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能够保持生机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重大命题和重要使命,也是本书的重要理论前提。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时代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社会核心价值理论的逻辑前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能够与时俱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不成为少数人的理论教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前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真正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大众的需求。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早在井冈山时期和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根据中国国情,没有依照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指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同时,毛泽东并没有按照苏联模式依靠工人来解放中国,而是团结了当时中国最多数的农民,团结大多数人,这正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现。今天,我们依靠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需要结合中国国情,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结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现实需求。

时代洪潮滚滚向前,需要中国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必须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类矛盾,与此同时丰富完善党的建设理论,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在发展,标准也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既能指导实践,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马克思主义也必然会随着实践的前进而不断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展现。在新的时代当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只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才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价值支撑,才能够在社会范围内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理论体系。离开实践的教条化、经验化的“马克思主义”,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要认识到的是,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理论创新和指导的意义尤为重要。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三化”会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并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指导。

前面已经论述过,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人们乐意与否,它都在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带来机遇的同时,又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物质文化和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用全球性的信息传播手段鼓吹所谓的“自由、民主、文明”,大力宣传其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不但使一些青少年和意志薄弱者受到毒害,而且这种风气已经开始弥漫到党内,甚至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都受到了一定的毒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

同时必须要看到的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矛盾凸显,国内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的碰撞、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媒体信息的杂乱、社会道德的滑坡,追名逐利、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封建迷信、宗教势力抬头,各种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此起彼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最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社会体制,是最能够延续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和实现伟大复兴的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原因就在于其科学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有过经典的论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关注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关注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宗旨是为人民大众立言并为人民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和政治代言,马克思主义本性中具有强烈的人本情怀和大众关怀,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目标是实现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在新的时代,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深入广大群众内部,了解群众的需求,了解人民之所想,知道人民之所需,清楚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与遇到的理论困惑,更要了解人民群众当下所关心的理论热点。真正实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要让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成果变得百姓喜闻乐见、家喻户晓,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来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最新成果,让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来弄懂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都掌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立循环型和节约型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起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前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才能够建立起得到人民群众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才能够在实践当中发挥作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拥有的重要品质以及良好的实践效果转化为社会群体共识,形成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实现精神向物质的转化,才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价值指导,才能够使中国社会建设的列车不脱离正确的轨道。

尽管很多人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很多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有很多人开始向往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要去美国、欧洲,想要追求所谓的民主和人权,但是这些人并不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等国家所谓的人权保障是依靠强大的工业文明来实现的。正如我们不可能赶马车进入共产主义一样,我们同样不能依靠耕牛来实现人的解放,技术理性和现代文明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明的固有方式。在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与人(社会)关系紧张的人类生存际遇中,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构建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驱动人类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出发,积极建构能够有效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形成共识,促进认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理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信心、理想信念和价值信仰的理论前提。


[1] 朱晨静:《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56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59页。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63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63页。

[7] 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第22页。

[8]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第1页。

[9] 韩红艳:《批判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文艺学专业,2012。

[10]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第135~136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29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66页。

[13] 朱晨静:《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2。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37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20页。

[16]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

[17]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294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37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第570页。

[20] 高星:《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自觉追求》,《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2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50页。

[2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8页。

[23]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求是》2013年第5期。

[2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8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