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煤沟地震了

蒙古语中,德令哈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在我看来,与这里的树木不无关系。这里的树木多为杨树,房前屋后,路的两旁,田野里,溪水边,如果栽有树木,十之七八都是杨树。也许杨树最适应德令哈的土壤和气候,长得都是高大繁茂,青翠欲滴。当然,这是在夏天。

德令哈的夏天,来得急迫,去得也突然,几乎是一夜之间,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同样,德令哈的杨树黄得也突然,昨天还是碧绿碧绿的,过了一夜,或者是一晌,它们突然就齐刷刷地黄了,黄得有些热烈,有些夸张,有些让人错愕和诧异,金黄金黄的,宛然一个金色的世界,好像童话剧中才会发生的事情,真的应了蒙古语对这个高原小城的称谓。

也是一个德令哈遍地金黄的季节,2008年11月4日,马树声从河南来到了这个金色世界里,出任义海公司总经理。马树声一直从事非煤产业工作,曾做过义煤集团非煤产业部部长多年,负责集团公司地面以上的生产与经营。来之前,他的职务是义煤豫西建设总公司总经理。所以,当研究马树声的人事变动时,会上就有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马树声没有从事过井下挖掘和矿山管理,把那么一个问题丛生、情况复杂的外埠煤矿交给他,让他独当一面,不知他能否胜任。集团公司的主要领导则认为,马树声能够把整个非煤产业搞得红红火火,效益连年攀升,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相信他完全有能力把义海公司管理好。

“出水才见两腿泥,不试一试,怎么就能断定他不行呢?”主要领导的这句话一锤定音。

有人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2008年6月,大煤沟井工矿落成,各项工作还没有完全就绪,让一个一直从事地面工作的人来主政一个井工矿和两个露天煤矿,而且还是远在两千公里外的雪域高原,的确让人捏了一把汗。马树声就是在信任和怀疑两种目光的交织中走马上任的。临行,也有朋友好心地劝他,那儿环境恶劣,不适合生存,去干个一年半载,就要想法调回来,为了工作,落一身病可不划算。马树声笑笑,什么也没有说。这就是他的性格,有些事自己心中有数就行了,没有必要什么都说得清清楚楚,什么都争论得水落石出,况且还是面对朋友的一片好意呢。

对于马树声的到来,高原给他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 2008年11月10日,也就是马树声到义海公司上任的第六天,海西州大柴旦地区发生了一场里氏6.4级的地震,而震中距离大煤沟矿只有十公里。在此之前,昆仑山区曾发生了一场里氏8.5级的地震,那是一场十分惨烈的地震,巨大而坚硬无比的石头被震裂,石屑漫天飞溅,但因为震中是在昆仑山口,那场地震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深的印象。这次就不同了,不但大煤沟矿震感强烈,就连德令哈,也感受到了这场地震的威力。

地震发生前,马树声正在距大煤沟矿一百六十公里的义海公司总部召开安全办公会。地震的那一刻,会议桌上的茶杯被震落在地,碎了;日光灯在屋顶剧烈地晃动,发出刺耳的“吱吱”声;玻璃窗瞬间裂痕累累。有的职工不由得站起来,脸上露出慌乱的神色。马树声依然坐在那里,显得冷静和沉着。他与党委书记赵少普迅速做了分工,由赵少普在德令哈处理突发事宜,他赶往大煤沟矿,指挥现场抗震工作。二人刚做了分工,这时,电话铃急促地响起来。

电话是大煤沟矿矿长段明道打来的:“马总,大煤沟发生地震,有一百一十九名员工被困井下。”

顶住,不能倒

马树声已在驱车赶往大煤沟矿的路上,他在电话里给段明道下了指令:“要采取一切措施,全力以赴,确保井下每一个员工的安全。”然后又说,“一定要科学施救,我马上赶去。”然后,马树声将这一重大险情向集团公司做了汇报,得到的答复与他对段明道的指令如出一辙。与此同时,马树声还将大煤沟矿发生地震的情况向青海省及海西州的有关部门也做了电话汇报。

一个多小时后,马树声带着公司救援人员赶到了大煤沟矿。很明显,这里正在经历着一场灾难,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饱受摧残的景象。矿上的变、送电设施受损严重,职工食堂和刚刚建成的职工宿舍墙体多处开裂,有脚手架倒在地上。尽管如此,矿上并不见有丝毫的混乱,可见矿上的应急工作做得十分到位。马树声绷紧的神经得到缓解,迅速赶到救援现场:大煤沟井工矿巷口。

井下情况未明,然而一百一十九名矿工的井下处境马树声却能想象得到。

初冬的大煤沟矿,气温近零下二十摄氏度,如此寒冷的气候,井下一百一十九名矿工兄弟的生命时刻都会出现危险。生命大于天,这一百一十九名矿工的生命,就是一百一十九重天,马树声知道它的分量。这一百一十九条生命,更是对马树声初到义海的残酷考验,他也清楚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后果。时间就是生命,决策则是生命的保障,哪怕有一秒时间的延误,或者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将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如果有一名矿工不能顺利升井,生命出现了意外,到义海,也是到高原才六天的马树声,今后将如何面对义海的矿工兄弟们,将如何面对这片神秘的雪域高原!

在马树声的指挥下,人员火速分成四个救护小分队,急救供电小分队、急救供暖小分队、急救供水小分队和后勤保障小分队,明确职责任务,迅速投入救援之中。

“为了井下一百一十九名兄弟的生命,大家要分秒必争,科学施救。”马树声简短朴实而又充满真情实感的动员打动了救援现场每一个人的心弦,大家无不将生死置之度外,全力投入抢险之中。矿长段明道正患着严重的感冒,地震发生时,他拔去身上的输液管,站在井口,靠前指挥,将病痛转化为力量。大煤沟矿有一支训练有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矿山救护队伍,他们深入井下,为挽救每一个矿工兄弟的生命而争分夺秒。从义煤集团总医院委派到大煤沟矿的李医生,带着两个助手,一刻不停地为升井伤员处理包扎伤口。

五六个小时在一秒一秒的熬煎中过去。马树声站在高原的寒风里,与大煤沟矿矿长段明道一起,对救援的每一个细节都极为关注,丝毫不敢大意。太阳早已西斜,如果在内地,已经是黄昏了,马树声等人还没有吃午饭,炊事员将饭端了过来,劝他们吃上两口,垫垫饥荒,他们却没有一点儿胃口,哪里吃得下去?在矿工兄弟的生命面前,饥饿早被他们忘记了。

终于,最后一名矿工升井了。一百一十九名矿工全部获救。

马树声经受住了这场地震的考验,经受住了高原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