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检验及影响因子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1. 研究意义

本书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初步设想以我国的地级市(市域)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相当于地级市的州、盟为基本单元,以我国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地级市为标准,作为本项目进行实证研究的基本区域单元,研究时段初步定为1995—2013年。针对当前国内外对空间俱乐部趋同影响因子研究的缺陷,笔者依据空间趋同俱乐部形成的初始条件、结构特征、空间特性以及中国特色构建空间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框架,从空间趋同俱乐部的影响因子入手,探寻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同空间趋同俱乐部的重要影响因子、比较重要的影响因子和一般影响因子,以及这些影响因子对该空间俱乐部趋同的作用程度,借以分析研究空间趋同俱乐部的形成和演进机制,其理论意义如下:

(1)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趋同俱乐部不具有遍在性,以及趋同俱乐部成员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呈集中连片这一现象,笔者认为,空间俱乐部趋同是由地方性因子和具有地方效应的全局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本书将依据空间趋同俱乐部形成的初始条件、结构特征、空间特性以及中国特色等具有地方因子和具有地方效应的全局因子构建空间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分析框架,这些研究工作有望拓展和深化对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的研究,同时,也可为同类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现有的研究文献表明,依据空间俱乐部趋同的空间特性,同时针对影响因子检验的研究文献还为数不多这一事实,构建针对空间俱乐部趋同影响因子的检验模型。本书将构建空间俱乐部趋同影响因子双重检验模型,用以探讨空间俱乐部趋同影响因子双重检验方法。这不仅丰富了俱乐部趋同影响因子的检验方法,而且也可为同类研究或其他类似的研究提供检验方法上的支持。

(3)国外对空间俱乐部趋同的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才刚刚开始,我国对空间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均处于对国外同类研究的“学习”“模仿”阶段,特别是空间俱乐部趋同的形成和演进机制的研究就更少了。针对空间趋同俱乐部的形成和演进机制的研究比较初步这一现实,笔者将根据空间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滞后的特性,构建空间俱乐部趋同演进机制分析模型,以空间俱乐部趋同的依赖模式、空间溢出效应、不同年份成员数量变化以及不同影响因子对空间俱乐部趋同的作用程度等,揭示中国空间趋同俱乐部的形成和演进机制,借以对中国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分类指导。

2. 应用价值

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都是用初始人均GDP水平来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尽管一些学者开始重视人力资本、技术、知识外溢以及政策因素等对俱乐部趋同的作用,但是,忽略了市场、制度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结构变迁等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俱乐部趋同中的作用,尤其是没有深入地区分这些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是地方性影响还是全局性影响,所以就难以有效解释趋同俱乐部不具有遍在性这一事实。特别是,仅用区域之间的近邻性(是否相邻)或通达性(距离)来描述地理空间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俱乐部趋同的影响,忽视了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禀赋、交通和信息网络、行政区划体系等具有空间效应因素的作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文献对俱乐部趋同影响因子的选取过于简单,这一缺陷将影响俱乐部趋同研究成果的政策参考价值。针对上述缺陷,本书将依据空间俱乐部趋同的初始条件、结构变迁、空间特性和中国特色等更大的范围内选取空间俱乐部趋同的影响因子,厘清其对空间俱乐部趋同所产生的是地方性影响还是全局性影响,并以地方因子和具有地方效应的全局因子构建空间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分析框架。通过构建模型,探明其重要的影响因子,可为我国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政策信息,选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特别是制定政策控制“落后区域俱乐部”(包括欠发达区域、贫困区域、衰退区域)的规模扩大,增加“富裕区域俱乐部”成员规模,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循环,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