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前瞻之思考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门户大开,多种文艺思潮十分活跃。关于中国画何去何从,在美术界,似乎天天都在争论着。自己身居闹市,独处一隅,冷眼相看,略有所思。今信笔写下,简述其要。
一、关于“民族性”问题
近三十年,西方文化大量传入国内,于国画界反响极大。“中国画已经走入了穷途末路”“中国画面临走向死亡的必然命运”“民族性、民族特色会阻碍艺术现代化”,如上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其实,这些观点,是对世界文化发展史、中国文化发展史的一种误解。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早已中断和消亡,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直传承至今,具有无比的稳定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华文化——包括中国画在内,其“民族性、民族特色”,不仅不会阻碍“艺术现代化”,而是实现艺术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二十多年中,我在许多文章中表述过上述的看法,主要观点是:
第一,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和无限的生命力。只要中华民族还在地球上生存,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绘画,就一定会存在。
第二,已有五千年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绘画在内,历来总是采取开放的态度,吸收外国文化优长之处为己用,而不被外来文化同化,致使民族文化解体,具有强大的涵摄力。另一方面,如某种境外艺术形式一旦传入我国,必然经过中华民族文化的鉴定与取舍,使其那些适宜生存的部分,逐渐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通过汉族文化与我国其他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所形成的。它是增强民族团结、强化全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民族绘画与其他门类的传统文化一样,其“民族性、民族特色”,是指对中华民族的凝聚起了稳固作用的统摄的力量,这是我们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第四,中国画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其精神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总是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就是说,民族绘画内在的美学规律能够与新时代的审美理想相适应,并能以革新了的外在形态表现出来,因而受到历代民众的喜爱。
第五,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只有反映民族精神、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民族特色,中华文化就不能立足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林。
二、关于“接轨”
有人说,现在总趋势是“世界文化一体化”,“中国文化要与世界文化接轨”。自然,中国画也不能例外。什么叫作“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并以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传统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是民族文化的形式。由于世界是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各民族反映在文化上必定是多元的。在任何时候,只要世界上还有众多民族存在,就不会有什么“世界文化一体化”。所谓文化,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社会愈发展,就愈会表现出自己的民族特性。在当前,纵观法国、瑞典、日本、俄国、韩国以及中东等许多国家,对待本国文化的态度,都是如此。所以,作为世界上各种文化统一的“轨”,是没有的。
强权大国为了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掠夺各种资源,推行自己的价值观,除对许多国家和地区实行政治、经济控制或军事征服外,同时进行文化渗透——如在美术方面通过展览、评选、收藏、资助等手段,大力宣传能够为本国垄断寡头带来全球利益的“当代艺术”。为此,还在这些国家培植里应外合的代理人。如我国有的美术“理论家”,在国际会议演讲时和散发的论文中就公开表示:“在精神空间里,西方文化作为绝对的‘中心’,统摄着中国本土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艺术家”必须采取“策略”,以求“更快、更有效地进入西方的当代艺术制度中”,“中国艺术”必须“获得西方承认”。
西方大国为什么作为一种战略措施在全球推行“当代艺术”?因为“当代艺术”的灵魂,总体上说,就是不要理想,不要秩序,不要和谐,鼓吹极端个人主义。公开宣称其宗旨则是“反审美”“反崇高”。以此来消解其他国家民众的民族精神。而中国的民族美学,始终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孔子《论语·八佾》曾云:“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也。”主张通过艺术的“美”,表现人性的“善”。历代美学家继承并彰显了这一美学传统。认为美术作品要通过内容与形式的“美”,使人“明劝戒,著升沉”“成教化,助人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摆在第一位。中国公民、中国艺术家,自古以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感,与西方“当代艺术”所散布的价值观,从本质上是对立的。西方不惜花费重金在我国炮制“当代艺术”,其目的就是大搞文化侵略,企图在精神领域征服中国民众。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无法“接”在建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外国文化的“轨”上的。再说,他们用“当代艺术”,总是对付别的国家。在自己国内山上雕刻的“总统群像”,却不是“当代艺术”。因而,我们必须树立民族自信心,挺直民族脊梁。在21世纪,通过国人努力,必定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包括中国画在内,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显示出更加雄强的伟力。
三、关于创新问题
我以为,创新要有基点。这个基点,应该是老树发新枝——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创中华民族文化之新。中国画创新,要体现中华民族美学思想,传承笔墨基因,有个人面貌。
第一,要弘扬中华民族美学精神。一切评判艺术作品优劣的最高标准,都在于看它是否能够感染人,是否能够使人达到“畅神”的审美境界,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水准。中华民族美学具有精深性、丰富性和先进性,早在两千多年前《易经》提出的“刚健、笃实、辉光”(《周易·下经·大畜》),犹如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我国文艺发展的整个航程。文艺作品要反映“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气概,要有笃实的内涵,以及与反映作品内容相适应的完美的艺术形式。以此“日新其德”,“蓄积其无妄之道以养育天下”(明释智旭《周易禅解》第118页)。汉唐雄风、魏晋风骨、两宋情怀,可作如是观。今日的中国画,也应如此。
第二,要有笔墨基因。说“笔墨等于零”,这是对中国画的调侃。没有笔墨,就没有中国画——正如没有色彩,也就没有西洋画一样。实际上中国画的创新,应该还是中国画,不能丢掉笔墨基因。中国画的发展,需要吸收各种必要的营养,其中也包括借鉴、融合域外造型艺术的优点。
以晋唐之间人物画为例,顾恺之“屈铁盘丝”线描之法,源自西域;尉迟乙僧用色晕染凹凸之风,也来自西方;曹仲达“曹衣出衣”的“曹家样”,得益于天竺佛教造像。上述画家的做法,不是抛弃了中国画的笔墨,而是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表现技法。这是一种经过千余年创作实践,所证实的,仍然可行的成功的经验。
第三,要有独自的风格特征。中外艺术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一部艺术风格演变史。一件美术作品之所以叫作“创作”,就是因为这件作品从构思到艺术表现,具有独创性、唯一性、不可重复性。于意境、置陈布势、形象、色彩、笔墨等方面,展现了新的美学秩序。就宋代山水画而论,北宋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笔下丰实郁勃,气势沉雄;南宋李唐、马远、夏圭等空灵含蓄,清疏幽逸。北宋的丰实与南宋的空灵,构成了中国山水画最高境界的两元,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尚不可逾越的高峰。上述所有画家各自的艺术风格,都是非常鲜明的。
明至清初,青藤、八大以其独特的手眼,把花鸟画发展到了新阶段,使笔墨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石涛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在他的作品中,涌动着无限的激情。所以说,创新精神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动力。墨守成规,拜倒大师门下站不起来必将导致艺术的衰落。若只知依样画葫芦,在前辈画家作品中讨生活,毫无自己的艺术面貌,并以此大肆炒作,这样做或可达到追逐名利的目的,但与真正的创作无关。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当为警世语。
四、关于中华民族美学标准
今天的中国画,是古代中国画的延续和发展。只有笔墨跟随时代,才能为中国画注入活力。一切评判艺术作品优劣的最高标准,都在于看它是否能够感染人,是否能够使人达到“畅神”的审美境界,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水平。中国美学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精深性、丰富性和先进性,这是任何国家都不能相比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易经》提出的“刚健、笃实、辉光”,犹如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我国美术发展的整个航程。文艺作品要反映“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大无畏的精神气概,要有笃实的内涵,以及与反映作品内容相适应的完美的艺术形式。“日新其德”,“蓄积其无妄之道以养育天下”。汉唐雄风、魏晋风骨、两宋情怀,可作如是观。
五、关于搞好创作
为达此目的,中国画家至少应该做到三点:
第一,站在时代最高点,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感而发。画家只有深入到具体生活中去,才能捕捉到新鲜活泼、非常感人的创作元素;如果只是在画室从概念到概念,是画不出有生气的作品。
第二,提高全面修养。古人说:“画者,文之极也。”缺乏文化素养的画家,画品必然低下。要善于吸收传统与外来文化的营养。
第三,要有精湛的表现技巧。
我确信,一个画家,不论采用什么艺术手段进行创作,或者有着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若取得崇高的艺术成就,做到上述三点,总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精湛的表现技巧”,是指处理画面的能力。对此,我曾在1999年发表的《山水画断想》一文中写道:“作画要求‘空’,空则灵气往来;作画要求‘实’,实则精力弥漫。在置陈布势时,要以简洁、清晰的结构线,营造和谐的单纯之美;以所画物象的‘揖让’与‘重叠’,呈现空间的平面之美;以虚实转换、虚实结合的巧妙处理,表现体韵的灵动之美;以对立统一法则,强调丹青的整体之美。造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皆归于笔墨。要笔笔造型,笔笔相生。要‘画’出来,不能‘描’出来。用笔要‘松’,用墨要‘净’。要巧用淡墨。”
愿中国画这棵老树发出更多新枝,充满勃勃生机。
(原载2006年10月27日香港《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