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叙述结构
“绪论”部分,笔者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述评和研究视角及方法,并且对相关的概念作了辨析与界定。
第一章“史料与遗址:艾氏家族在陕北”这部分,笔者首先从人口规模的形成、农耕经济的建立以及儒家礼治的推行这三个方面来叙说了陕北家族的形成过程,以此为艾氏家族在其中的定位铺上了一层文化的底色。其次,笔者将从史料的阅读与遗址的考察,来对艾氏家族在陕北地区的显要地位作以展示。我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历史延续性的“复杂社会”,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地把握文字的传统与时间的维度,才可以更好地阐释艾氏历史上的家族文化形态,从而为现代社会中家族认同的实现提供一条重要的途径。
第二章“走近艾氏主姓村:西村”中,笔者将分别对米脂县和艾氏主姓村——西村的境况作以描述,希望以此为本书的写作提供民族志的背景。据笔者调查发现,西村处于城乡交界处,近年来由于县城扩建、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房屋租赁等原因,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个处于传统与转型过程中的陕北村落的考察,来进一步探究家族认同得以实现的途径。
第三章“口传记忆与家族复兴”中,笔者将从口传记忆与文化复兴两个层面来展现西村人对最高一层的血缘共同体“家族”的认同过程。在该章中,笔者将会重点突出口传记忆在家族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会通过一系列家族文化复兴的活动以及对西村村委、老人、精英和普通族众对家族文化复兴所持态度的分析,来揭示现代社会村民家族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点。
第四章“‘门’的定位与文化实践”中,笔者将会结合西村的调查资料,通过对“门”的定位与记忆、“五服”的功用与个案以及围绕其所进行的一系列文化实践来展现村民们在“门”这一层次上所体现出来的家族认同。在该章中,笔者将会给予西村中的“门”与“五服”一个准确的定位,并且通过口述资料的展示,来充分肯定系谱在家族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笔者将先后从婚丧嫁娶、祖先崇拜、血缘继承、纠纷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展示人们如何在一系列的文化实践中凝聚和强化了他们的家族意识。
第五章“家庭的分立与维系”中,笔者将着重刻画历史上的陕北家庭样貌以及当代西村的家庭文化图景,并且通过家庭的分立与维系这两个层面来展现其在村落文化生活中的运作与实践。在本章中,笔者首先会揭示陕北历史上不同阶层的家庭特点,以期为当代西村家庭的描摹做好良好的铺垫。然后,笔者将在西村家庭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分家的缘由、规则与家庭的维系作以探讨。笔者想要揭示的是,家庭在现代社会整个家族结构中处于最为基本和最为活跃的地位。虽然在每个家庭生命周期的一定阶段上都存在着分离的倾向,但同时,由于一定的向心力,这又使得家庭的分立表现为了一种有联系的分立。
第六章“丧葬习俗及社会关系的呈现”中,笔者将笔触停留在西村人的丧葬习俗中,并且通过对丧葬习俗中咽气停草、请“平士”、报丧、盛函、迎娘舅、给娘舅送皓、开追悼会、迎帐、撒灯、送酒、顺灵、出灵、下葬等环节的描摹来全景呈现西村人的社会关系。笔者指出,“五服”“姻亲”“朋亲”等在西村人应对日常事务时,都发出了各自的声音,只不过在不同的场景里,因为个体所处社会位置的不同,或者参与的程度有所差异,或者参与人员的规模有所伸缩。他们共同构成了西村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供利用的重要社会关系群体。
第七章“多元化村落权力结构的形成”中,笔者将会引入“正式权力组织”与“非正式权力组织”的概念,对西村的权力结构进行分析。首先,笔者将会呈现自晚清以来的西村权力结构的演变过程,以期为目前西村权力结构的探讨做好良好的背景铺垫。其次,笔者将会对西村正式权力组织的代表村委会和非正式权力组织的代表之一庙会做出分析。在此,笔者将会重点突出村委会与庙会在村落中的权力与地位。最后,笔者将会结合前几章家族在西村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来最终呈现西村多元化权力结构的形成。在此,笔者将重点指出村委会、家族和庙会分别在西村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第八章“结论”中,笔者将充分肯定史料与遗址、口头传述以及身体实践在当代家族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清晰明确的系谱关系是当代家族认同的核心,还将通过对传统文化魅力与现代化理论的反思,揭示出当代家族文化还将会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内继续存在。在阐释现代家族文化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笔者指出:在现代乡村治理过程中,只有充分尊重与考虑地方文化网络,将乡村治理与地方文化网络自觉地结合,这样才有助于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进而推动国家基层政权的建设。
[1]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岳麓书社,1986,第203页。
[2] 冯尔康、阎爱民:《中国宗族》,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1页。
[3] 周大鸣等:《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4页。
[4]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第1~5页。
[5] 王毅杰、袁亚愚:《对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家族的探讨》,《开放时代》2001年第11期。
[6] 王毅杰、袁亚愚:《对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家族的探讨》,《开放时代》2001年第11期。
[7] 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
[8] 曹平:《革命与乡村社会变迁》,延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 刘红曼、石和平、王小荣:《张闻天延安时期调查研究工作方法的现实启示》,《党史文苑》2013年11月。
[10] 岳谦厚:《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陕农村社会:以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 邓宏琴:《走向革命:从张闻天的晋陕调查看晋西北乡村社会》,《读书》2009年第4期。
[12] 曹平:《革命与乡村社会变迁》,延安大学硕士论文,2011。
[13] 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4] 罗红光:《黑龙潭:一个村落的财与富》(日文本),京都行路社,2000。
[15] 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6] 〔日〕深尾叶子、井口淳子、栗原伸治:《黄土高原的村庄》,林琦、朱家骏译,民族出版社,2007。
[17]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第188页。
[18]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第675页。
[19] 陈礼颂:《一九四九年前潮州宗族村落社区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25页。
[20] 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7,第71页。
[21] 肖桂云、张蓉:《农村社会学》,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第83~84页。
[22]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3] 徐杨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第1页。
[24] 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4页。
[25] 吴文藻:《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民族学研究集刊》1936年第1期。
[26] 兰林友:《义序与中国宗族研究范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7] 黄淑娉:《人类学汉人社会研究:学术传统与研究进路——黄淑娉教授访谈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8] 庄孔韶、徐杰舜、杜靖、石峰:《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9] 庄孔韶、徐杰舜、杜靖、石峰:《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0] 庄英章:《台湾汉人宗族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5年总第36期。
[31] Morton Fried,“Clans and Lineage:How to Tell Them Apart and Wh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Society”,Academic Sinica,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1970年第29期.
[32] 杜靖:《百年汉人宗族研究的基本范式》,《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33] 陈其南:《“房”与传统中国家族制度:兼论西方人类学的中国家族研究》,《汉学研究》(第3卷)1985年第3期。
[34] 杜靖:《百年汉人宗族研究的基本范式》,《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35] 〔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出版社,1990,第8页。
[36] 〔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出版社,1990,第7~8页。
[37] 庄孔韶:《银翅——中国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2000,第246~353页。
[38] 兰林友:《论华北宗族的典型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9] 周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40] 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第22~29页。
[41] 买文兰:《中国农村宗族势力为什么复兴的原因探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2] 余红:《中国农村宗族势力为什么能够复活》,《南昌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43] David Faure,“Becoming Cantonese,the Ming Dynasty Transition”,in Tao Tao Liu and David Faure eds.,Unity and Diversity,Local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in China,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6,pp. 37-50.
[44] 杜靖:《30年以来汉人乡村人类学发展的知识脉络与生长点》,《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45] 〔日〕井上徹:《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从宗法主义角度所做出的分析》,上海书店出版社,钱杭译,2008。
[46] 庄孔韶、徐杰舜、杜靖、石峰:《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7] 常建华:《明代江浙赣地区的宗族乡约化》,《史林》2004年第5期。
[48] 仲兆宏:《晚清常州家族与社会事业》,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9] 常建华:《宋明以来宗族制形成理论辨析》,《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
[50] 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51]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2] 庄孔韶等:《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3] 周嘉:《文化发明的传统与社会记忆的表达》,《理论前沿》2014年第5期。
[54]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95~142页。
[55]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4页。
[56] 赵静蓉:《作为一种集体记忆的浪漫主义》,《南京师大学报》2009年第5期。
[57]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40页。
[58]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 6页。
[59]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60]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253页。
[61] 萧阿勤:《集体记忆理论的探讨:解剖者、拯救者与一种民主的观点》,《思与言》1997年第35期。
[62] 白子仙:《集体记忆理论经验研究的七个维度:1989-2009》,《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6期。
[63] 景军:《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吴飞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第17页。
[64]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254页。
[65] 定宜庄、邵丹:《历史“事实”与多重性叙事——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调查报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6] 〔英〕巴特莱特:《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第401页。
[67] 孙峰:《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8] 郑广怀:《社会记忆理论和研究述评》,社会学视野网,2007。
[69] 白子仙:《集体记忆理论经验研究的七个维度:1989—2009》,《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6期,第201页。
[70] 纳日碧力戈:《各烟屯蓝靛瑶的信仰仪式、社会记忆和学者反思》,《云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71]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2] 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社会》2006年第3期。
[73] 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74] 钟年:《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75] 高萍:《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76] 陈宁:《社会记忆:话语和权力》,载张立升著《社会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77]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35页。
[78]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第375页。
[79] 〔美〕简·卢文格:《自我的发展》,李维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第360页。
[80] 张向东:《认同的概念辨析》,《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81] 夏征农:《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第433页。
[82]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
[83]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84] 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第68页。
[85] 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86] 乔健:《族群关系与文化咨询》,载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第482页。
[87]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第345页。
[88] 约翰·托什,《口述的历史》,《史学理论》198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