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第一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1 引言

无论朝代如何更迭,经济如何发展,收入差距始终是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断。如今已是21世纪,“不均”和“不安”仍是中国社会的两大突出矛盾。大量研究表明,行业收入不平等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陈钊等,2010)。而行业间收入不平等,主要来自于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垄断行业的平均收入比竞争行业大约高出50%(杜鑫,2010)。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间工资差距存在的一个基础条件,是劳动力市场的进入障碍(陈钊等,2009)。如果没有劳动力市场进入障碍,劳动力的竞争与流动将消除行业间的工资差别。而关系(也称“社会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劳动力市场进入障碍。以往的研究表明,关系对劳动力进入垄断企业并获得高工资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并且,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关系的作用越大(赵剑治和陆铭,2009)。关系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以往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

目前讨论关系和行业间收入差距的研究,存在三个薄弱环节。①在理论分析上,缺乏描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模型。当前的研究绝大部分是单纯的实证分析,缺乏以中国经济为背景的理论模型。因此,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往往缺乏严密的理论逻辑。②在实证方法上,现有的实证分析没有充分处理样本选择问题。大多数研究忽视了样本选择问题,或者采用Heckman的两步法处理垄断和竞争两个行业。但讨论行业间收入差距时,劳动力面临着三个选择,分别为不工作、进入竞争行业和进入垄断行业。Heckman的两步法忽视了“不工作”这一选项,因而无法有效解决样本选择问题。③在分析视角上,既有文献尚未分析垄断行业的劳动力市场进入障碍对竞争行业的外溢性影响。有关系的劳动力更容易进入垄断企业,但并非全部有关系的劳动力都能进入垄断企业。那些未能进入垄断企业的劳动力,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其保留效用仍然会受到垄断行业工资和市场份额的影响。其保留效用又会影响到他们在竞争行业中的工资谈判。这意味着,垄断行业的劳动力市场障碍不仅加剧了行业间的工资差别,还可能对竞争行业内部的工资差别产生外溢性的影响。

本文基于搜寻理论构建了一个描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垄断行业工资水平以及垄断行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份额,对竞争行业内部工资差距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以多元离散选择模型为基础,使用面板数据更好地修正了样本选择问题。本文的基本发现如下:①关系增加了劳动力进入垄断企业的概率;②具有更广关系的劳动力更容易获得高工资;③垄断企业的高工资,以及垄断企业设置的劳动力市场进入障碍,不仅增加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而且增加了竞争行业内部的工资差距。这种外溢性发生的逻辑在于,垄断行业工资和进入垄断行业机会的提升,将会提高有关系劳动力的保留效用,提高这些劳动力的工资预期。为了留住这些劳动者,竞争性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由此可见,经济中各个市场的联系紧密存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总会由于劳动力要素的流动而产生外溢性。这种外溢性也说明了建立统一公平的竞争规则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