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人的眼睛
在伦敦生活求学的岁月里,林徽因有两位家庭教师。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她的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进步非常快。她曾经在故乡已经读过的中文译本,此时再次翻看原文,发现竟然有不一样的体会。
一日,她如往常一样,放学后回到空荡荡的家里。楼下传来炸咸肉与咸鱼的味道,提醒她晚饭时间到了。望着偌大的空无一人的餐厅,林徽因不免心生厌倦与疲惫,坐在长长的餐桌尽头,一个人慵懒地拿起几片面包,慢慢涂上一层黄油。
林徽因一边啃着面包一边翻看眼前的英文书籍。牛奶早就喝完了,面包却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了。她觉得心里似乎有什么东西纠结在一起,解不开,盼望能出现一个解铃人。这本英文书籍写的是爱情故事,林徽因看着看着,想到了自己。
十几岁的少女尚无法定义何为爱情,却已经有了朦朦胧胧的念头。林徽因多么希望有一位少年,此刻叩响自己的心房,两人心灵相通,能够一起品茗读书,交换心事。这位少年最好聪明有趣,懂得浪漫,还能够猜透少女偶尔任性的小心思。或许是哪位在故乡等待自己的少年,又或许是英国校园中的某一位青年才俊。林徽因沉浸在少女的美梦中,全然未察觉此刻有人叩响了大门。
从沉思中惊醒,林徽因连忙合上书,奔下楼梯,打开门。望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林徽因一时间恍惚起来。她用力搜寻脑海中的记忆,这位年轻人好像曾经找过父亲,叫徐志摩。
那天,徐志摩穿着一身手工缝制的西装,线脚并不是很整齐,衣服裹在身上显得有些窘。但是衣领衣袖干净整洁,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来自讲究的大户人家,只是此时的状况可能有些窘迫。他踩着一双皮鞋,裤脚处有些泥巴,应该赶了挺长的一段路。徐志摩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里面塞满了书籍,鼓鼓的,还有一本探出头脑,翻卷了扉页,缩在皮包的拉链处。
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忘年好友,带着一腔热情要来学习西方文化,希望未来能为救国贡献一己之力。他开始在美国麻省沃切斯特的克拉克大学选修经济学和社会学,后来转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
一天,徐志摩忽然对罗素产生了崇拜之情,于是毅然越过大西洋抵达伦敦,希望可以在罗素门下学习,不想却被告知罗素还未从中国返回。因此,他常常在闲来无事时拜会志同道合的林长民。
徐志摩与林长民虽然相差十几岁,但两人相见恨晚,无话不谈,可以从政治谈到经济,从经济谈到历史,从历史谈到文学。
随着与林家来往越来越密切,少女林徽因引起了徐志摩的注意。他曾与林长民提到,林徽因是一个可以说话的有趣的人,或许能成为朋友,林长民听罢骄傲又高兴。他对徐志摩说道:“做一个天才的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徐志摩被林徽因所吸引,首先是因为她的学识。他发现这个女孩年纪不大,但读的书非常多,而且都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逻辑思路清晰,悟性极高,远超同辈。
在遇到林徽因之前,徐志摩虽然对哲学、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并没有确定要做一个诗人。1920年到1922年,他的政治观和人生观逐渐成熟,接触了各界流派,也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立志要成为一名“不可训教的个人主义”诗人。
林徽因给了他创作诗歌的灵感和动力。遇到她以后,徐志摩的心就像突然找到了缺失的那一块,不再空虚,不再迷茫。他的心渴望安顿下来,只要和她在一起,就时刻感觉很满足。这种精神上的契合,是他过去从来不曾拥有过的。林徽因的温婉与美好,激发了他诗人的灵感。
徐志摩意识到,他爱上了林徽因,是这个女子让自己成了一名真正的诗人,拥有了炽热浪漫的情怀。感情来得汹涌,但徐志摩毫不畏惧,也毫不退缩。他没有顾忌自己已婚的身份,封建礼法从来都不是他的束缚与牢笼,他要不顾一切去追,不顾一切去爱。
但对于林徽因而言,她只是把徐志摩看作志同道合的朋友。费玉梅曾经回忆道:“在我看来,他可能承担了教师和指导者的角色,把她导入英国的诗歌和戏剧的世界,以及那些把他自己也同时迷住的新的美、新的理想、新的感受。就这样他可能为她对于他所热爱的书籍和喜欢的梦想的灵敏的反应而高兴。他可能编织出一些幻想来。”
“……我有一个印象,她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感情所迷住了,然而她只有十六岁,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有心计的女人。她不过是一个住在父亲家里的女学生。徐志摩对她的热情并没有在这个缺乏经验的女孩身上引起同等的反应。他闯进她的生活是一项重大的冒险。但这并没有引得她脱离她家里为她选择的未来的道路。”
可见,诗人热情编织着幻想,少女的内心却清醒而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