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革命:价值驱动的产业数字化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1 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力度。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提及,“数字经济”至今已累计4次被直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18年虽未直接提及“数字经济”,但首次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数字经济。2020年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同时出现,并且增加了“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等内容。

“十四五”规划独立一篇描绘“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强调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数字经济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培育新发展动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新发展格局开始逐步呈现。

2015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要推广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引领生产方式持续变革;同时深化物联网标识解析、工业云服务、工业大数据分析等在重点行业应用,构建智能监测监管体系,支持机械、汽车等行业发展产品在线维护、远程运维、智能供应链、协同研发等服务新业态,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要求,把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作为经济转型和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助力降低数字化转型难度。

2020年8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2020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接连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加大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政策供给,为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筑牢根基。

地方政府瞄准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

上海市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上海市建设100+智能工厂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政策,提出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持续开展智能工厂建设行动,推进重点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北京市发布《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开展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持续深化三次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显著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

深圳市发布《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度融合、应用,持续引领产业迭代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2月18日,浙江省发布《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启动浙江数字化改革。方案指出,未来五年内,浙江将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省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推动各地各部门流程再造、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整体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