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初步印象
4,初步印象
出国前,看了一些介绍日本的书和资料,了解了一些日本的情况。
日本的地理环境是四面环海、山地居多、平原稀少。许多农村地处深山,但这里有开阔的视野、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以及优美的风景。到了日本,让人最感佩的是这里山虽多,但却没有秃山,茂密的森林植被,成就了日本清新的空气以及优美的环境。这里是农村,而且是大山深处的农村,四面环山,但电、气、路等生活设施却很完备。这让人感觉其实农村,尤其是山里的农村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日本人大多为大和族,唯一的少数民族是阿伊努族(虾夷人)。日本通用日语,信奉神道和佛教。日本是一个“一贫两多”的国家,即资源贫瘠,多地震,多台风。地震频繁,台风不断,不时“骚扰”着日本。由于日本资源贫瘠,每年不得不大量进口能源和原材料。
然而,处于如此不利的自然条件下的日本,却在当今创造了经济神话。
仅从经济收入方面看,日本的农民收入已经不次于城里的白领,从居住面积、生活环境等方面看,他们的生活水准甚至高于城里人。
在日本走马观花游了九天,日本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寸土寸金,设计精巧,合排合理,自然干净,环保整洁。去过日本的中国人,都会对日本干净整洁的街道、周到体贴的标准化服务,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等留下深刻印象。
出了羽田机场,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机场大厅虽不如中国的高大阔气,却宽阔容量大,井然有序。街道干净,马路上看不到垃圾脏物,甚至看不到一个烟头,很难寻觅到叼个烟在街上晃晃荡荡的人。路灯上没有小广告、贴纸。人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男人不管是西装笔挺还是潮男帅哥,都是利利索索,步履很快,匆匆忙忙。女人不管老少,都化着妆,脸上涂着胭脂红,妖娆亮丽,服装时尚。
日本马路上跑的车很多都是小排量的,大都是耗油量极低的。车身锃亮,没有一点污渍。开车非常守规。日本人非常讲礼节,很少人大声喧哗,很少人闯红灯,体现着有序、高效、匆忙。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有限,在节约土地和能源方面,他们下了很多功夫,走在大街小巷和郊区,看不到裸露的土地,更看不到荒芜、隙地、烂尾楼、废弃场地。
日本这个国家的建筑其实蛮吸引人的,毕竟一个弹丸小国,出了七个普利兹克奖,风格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私有产权在这里得到充分保护,强拆是不可能的,所以,建设一栋大楼非常不易。而从环保的角度看,日本人也主张多保留那些古代的建筑和上了年纪的民居,历史和现在,古董与时尚并存。
因为地少,要充分利用,走在大街上,你会突然发现,楼市的夹缝中,矗立着一个酒厂,人行梯道的空隙,植上了树木和花草,地铁站大多在商场、民居、市场底下,不单独设站和占地方。
街道两旁,凡是能用得着的空间,要么修个庭院,要么栽株树,培植一丛绿草坪,修得非常漂亮。路边围着树和草坪的围栏,有艺术曲线,又可以当坐位,供行人休息。女婿告诉我:“在日本,寸土寸金。”
日本40平米的三居室也收拾得井井有条,每家每户都是开放式的,没有院墙,没有狗叫,没有防盗门、防盗窗。可以说真正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在日本很难看到脏乱差的卫生死角。在东京,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整齐排列的垃圾箱,大都是金属的,或者四个或者五个一排,可以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分得清清楚楚,甚至会有一个是专门回收报纸杂志的。
对中国当前面临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食品卫生等几大难题,日本基本都解决了。
到了东京,放下行李,直扑繁华地段。恰好是中午阳光最好的时候,绿植茂盛鲜花盛开,看着舒畅。往前走几步,立锥之地
突然出现一个神社,我纳闷和奇怪,在都市最繁华的地方竟然有这样的处所,真是不可思议。女儿说:“日本寺庙很多,几乎每隔两三个街道就能看到一个神社,社区也会有神社,再往下走某个高楼里有寺院也不奇怪。”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
女儿说:“东京是很容易让人喜欢上的城市,追求结果的精致,也是日本让我们感觉特别的印象。花园的花草、街市的规划、火车站的整洁、地面的平整,所有的东西,你不会发现瑕疵,因为细节已经得到了极端的关注。在这座城市,一般人都可以注意到这里的有条不紊,循规蹈矩,尽管这些也算是细节,但是更多的细节,是要观察的。东京是上百年来自然生长的结果,有历史,有文化,有时尚,有潮流,路上商场多,饭店多,咖啡馆休闲娱乐场所也很多,穿行中有许多稀奇和感叹,是一个容易行走和欣赏的城市。老爸,你喜欢写作,这里的环境和文化,繁荣与清新,音乐与文学,够你慢慢咀嚼把玩的。”
我自嘲地笑着回答:“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福的都是不同的,这话比喻城市和农村也恰当,城市的模样都是一样的,农村的景致是不同的。”
在日本,和我以前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样,大部分游人是中国人,到了国外并不是真心实意地对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感兴趣,而是选择走马观花,进寺庙,去景点,逛商场,照相,购物,吃喝,胡乱随意看看几个著名的风景点,拍些照片作为纪念,回去后可以跟人说去过了哪些国家和城市及风景名胜。然后一股脑就钻进了奢侈品店,疯狂购买,不仅仅买给自己,还要买给家人,给同事朋友们带小礼品。