃脱的自然现象。道则不同,虽处上不见其光明,虽处下不觉其暗昧,是不能用形质来推测的。绳绳就是运行不止的意思,人们看到道运行不止,以为是有物质的存在,却不知道它是没有本体的。二人解释观点基本一致,将这段经的每一个字都作了详细解释,也极通俗易懂,让我们能深刻体会大道无形。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河上公注:“言一无形状,而能为万物作形状也。一无物质,而为万物设形象也。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一无端末,不可预待也。除情去欲,一自归之也。言一无影迹,不可得而看。”意思是,道没有形状却能赋予万物形状,没有本体却能赋予万物形象,它若存若亡不可见。道没有终始,无法预知;没有踪迹,无法得见。王弼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意思是,要说它是“无”吧,可万物由它生成;要说它是“有”吧,却看不见它的形态。所以叫“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相较而言,河注晦涩,王注易懂,将“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数语道尽,一目了然。苏辙《老子解》云:“状,其着也。象,其微也。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皆非无也。有无不可名,故谓之惚恍。道无所不在,故无前后可见。”苏辙的理解是:状,是说“道”的显著方面;象,是说“道”的细微方面。无状之状,无象之象,都不是“无”的意思。有与无是不可以名状的,所以称之为“惚恍”。这一段是说“道”介于有无之间,无处不在,没有前后之别。这是对前面论述的总结。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四个短句具有总结和指导行动的意义。河上公注:“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圣人执守古道,生一以御物,知今当有一也。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人能知上古本始有一,是谓知道纲纪也。”意为圣人执守古道,用“道”来驾驭万物,知晓当今也是由道而来。人能够知道上古之时就有道的存在,才真正称得上懂得要领。苏辙《老子解》云:“古者,物之所从生也。有者物之今,则无者物之古也。执其所从生,则进退疾徐在我矣。”这是说,“古”是万物的由来,“有”是万物生生不息发展到今天的结果,“无”是万物的起始。只有执守万物产生的本原,那么进退缓急尽在掌握之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句话是说,只有懂得根本,才能动行有据、进退自如。
在本章,老子对“道”进行了全方位的赞美:说它“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又“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上不皦、下不昧,还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通过这些赞美,让我们从有无、三(夷、希、微)一(道)、皦昧、前后等多视角,从本原上去认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