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无私的美、善与和谐
《自私的巨人》是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中最著名也最受人们喜爱的童话作品之一,他本人也对该作品情有独钟。王尔德在写给朋友Alfred Nutt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兴奋心情:“佩特先生就我的散文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令我非常愉快”(5-370),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佩特先生的信正是此前一天即1888年6月12日在牛津大学的Brasenose学院写给王尔德的:“我因患痛风而被困于屋内,聊以自慰的是有您的《快乐王子》。若是不致信给您表达我对它及其他作品的喜爱之情,我将甚感愧疚。我不知应喜欢《了不起的火箭》的智慧还是应喜爱《自私的巨人》的柔美,后一篇无疑堪称同类著作中的精品。”(5-370)可以看出,身为美学教授的佩特非常推崇《自私的巨人》中的美与优雅。王尔德的儿子Vyvyan也记录了父亲把故事讲给他们听后落泪的情形。[34]王尔德把作为父亲的爱镌刻在故事中,他尽情地享受着作为父亲的巨大欢乐。王尔德最终没能继续这种享受,随后发生的事件彻底剥夺了他做父亲的权利。他不得不放弃对两个孩子的爱,直到临终前也未能再见到自己的孩子,冥冥之中的伤感预示着未来的灾难。
《自私的巨人》是王尔德创作的第三篇童话。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地占有到无私地与人分享的变化过程就是一堂生动的道德教育课。一位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孩子们放学后都喜欢到那里去玩。当离家七年的巨人回来看到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的时候,大发雷霆,并把孩子们赶走。自私的巨人竖起了一块牌子,警告孩子们不能闯入花园。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处鸟语花香,而巨人花园里的树并不开花,鸟儿也不歌唱。[35]花园里冰雪覆盖,北风呼啸。一天,巨人被鸟儿优美的歌声唤醒,他透过窗户看见每棵树上都有孩子在嬉戏玩耍,树林似乎也在欢迎孩子们的到来而竞相开花了。一个小孩由于太小未能爬到树上,站在树下哭泣,这棵树因此也拒绝开花。巨人此时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自私,他将孩子托到树枝上,这棵树立刻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从此,孩子们每天都到花园去玩耍。多年以后,巨人老了,他看见花园角落里一棵美丽的树下站着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他多年未见的孩子。男孩对巨人说:“你曾让我在你的园子里玩过,今天,我要带你到我的园子里,那就是天堂。”(1-358)
童话《自私的巨人》是一篇有着较浓宗教色彩的故事,巨人也是具有象征性的形象,花园中那棵美丽的大树象征耶稣受难的十字架。[36]可爱的大花园不正是人间的伊甸乐园吗?
然而这种和谐被巨人的归来打破了,“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准任何人在里面玩”(1-354)。他这样警告人们,也拒绝所有人进入园内玩耍,巨人独自享受着花园的美景。春天来了,到处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然而,巨人的花园因为没有小孩的嬉戏,树木忘了开花,到处是一派冬日的景象。从此,花园里不再有繁花盛开的春天。夏天没有来,更没有带来金色果实的秋天,有的只是寒冷的冬天。此时,他才真正警醒,“我是多么的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来了”[37]。他把小孩抱到树上,把墙毁掉,让自己的花园变成了孩子们的游戏场。春天随着孩子们的到来又回到了巨人的花园。从此自私的巨人成了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善良而慈祥的巨人,他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地玩耍。“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1-357)自私的巨人无法得到他渴望的美丽风景,更不能得到孩子们的爱。他要承担自私的一切可怕后果,他要尽力来弥补失去的笑声与欢乐。
《自私的巨人》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诲意义。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巨人美丽的花园:青青的草,美丽的鲜花,秋天结出的丰硕的果子。小鸟在树上快乐地歌唱,孩子们在园中嬉戏玩耍,其乐无穷。花园里到处充满着生机,而孩子们的加入更是为花园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我们在这里多快乐。”(1-354)人与自然的和谐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孩子们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象征。他们不仅给花园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也给生活带来了美好与向往。巨人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孩子的出现更让巨人明白,美好的东西是属于大家的。花园里虽然有美丽的花朵,但只有当它们与人分享的时候,才能现出它们的美丽,孩子们更是花园里最美丽的花朵。
王尔德在其创作的童话中,始终贯穿着对善与美的追求,他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其实总离不开对道德问题的思索。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一开篇就说:“一切技术,一切规则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都有个美好的想法,即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38]不言而喻,善是每一个个体所追求的伦理理想目标。巨人也有过私心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花园就是自己的,只能一个人享用,而不与孩子们共享。他为此受到了惩罚,因为他的花园终年覆盖着冰雪,毫无生机,没有善就没有美。没有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孩子,就没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善与美是相辅相成的,美因善而产生,善因美而加强,没有善也就没有美。正如巨人所言:他的花园里确有许多美丽的花,但是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巨人的善也因其心灵美而得到加强。美与善最终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巨人在完成了对善的追求后,自己也获得了极大的幸福。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给予了其他的人(尤其是孩子们)一种幸福。正如功利主义基本道德原则所要求的:给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巨人从自私到无私的转变中,正是遵循了这一道德原则。当他一个人享用自己的花园的时候,他心里并不快乐、幸福,因为利己的行为总会使他心里产生焦虑。只有当他敞开园门,敞开自己的心灵,别人也获得了快乐、幸福时,他才明白无私的真正含义。在自私与无私的较量中,《自私的巨人》并未消除其含有的道德寓意。
王尔德的身高、性取向使人们认为“自私的巨人”就是其自画像,他本人注定要为其私欲与不顾孩子而赎罪。未能爬上大树的孩子显然是基督的化身,他感激巨人的慷慨而吻了巨人,但这一吻却是同性之吻,如同王尔德日后所遭受的同性之恋。
《自私的巨人》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甚至折射出维多利亚人因虐待儿童而寻求的宽恕行为。一个世纪以来,维多利亚社会的童工现象、贫穷问题一直不断。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儿童的生活状况已经恶劣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农场里、矿井下都可见童工的身影。人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纠正虐待儿童的行为,广泛开展针对儿童救助的慈善活动,客观上对改善儿童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巨人慷慨地拆除围墙,让孩子们进入花园去享受他们曾被禁止享受的快乐,就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人们向孩子们祈求宽恕的艺术体现。维多利亚人希望通过他们的慷慨行为使孩子们回到他们所渴望的“童年时代”。所谓的“童年时代”,显然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圣地。巨人最终进入天堂,享受永久的快乐,即是这种付出的最好回报。王尔德正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爱的回报,这也是一代代读者被这篇童话故事所吸引的原因。以当时爱尔兰的社会、历史为背景,巨人是拥有巨大房子却没有孩子的主人。然而,除了涉及当时社会的土地斗争背景外,故事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地主阶级始终极力维护自己对土地的占有及绝对的统治地位。“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说,“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除了我自己外,我不准任何人在里面玩”(1-354)。巨人不容许任何人侵犯自己的利益,其表现出的冷淡与自私是当时社会最为普通的现象,维护自己的领地利益是统治者唯一的生活目标。花园的擅自闯入者对巨人及其财产构成了威胁与挑战,巨人显然不愿受到任何形式的侵犯。他热衷于占据其独有的领地,花园不仅是供其休闲娱乐的空间,更是象征财富、地位、荣耀的神圣领土,他修筑高墙、竖起警示以防外人入侵。孩子入园玩耍恰恰是对这一警示的蔑视与挑战,因为根据19世纪爱尔兰的土地所有制政策,巨人对其花园、房屋的绝对拥有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共识,土地所有人有权以任何方式处置自己的土地:“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同时,对土地所有权的尊重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巨人拥有对花园的绝对权利,但他赶走孩子后的直接后果是“那些可怜的孩子们现在没有玩的地方了。他们只好勉强在街上玩,可是街道灰尘多,到处都是坚硬的石子,他们不喜欢这个地方。他们放学以后常常在高墙外面转来转去,并且谈论墙内的美丽的花园”(1-355)。被驱赶后的孩子无处可去,花园的景象呈现了截然相反的画面:充满了孩子们欢笑的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在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在秋天结着丰硕的果子。小鸟们坐在树枝上唱出悦耳的歌声,它们唱得多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它们。‘我们在这儿多快乐!’孩子们互相欢叫”(1-354)。但是没有孩子的花园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机,全然一派萧条:“鸟儿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树木也忘了开花。……雪用她的白色大氅盖着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1-355)孩子无意中的返回又让花园重现生机,巨人因善良而获得拯救。“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我要把那个可怜的孩子放到树顶上去,随后我要把墙毁掉,把我的花园永远永远变作孩子们的游戏场”(1-356)。认识到自己的自私,巨人放弃了他的错误想法,孩子的出现与春天的回归密切相连,基督融入自然界并成为四季更迭的重要推动力。
树木、自然、孩子作为生命的象征在王尔德的童话作品中艺术地再现,目的就是要传达生命的永恒存在。花草树木的枯萎、死亡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法则,大自然经历了沉寂的寒冬必会在春天复苏而显生机。人类的生存犹如大自然中树木、花草的枯荣。爱尔兰经历了大饥荒的灾难,人们更能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王尔德因无私奉献的美而落泪,他最终创造了一个人人享受快乐生活的乌托邦王国,并让巨人永驻天堂。“小孩向着巨人微笑了,对他说:‘你有一回让我在你的园子里玩过,今天我要带你到我的园子里去,那就是天堂啊!’”(1-358)“自私的巨人”的所作所为给人们带来希望,也正是从那时起,王尔德在创作中逐渐改变了对社会的消极态度转而更加关注人性的善良与忠实。《忠实的朋友》就是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