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知半解”才能“举一反三”

按照大部分人的认知,“一知半解”是个贬义词。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谚语,“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知道一件重要的事”,刺猬因为更加专注,胜过了多面手狐狸。大家通常推崇的都是专家,而不是通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狐狸式的广博往往胜过“刺猬式”的专精。“一知半解”也有正面意义。我们不用为涉猎范围太多而烦恼,可以通过对知识点“一知半解”的积累,达到“举一反三”深度。

《知识大迁移》的作者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做了大量研究,用数据挖掘出一个问题,我们以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在感兴趣的领域一头扎进深水区,同时排除所有无关的事。互联网承诺所有的一切将永远保留在云端,就像自来水一样,只要你拧开水龙头,永远都会有水流出来,但大家忽略了这种便捷背后有另一些东西永远消失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发生的一件事能“知其然”。有了总体印象,人才能对具体事件进行评估,而总体印象为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提供了最重要的洞见。

你或许觉得一切知识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中找到,但忽略了一件事:当自己脑袋空空时,不知道应该搜索什么。

庞德斯通做了一个研究,对成年人而言,在同等教育程度下,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多了哪些知识?答案是:功夫在课本之外。个人理财与体育术语并非学校重视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也不会帮一个成年人解释为什么奥运会铜牌得主总是看着比银牌得主更开心。但是,一个人越是掌握了大量看似不重要的知识,越能够产生各种大小类比、灵感和解决方案。

1931年,爱因斯坦写下了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其实知识是想象力的基础,因为想象力通常在两项事实之间建立联系。当时爱因斯坦对数学中一个特别没有实用价值的分支学科感兴趣,即非欧几何。一般来讲,物理学家并不研究这个理论,因为它与物理学家的工作以及物理学没有关系。但爱因斯坦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意识到非欧几何可以成为一种全新重力理论的科学基础。换句话说,就是物质会扭曲空间和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广博的知识与想象力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整整一代物理学家都在研究一种新重力理论,也有一小群数学家了解非欧几何,但只有爱因斯坦找到了二者的交叉点。

芒格的习惯也印证了这一点,芒格是通过广泛的跨学科阅读建立思维模型的。一个广为人知的商业现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企业间跨领域的竞争越来越多,对企业形成生存威胁的可能并不是同行,而是外行,就像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出现影响了方便面的销量,优酷、腾讯等互联网平台的加入改写了影视行业片酬规则一样。美国学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说,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迄今还没有出现在你的敌人名单上。广泛地涉猎知识点,其实是在多元世界成为赢家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