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引言
社会分层、阶层差距与社会流动,一直是社会问题研究的三个重要领域。(15)维持适度的阶层差距并畅通阶层流动通道,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和平年代的社会流动通道中,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始于隋、成于唐的科举制,使普通民众有希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形式,有力地保持了社会稳定(张斌贤和王晨,2007)。1906年清政府废除了历经1300余年的科举制,斩断了社会中下层向上流动的通道。时隔不久,清政府即被推翻。教育体系对社会流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古鉴今,中国社会流动性较低以及阶层矛盾日益凸显的现实,可能与教育体系存在着重要联系。
以往的研究表明,教育不平等是导致代际流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而既有文献对教育不平等的讨论主要涉及家庭背景导致的不平等,尚未对教育体系导致的不平等给予充分关注。事实上,教育体系的不平等有可能会放大家庭背景导致的不平等,从而产生更严重的社会流动问题。精英主义教育体系是一种人为制造的不平等模式,使精英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别巨大。如果优质教育资源更容易被精英阶层获取,则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可能要对社会流动性的下降负有重要责任。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具有明显的精英主义特征,本研究从教育体系不平等的视角出发,分析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对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影响。
理论分析表明,教育体系的精英主义倾向越高,高收入阶层子女越容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并维持高收入;与此同时,低收入阶层子女的相对劣势更明显,通过教育获得高收入的机会更小。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导致整体社会流动性下降。实证分析表明,以“985工程”和“211工程”为代表的中国教育体系精英化导向,使代际收入弹性显著上升。这意味着教育体系的精英主义导向使阶层固化更加严重,社会流动性更低。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教育体系的精英主义导向使背景较差的家庭劣势更明显,其子女更难以脱离“贫困的陷阱”。代际收入相关系数的分解结果表明,教育体系的精英化导向使教育和社会网络在代际流动渠道中的作用更强,其重要性相对于健康和文化资本变得更高。这意味着,高收入阶层在精英主义教育体系中会更倾向于投资教育,而降低对其他代际收入流动渠道的投资意愿。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几点:①明确分析了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对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深化和拓展了社会流动领域的研究;②采用一个简洁的分析框架搭建了理论分析与计量模型之间的关联,为实证分析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③基于TSIV方法更好地处理了代际收入弹性估计过程中持久收入无法观测得到的问题,更好地控制了“生命周期偏误”,从而使实证分析结论更加可靠。
后文安排如下:第二节回顾文献;第三节在理论上讨论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第四节实证分析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第五节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