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张汝霖与香山
赵春晨[1]
张汝霖,字芸墅,号柏园,清安徽宁国府宣城县人,乾隆年间在广东为宦,曾两任香山县令、两次担任澳门同知(一次兼署,一次实授),是中国首部系统介绍澳门的著作《澳门纪略》的两作者之一。关于他同澳门的关系以及在写作《澳门纪略》一书中所发挥的作用,学界已有不少论述[2],但对于他在香山(今中山市和珠海市)的活动及作出的贡献,却甚少有人论及。本文即就此挖掘有关史料,作一简论,以期收拾遗补阕之效。
一 关于张汝霖两任香山县令的时间
据史料记载,张汝霖“自县学生,雍正十三年为拔贡生。旋以人才保举,乾隆元年引见,命为知县分发广东,任河源、香山、阳春知县。其至香山者再”。[3]可知张汝霖曾两次任职于香山。关于这两次任职的具体时间,第二次比较容易弄清楚,因为在暴煜纂修的(乾隆)《香山县志》中有明确记载:该志《职官》表载,张汝霖乾隆十一年任香山知县,乾隆十三年升任澳门同知;又载张汝霖之后的香山知县即暴煜,于乾隆十三年接任[乾隆之后编修的(道光)《香山县志》、(光绪)《香山县志》等所载相同,皆依暴煜志]。可知张汝霖第二次任职香山的时间是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对此,还有不少更原始的资料可为佐证,如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卷八录有张汝霖乾隆十一年十一月初六日上呈广东督抚两院的《请封(澳门)唐人庙奏记》和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上呈广东督抚两院的禀文,皆署职衔为“广州府香山县知县”[4],祝淮(道光)《香山县志》卷五录有乾隆十三年张汝霖担任知县时所写的《宋太傅枢密使张世杰碑文》[5]等,故可作为定论。
关于张汝霖第一次任职于香山的时间,因历代《香山县志》中皆失载,故不像第二次那样容易弄清。汤开建先生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考订,认为“张汝霖第一次出任香山县可能在乾隆四年至乾隆六年之间”[6],但这一看法缺乏史料依据,仅仅是一种推测。笔者为弄清楚这一问题,爬梳史料,发现在清(嘉庆)《宣城县志》中有相关明确记载。该志卷十五《宦业》张汝霖条目下记述:“雍正乙卯选贡,特膺学臣保荐。乾隆丙辰引见,发广东以知县用。……壬戌调香山,以母艰归。服阕署阳春。……丙寅调香山,兼权澳门同知。”[7]由此可知,张汝霖第一次任职于香山是在壬戌年即乾隆七年(1742),后因母丧而解职返乡。(嘉庆)《宣城县志》的编纂者张焘是张汝霖之长子,而且嘉庆距离张汝霖去世的时间(乾隆三十四年)不久,所记应为可信。又据《阳春县志》,张汝霖母艰服阕后,起补署阳春知县的时间是“乾隆十年三月”[8],按清制官员父母去世后回乡服丧时间为三年(实际是头尾相接、不计闰月的27个月),依此上推,张汝霖此次因母丧而离任香山应当也是在乾隆七年。张汝霖在为《宛雅》一书所作叙文中亦曾言道:“癸亥,余苫块之中,家居无事。”[9]癸亥为乾隆八年,“苫块”形容居丧时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亦可证张汝霖乾隆八年时已在家乡居丧,离开香山当是此前之事。综合上述史料,可断定张汝霖第一次任职香山知县的时间是乾隆七年,任期甚短,当年即因母丧而解任还乡。
二 张汝霖在香山的主要活动及贡献
关于张汝霖在香山的主要活动及贡献,姚鼐所作张汝霖墓志铭中仅有两句介绍文字:“君初在香山,遭母汪太恭人丧忧居,新任令未至,奸民赖姓乘隙为乱,君即起,捕倡乱者置之法,而杖校其和从者,逮新令至,而邑已宁。其后至香山,免荒埔报升之税,修城南罗婆陂,成灌溉之利,而禁豪家为隄堰之厉民者。”[10]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张汝霖传记中的相关记述文字稍多,但也失之简略,难窥其详。今特据有关史料汇集其事,分类而记之。
(一)关心民生,厘奸剔弊
据暴煜(乾隆)《香山县志》记载,张汝霖上任伊始,“即以厘奸剔弊为己任,凡不便于民者悉去之。邑故繁剧,且承废弛后,积案纷丛,霖昼则坐堂皇谳狱,摘发如神,夜则秉烛治文书,双眸炯炯,漏下十余刻始隐几假寐,严寒盛暑率以为常”。当地一个名叫阮亚珠的民人被害,张汝霖迅速破案,并对被害人家属的生活作了妥善安置,使“珠母子亡不失养,子绝得继孙”,受到世人好评。[11]
香山地居滨海,乾隆年代“四民之中,工商绝少”,居民生活主要依靠农业和渔业,“民皆重去其乡,又不习经营之术”,日久遂形成“生齿则日加繁,而所赖以谋生者则日益隘”的局面。张汝霖到任后,目睹这种情况,认为应当在税收上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开垦荒埔,“庶壤地不致闲旷,穷民食用有赖”。[12]为此,他“力请于上”,提出对地处“山坳陁岗、畸零硗确之区”的老荒田,“十亩下听民自恳,免其升科,给为业”。[13]暴煜(乾隆)《香山县志》中保留有他为此事写给上司的两次呈文,即《荒田详请免升札》和《续复荒田免升札》。在他的力请之下,这项惠民政策得以施行,从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兴修水利,筑堤修桥
香山县东南旧有罗婆陂,原系邑人刘姓之母罗氏捐田为址修筑的水利工程,故得名。后该陂久为豪强改筑,遏水自利,居民深受其害,曾多次赴县衙提起控诉,但“历任正署各令升迁不时,向未勘讯”,致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乾隆十一年张汝霖二度任职县令后,即根据绅民具控,赴实地“单骑亲勘”,掌握了豪强郑如日等“改流夺水,环绕伊乡,不顾前人兴建苦心,不顾民田城壕所赖,惟图一己风水之私”的真实情况,并据而向广东督抚两院提出处理意见:“听绅士里民捐资,将郑如日等改筑陂坣水道填塞,仍由旧址疏浚,上灌民田,下疏城壕。……庶罗婆陂之旧可复,而阖邑均占乐利,讼端借以永息矣。”这个处理意见得到了广东督抚的批准,罗婆陂在张汝霖主持下迅速修复故道,使周围数百顷农田得受灌溉之益,“合邑称快”。[14]事后,张汝霖曾撰《修复罗婆陂记》,以为纪念,并发挥宏旨道:“苏子瞻守杭,乞开西湖,谓杭之有湖犹人之有眉目。余以为大块一身也,西北为首,东南为足,山为骨,土为肤,水为血脉,草木为毛发。有天下之血脉,江淮河汉者是,析而若省、若郡、若邑,以至若乡、若聚,或长川巨浸,或支涧余溪,虽大小不同,而其贯串津液以为血脉一也。阂则阏,废则痿,注而竭则枯,盭而剣则割裂为病。骨病而挫,肤病而塙,毛发病而槁,而童始于一肢,延于百体。故曰眉目,水之明而秀者也;曰血脉,水之贯而通者也。此其说可以天地之气求之,非迂且诞,是故君子务焉。”[15]足见他对水利问题的高度重视。
蚬涌在香山沙冈头东,由东北向西南流淌,又分两渠,一条向南经天王桥入于海,另一条流向西北,绕学宫达城壕再入于海,被当地人称为“九曲水”。这条河涌因年深日久而淤塞,张汝霖于清乾隆十一年任香山知县时,亦复倡捐疏浚,并“沿涌筑长堤一道,高二丈四尺,长二百二十七丈”。考虑到南行之渠水势甚急,而西北行之渠水势迂缓,“乃置石闸于南行之冲,高半堤,涨则水从闸上过以泄之,涸则遏其直泻之势,使折而西北”,这样得以“灌溉不偏,民船往来亦便之”。[16]
此外,张汝霖在任内还曾倡捐改建县城南门桥,以利行旅。(道光)《香山县志》、(光绪)《香山县志》等皆录有其改建南门桥之铭并序,文曰:“邑南门故有桥,甃石为之,岁久坚。好改作胡为者曰,桥而弗利于行,其与无桥几何也。桥之高可稳门,由其门者,桥从面起,促级窘步,上如缘梯,下如驻陂,凡担者、负者、骑者、舆者、髦而徒、稚而嬉游者,举不便之。余曰,桥以为利,诚不利己,改之复奚疑!会有事罗婆陂,以其余力,撤而新之。坦坦然衢属于门,履之所加不高其趾,人皆忘乎其为桥焉。忘乎桥,桥之利乃大。余故乐而为之铭曰:天地利溥,水多于山。无以济之,阻于咫间。王者政仁,梁什于舟。无以康之,不涉而忧。其忧维何,见彼步者。偻而拾级,膝拄颌下。儵然如坠,趋恐弗胜。促息摇精,我降我登。我马瘏矣,如或蹶之。我仆逋矣,如或跲之。爰洞我门,爰夷我梁。无往不复,示我周行。其石如砥,其修累寻。直栏横槛,偃于波心。乃步乃趋,乃舆乃徒。摩肩叠迹,乐以忘劬。隍深墉坚,于万斯年。君子之道,视此平平。”[17]
(三)移建扩充铁城义学,奠后日丰山书院(今中山市第一中学)之基
清代香山有“铁城义学”,在县城南门内,是民间集资兴办、教育子弟的学校。由于校园面积狭隘,又逼近市廛,“旁皆民居鱼鳞比”,教学受到很大影响与限制。张汝霖二次出任香山令后不久,即关注到这一情况。他慨然以兴学育才为己任,选定城东文昌宫旁的书院故址,移建铁城义学于其地,并拓而新之,前建讲堂五楹,命名为“居敬斋”,后列斋舍廊房多间,招收学生肄业其中,又置卤田四顷六十余亩,为师生膏火之资,使学校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移建扩充该校过程中,张汝霖不仅精心策划、主持于其间,而且带头倡捐、多方筹措经费,克服了不少困难,才得以完成其事。事后张汝霖撰文勒石为记,述移建扩充之经过与成效,表达成功后之喜悦与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文中曰:新扩建之义学“不为丹碧以昭其俭,不为飞革以取其坚。经始于乾隆十一年腊月,以越年之二月落成。得十二围卤田四顷六十余亩,拨为师生膏火之资,又得方监生铨所捐房屋,变价为工筑卤田费。自是以来,学者影随云集,令附课者三百二十余人。每当公余夜静,弦诵声发,斋庐侧耳东风,未尝不为之踌躇志满。及阅所课文,亦渐斐然可观矣,斯非所谓盛者机耶!噫,当其擘画旁皇、经营莫措之时,固不谓其可今日。及夫绵力一倡,义风四应,则公项、助捐、隐田,并纷纭走集,以赴事机之会。此虽谓邑之气运蓄而就通,故学宫一水为之效灵致然固无不可,然亦愈以知人之有志者事竟成。资于人者业已有,然学于己者其可不勉?”[18]对于张汝霖在移建扩充铁城义学中所作之贡献,时人给予很高的评价。乾隆十三年张汝霖升任澳门同知,后任香山知县暴煜看到移建后“规模整新”的义学,不禁喟然叹曰:“微张公不及此!”[19]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张汝霖传中更赞颂道:“善养善教,百余年仅一见也。”[20]移建扩充的铁城义学,后来在暴煜任香山知县期间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并易名为丰山书院(1897年改名丰山学堂,1908年改名香山县中学,今为中山市第一中学),成为香山一所历史悠久、颇具影响的教育场所。追溯这所百年名校的始创之功,张汝霖堪称奠基者之一。
(四)捐资修复抗元名将张士杰墓
张士杰是宋末著名的抗元爱国将领,1279年率南宋行朝水军在广东崖山(在今江门市新会区崖门)海上与元军展开决战,失败后宋亡,张士杰带领少量船舰突围而出,不幸遇风暴舟覆身死。张士杰尸骨被部下焚化后,葬于香山黄梁都赤坎村(今珠海市斗门赤坎村),到清乾隆时已历四五百年时间,墓地长期失修,“墓门片碣埋没荒烟宿莽间”。张汝霖任香山县令时,留心“表忠式墓之典”,于乾隆十三年捐资修复张墓,“封碑华表,焕然一新。复置土名马槽埔等处荒熟田三十九亩零,畀里人张沛昌等董其事,岁收所入,遣官春秋祭”,使这一重要文物古迹得以保存。[21]张汝霖还撰碑立石于墓侧,以示纪念,所撰碑文节略在(道光)《香山县志》、(光绪)《香山县志》中皆有载,全文则收录于张汝霖与印光任合著之《澳门纪略》中。张汝霖在碑文中不仅记述修复张士杰墓之经过,且对历代关于张墓地点的疑问进行了考订,颇具价值,兹录其节略于此:“考《宋史》载公溺死平章山下,《元史》谓死海陵港口。平章即海陵东峰,隶阳江境,公之瓣香祝天、覆舟于此无疑,故《一统志》即据是以定公墓。黄淳志载,公死,诸将得其尸焚之,函骨葬潮居里赤坎村阿。黄才伯则曰,阳江不见潮居里,此地真存太傅坟。果孰信而孰疑耶?余谓陆公于崖门负帝赴海,今其墓乃在潮州屿中,盖太傅兵败,张宏范乘胜追蹑,二公虽已授命,残卒故部势不获即于死所从容封窆,须携之稍远而后克葬,亦固其所。况赤坎村近在黄杨山麓,实故潮居里地,而平章所属曰寿文都,此其尤较著者。史书其所死而不详其所葬,后人遂以死所当之,要不越才伯所称,祀在阳江、墓在潮居者近是。先是,将表公阡风励士庶,冀得考证图籍,衷于一是,会张生沛景等来请,即割俸以倡,并置西坑径田三十余亩,畀景等掌之,以黄梁都司巡检查核,而尸其祀。公讳世杰,范阳人,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公,事具《宋史》。”[22]《澳门纪略》中还附录有张士杰墓修复完工后地方名士的一些唱和诗作,如罗天尺《张司马修复张太傅墓寄示碑文因感成歌》、郭植《张太傅墓为柏园司马新修因赋长歌奉寄》、李卓揆《和张司马修张太傅墓成示张刘诸子之作》、何邵《读张司马宋越公张士杰墓碑歌》等[23],足见此举乃当时香山的一件文化盛事。
综合以上所列举之事功,可见张汝霖是一位有才干、有责任心、关心民生疾苦的地方官员,他对清代香山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张汝霖传记中称赞他“廉介公慎,有经世才”,并说他“去任之日,士民讴思不置”[24],看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 张汝霖在家乡刊刻《澳门纪略》
张汝霖于乾隆十三年三月升任澳门同知,不久即因在处理澳门华民李廷富、简亚二被葡人杀毙案中“谬泥前例”、不合朝廷旨意,被“降旨责让”。[25]次年,张汝霖“贬官一等”,离澳门同知任。乾隆十七年,他离开广东回到家乡宣城[26],直至乾隆三十四年七月去世,不复为宦。
张汝霖回到家乡后,仍有一项与香山及澳门有重要关系的工作,需要在此述及,那就是刊刻《澳门纪略》一书。《澳门纪略》是张汝霖在广东为宦期间与印光任(首任澳门同知)合作编著的一部系统介绍澳门的著作,其中也有关于香山(主要是与澳门毗邻地区)的若干记述。该书于乾隆十六年在广东潮州最后完稿,并由印、张二人分别作序,但刊刻年代与地点长期以来却是一个存疑问题。现存《澳门纪略》的最早刊刻本,虽有乾隆十六年印、张二人所作之序,却未署刊刻地点与时间,仅卷尾有“西陂草堂藏版”牌记。笔者曾于20世纪90年代撰文考订其事,认为《澳门纪略》的最早刻刊并非作者写序的乾隆十六年,亦非在广东,而是印、张二位作者返回故里之后才得以进行的。但对于具体的刊刻地点,因当时尚不知“西陂草堂”所在,故只能推断“其最大的可能是在印光任、张汝霖两位作者的家乡——江苏省或安徽省”。[27]近年笔者得金国平先生指教,并查找有关资料,方知“西陂草堂”乃张汝霖在宣城家乡的宅第之名。乾嘉时期著名诗人袁枚曾与张汝霖相交游,撰有《西陂草堂图诗序》一文,称“宣州张先生芸墅……宦游归,益宅城西,剪茅为室,颜曰‘西陂’,居而乐之”。[28]西陂草堂同时也是张汝霖整理和刊刻诗文之所,他所参与编辑与主持刊刻的宣城历代诗作汇集《宛雅》也是在这里完成的。[29]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澳门纪略》最早乃是由张汝霖从广东返回到家乡宣城后刊刻的,时间当在乾隆十七年(张汝霖回到家乡之年)至其去世的乾隆三十四年之间。张汝霖不仅作为两作者之一参与编著《澳门纪略》,并在其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30],而且携书稿回乡后亲自主持刊刻,使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得以流传于世,其对澳门和香山的历史贡献实为突出。
[1] 赵春晨,广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2] 赵春晨:《简论〈澳门记略〉及其作者》,《汕头大学学报》,1988年第1~2期合刊;汤开建:《印光任、张汝霖与澳门》,《明清士大夫与澳门》,澳门:澳门基金会,1998;等等。
[3] 姚鼐:《广州府澳门海防同知赠中宪大夫翰林院侍读张君墓志铭并序》,嘉庆庚申重刊本《澳门纪略》卷首。
[4] 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卷八《濠镜澳》,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5] 祝淮:(道光)《香山县志》卷五《冢墓》,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6] 汤开建:《印光任、张汝霖与澳门》,《明清士大夫与澳门》,澳门:澳门基金会,1998,第220页。
[7] 陈受培修、张焘纂(嘉庆)《宣城县志》,载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24册,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07页。
[8] 蓝荣熙修、吴英华纂《民国阳春县志》卷三《职官》,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39,上海:上海书店,2003年影印版。
[9] 梅鼎祚等:《宛雅》卷首,清乾隆十四年西陂草堂刻本,首都图书馆藏。
[10] 姚鼐:《广州府澳门海防同知赠中宪大夫翰林院侍读张君墓志铭并序》,嘉庆庚申重刊本《澳门纪略》卷首。
[11] 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卷四《列传》,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12] 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卷二《户役》,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13] 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卷四《列传》,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14] 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卷三《水利》,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15] 祝淮:(道光)《香山县志》卷三《水利》,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16] 祝淮:(道光)《香山县志》卷三《水利》,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17] 祝淮:(道光)《香山县志》卷二《梁津》,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18] 祝淮:(道光)《香山县志》卷二《学校》,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19] 祝淮:(道光)《香山县志》卷二《学校》,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20] 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卷四《列传》,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21] 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卷八《陵墓》,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22] 祝淮:(道光)《香山县志》卷五《冢墓》,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23] 赵春晨:《澳门记略校注》,澳门文化司署,1992,第45~48页。
[24] 暴煜:(乾隆)《香山县志》卷四《列传》,载广东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25] 赵春晨:《澳门记略校注》,澳门文化司署,1992,第91页。
[26] 陈受培修、张焘纂(嘉庆)《宣城县志》,载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24册,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07页。
[27] 赵春晨:《关于〈澳门记略〉乾隆原刊本的几个问题》,载《文化杂志》中文版,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9期。
[28] 袁枚:《西陂草堂图诗序》,载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第138页。
[29] 梅鼎祚等:《宛雅》初编八卷、二编八卷、三编二十四卷,乾隆十四年西陂草堂刻本,首都图书馆藏。
[30] 汤开建著《印光任、张汝霖与澳门》对此言之甚详,见《明清士大夫与澳门》,澳门:澳门基金会,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